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探析論文
英語是一門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學科。從大學英語教學效果來看,英語課堂大多數氣氛沉悶,臺上教師唱獨角戲,而臺下學生只是機械記錄。多數學生用英語回答問題時,僅僅是照本宣科朗讀課文。一旦脫離課本,除了會最基本的單詞表述外,多半是無從下“口”,更談不上口語表達的多樣化。實際生活中,更多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并且部分學生英語發(fā)音帶有濃重的方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長期以來,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老師是主動者,而學生是被動者
傳統(tǒng)教學法注重語言輸入的形式,注重語法概念的分析和訓練,整個課堂都是以教師口述為主,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更難有開口說的機會。這種單純注重語言的教學,忽視了傳授使用語言的社會背景及培養(yǎng)語言交際的能力,一旦遇到口語交際場合,這種語言學習中的弱項便立刻凸現出來。因此,應從傳統(tǒng)機械的背誦、聽寫轉化到最終以實現英語口語交流為目的的學習中來。
二、近來的實驗與研究表明,人們的感知能力、認知結構以及社會范疇都能對語言產生制約作用
教育心理學認為環(huán)境在人的認知、感知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從語言學角度來看,以兒童為例,兒童的語言習得能力取決于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兒童所接觸的環(huán)境;二是兒童開始學習語言的年齡。我們發(fā)現,在英語國家,兒童的英語詞匯量并不大,語法知識也不如我們掌握得多,但說英語的能力卻要比我們的大學生高許多倍。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所接觸的世界都是用英語來交流的,可以從他們生活的周圍環(huán)境里得到各種概念;并且他們所處的幼兒時期是人學習語言能力的發(fā)達階段。相比之下,我們的學生在語言習得過程中,相對處于略勢。首先在我國,英語只是作為一門外語,其使用范圍也僅僅局限于部分領域,如對外新聞發(fā)布會、國際交流組織、外企單位等,它并不是人們進行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故學生們能夠說英語的機會并不多,缺乏相應的英語環(huán)境;第二,大多數學生是從中學才開始學習英語的,過了語言習得的關鍵時期,再學就很難達到母語的水平,尤其是語音方面,因此很多學生的英語發(fā)音帶有地方特色,很難做到標準化。
三、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出于不同的學習動機,學習的效果也會相差甚遠
這一結論已得到社會廣泛承認,顯然,如果英語學習者對英語民族的生活方式感興趣的話,那么他們就能夠更好地輸入語言,從而更好地習得語言。當學習者由于強烈的工具性需要而學習第二語言時,他們會倍加努力;相反,當學習者的第二語言知識能夠滿足其功能性需要時,就會停止學習。隨著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越來越多的學生都意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很多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英語,都有明確的目標。在大學校園里,這種功利心理表現尤為突出,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考試、拿張證書。一旦目標實現,便將英語拋之腦后,若干年后,別說開口說英語,就連單詞恐怕也是認識得為數不多了。
針對大學生英語口語現狀,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介紹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的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S多學生反映英語課內容枯燥,這樣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最后完全放棄。筆者從自己親身教學中體會到,要提高大學生口語水平,必須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學會正確的發(fā)音規(guī)律
語言的運用牽涉到言語的辨知能力,人們在進行語言活動時首先要聽懂對方的話,而自己又要說出話來。為了在交流過程中避免溝通障礙,就要表達清楚,盡可能地貼近英語國家本土人的發(fā)音習慣。首先,我們在發(fā)音時,雙元音、長元音要飽滿,短元音要急促,盡量學會丹田用力發(fā)音,避免靠肺部用力發(fā)音,這樣可使英語發(fā)音洪亮圓潤、悅耳動聽。其次,注意英語發(fā)音中還有一些特殊現象。
(1)省略,如haveagoo(d)-time、wen(t)-downstairs、are(d)-shirt,通常兩個輔音連讀時,只讀后一個音。
。2)連讀,如Hadn’t-youbettertellhimyourself?這里,以輔音結尾的單詞后接以元音開頭的單詞要讀成輔音+元音。
。3)齒間音要發(fā)音到位,如father、mother、thankyou等,在這些單詞發(fā)音時一定要將舌尖接觸到上齒。要掌握好這些發(fā)音規(guī)律,我們還可以借助各種聲訊媒體資料,多聽常練,必將事半功倍。
三、學好英語單詞
許多大學生總是希望找條捷徑,快速輕松地學好英語、說好英語。但事實證明,語言的表達離不開對英文單詞的掌握,撇開單詞來談說好英語無異于架設空中樓閣。對于英語單詞當中出現的許多音近詞、意近詞、單詞同音不同形、同形不同音等,都需要我們在學習時秉著認真、細心的態(tài)度,了解這些單詞之間的細微區(qū)別,并做到熟練運用。豐富的英語詞匯儲備量是開口說英語的必要條件。從單詞的記憶、理解到復用詞匯,非下苦工夫不可,且需要反復接觸、反復練習,這樣才能為說好英語做好準備。
四、了解西方國家文化
與英語國家人交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消息時所發(fā)生的一切。交際是一種影響我們自己和他人的行為。不管我們發(fā)出或接受的是言語的或是非言語的消息,我們都在創(chuàng)造和產生行為。因此。任何交際必須考慮、了解有關我們篩選消息時所做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所產生的結果。多數中國學生在長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英語環(huán)境,容易形成中式思維,鬧出“中式英語”的笑話。比方說,一名男士稱贊一位女士:“To day you looks very beautiful!”這位女士立刻謙虛地回答:Where!Where!結果對方只好尷尬地說:“Every where!”(全身都漂亮!)事實上,在西方交際文化中,對于社交場合上的這種恭維話,我們只需回答“Thanks”(謝謝)即可。
【大學生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大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策略論文12-02
淺析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活動探析論文11-05
淺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策略論文07-30
淺談初中英語口語的教學策略與技巧探究論文01-03
簡析英語口語教學策略07-09
小學英語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問題論文3篇08-08
試談小學英語口語中的教學策略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