- 相關推薦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專題測試題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會有試題,試題可以幫助參考者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專題測試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專題測試題1
1、1g氫氣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142.9 kJ熱,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2H2(g) + O2(g) = 2H2O(l); △H = -142.9 kJ/mol
B.H2(g) + 1/2O2(g) = H2O(l); △H = -285.8 kJ/mol
C.2H2 + O2 = 2H2O; △H = -571.6 kJ/mol
D.H2(g) + 1/2O2(g) = H2O(g);△H = -285.8kJ/mol
2、在同溫同壓下,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Q2>Q1的是
A.2H2(g)+O2(g)=2H2O(l) ΔH= -Q12H2(g)+O2(g)=2H2O(g) ΔH= -Q2
B.S(g)+O2(g)=SO2(g) ΔH= -Q1 S(s)+O2(g)=SO2(g) ΔH= -Q2
C.C(s)+O2(g)=CO(g) ΔH= -Q1 C(s)+O2(g)=CO2(g) ΔH= -Q2
D.H2(g)+Cl2(g)=2HCl(g) ΔH= -Q1
H2(g)+Cl2(g)=HCl(g) ΔH= -Q2
3、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已知4P(紅磷,s)= P4(白磷,s) △H>0,則白磷比紅磷穩(wěn)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與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熱量,則
OH-(aq)+H+ (aq)= H2O(l)△H= - 57.4kJ/mol
D、已知2H2(g)+O2(g) = 2H2O(g) △H= -483.6kJ/mol,則氫氣的燃燒熱為241.8kJ/mol
4、SF6是一種優(yōu)良的絕緣氣體,分子結構中只存在S-F鍵。已知:1 mol S(s)轉化為氣態(tài)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斷裂1 mol F-F、S-F鍵需吸收的能量分別為160 kJ、330 kJ。則S(s)+3F2(g)===SF6(g)的反應熱ΔH為
A. -1780 kJ/molB. -1220 kJ/mol C.-450 kJ/mol D. +430 kJ/mol
5、用銅片、銀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導線和鹽橋(裝有瓊脂-KCl的U型管)構成一個原電池。以下有關該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僭谕怆娐分,電流由銅電極流向銀電極
②正極反應為:Ag+ +e– =Ag
、蹖嶒炦^程中取出鹽橋,原電池仍繼續(xù)工作
④將銅片浸入AgNO3溶液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與該原電池反應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X、Y、Z、M代表四種金屬元素。金屬X和Z用導線連接放入稀硫酸中時,X溶解、Z極上有氫氣放出;若電解Y2+和Z2+離子共存的溶液時,Y先析出;又知M 、Y相連時電子
由Y到M。則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A.X>Z>Y>MB.X>Y>Z>MC.M>Z>X>Y D.X>Z>M>Y
7、某小組為研究電化學原理,設計如圖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和b不連接時,鐵片上會有金屬銅析出
B.a和b用導線連接時,銅片上發(fā)生的反應為:Cu2+2e===Cu +-
C.無論a和b是否連接,鐵片均溶解,溶液均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
D.a和b分別連接直流電源正、負極, Cu2會向銅電極移動 +
8、研究人員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水”電池,這種電池能利用淡水與海水之間含鹽量差別進行發(fā)電,在海水中電池總反應可表示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電池在海水中放電時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正極反應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轉移2 mol電子
C.Na不斷向“水”電池的負極移動 D.AgCl是還原產物
9、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池的電解液為堿性溶液,正極為Ni2O3、負極為Fe
B.電池放電時,負極反應為Fe+2OH-2e=Fe(OH)2
C.電池充電過程中,陰極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電池充電時,陽極反應為2Ni(OH)2+2OH-2e=Ni2O3+3H2O ----
10、將兩鉑電極插入500mL0.1mol.L-1CuSO4溶液中,進行電解,通過一定時間后,某一電極增重0.064g(不考慮溶液體積變化),此時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約為
A. 4×10-3mol.L-1 B. 2×10-3mol.L-1 C. 1×10-3mol.L-1 D. 1×10-7mol.L-1
11、下列事實不能用電化學理論解釋的是
A.輪船水線以下的船殼上裝一定數量的鋅塊
B.鋁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C.鋅粒與稀硫酸反應,滴入少量CuSO4溶液后速率加快
D.鍍鋅鐵比鍍錫鐵耐用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專題測試題2
1、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 B、鹽酸除銹 C、冰雪融化 D、蠟燭燃燒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B、空氣是由空氣分子構成的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不同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中子數不同
3、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食用霉變的花生
B、合理攝入人體必需元素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餐盒
D、用灼燒法鑒別合成纖維和羊毛纖維
4、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紙張不可煥燃 B、乙醇汽油屬于混合物
C、活性炭可將硬水軟化 D、可用打火機檢查天然氣是否泄漏
5、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
A、X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
C、C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 D、X屬于有機化合物
6、以下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其中與集氣瓶相連的壓強傳感器等電子設備能將集氣瓶內壓強精確地記錄并保存下來。用該裝置測得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集氣瓶中燃燒的壓強-時間(該裝置氣密性良好,P0是集氣瓶內初始氣壓,P、P/分別是反應結束時恢復到室溫時集氣瓶內的氣壓)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燃燒匙內所裝紅磷和木炭的多少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B、反應開始時集氣瓶中壓強瞬間變大是由燃燒放熱造成的
C、P=0.79 P0,P/=P0是因為紅磷的著火點比木炭低
D、由可推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7、甲、乙、丙、丁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丙是碳酸鈉,乙是氫氧化鈉,則甲是硝酸鈉
B、若甲、乙、丁都是氧化物,則丙一定是碳酸鈣
C、甲、乙、丙、丁之間的轉化可以全部通過復分解反應實現(xiàn)
D、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種元素,且乙可用來滅火,則丙一定是單質碳
8、某粗鹽樣品除含有不溶性固體雜質我外,還含有少量的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某化學興趣小組開展如下探究活動:
探究一:除去粗鹽中不溶性雜質
探究二:從濾液1中提取氯化鈉固體(該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
關于以上探究活動,有下列說法:
、僭噭┘资翘妓徕c溶液,試劑乙是氯化鋇溶液
②濾液1中的溶質一定有氯化鈉,可能有氯化鈣
、廴粝蛱骄慷玫陌咨珵V渣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濾渣不溶解
、芡鶠V液4中加適量試劑丙時有中和反應發(fā)生
以上說法中正確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專題測試題】相關文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教案(精選11篇)09-13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反思07-30
關于化學反應的知識點歸納02-27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教學反思02-27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精選8篇)08-19
化學反應熱知識點小結03-28
個人專題小結01-06
專題活動方案04-22
專題活動總結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