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基礎測試題(精選3套)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試題,試題是命題者根據(jù)測試目標和測試事項編寫出來的。什么樣的試題才是科學規(guī)范的試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基礎測試題,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基礎測試題 1
(1~4題)
中藥材在煎煮過程中有些藥物需要特殊處理,特殊處理的方法有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1.旋復花需要( C )特殊處理
2.阿膠需要( D )特殊處理
3.人參需要( E )特殊處理
4.大黃需要( B )特殊處理
注解:旋復花藥材附有絨毛,必須包煎,否則絨毛脫落混入湯液將刺激咽喉,引起咳嗽;阿膠為膠類藥物,直接入湯液使湯液粘稠度很大,影響其他藥材成分煎出也可能導致藥液糊化,因此應將阿膠用適量開水溶化后,沖入服用,即烊化;人參為貴重中藥,為保證煎出率,需單獨煎煮,即另煎;大黃所含瀉下成分不宜久煎,否則分解失效,因此應后下。
(5~6題)
A冷溶法 B熱溶法 C冷溶法與熱溶法 D混合法 E混合法與冷溶法
5.在糖漿劑的制備中易污染微生物的制法是( A )
6.中藥糖漿劑的制備多采用( D )
7.單糖漿的制備可采用( C )
8.無色糖漿劑的制備多采用( B )
注解:冷溶法在制備過程中蔗糖的溶解不加熱,因此生產(chǎn)周期長,易污染微生物,但是蔗糖不加熱溶解不會使蔗糖轉(zhuǎn)化,而蔗糖一旦轉(zhuǎn)化成轉(zhuǎn)化糖則易致焦化使成品顏色加深,因此配制無色糖漿劑多采用冷溶法;混合法是指藥物與制好的單糖漿直接混合制成,因此多用于中藥糖漿劑的制備;單糖漿可以采用冷溶法也可以采用熱溶法制備。
(9~10)
A中藥合劑 B糖漿劑 C 煎膏劑 D 酊劑 E浸膏劑
9.下述藥材煎煮 濃縮 收膏 分裝工藝流程可用于制備( C )
10.下述浸提 純化 濃縮 分裝 滅菌工藝流程可用于制備( A )
(11~12)
A中藥合劑 B糖漿劑 C酒劑 D中藥合劑+糖漿劑 E中藥合劑+糖漿劑+酒劑
11.貯存期間允許有少量輕搖即散的沉淀的是E
12. 在制劑中需要加入著色劑的是( C )
(13~15)
A 糖漿劑 B煎膏劑 C酊劑 D酒劑 E醑劑
13.多采用溶解法、稀釋法、滲漉法制備的劑型是( C )
14.多采用滲漉法、浸漬法、回流法制備的劑型是( D )
15.多采用煎煮法制備的劑型是( B )
(16~17題)
A每ml相當于原藥材1g的制劑 B每ml相當于原藥材2g的'制劑
C每g相當于原藥材2~5g的制劑 D每g相當于原藥材1~2g的制劑
E每g相當于原藥材6g的制劑
16.流浸膏劑的濃度是( A )
17.浸膏劑的濃度是( C )
(18~19題)
A含水3% B含水5% C含水15% D含水15~20% E含水25%
18. 稠浸膏劑一般要求含水D
19. 干浸膏劑一般要求含水B
(20-23)
A吸潮 B晶型轉(zhuǎn)變 C水解 D氧化 E風化
20.含不飽和碳鏈的油脂易(D )
21.具有酚羥基的藥物易(D )
22.苷類藥物易( C )
23.酯類藥物易( C )
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基礎測試題 2
多項選擇題
1.姜汁炙能增強止嘔作用的藥物是( )
A.黃連
B.白前
C.竹茹
D.半夏
E.皂莢
正確答案:ACD 解題思路:黃連、竹茹、半夏均有止嘔作用,姜汁之后可增強止嘔之功。
高級衛(wèi)生職稱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高級衛(wèi)生職稱考試一次通關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通過資格評審夢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
2.為降低毒性需炮制的藥物是( )
A.自然銅
B.生南星
C.馬錢子
D.續(xù)隨子
E.生半夏
正確答案:BCDE 解題思路:除自然銅外,生南星、生半夏、續(xù)隨子、馬錢子均為有毒之品,須經(jīng)炮制降低毒性。
3.治療砂石淋的藥物有( )
A.金錢草
B.瞿麥
C.海金沙
D.雞內(nèi)金
E.萆薢
正確答案:ACD 解題思路:金錢草能排石,雞內(nèi)金能消石,海金沙能治療各種淋證尿道疼痛,所以都可治療砂石淋。
4.苦味的作用是( )
A.通泄
B.行
C.降泄
D.清泄
E.燥濕
正確答案:ACDE 解題思路:行血為辛味藥的作用,故不屬苦味作用。
5.治療肺熱咳嗽的藥物有( )
A.虎杖
B.車前子
C.石韋
D.地骨皮
E.蒼術
正確答案:ABCD 解題思路:虎杖功能祛痰止咳,車前子和石韋功能清肺止咳,地骨皮功能清肺降火,四者都能治療肺熱咳嗽。
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基礎測試題 3
1、上市后藥品再評價階段屬于
A、Ⅰ期臨床試驗
B、Ⅱ期臨床試驗
C、Ⅲ期臨床試驗
D、Ⅳ期臨床試驗
E、Ⅵ期臨床試驗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藥品臨床評價可分為兩個階段,即上市前、上市后藥品臨床再評價階段。上市前要經(jīng)過三期(Ⅰ期、Ⅱ期和Ⅲ期)臨床試驗;批準上市后還要經(jīng)過Ⅳ期臨床試驗即為上市后藥品再評價階段。
2、Ⅰ期臨床試驗階段,試驗樣本數(shù)為多少例
A、小于10例
B、20~30例
C、200~300例
D、1000~3000例
E、大于2000例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衿谂R床試驗:初步的臨床藥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階段。觀察人體對于新藥的耐受程度和藥動學,為制訂給藥方案提供依據(jù)。試驗對象主要為健康志愿者,試驗樣本數(shù)一般為20~30例。
3、Ⅱ期臨床試驗需要多中心試驗,即進行試驗的醫(yī)院的數(shù)目必須是
A、在1個及1以上
B、2個及2個以上
C、在3個及3個以上
D、在4個及4個以上
E、在5個及5個以上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蚱谂R床試驗:治療作用的初步評價階段。初步評價藥物對目標適應證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為Ⅲ期臨床試驗研究的設計和給藥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jù),試驗對象為目標適應癥患者,試驗樣本數(shù)多發(fā)病不少于300例,其中主要病種不少于100例,要求多中心即在3個及3個以上醫(yī)院進行。
4、Ⅳ期臨床試驗是在廣泛使用條件下,考察藥品療效和不良反應,樣本數(shù)常見病不少于
A、100例
B、300例
C、1000例
D、2000例
E、3000例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羝谂R床試驗:上市后藥品臨床再評價階段。試驗樣本數(shù)常見病不少于2000例。
5、藥品臨床評價具有“公正性和科學性”是基于
A、應用醫(yī)藥學理論和實踐的前沿知識
B、藥品臨床評價重在實踐
C、在多學科新進展基礎上進行
D、藥品臨床評價采用多中心、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的方法,經(jīng)數(shù)理統(tǒng)計得出結(jié)論
E、藥品臨床評價將療效、不良反應、給藥方案和價格一并進行比較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公正性和科學性 藥品臨床評價是一項實事求是的工作,必須講究科學性和誠信,須強調(diào)公平和公正。評價結(jié)論不能受行政領導、制藥公司和醫(yī)藥代表等各方面的干預和干擾。為了防止偏倚,在藥品臨床評價中強調(diào)采用循證醫(yī)學的手段,不能單憑少數(shù)人和單位的`臨床經(jīng)驗;而是應該要求以多中心、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的方法,運用正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得出結(jié)論。
6、Ⅱ期臨床試驗是對治療作用的初步評價,多發(fā)病例應不少于
A、20~30例
B、100例
C、200例
D、300例
E、500例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蚱谂R床試驗:治療作用的初步評價階段。初步評價藥物對目標適應證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為Ⅲ期臨床試驗研究的設計和給藥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jù),試驗對象為目標適應癥患者,試驗樣本數(shù)多發(fā)病不少于300例,其中主要病種不少于100例,要求多中心即在3個及3個以上醫(yī)院進行。
7、根據(jù)循證醫(yī)學研究,與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相比,硝苯地平可有效降低血壓,但可能增加何種危險
A、心肌梗死和死亡
B、心動過緩
C、腎衰竭
D、肝功能不全
E、骨髓抑制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硝苯地平為第一代短效鈣拮抗劑,曾廣泛用于治療高血壓,降壓效果很好,也無明顯的肝、腎毒性,該藥還被推廣用于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和心力衰竭。20世紀90年代中期人們才從病例對照研究和薈萃分析中發(fā)現(xiàn),與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相比,硝苯地平可有效降低血壓,但可能增加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險,劑量越大,風險的增加越明顯。使用硝苯地平治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在無β受體阻滯劑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單獨使用硝苯地平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危險的。以往臨床應用只看到它的降壓作用和無明顯肝、腎毒性,而循證醫(yī)學評價提供了這類藥物的遠期效應和重大事件。
8、藥品上市前的安全性信息不包括
A、毒理學
B、致癌、致畸
C、不良反應
D、禁忌證
E、藥物相互作用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藥品上市前的安全性信息 包括藥品的毒理學、致癌、致畸和生殖毒性,不良反應、禁忌證等,新藥臨床試驗期間,用藥單一,用于特定目標人群和針對唯一的適應證,對于出現(xiàn)的不良事件較好歸因。但上市前臨床研究樣本量相對較小,患者受試范圍較窄,觀察時期有限,一些發(fā)生率較低或遲發(fā)的不良反應難以觀察到。
9、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以貨幣為單位表示,而是用其他量化的方法表達治療目的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方法是
A、最小成本法
B、最大成本法
C、成本效果分析
D、成本效益分析
E、成本效用分析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成本-效果分析:與成本-效益分析的差異在于,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以貨幣為單位表示,而是用其他量化的方法表達治療目的,如延長患者生命時間等。
10、可以為總體醫(yī)療費用的控制和醫(yī)療資源優(yōu)化配置提供基本信息的經(jīng)濟學研究評價是
A、最小成本法
B、最大成本法
C、成本效果分析
D、成本效益分析
E、成本效用分析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最小成本分析,用于兩種或多種藥物治療方案的選擇,雖然只對成本進行量化分析但也需要考慮效果,這是最小成本分析與成本分析的區(qū)別,因為成本分析僅關注投入成本。最小成本分析可以為總體醫(yī)療費用的控制和醫(yī)療資源優(yōu)化配置提供基本信息。
【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基礎測試題】相關文章:
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基礎習題與答案11-01
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基礎知識08-14
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精選檢測試題10-29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知識一》測試題08-31
2016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基礎習題及答案10-22
2017年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基礎習題11-11
2017年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知識一基礎題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