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組織病理學考點:牙髓病
牙髓病是指牙髓組織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癥、牙髓壞死和牙髓退變。以下就是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組織病理學考點:牙髓病,希望對大家有用。
牙髓病
臨床分類:可復性牙髓炎
不可復性牙髓炎
牙髓壞死
牙髓鈣化
牙體吸收
組織病理學分類
●牙髓炎
●牙髓變性與壞死
●牙體吸收
第一節(jié) 牙髓炎
牙髓充血:生理性、病理性
急性牙髓炎:急性漿液性、急性化膿性
慢性牙髓炎:慢性閉鎖性、慢性開放性
牙髓變性
●成牙本質細胞空泡性變
●牙髓纖維性變
●牙髓網(wǎng)狀萎縮
●牙髓鈣化
組織與臨床聯(lián)系:
●髓腔:硬組織包繞封閉、高壓、疼痛、擴散
●根尖孔
●急性感染難以痊愈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細菌因素(主要)
●物理因素
●化學因素
(一)細菌因素
種類:混合細菌感染
專性和兼性厭氧菌(鏈球菌、放線菌等)
齲洞利于其繁殖
感染途徑
●接近髓腔的深齲洞
●牙隱裂、折斷、楔狀缺損或重度磨耗、酸蝕,以及不適當?shù)闹委?/p>
●深的牙周袋經(jīng)根尖孔或側支根管—— 逆行性牙髓炎
●血源性感染
機制:
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內毒素及其代謝產物
(1)直接損害牙髓組織
(2)激發(fā)炎癥細胞釋放溶酶體
(3)刺激牙髓內細胞釋放炎癥性介質和細胞因子 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趨化中性粒細胞到達受損部位,同時進一步釋放溶酶體酶,造成牙髓損傷
(二)物理因素
●急慢性創(chuàng)傷
●醫(yī)療意外:超過牙生理承受能力的溫度變化(如備洞、拋光及刺激性充填材料的應用)、金屬材料的不規(guī)范性應用導致電流產生、不適當?shù)募す庵委煹?/p>
(三)化學因素
齲病治療時,使用的刺激性較強的藥物:硝酸銀、磷酸鹽水門汀等
一、牙髓充血(Pulp hyperemia)
(一)概 述
●牙髓充血是指牙髓以血管擴張、充血為主的病理變化
●根據(jù)病因可將其分為生理性、病理性
生理性牙髓充血
●見于牙發(fā)育期或牙根吸收期
●某些全身因素如月經(jīng)期、妊娠期及高空飛行作業(yè)氣壓下降也可引起暫時性牙髓充血
病理性牙髓充血
●常為牙髓炎的早期表現(xiàn),深齲是主要原因
●磨耗、楔狀缺損、溫度刺激等
●根尖周牙周膜充血、水腫也可波及牙髓
●可復性牙髓炎(reversible pulpitis)
(三)臨床表現(xiàn)
牙本質過敏:對冷熱酸甜刺激敏感
疼痛:范圍局限、無放射痛
刺激物去除后疼痛隨即消失
無自發(fā)痛
(四)病理
肉眼:紅色
光鏡:牙髓血管擴張充血呈樹狀;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滲出,組織水腫;慢性炎癥細胞浸潤
二、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
(一)病因
主要由牙髓充血發(fā)展而來
慢性牙髓炎的急性發(fā)作
1、細菌作用:深齲等可導致細菌直接侵入牙髓;也可由血循環(huán)逆行到牙髓引起炎癥
2、機械作用:牙外傷、磨耗、隱裂及牙外科治療是導致的醫(yī)源性損傷及大氣壓改變等
3、溫度損傷:在進行牙體窩洞預備、拋光及牙科材料使用發(fā)生化學損傷時產生熱量,導致牙髓急性損傷
4、化學性刺激:牙酸蝕或在牙體病治療時不恰當?shù)氖褂盟嵝匝揽撇牧系?/p>
(二)臨床特點
●突發(fā)劇痛:就診的首發(fā)癥狀
●疼痛特點:自發(fā)性痛、陣發(fā)性痛、常夜間疼痛加重、疼痛不能明確定位、放射性痛、溫度刺激可誘發(fā)或加重疼痛
●在炎癥被引流后疼痛可緩解
●熱痛冷緩解
●未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導致牙髓壞死
疼痛產生原因
環(huán)境因素—— 不能擴張,壓力↑→神經(jīng)
化學因素—— 炎性介質↑
(三)病理
急性漿液性 → 牙髓膿腫 → 急性 → 化膿性
1、急性漿液性
●局限在受刺激部位相應的牙髓
●血管擴張充血,滲透性增加
●中性粒細胞游出,纖維蛋白滲出
2、牙髓膿腫
●滲出增加,壓力增大,局部微循環(huán)障礙,局部牙髓組織液化壞死
●炎癥反應加劇,中性粒細胞向炎癥中心聚集,小膿腫形成
3、急性化膿性
早期小膿腫未得到及時治療,擴展至整個牙髓,發(fā)生廣泛液化壞死
三、慢性牙髓炎
臨床上最常見的牙髓炎,多由齲病發(fā)展而來,部分由急性牙髓炎和慢性開放性牙髓炎而來
分類
1、慢性閉鎖性牙髓炎
2、慢性開發(fā)性牙髓炎:
(1)慢性潰瘍性牙髓炎
(2)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一)慢性閉鎖性牙髓炎
●為齲損或磨損等發(fā)展至接近髓腔但尚未穿髓的情況
●細菌代謝產物經(jīng)牙本質小管緩慢地刺激牙髓
臨床表現(xiàn)
●常有冷熱刺激痛史,無刺激時疼痛仍持續(xù)
●一般無明顯自發(fā)痛,常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鈍痛
●咬合痛和叩痛:波及整個牙髓和根尖周牙周膜
病理
●牙髓未暴露
●炎癥表現(xiàn)在齲損對應的牙髓處
●血管擴張充血,組織水腫,炎細胞浸潤
●毛細血管和纖維組織增生---肉芽組織
●抵抗力低時形成膿腫,周圍有肉芽組織包繞
●病程緩慢者,髓腔壁局部可見修復性牙本質
(二)慢性潰瘍性牙髓炎
臨床特點:
●牙髓腔與外界相通、牙髓組織暴露于口腔
●典型:遇冷熱刺激痛或食物嵌入齲洞后劇痛,刺激除去后疼痛仍可持續(xù)一段時間
●炎癥累及根髓或根尖孔時,可有咬合不適或輕微咬合痛
病理:
(1)有較大穿髓孔
(2)表面為炎性滲出物、壞死組織及食物殘渣覆蓋
(3)下方為炎性肉芽組織和新生的膠原纖維
(4)在深部有散在慢性炎癥細胞浸潤
(5)有時潰瘍表面有不規(guī)則性鈣化物或修復性牙本質形成
(三)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臨床特點:
●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且多見于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
●牙髓血運豐富 → 炎性肉芽組織增生為息肉狀經(jīng)穿髓孔突出----牙髓息肉
●患牙有大而深的齲洞,內有充滿整個齲洞的紅色肉芽組織
●質地較韌,探診不敏感
●一般無明顯自發(fā)痛,進食時易出血或有輕微疼痛;
病理:
根據(jù)構成成分不同:
潰瘍型、上皮型
潰瘍型:
肉眼:息肉表面紅或暗紅,探診易出血
光鏡:表面為炎性滲出物和壞死組織;
深層為肉芽組織(炎細胞、新生毛細血管和成纖維細胞的)
上皮型:
肉眼:表面堅實,粉紅色探之不易出血
光鏡:由大量的成纖維細胞和膠原纖維構成含散在炎細胞的肉芽組織組成;表面為復層鱗狀上皮。來源可能為口腔粘膜上皮脫落種植,或由鄰近牙齦上皮增生而來
殘髓炎
因炎癥發(fā)生在殘留于根管內的牙髓組織的炎癥,常有咬合不適或咬合痛
牙髓炎:
1、牙髓充血
↓
2、急性牙髓炎:急性漿液性
↓↑ 急性化膿性
3、慢性牙髓炎:慢性閉鎖性 → 牙髓壞死 根尖周炎
慢性潰瘍性 →
慢性增生性
4、殘髓炎
第二節(jié) 牙髓變性和壞死
一、牙髓變性
●牙髓組織由于供血不足,導致牙髓呈現(xiàn)的結構和功能的退行性變化
●為緩慢的漸進性過程,一般不引起臨床癥狀
病因
●細菌毒素、充填材料等的緩慢刺激
●創(chuàng)傷或年長者根尖部牙骨質不斷增生使根尖孔明顯縮窄,導致牙髓供血不足、代謝障礙
1、成牙本質細胞空泡變性
●成牙本質細胞內或胞間液體積聚形成水泡
●光鏡:成牙本質細胞體積縮小,受壓成堆,似稻草束;嚴重者細胞減少或消失,僅見空泡。
2、牙髓鈣化
原因:由于營養(yǎng)不良或組織變性,鈣鹽不斷在上面沉積形成的彌散性或顆粒性鈣鹽沉積
分類:彌散性鈣化和髓石
彌散性鈣化:彌散于根髓內
光鏡:鈣鹽顆粒沿細長的玻璃樣變的纖維分布
髓石:
多游離或附著于冠髓內,X線可見阻射影;多無癥狀,少數(shù)有與體位有關的自發(fā)痛;
光鏡:見大小不等的藍色團塊, 剖面呈同心環(huán)狀
3、牙髓網(wǎng)狀萎縮
光鏡:
(1)牙髓中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空泡樣間隙,其中充滿液體;
(2)牙髓細胞、成牙本質細胞、血管神經(jīng)減少,似纖維網(wǎng)狀;老年人多見
4、牙髓纖維性變
光鏡:牙髓細胞成分和血管等被纖維成分所代替,粗大膠原纖維平行排列,常呈均勻粉染的玻璃樣變;老年人多見。
二、牙髓壞死
病因:常由未經(jīng)適當治療的牙髓炎發(fā)展而來
創(chuàng)傷、正畸治療時破壞根尖血管
嚴重老年性營養(yǎng)不良、牙髓營養(yǎng)不良
臨床特點:
一般無癥狀,多因牙冠變色就診
往往曾有冷熱刺激痛或牙外傷史
完全壞死的牙髓活力測試無反應,部分壞死可出現(xiàn)牙髓炎癥狀
病理:
細胞核固縮、核碎裂和核溶解
壞死的牙髓呈無結構的紅色顆粒狀
牙髓壞疽:伴有腐蝕性細菌感染 黑綠色 惡臭味
第三節(jié) 牙體吸收
生理性:乳恒牙交替
病理性:內吸收、外吸收
概述
由牙髓細胞(內吸收)或牙周膜內的細胞(外吸收)作用引起
(一)牙內吸收
從牙髓腔內壁開始向牙表面的吸收
原因:
(1)刺激牙髓形成肉芽組織 → 破壞成牙本質細胞和前期牙本質
(2)肉芽組織釋放炎癥介質 → 激活破骨細胞 → 破壞牙本質 → 牙內吸收
臨床表現(xiàn):
多見于單個牙,癥狀輕
嚴重的可致患牙穿孔,破損或折斷
X線可見圓形或卵圓形透射區(qū)
病理:
牙髓被肉芽組織代替
成牙本質細胞和前期牙本質消失
牙髓腔面見不規(guī)則凹陷,凹陷內見多核破骨細胞
還可見修復性牙本質或骨樣牙本質
(二)牙外吸收
從牙體表面開始的吸收過程。
好發(fā)于恒牙根部。
原因:根尖膿腫、根尖囊腫、根部腫瘤 → 激活破骨細胞 → 牙外吸收
光鏡:吸收部位出現(xiàn)蠶食狀小凹陷
活動期-----凹陷內見破骨細胞
靜止期-----無破骨細胞
機體抵抗力較強時-------修復性牙骨質
【考點精講】
牙髓是疏松結締組織,它包含有細胞、纖維、神經(jīng)、血管、淋巴管和其他細胞外基質。成纖維細胞又稱為牙髓細胞,是牙髓中的主要細胞。成牙本質細胞位于牙髓周圍與前期牙本質相連處,位于牙本質小管內。巨噬細胞和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通常在炎癥時發(fā)揮作用。能形成第三期牙本質的細胞被稱為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多潛能間質細胞,它們是牙髓干細胞,有多向分化的潛能。樹突狀細胞屬抗原呈遞細胞,T淋巴細胞包括有CD4和CD8陽性細胞,是主要的免疫反應細胞。
牙髓的細胞間質包括纖維、基質、血管、淋巴管和神經(jīng)等。進入牙髓的神經(jīng)大多數(shù)是有髓神經(jīng),傳導痛覺,牙髓內血管豐富,可通過根尖孔交通和副根管,成為牙髓炎癥感染通道。
牙髓在牙發(fā)育完成后,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形成繼發(fā)性牙本質,出現(xiàn)退行性改變。牙髓內的神經(jīng)常反應為痛覺,而不能區(qū)分冷、熱、壓力及化學變化,因為牙髓缺乏對這些刺激的感受器,同時還缺乏定位能力,故牙髓炎患者不能準確指出患牙的部位。牙髓有修復再生的能力,但能力有限。
【進階攻略】
掌握牙髓的組織結構與臨床意義。
【知識點隨手練】
一、A1型選擇題
1.牙髓的增齡性變化中,牙髓血管中的變化中會出現(xiàn)
A.膽固醇沉積
B.血管擴張
C.血管收縮
D.血栓形成
E.血管壞死
2.牙髓內的神經(jīng)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其反應均表現(xiàn)為
A.無感覺
B.熱感
C.冷感
D.痛感
E.麻木感
3.關于牙髓的修復再生能力,以下哪項說法是正確的
A.牙髓是結締組織,修復再生能力非常強大
B.受到非感染性的較輕的損傷,預后不良
C.新鮮暴露的牙髓,經(jīng)過治療,可以形成牙本質橋
D.感染發(fā)生的炎癥,可以完全恢復
E.牙髓的修復再生能力不受解剖條件所限制
【知識點隨手練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選擇題
1.【答案及解析】A。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髓血管中可出現(xiàn)機體其它部位出現(xiàn)的膽固醇沉積,可使管壁黏附性增強并引起局部炎癥反應。進而導致牙髓活力降低,出現(xiàn)退行性變。
2.【答案及解析】D。牙髓內的神經(jīng)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常反應為痛覺,而不能區(qū)分冷、熱、壓力及化學變化等不同感受,這可能是因為牙髓缺乏對這些刺激的感受器。
3.【答案及解析】C。牙髓是結締組織,有修復再生的能力。但由于牙髓的解剖條件所限,其修復再生能力是有限的。當牙髓受到非感染性的較輕損傷時,修復一般是良好的。對于新鮮暴露的牙髓,經(jīng)過適當?shù)闹委熀螅浪鑳鹊奈捶只g葉細胞可分化為成牙本質細胞,形成牙本質橋。而當牙髓由于感染而發(fā)生炎癥時,則完全的修復性再生是困難的,這對于臨床牙髓的治療有參考價值。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組織病理學考點:牙髓病】相關文章: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組織病理學考點:牙周組織病04-04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組織病理學考點:牙周組織07-04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組織病理學章節(jié)考點04-04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組織病理學考點:牙體組織04-09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組織病理學考點:牙源性腫瘤04-17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粘膜病》試題06-12
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必背考點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