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期中考試后的反思600字
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了,雖然成績還沒有公布,但是從學生的試卷中,我看到了一些問題:
首先,平時講課時我特別強調的基礎知識,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沒有掌握。
這些基礎知識在默寫時也出現過,但是為什么掌握率沒有達到百分之百呢?這個問題讓我很糾結。其實,由于現在開卷考試的關系,歷史更注重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基礎知識光是死記硬背不去理解,很容易遺忘。只有已經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住!因此我們反復強調:“要把歷史課本當成故事書讀”,要理解記憶。大部分學生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而少數沒有做到的孩子,我覺得原因也不能完全在于他們,我也有沒做到的地方。比如,對于這些基礎知識,我在上課時一般都是直接給學生講解,雖然我講解得很透徹、很細致,但是我忽視了一點,那就是我并沒有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也可能是多年教初三畢業(yè)班的習慣,在課堂上我給學生留出的思考時間太少了,好像讓學生多思考一分鐘,還不如我多講一分鐘來得好。我總是擔心學生,擔心他們自己思考會不會抓住問題的主要方面,擔心時間不夠,我不能完全把我所知道的知識全講給他們聽。
不過,現實說明我這種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在課堂上如果不敢解放孩子們的頭腦,那么這就不是科學高效的課堂,就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因此我想,如果我多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多思考、多參與、多自己總結,那么基礎知識對于他們來說應該不在話下。這次考試給我敲了下警鐘,以后雖然時間緊張,但是我也要努力找一個既節(jié)省時間又很有效的學生參與的教學模式。
其次,這次試卷有個別同學因為答題不規(guī)范失分。比如三七班的某個學生,在做材料題時,題中問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出什么事件,結果曹勇并沒有標記材料一和材料二,這道題他失了四分。看來以后做題方法和答題模式還是要給學生多講,在平時的作業(yè)中還要嚴格抓做題規(guī)范。畢竟歷史是門文科,對于卷面和非選擇的答題是有要求的,我們可以以后多組織幾次模擬考試,來鍛煉學生的做題規(guī)范。實戰(zhàn)演練,效果最好!
最后,其實每一次考試對孩子們來說都是一個查漏補缺并且自省的過程,因此考試完后學生也需要反思。我會在課下和一些孩子,特別是薄弱的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我相信,師生共同努力,和諧合作,下次考試一定會有提高!
【歷史期中考試后的反思】相關文章:
歷史考試后的反思02-27
歷史考試后的反思集合07-07
歷史考試后的反思通用03-25
初中歷史考試后反思07-07
歷史考試后的反思(精選22篇)06-15
初中歷史考試試后反思03-27
期中考試后的反思精選02-26
期中考試后反思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