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電子商務員基礎知識考點歸納
為了方便大家復習備考2017年電子商務員考試,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7年電子商務員基礎知識考點歸納,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wǎng)!
電子錢包
什么是電子錢包?
電子錢包(E-wallet)是一個可以由持卡人用來進行安全電子交易和儲存交易記錄的軟件,就象生活中隨身攜帶的錢包一樣。電子錢包在具有中文環(huán)境的Windows 95 或 Windows NT操作系統(tǒng)上運行。
電子錢包具有如下功能:
一、電子安全證書的管理:包括電子安全證書的申請、存儲、刪除等;
二、安全電子交易:進行SET交易時辨認用戶的身份并發(fā)送交易信息;
三、交易記錄的保存:保存每一筆交易記錄以備日后查詢;
持卡人在使用長城卡進行網(wǎng)上購物時,卡戶信息(如帳號和到期日期)及支付指令可以通過電子錢包軟件進行加密傳送和有效性驗證。電子錢包能夠在Microsoft、Netscape等公司的瀏覽器軟件上運行。
持卡人要在Internet上進行符合SET標準的安全電子交易,必須安裝符合SET標準的電子錢包。
智能卡
智能卡是一種大小和普通名片相仿的塑料卡片,內含一塊直徑1cm左右的硅芯片,具有存儲信息和進行復雜運算的功能。它被廣泛地應用于電話卡、金融卡、身份識別卡以及移動電話、付費電視等領域。
——在智能卡的芯片上,集成了微處理器、存儲器以及輸入/輸出單元等。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小的電子計算機。在智能卡上,擁有一整套性能極強的安全保密控制機制,安全控制程序被固化在只讀存儲器之中,因而具有無法復制和密碼讀寫等可靠的安全保證。它較之普通磁卡,還具有信息儲存容量大,可利用微處理來增加卡片“智慧”等優(yōu)點。
——智能卡的概念是七十年代中期提出來的。其發(fā)明人是法國人羅蘭.·模瑞諾(Roland Moreno)。1976年,法國BULL公司的MICHEL VGON制造出了第一片智能卡。第一代智能卡實際上并不擁有任何“智慧”,而且是采用接觸式讀取方式的。它首先被法國應用于電話卡上,后來,通過存儲器和微電腦的結合使卡片有了“智慧”,并制造出了免接觸式智能卡。這便使得智能卡開始廣泛應用于金融領域和交通運輸領域。免接觸功能可使持卡公交乘客只要從讀取終端走過,便能自動檢驗票證和扣取票款,而不需要排隊。1996年開始,還開發(fā)了在短距離范圍,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用電磁波溝通智能卡的技術信用卡是銀行或其它財務機構簽發(fā)給那些資信狀況良好人士的一種特制卡片,是一種特殊的信用憑證。持卡人可憑卡在發(fā)卡機構指定的商戶購物和消費,也可在指定的銀行機構存取現(xiàn)金。
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
加密的基本要則
保密性的難易度取決于密碼的難度,而不是算法的難度。
對稱加密
加密和解密的雙方使用同一個密碼。密碼在通訊對立面交換,隨著通訊方的增加,密碼的數(shù)量為n*(n-1)/2。對稱加密的缺點在于,如何保證密碼交換渠道的安全。 非對稱加密就不一樣,secret key始終只有cipher ower所有,不用于交換。
非對稱加密
加密和解密的雙方使用同不同個密碼,加密的時候用對方的public key加密,解密的時候用自己的secret key解密。public key公布給任何人,secret key自己保留,嚴禁告知別人,隨著通訊方的增加,密碼的數(shù)量為n*(n-1)/2。對稱加密的缺點在于,如何保證密碼交換渠道的安全。 非對稱加密就不一樣,secret key始終只有cipher ower所有,不用于交換。
什么是電子簽名,需要從傳統(tǒng)手工簽名或蓋印章談起。在傳統(tǒng)商務交易中,為了保證交易的安全與真實,一份書面合同或公文需要由當事人或負責人簽字或蓋章,以便讓交易雙方識別是誰簽的合同,并能保證簽字或蓋章的人認可合同的內容,在法律上才能承認這份合同是有效的。而在電子商務的虛擬世界中,合同或文件是以電子文件的形式表現(xiàn)和傳遞的,在電子文件上,傳統(tǒng)的手寫簽名和蓋章是無法進行的,這就必須依靠技術手段來替代。從法律上講,簽名有兩個功能:即標識簽名人和表示簽名人對文件內容的認可。因此聯(lián)合國貿發(fā)會的《電子簽名示范法》中對電子簽名作如下定義:"指在數(shù)據(jù)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或在邏輯上與數(shù)據(jù)電文有聯(lián)系的數(shù)據(jù)它可用于鑒別與數(shù)據(jù)電文相關的簽名人和表明簽名人認可數(shù)據(jù)電文所含信息。";而在歐盟的《電子簽名共同框架指令》中對電子簽名的定義是:"以電子形式所附或在邏輯上與其他電子數(shù)據(jù)相關的數(shù)據(jù),作為一種判別的方法"。不同的法律對電子簽名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實質是一樣的。因此,能夠在電子文件中識別雙方交易人的真實身份,保證交易的安全性和真實性以及不可抵賴性,起到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同等作用的電子技術手段,即可稱之為電子簽名。
實現(xiàn)電子簽名的技術手段目前有多種,比如基于公鑰密碼技術的數(shù)字簽名;或用一個獨一無二的以生物特征統(tǒng)計學為基礎的識別標識,例如手印、聲音印記或視網(wǎng)膜掃描的識別;手書簽名和圖章的電子圖象的模式識別;表明身份的密碼代號(對稱算法);基于量子力學的計算機等等。但比較成熟的,世界先進國家目前普遍使用的電子簽名技術還是基于PKI的數(shù)字簽名技術。由于制定法律的技術中立性原則,目前電子簽名法中所提到的簽名,一般指的就是"數(shù)字簽名"。它是電子簽名的一種特定形式。
快速原型法概述
1.快速原型法的提出 快速原型法(rapid prototyping或quick prototyping,也稱early prototyping,簡稱prototyping)的基本思路是,通過在軟件生產中引進其它工業(yè)在生產新產品之前先試制樣品的方法,解決需求規(guī)格確立的難題。由于軟件是無形的"軟"產品這一特征,從修改樣品到生產成品比其它工業(yè)產品相對容易許多,所以M.Zelkowitz在提出軟件原型法時,并沒有照搬硬件工業(yè)產品的原型法———在設計階段與生產階段之間增加一個樣品試生產階段,但這同時也就限定了軟件原型法必須有快速這個特征。
2.快速原型法條件 開發(fā)軟件原型必須滿足下列條件:①原型必須可執(zhí)行;②原型的開發(fā)周期應短,開發(fā)成本應低(如周期和成本約為生產正式產品的1/10);③對原型進行評價應很容易;④原型應易于修改。
3.原型的目的、環(huán)境和生存期形態(tài) 原型可在與產品相同的運行環(huán)境上開發(fā),也可不同。如果原型是用來確認對需求的理解是否正確、或解決設計方案的選擇問題,即用戶側的需求(問題)是明確的,開發(fā)側的理解需求或實現(xiàn)需求的設計方案(解法)不明確,要證實解法是否正確時,應在與實際產品環(huán)境相近的環(huán)境上開發(fā)原型。這種原型稱為試驗品原型或試驗性原型。還有些原型,主要用來幫助用戶在試用中使自己模糊的需求明確起來,稱為試用品原型或試用性原型,可在與實際產品環(huán)境完全無關的環(huán)境上開發(fā)、運行。 原型有不同的原型生存期形態(tài),其主要區(qū)別在于原型目的達到后的不同作用和意義。原型運行目的達到后,有的不再有意義,被拋棄,稱為拋棄式原型(throw away prototype);有的直接轉為產品的一部分,稱為演化式原型(evolutionary prototype);還有的原型隨著需求一步步明確,所模擬的需求功能也逐漸增加,稱為遞增式原型(incremental prototype)。也有稱演化式原型為骨格型原型、演進式原型,稱遞增式原型為增殖式、漸增式原型的。遞增式原型可以是拋棄式的,也可以是演化式的。試驗品原型往往不只開發(fā)一個,其中大多數(shù)是拋棄式原型。試用品有拋棄式的,也有演化式的。演化式原型開發(fā)環(huán)境應與產品環(huán)境相同或相近。 選擇什么原型生存期后期形態(tài),是在原型目的與原型開發(fā)成本之間尋找平衡點的技術。拋棄式原型應開發(fā)周期更快、成本更低,所以比其它形態(tài)更需要采用快速原型法CASE工具,以盡可能實現(xiàn)自動化。直接轉為產品一部分的演化式、遞增式原型,由于需要與產品相同或相似的運行環(huán)境,在可能的前提下應以選用自動化開發(fā)CASE為主、快速原型法工具為輔。
【電子商務員基礎知識考點歸納】相關文章:
電子商務員考點:XML語言基礎知識08-22
2017年電子商務員基礎知識考點07-05
2017期貨從業(yè)基礎知識歸納考點10-21
電子商務員考點: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基礎知識09-29
電子商務員考點:計算機硬件基礎知識09-25
消防安全技術實務考點歸納:燃燒基礎知識06-19
電子商務師考試《電子商務師》考點歸納09-10
2017年電子商務師考試考點歸納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