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根據統(tǒng)計結果回答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體驗實踐性和現(xiàn)實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并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采用講授法、討論法、發(fā)現(xiàn)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索,探索中發(fā)展,發(fā)展中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學科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數學成績優(yōu)秀。
2、數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學成績。
3、愿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學老師服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學科代表?(學生自由發(fā)言并說出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如張三、李四。
二、互動新授
1、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1)收集數據。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通過篩選選出了兩位合適的同學,那么,這兩位同學哪個更合適呢?我們要從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你有沒有合適的方法?
學生討論,說說選擇的`方法。
教師提問:用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舉手統(tǒng)計的方法可行嗎?為什么?
小結:舉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時會出現(xiàn)其他同學不公平、不服氣的情況,影響同學之間的和睦相處,那有沒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出示小精靈的話:可以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能擔任科代表。
教師講解投票的方法,拿出準備好的小紙張,從黑板上選一個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學生動筆寫,將寫好的紙張折好,由小組長收上來。
。2)學習記錄方法。
教師將收好的紙張放在講臺桌上。
師:現(xiàn)在老師要從這些紙張里拿出一張,報出名字,同學們要想辦法把它記在紙張上,老師報一個,你記一個,一直到把這些紙張記完。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來統(tǒng)計數?(提示學生:紙張很多,報得又很快,必須抓緊時間統(tǒng)計,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學生說,肯定學生的方法,如畫“○”、畫“∣”、畫“正”等。及搜狐請方法獨特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記錄。
講述:記錄完的討論一下,哪種方法記得既清楚又方便,將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讓大家瞧一瞧。
完成統(tǒng)計表。
姓名 | 張三 | 李四 |
票數 |
根據統(tǒng)計結果,應該選( )擔任數學科代表。
(3)小結。
談話:剛才同學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法,你們能說說是怎樣記的嗎?
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一聽,要說出喜歡這種方法的理由。
2、教學例2.
。1)過渡:同學們,光明小學要舉辦講故事大賽,某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中選一位參加比賽,他們也是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參加比賽。
多媒體課件出示投票結果。
師:你能看懂他們用了哪些記錄方法嗎?(畫“√”、畫“正”、畫“○”)
。2)填寫統(tǒng)計表,分析數據。
把上面的統(tǒng)計結果填入下表。
姓名 | 王明明 | 陳小菲 |
票數 | 15 | 22 |
學生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
回答問題:
根據統(tǒng)計結果,應該選誰參加比賽?(陳小菲)
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讓學生討論可能性。)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即使把缺勤同學的兩票同學的兩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數中,也不影響投票結果,所以,結果不會改變。
。3)從上面這道題中,你有沒有學到新的記錄方法?(讓學生自由說。)
教師:你喜歡哪種記錄方法,下次你統(tǒng)計事物數量時,就可以用上這種記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3題。
出示統(tǒng)計表,從統(tǒng)計表中,你能看出天氣情況嗎?
1、根據統(tǒng)計圖,完成統(tǒng)計表。
2、根據統(tǒng)計表逐題回答教材上的問題。
3、從統(tǒng)計表中你還知道什么?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最讓你高興的收獲是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板書設計
數據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姓名 | 張三 | 李四 |
票數 |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體驗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統(tǒng)計表。
2、使學生在練習中,在收集、整理、分析、決策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促進,掌握本單元內容。
教學重點:
體驗統(tǒng)計過程,能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教學難點: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
教法:
探究性實踐作業(yè)。根據學生的實踐作業(yè)進行分析、推理、判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6題。
1、師: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么?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吃的水果情況,并將結果填入第6題表格內。
出示統(tǒng)計表。
提問:要完成這項統(tǒng)計,你準備怎么辦?
2、引導學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舉手或組內報名,小組匯報等。并說出統(tǒng)計的過程: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采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數據”。(強調數據的準確性。)
3、從你的'統(tǒng)計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建議?
回答教材上的問題。
討論:根據調查結果,說說買哪幾種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4題。
。1)談話:同學們,我們班誰的家里有車?(家里有車的同學舉手,了解學生家里有車的情況。)
這么多同學家里有車,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車輛越來越多,你們看,幾個同學正在統(tǒng)計一個路口10分鐘內所通過的各種交通工具的數量。根據他們的記錄結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車、大巴車、小轎車、摩托車各開過多少輛嗎?
。2)小組內分工,分發(fā)記錄單。
學生填寫,匯報,教師展示。
種類 | 面包車 | 大巴車 | 小轎車 | 摩托車 |
輛數 | 6 | 8 | 33 | 12 |
。3)回答問題。
這個路口10分鐘內通過的哪種車最多?哪種車最少?(小轎車最多,面包車最少。)
如果再觀察10分鐘,哪種車通過的數量可能最多?(放手讓學生討論,說出理由。)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5題。
出示統(tǒng)計表,要求學生根據統(tǒng)計表回答問題:每種書有多少?
回答問題(1)和(2)。
討論:圖書室要新買一批圖書,你有什么建議?
三、鞏固遷移
完成教學“練習一”的第7題。
1、出示條形統(tǒng)計圖。
讀懂統(tǒng)計圖。
圖中1格代表( )份。
說說每天的銷售情況。
2、哪天賣出的《電視報》的數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議?(學生自由發(fā)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電視報》,上面的數據應該怎么表示?
小組討論,互相說說。
指名回答說出數據。
教師小結:如果數據比較大,用一格有時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們在讀條形統(tǒng)計圖時,先要讀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課堂小結
你覺得本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感覺自己表現(xiàn)得怎么樣?
板書設計
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教案】相關文章:
數據收集整理教案07-10
數據收集整理二年級數學教案09-05
二年級下冊人教版數據收集整理練習卷08-26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試卷10-11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的復習試題09-19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10-27
圖形的運動和數據收集整理教學設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