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對于高中的化學學習,不管是學習必修一還是必修二的內(nèi)容,萬變不離其宗,書本上的基礎(chǔ)知識是一定要完全掌握的。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必修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
硫及其化合物
1、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個,化學性質(zhì)較活潑,容易得到2個電子呈-2價或者與其他非金屬元素結(jié)合成呈+4價、+6價化合物。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離態(tài)又有化合態(tài)。(如火山口中的硫就以單質(zhì)存在)
2、硫單質(zhì):
①物質(zhì)性質(zhì):俗稱硫磺,淡黃色固體,不溶于水,熔點低。
、诨瘜W性質(zhì):S+O2 ===點燃 SO2(空氣中點燃淡藍色火焰,純氧中藍紫色)
3、二氧化硫(SO2)
(1)物理性質(zhì):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
(2)SO2的制備:S+O2 ===點燃 SO2或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化學性質(zhì):①SO2能與水反應SO2+H2OH2SO3(亞硫酸,中強酸)此反應為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定義:在相同條件下,正逆方向同時進行的反應。(關(guān)鍵詞:相同條件下)
、赟O2為酸性氧化物,是亞硫酸(H2SO3)的酸酐,可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a、與NaOH溶液反應:
SO2(少量)+2NaOH=Na2SO3+H2O (SO2+2OH-=SO32-+H2O)
SO2(過量)+NaOH=NaHSO3(SO2+OH-=HSO3-)
b、與Ca(OH)2溶液反應:
SO2(少量)+Ca(OH)2=CaSO3↓(白色)+H2O
2SO2(過量)+Ca(OH)2=Ca(HSO3) 2 (可溶)
對比CO2與堿反應:
CO2(少量)+Ca(OH)2=CaCO3↓(白色)+H2O
2CO2(過量)+Ca(OH)2=Ca(HCO3) 2 (可溶)
將SO2逐漸通入Ca(OH)2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與CO2逐漸通入Ca(OH)2溶液實驗現(xiàn)象相同,所以不能用石灰水來鑒別SO2和CO2。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這說法是對的,因為SO2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③SO2具有強還原性,能與強氧化劑(如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氯氣、氧氣等)反應。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新制氯水褪色,顯示了SO2的強還原性(不是SO2的漂白性)。
SO2+Cl2+2H2O=H2SO4+2HCl(將SO2氣體和Cl2氣體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將大大減弱。)
、躍O2的弱氧化性:如2H2S+SO2=3S↓+2H2O(有黃色沉淀生成)
⑤SO2的漂白性: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會恢復原來的顏色。用此可以檢驗SO2的存在。
高中化學必修基礎(chǔ)知識
化學反應的速率
1、化學反應是怎樣進行的
(1)基元反應:能夠一步完成的反應稱為基元反應,大多數(shù)化學反應都是分幾步完成的。
(2)反應歷程:平時寫的化學方程式是由幾個基元反應組成的總反應?偡磻杏没磻獦(gòu)成的反應序列稱為反應歷程,又稱反應機理。
(3)不同反應的反應歷程不同。同一反應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歷程也可能不同,反應歷程的差別又造成了反應速率的不同。
2、化學反應速率
(1)概念:
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的減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應的快慢,即反應的速率,用符號v表示。
(2)表達式:v=△c/△t
(3)特點
對某一具體反應,用不同物質(zhì)表示化學反應速率時所得的數(shù)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質(zhì)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的系數(shù)之比。
3、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1)反應速率常數(shù)(K)
反應速率常數(shù)(K)表示單位濃度下的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反應速率常數(shù)越大,反應進行得越快。反應速率常數(shù)與濃度無關(guān),受溫度、催化劑、固體表面性質(zhì)等因素的影響。
(2)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增大反應物濃度,正反應速率增大,減小反應物濃度,正反應速率減小。
增大生成物濃度,逆反應速率增大,減小生成物濃度,逆反應速率減小。
(3)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壓強只影響氣體,對只涉及固體、液體的反應,壓強的改變對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
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際上是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為壓強的改變是通過改變?nèi)萜魅莘e引起的。壓縮容器容積,氣體壓強增大,氣體物質(zhì)的濃度都增大,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積,氣體壓強減小;氣體物質(zhì)的濃度都減小,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
高中化學必知識歸納
化學反應的限度
1、化學平衡常數(shù)
(1)對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生成物濃度的系數(shù)次方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的系數(shù)次方的乘積之比為一常數(shù),該常數(shù)稱為化學平衡常數(shù),用符號K表示。
(2)平衡常數(shù)K的大小反映了化學反應可能進行的程度(即反應限度),平衡常數(shù)越大,說明反應可以進行得越完全。
(3)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式有關(guān)。對于給定的可逆反應,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互為倒數(shù)。
(4)借助平衡常數(shù),可以判斷反應是否到平衡狀態(tài):當反應的濃度商Qc與平衡常數(shù)Kc相等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2、反應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1)平衡轉(zhuǎn)化率是用轉(zhuǎn)化的.反應物的濃度與該反應物初始濃度的比值來表示。如反應物A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的表達式為:
α(A)=
(2)平衡正向移動不一定使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提高。提高一種反應物的濃度,可使另一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提高。
(3)平衡常數(shù)與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之間可以相互計算。
3、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1)溫度的影響
升高溫度使化學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降低溫度使化學平衡向放熱方向移動。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是通過改變平衡常數(shù)實現(xiàn)的。
(2)濃度的影響
增大生成物濃度或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溫度一定時,改變濃度能引起平衡移動,但平衡常數(shù)不變;どa(chǎn)中,常通過增加某一價廉易得的反應物濃度,來提高另一昂貴的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
(3)壓強的影響
ΔVg=0的反應,改變壓強,化學平衡狀態(tài)不變。
ΔVg≠0的反應,增大壓強,化學平衡向氣態(tài)物質(zhì)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
(4)勒夏特列原理
【高中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高中化學重要的必修知識點歸納06-09
高中化學必修一重要的知識點11-11
高中化學必修2重要的知識點11-08
高中化學必修1重要的知識點11-03
高中化學必修二重要的知識點11-02
高中化學必修2重要的知識點總結(jié)06-09
高中化學必修一必備知識點11-11
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jié)11-11
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