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自然的教科書教案
[課文說明]
《大自然的教科書》是一篇選讀課文。根據(jù)選讀課文的教學要求,選讀課文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地區(qū)教學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不作統(tǒng)一的要求?梢宰寣W生課外閱讀,也可以選擇片段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大自然的教科書》記敘了作者年幼的時候,在大自然中獲得的關于蜜蜂、蒼蠅、天牛、綠蟲、蜘蛛、蠶等等有關蟲子的認識,并從其中得到啟示。通過對蒼蠅與蜜蜂的認識,“我”體會到“世界上有著外表相似、實質卻不同的東西”;通過觀察天牛與綠蟲,“我”學會了思索;通過了解蜘蛛與蜻蜓的爭斗,“我”心中的世界變得復雜了;通過媽媽養(yǎng)蠶,“我”的心忽然充滿了一種從來不曾有過的喜悅,就像花朵見著陽光一樣。蟲子成為了作者成長過程中的教科書,使“我從稚嫩走向成熟,世界在我的心中,也越來越光明!
課文很長,但內容簡單,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學自悟,從中受到啟迪。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課文。
2.了解“大自然的教科書”帶給作者的感悟,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示,進一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熱愛生活。
3.仿照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片段練習。
[教學建議]
1.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
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可采用讓學生在家閱讀或課內閱讀兩種形式進行,指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感悟,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2.檢查與反饋。
如果是在家閱讀,可以用寫讀后感的形式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
如果學生在課堂上閱讀,集中提出一兩個問題引導學生自學。設計的問題要緊扣主題,涵蓋整個課文內容。例如:大自然的教科書給作者什么啟示?這種啟示是怎樣來的?
3.拓展延伸。
。1)本文采用了“敘述+議論”的方法回憶了與蟲子有關的四個生活片段,完整地表達了“大自然的教科書使我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體驗。
指導學生采用“敘述+議論”的方法記敘一個生活中的小片段,闡述自己在生活中獲得的啟示。
。2)指導閱讀“學!そ逃敝黝}的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課文。
2.了解“大自然的教科書”帶給作者的感悟,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示,進一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熱愛生活。
3.仿照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片段訓練。
[教學重點]
感悟課文內容,寫讀后感或展開片段訓練。
[教學難點]
仿照課文的表達方法展開片段訓練。
[教學準備]
準備有關成長的小故事。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有許多老師。在家里父母是我們的生活啟蒙老師;課堂上有向我們傳播知識、啟迪智慧的老師;大自然也是我們最忠實的老師,當然,蟲子也能成為我們的教科書。
板書:大自然的教科書
2.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指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問題,引導讀文
1.同學們有很多想知道的問題?那么請同學們自主閱讀課文,尋找問題的答案。
2.交流: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幫助?全班交流。
3.通過剛才“質疑——解疑”的過程,在學習方法上你有哪些收獲?
。ㄎ覀冎懒藛栴}的答案就在我們閱讀的課文中,邊讀文邊思考才能讀懂課文。帶著問題讀書,是最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
現(xiàn)在我們把剛才的過程反過來,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然后根據(jù)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出幾個問題,這些問題要具有概括性,能反映課文的主要內容。
5.檢查反饋,比一比誰的問題最有價值?
梳理主要問題:
大自然的教科書給作者什么啟示?
這種啟示怎樣來的?
這些啟示的作用是什么?
6.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三、了解寫作特點,展開片段訓練。
1.學生讀文。了解寫作特點。
。ㄕn文采用了“敘述+議論”的方法回憶了與蟲子有關的四個生活片段,完整地表達了“大自然的教科書使我從稚嫩走向了成熟”的體驗。)
2.學生交流感受:你從生活中得到過什么啟示?是怎樣來的?這些啟示對你有什么促進作用?
3.指導學生寫作。
采用敘議結合的方法,寫一個小的片段,要求真實、生動。
4.片段展示與交流。
四、總結
這篇課文給了你什么樣的啟示?
五、作業(yè)
1.繼續(xù)完成片段練習。
2.指導閱讀“學!そ逃敝黝}的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教科書教案】相關文章: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08-17
珍貴的教科書優(yōu)秀教學設計09-20
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11-02
六年級數(shù)學教科書的教案09-07
大自然禮物的教案07-12
感受大自然教案10-04
大自然的啟示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