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財政管理體制
導語:經濟師,是我國職稱之一。要取得“經濟師”職稱,需要參加“經濟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 由人事部統(tǒng)一發(fā)放合格證書。下面和小編來看看2017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財政管理體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財政管理體制的含義:是指國家管理和規(guī)范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以及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劃分財政收支范圍和財政管理職責與權限的一項根本制度。
廣義的財政管理體制包括政府預算管理體制、稅收管理體制、公共部門財務管理體制等。狹義的財政管理體制是指政府預算管理體制。政府預算管理體制是財政管理體制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2、財政管理體制的內容
、儇斦峙浜凸芾頇C構的設置:目前我國的財政管理機構分為中央、省、市、縣、鄉(xiāng)五級。
②政府間事權及支出責任劃分的原則:受益原則、效率原則 、區(qū)域原則、技術原則
、壅g財政收入的劃分
稅種屬性是決定政府間財政收入劃分的主要標準。市場經濟成熟國家一般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集權原則、效率原則、恰當原則、受益與負擔對等原則
根據(jù)國際經驗,政府間財政收支劃分呈現(xiàn)的基本特征:收入結構與支出結構的非對稱性安排——即收入結構劃分以中央政府為主,支出結構劃分則以地方政府為主。
、苷g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協(xié)調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間財政關系的一項重要配套制度。
3、財政管理體制的類型,財政管理體制的兩種模式
優(yōu)點:①調動了地方各級政府當家理財?shù)姆e極性;②增強了地方政府的財權,有利于各地區(qū)發(fā)展經濟社會事業(yè);③有利于地方制定和執(zhí)行長遠規(guī)劃,保持經濟與社會事業(yè)的協(xié)調發(fā)展;④帶動了各級財政收入的增長,支持配合了其他領域的改革。 4、了解包干型的優(yōu)缺點
缺點:①體制形式不統(tǒng)一、不規(guī)范;②體制的政策目標不明確,財政分配關系的變革財力切割、財權集散而展開;③財政包干制度大多是包死上交中央數(shù)或者低彈性增長,中央財政在新增收入中的份額逐步下降。
5、改革開放后我國財政管理體制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以來,從總體上講,我國一直實行統(tǒng)收統(tǒng)支、高度集中的財政管理體制。1980年至1993年歷經了三次大的改革,這三次體制改革可以概括為是“包干制”財政管理體制
。1)1980-1984 年“劃分收支,分級包干”體制——分灶吃飯體制
。2)1985-1987年 “劃分稅種、核定收支、分級包干”體制
。3)1988-1993年實行包干財政體制
。4)1994年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取消了包干制,實行了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6、財政管理體制的作用
①保證各級政府和財政職能的有效履行;
、谡{節(jié)各級和各地政府及其財政之間的不平衡;
、鄞龠M社會公平,提高財政效率。
7、分稅制的的概念、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
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簡稱分稅制,是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實行的一種財政管理體制,我國從1994年開始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其指導思想:
、僬_處理中央與地方的分配關系,調動兩個積極性,促進財政收入的合理增長。
、诤侠碚{節(jié)地區(qū)間財力分配。
、壅_處理政府與企業(yè)間的財力分配關系。
、軋猿纸y(tǒng)一政策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中央稅和共享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
⑤堅持整體設計與逐步推進相結合的原則。
8、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容(掌握)
9、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成效(了解)
、俳⒘素斦杖敕(wěn)定增長機制
、谠鰪娏酥醒胝暧^調控能力
、鄞龠M了產業(yè)結構調整和資源優(yōu)化配置
10、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和內容
、偻晟浦醒氲胤绞聶嗪椭С鲐熑蝿澐郑
、谶M一度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11、財政轉移支付的含義: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在處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時,協(xié)調上下級財政之間關系的一項重要制度。
最早提出轉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經濟學家庇古。
建立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目的:為了解決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問題,以及因地區(qū)間經濟發(fā)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國公共服務水平不均衡問題,實現(xiàn)經濟社會的穩(wěn)定協(xié)調發(fā)展。
12、財政轉移支付的特點
、偻暾;②對稱性;③科學性;④統(tǒng)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⑤法制性。
一般性轉移支付系數(shù)主要取決于轉移支付資金總量、地方收支缺口、各地財政困難程度等因素。
13、我國財政轉移支付分類——均衡撥款和專項撥款
。1)均衡撥款—對于地方事權范圍的支出項目,中央政府通過一般性轉移支付實施財力匹配與均衡
(2)專項撥款——專項轉移支付嚴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務、共同事權事務、效益外溢事務和符合中央政策導向事務
13、我國的財政轉移支付分類
我國現(xiàn)行的財政轉移支付由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組成: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
稅收返還制度:目前,中央對地方稅返還包括分稅制體制改革后的“兩稅返還”(即增值稅、消費稅返還)、所得稅基數(shù)返還(即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分享改革后的基數(shù)返還)和成品油價格與稅費改革銳收返還。
14、規(guī)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任務
、偻晟埔话阈赞D移支付的穩(wěn)定增長機制;
②清理、整合、規(guī)范專項轉移支付項目。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財政管理體制】相關文章: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分析11-07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考點08-13
中級經濟師《基礎知識》:財政管理體制09-20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基礎考點:均衡價格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