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手撕魚》教案
教學目標
1、借形想物,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
2、認識、了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征,并能把任意形想象成各式各樣(不同種類、不同動態(tài))的魚。
3、了解魚的花紋種類,會運用基本的涂色方法和各種色彩表示海底魚。
4、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明力、表示力和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魚的花紋的表示。
教學難點
任意形想象成魚形。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 作品展示背景 膠 供示范的紙筆 學生作業(yè)用紙等
生: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撕紙導入 啟發(fā)想象
1、教師撕紙
任意拿一張紙隨手撕出一個形狀,變換各種角度,讓學生觀察像什么?
【由于每個學生生活環(huán)境不同,所接觸的事物也不一樣,根據(jù)生活中的積累匯報,能讓學生相互啟發(fā),展開豐富的想象!
【初步學習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的方法,感知根據(jù)同一形狀可以想象出生活中的很多物體,打開思路。】
2、學生撕紙
。1)觀察自身撕的像什么后在組內(nèi)交流。
。2)指名換各角度交流撕的像什么?
【有了老師示范的基礎,學生對任意形的觀察想象變?nèi)菀琢,同時為后面想象魚形作鋪墊!
二、勾畫魚形 突破難點
1、(再次拿出老師撕的形狀)過渡:我撕的紙的形狀能變成一條魚,相信嗎?(師變各角度)怎樣看最像?(指名指出)
【把豐富的想象漸漸收回到主題!
2、教師示范勾畫出魚的外形。
【體現(xiàn)任意形變魚形的過程!
3、學生觀察自身撕的形狀是否像魚。
4、帶著“像”與“不像”的爭論去欣賞海底魚。
【觀察魚游動時的樣子。】
5、再次觀察自身撕的是否像魚。
6、若還沒看出自身撕的像魚,再通過欣賞魚的圖片,了解魚是奇形怪狀的。
【觀察奇形怪狀的魚,拓寬視野,為學生的任意形變魚提供依據(jù),使學生在半扶半放中完成變魚過程,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
7、學生勾畫魚的外形。
三、創(chuàng)設情境 突出重點
1、創(chuàng)設設計師的角色,激發(fā)學生興趣。
2、師生一起回憶總結魚的花紋的種類,并用課件演示。
3、生談設計想法。
4、學生設計,教師輔導。
【花紋的表示、色彩的掌握是本課的重點,由于學生在這些方面有一定經(jīng)驗,所以此環(huán)節(jié)完全放開,讓學生大膽設計創(chuàng)作,不拘泥于課件提供的花紋和色彩!
四、作品展示 互相欣賞
【為學生創(chuàng)設互相欣賞、互相學習、各抒己見的平臺!
五、學生為本節(jié)課命名,師板書課題
六、學生評課,教師拓展
【激發(fā)學生不時學習、不時探究的欲望!
【《手撕魚》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我用小手撕撕撕教案10-06
大班藝術教案海底世界手擺魚10-25
《撕紙游戲》教案08-27
美術撕窗花教案10-23
小班《撕紙樂》教案07-22
中班撕貼畫教案(精選14篇)03-31
手工小班教案撕貼太陽08-14
撕貼畫《小雞》教案設計參考10-23
可愛的小鳥撕出來教案設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