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央公務員考試和地方考試性質一樣,都屬于招錄考試,考生填報相應的職位進行考試,一旦被錄取便成為該職位的工作人員。地方公務員考試有資格考試和招錄考試兩種,資格考試即成績合格者發(fā)給公務員資格證書,考生可憑此資格證在市、區(qū)、縣等國家機關求職,如北京市;有的需要再參加具體部門的一些考試,有的直接面試考核。絕大多數地方公務員考試采用的是招錄考試的方式,考生選擇職位報名參加考試,考上后就直接錄取為該部門的公務員,和中央公務員程序一樣。
一直想把這次參加公務員考試的經歷寫下來,到目前為止歷時3個月,我還在等最后的結果。無疑這段時間漫長而艱辛,有樂當然也有苦。在這個過程中,我曾經在網上搜索,想借鑒一下別人的成功經歷,可惜能找到的不多,也不夠詳細,尤其是之后的體檢、政審更是幾乎沒有內容。一方面我想好好記下自己這一路走來的甜酸苦辣;另一方面,我知道我的很多朋友,都想多了解公務員的考試過程,他們也經常問我一些考試的細節(jié),我希望大家都能多些交流,少走彎路,尤其是2年來與我并肩作戰(zhàn)的同事和朋友,我希望大家都能有更好的未來!
我共參加了4次公務員考試。
招公務員最熱門的專業(yè)無非是中文、法律、計算機,或者是專業(yè)性很強的職位,如檢驗檢疫要求的生物、食品之類專業(yè),或是外事部門要求的小語種等,或者是一些藝術、體育類特長生也比較吃香。我是的專業(yè)基本屬于行政管理類學科,本質上應該是對口的,實際上人家根本不買帳,所以基本上沒有什么職位適合我的,每次我只能選擇那些不限專業(yè)的,但這種職位往往熱門程度不亞于海關、稅務等香餑餑,因為很多人都像我一樣“;報國無門”;吧。
第一次:2011年底,還是應屆畢業(yè)生,參加了廣州市的公務員考試,報考了廣州某街道辦事處,200多人報名,招2個人,筆試成績排11,沒進入面試。
第二次:也是以應屆畢業(yè)生身份考的,參加了廣東省公務員考試,具體報考職位想不起了,好像也是200多人報名,招一個人,筆試好像是排50幾60名吧,嚴重打擊我積極性。最搞笑的是查成績時,發(fā)現(xiàn)當時我們班很多人報了這個,估計是因為專業(yè)不限吧,呵呵,都沒進面試。
第三次:剛剛參加工作,有點騎驢找馬的心態(tài),對報考公務員不是特別熱衷了,而且有了兩次失敗經驗,覺得自己不是混這口飯的。此時的“;公務員”;已經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應該是2010年底的時候,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職位已經忘了,有多少人報名也沒留意?荚嚠斕焐衔纾,眼看肯定遲到了,就干脆沒去,跑去逛街了。
第四次:也就是這次公務員考試,現(xiàn)在在等最后結果。
差一點失去公務員考試報名的機會
先說一下自己目前的狀態(tài)吧,工作處于瓶頸,暑假前在工作上經歷了一些非常不公平的事,我感覺對單位和工作都徹底失望,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兩年都是白費功夫,到頭來完全被否定。我覺得很難受,很憋屈,很想憤憤地甩門而去,想揚眉吐氣大呼:“;此處不留人,必有留人處!!!”;。無奈我也知現(xiàn)在找一份工作談何容易,自己又不是什么皇帝女兒不愁嫁,是怨氣有余而底氣不足,只能忍氣吞聲繼續(xù)看人眼色。所以今年暑假,我過得十分郁悶,想起開學還要面對那些人那些事,就像咽了老鼠屎一樣惡心。
首先要感謝肥仔,是他告訴我此次公務員招考的消息。當時我在家中無事,平時也不怎么留意這方面信息,差點就錯過了這次機會。肥仔一大早給我打電話,說看見報紙上刊登廣州招考公務員的消息。當時我的心情有點矛盾,已經在學校兩年多了,自從前三次失敗后,都沒有再怎么關注公務員招考的事,感覺自己不是那塊料,就算報名也是陪太子讀書而已。但我也明白自己此時的狀態(tài),需要改變,“;樹挪死,人挪活”;嘛,我不能眼睜睜在一棵樹上吊死,還要是一棵破樹,實在太不值!最重要的是我咽不下這口氣,再這樣下去我會活活把自己憋死。而且為了家里人,為了工作穩(wěn)定,早日供房,把家人接上來;還有肥仔,我知道他一直是希望我考公務員的。我就孤注一擲吧!
報名時間是 2010年8月11日至8月19日,網上報名。我馬上上網看了公告,并下載了職位表來細細研究。其實也沒什么好研究的,經過我的篩選,我能報的職位只剩下那么寥寥兩三個,其中,某街道辦招4個人,感覺希望大些,畢竟1:3.5進面試,我能考進前14名的機會,肯定比招一個人考進前三名的機會大吧。而且需要2年以上工作經驗,那就把眾多應屆畢業(yè)生排除在外,因為有工作經驗,還可以加分,感覺更有希望啊。跟肥仔商量了一下,就決定報那個了。
因家里撥號上網網速太慢,報名時我只好去阿輝家麻煩她了。11日當晚我就去報名,誰知實際操作中才發(fā)現(xiàn)問題比我想象中復雜。首先是需要上傳二代身份證規(guī)格的電子相片,這個問題不大。其次是需要網上銀行付費,這個只能麻煩肥仔了。最后也是最麻煩的是學位證和學歷證的編號,可是我的證書都在廣州啊。結果第一天報名失敗。
從輝家出來,我馬上去照相館照相。然后就回家狂翻,因為我記得我當年找工作時復印過我的證書,如果能找到就省事了。結果翻箱倒柜也沒能找到,真是郁悶。跟肥仔商量了一下,他說周末去我宿舍幫我把證書找出來?墒悄菢右埠苈闊,去一趟大學城太費勁了啊。關鍵時刻我想到了許東,這家伙不是在學校值班嗎?我有備用鑰匙,麻煩他一下就好啦。
第二天上午,我就麻煩了許東,真的非常麻煩,他先去辦公室找到我宿舍的備用鑰匙,再到宿舍找到我抽屜的備用鑰匙,再從我抽屜里找到我的證書,把編號告訴我。他大嘆:“;你這么大費周章,可一定要考上才好!”;當時我苦笑,我可是不抱一點希望的。網上銀行那邊,肥仔也幫我辦好了,于是第二天下午,我先去取了相片,然后又去麻煩阿輝。
這次是去阿輝的辦公室上網。哇,移動就是不一樣,好漂亮的辦公室—;—;這次所需資料都準備好了,比較順利地完成了報名。
回頭想想報名階段,真的挺周折的,因為自己不在廣州,很多事情只能假手他人,增添了很多麻煩,要是依我以前那種特怕麻煩的個性,我早就放棄了,但這次卻難得地堅持下來了,還是要歸功于心中那股“;怨氣”;啊!
9月23日筆試,行政能力測驗和申論。
還有一個月的的準備時間。
報名后的第二天,我就去書店買了相關的復習資料。比較郁悶的是,之前我是打算考下半年的公務員的,早早買了資料,但是沒想到那么早招考(比往年早了1,2個月),因此資料還在我宿舍里束之高閣呢,真是浪費,又重新買了兩本。
我買的資料都是題庫為主,有真題也有模擬題,我比較迷信題海戰(zhàn)術。有些資料是介紹題型和解答方法為主的,我覺得不適合我,因為經驗方法都是因人而異的,我從小比較傾向于自學及自己總結經驗。
正好是暑假,在家閑著也是閑著,我就每天做題目。2個星期下來,就把一本行政能力測驗做完了。
行政能力測驗主要有五種題型:
1.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是給出一段文字,要求對比較復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準確理解;對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在干擾因素較多的情況下,能比較準確地辨明句義,篩選信息。我理解能力不好,這部分命中率大概7成。
這類型題目還有錯病句,給出四個句子讓你挑有毛病的或者沒毛病的,我這部分非常差,以前的語文功夫不扎實啊,那些錯病句類型忘光光了,只能憑語感,基本只有6成做對。
2.數量關系:主要有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
數字推理是給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考生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guī)律。這是我的強項哦,基本能答對9成以上!!!
數學運算就是一些基本的運算題,或是以前高中的應用題吧,什么工程問題之類的。我可能只擅長推理,卻絕對不擅長數學運算,以前數學最差了,基本做對7成吧。
3.判斷推理:圖形推理、演繹推理和定義判斷。
圖形推理也是我最擅長的,基本都能對。
演繹推理稍差,可能有8成。
定義判斷是先給考生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再給一組事物或行為的例子,要求考生從中選出最為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物或行為。我一般能做對8成。
4.常識判斷: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主要側重測查考生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行政法、經濟法、民法等內容。
這部分是我最薄弱的,因為本人太孤陋寡聞,知識面窄,我基本靠蒙的,能蒙對一半就算好的了。
5.資料分析:考察考生對文字、圖形、表格三種形式的數據性、統(tǒng)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與加工的能力。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考生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才能從問題后面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我覺得這部分題目是沒什么難度的,主要是要細心和耐心,答案都是很淺顯明了的,很多答案甚至是在題目中就原原本本出現(xiàn)了。當然行政能力考試時間短題量大,不可能有那么多時間讓你慢慢看細細想。這部分題目在我沒有臨場壓力的環(huán)境下,基本都能做對。
做完行政能力測驗,我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總分平均了一下能夠達到75左右。但是實際考試當然不是那么回事,90分鐘完成100道題,一道題平均不到1分鐘,可不是那么輕松的事,分數自然也會有所折扣。
我的申論備考秘笈
暑假的最后一周,在看申論。
申論主要分三部分:概括材料內容、提出方案以及申論作文部分。
申論的材料內容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尤其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申論材料,洋洋灑灑十幾頁都有,有時看完了還有一種云里霧里的感覺,大概知道材料所要反映的問題,但涵蓋面廣,內容復雜,容易缺漏。后來我在每看完一段材料后就把其內容大致概括出來并寫下來,這樣把所有材料看完后,我一看自己做的提要就知道主要問題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而且不會有什么遺漏。
提出方案有兩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針對性;二是可操作性。
申論中第二題和第三題有何區(qū)別?這個問題我到現(xiàn)在仍然覺得弄不清楚,我多的理解就是篇幅長短的區(qū)別吧,第二題簡單提出方案,第三體詳細闡述。我參考了一些專家的說法,比較有說服力。
第二題“;提出對策(方案)”;與第三題“;解決問題”;的聯(lián)系在于三點:
1、從出發(fā)點來說,提出對策(方案)和解決問題都是對給定事實中反映的主要問題提出的解決辦法。
2、從過程來說,都講求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都要求在理論上合乎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事物內有邏輯,在實踐中都可以執(zhí)行。
3、從結果來說,都是為了使事實由非常態(tài)進入常態(tài),都是使事實朝著理想的方向前進。
其區(qū)別也同樣有三點:
1、從職能歸口方面來看,二者的出發(fā)點有所不一。前者站在組織的角度來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后者是以特定身份出發(fā)來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在考試中,第二題的作者身份相對自由。
2、從要求來看,第二題提出對策“;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加以文字篇幅簡短,理論的可行性常常蘊含在行動的可操作性里,它通過歸口的管理職能劃分、合理的措施安排、恰當的實施手段等來體現(xiàn),一般不闡述理論,以務實的方式出現(xiàn)。
而第三題的論證要求“;觀點明確,論證有力”;則要求既要務虛又要務實,要將理論和事實完美地結合起來,對其所提出的解決方法,都應當有一定的理論支持。
3、從表現(xiàn)形式來講,第二題的對策常用“;主管部門干什么”;、“;協(xié)管部門一干什么”;、“;協(xié)管部門二干什么”;、“;協(xié)管部門三干什么”;、“;新聞宣傳部門干什么”;這種由主到次的方式來排列對策。
而第三題的論證要求“;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等,所以論證過程中更常用先務虛后務實,先理論后實踐,先抽象后形象,先主體后客體,先主要后次要等方式來進行。句子順序和詞語順序嚴格按照重要到次要的內在規(guī)律排列。
以上轉載了一些專家的解釋。
我個人認為申論寫作其實還是很“;八股”;的,有一定的套路,首先在文章中一定要條理清晰,多分段,標明“;第一”;、“;第二”;等條條框框。改卷畢竟是流水作業(yè),肯定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細看文章的內容,可能只是看看你的“;第一”;、“;第二”;…;,覺得你結構嚴謹,觀點明確,就能得高分。
在準備申論的過程中,我主要看了一下以往的真題和模擬題。本來還打算看看《半月談》的,后來沒有時間便作罷了。我覺得熱點問題多了解一下當然最好,但社會新聞那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我根據真題和模擬題的參考答案,總結出了一些屢試不爽的熱點問題對策,基本上大多數問題的解決方案都可以往上面套,原因及對策都可以從這幾方面分析,根據具體問題不同再做調整或充實內容就可以了:
1.體制缺陷: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規(guī)有漏洞。
2.宣傳機制: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或相關人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引起重視。
3.監(jiān)督機制:缺乏強有力的監(jiān)督機制;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
4.懲罰機制:×;×;問題為什么屢禁不止?是不是懲罰機制不到位?
可惜整個筆試準備過程嚴重虎頭蛇尾,我除了暑假在家奮斗了3個星期外,開學之后再也沒看過書,差點不想去考試了,感覺根本不在狀態(tài)。
我垂頭喪氣地走出了考場
當時真的很不想去考試,覺得希望渺茫。剛好肥仔要值班,沒有回廣州,所以我也閑來無事,所以還是咬咬牙去了,F(xiàn)在想想,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中有定數的,要是當時一念之差,結果可能也就天淵之別了。
9月23日上午8:30開考,我7點出門打的過去。這里有個怪別扭的小插曲,的士司機聽我報了地點,就問我是不是去考公務員,我說是。他就開始嘆氣:“;考公務員有那么好嗎?
真不明白你們這些大學生怎么想的!好像去那些街道辦干,斟茶遞水的,都不知道有什么意思。有本事好好出去闖闖嘛!”;我真是暈,哪壺不開提哪壺,我還沒說我考的是街道辦呢,不好意思出聲了,當時感覺有點被潑冷水。
行政能力測驗從8:00到9:30,這可是我考過的最惡心的一次行政能力!完全沒有題庫里面的題目,而且難度明顯比以前深了不止一倍,難道是我太久沒考公務員了?我做的那些題目都過時了?
這次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的100題包括20多道計算題和邏輯推理題,大大增加了考試難度。最可恨的是,我平時最擅長的數字推理和圖形推理,這次我居然一道也不會,完全像看天文數字一樣,我都傻眼了。實在做不下去,我就跳到最后做資料分析,這可是我印象中的送分題啊,可是一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難度也增加了,答案不再那么淺顯而是要認真想了。我哪有時間想啊!!
我當時都快瘋了,最后10分鐘,我還有30多道題沒做,要知道這樣的情況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以往考行政能力,別人大呼時間不夠時,我都是全部答完的那種人啊,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也有今天。我連題目都來不及看,就全部在答題卡上劃了B—;—;因為聽說答案時B或C的概率比較大。
我垂頭喪氣地出了考場,感覺好想放棄了。行政能力考成這樣,申論又是我的弱項,再呆著也沒什么意思。唉,虧我還自以為行政能力準備的比較充分呢,還以為能拿75分呢,丟臉了吧!
給老爸和肥仔打了個電話,他們讓我放輕松,所以還是繼續(xù)堅持下去了。
申論考試從10:30到12:30。提供的材料包括南水北調工程實施中的專家意見滯后、牙防組織專家提供虛假信息等材料,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隨著廣大國民素質的提升,在針對社會事件和社會事務時,相關專家的建議和觀點略顯滯后,并出現(xiàn)了專家信任危機這一社會問題。
我擬的題目是《專家,你在為誰說話》,呵呵,自我感覺還不錯。
然后就套用我總結的格式來作文啦,適當增加了一些誠信危機方面、道德修養(yǎng)方面的闡述。
感覺一般般,我一向寫作能力都不怎樣。而且那天拿了支異常難用的筆,使我本來就難看的字丑上加丑,估計減分不少。
為避開人流高峰,提前20分鐘交卷走人。
回到肥仔家,他居然還沒回來,打電話又不接,我又氣又急,砸了2個杯子1個鏡子,郁悶。
后來看新聞,這次考試一共有31000多人競奪778個職位,考錄比例為40∶1,達到廣州公務員報考考錄比例最高峰。我那個職位招4人,也有300多人報名哦,看來又撞到了槍口上。
天下居然有免費的午餐 你相信嗎?
10月18日,忽然想起筆試成績應該出來了,于是上網去查,呵呵,幾乎已經把這事完全忘了。
一查成績大吃一驚,我居然考第八,可以進入面試!我反反復復看了幾遍,才接受了這個事實。當時我腦里嗡的一聲,當然有喜悅,但更多的是不知所措和慌亂。我從來沒有參加過面試啊,心里七上八下的。
筆試成績按行政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成績占40%,申論成績占60%合成。我的行政能力56.1,申論68.5,加上2分加分,總分是65.5。
當時我的筆試成績排第八,比第一名整整少10分,第二名也有73.4,第三名是69.76,第四名以后就都是65左右了,相差在小數點后兩位。但是只招4個人啊,要想從第八沖進前四還是有難度的。后來才知道這一切都多慮了,廣州的公務員招考筆試成績是不帶入面試的,只是作為面試的一種資格而已。
一個上午我都在混沌中度過,感覺頭腦在發(fā)熱,一直處于難以置信及不知所措的過程中。
當我冷靜下來,才發(fā)現(xiàn)面試之前要先去進行資格審查,資格審查是在24日,面試時間則是在25、26日。資格審查需提供學歷、學位鑒定原件,我是辦過鑒定的,但原件早就交給人才市場了,那時已經18日了,看來要馬上去補辦。我上網一查,辦鑒定要7個工作日,我一看傻了眼,怎么可能來得及!!!我發(fā)現(xiàn)出來學歷鑒定中心,還有一些中介機構可以代辦,所需時間會不會短點呢?我馬上打電話去問,答案是肯定的,但要馬上去辦,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下午就趕了過去。
這個中介就在學歷鑒定中心旁邊,但租用的居然是酒店的房間。我感覺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會是什么皮包公司吧?可靠嗎?我硬著頭皮進去了,馬上發(fā)短信告訴肥仔和豐叔我的方位,以便發(fā)生什么殺人放火的事他們可以來解救我。呵呵,我還是蠻有危機意識和安全意識的人嘛!!
我把當年鑒定的復印件給工作人員,問他是不是重出一份原件就可以了。他支吾著叫我稍等就走了出去。結果我一等就等了半小時,他居然拿著新出的原件回來了。事情居然那么順利?我不禁有些懷疑原件的真假。他再三讓我放心,并叫我交140元—;—;也就是辦鑒定的錢—;—;真是黑啊,我只是重新出原件而異嘛,但我還是二話不說就把錢給了,事情總算辦了,而且開始也沒打算能省下這一筆。
我剛下樓,剛才那人居然打我手機,叫我把錢拿回去,他說請示了領導,像我這種情況是不需要再交錢的。真是匪夷所思,天下居然有免費的午餐?吞進肚子的錢居然還吐出來?我十分疑惑,但還是不會和錢過不去,欣欣然把錢重新塞進口袋。
24日資格審查,在軍體院。
我是近10點時到的,發(fā)現(xiàn)我要排的那條對÷;隊居然是全場最長的!
我最恨排隊,差點又想打退堂鼓,但還是咬咬牙忍住了。
居然12點才輪到我,腳都軟了,資格審查很順利,不過有1個發(fā)現(xiàn)還是挺打擊我的。
學歷鑒定不是必須的,很多人都來不及辦,他們簽了個保證書,在12月20日前補辦就可以了。真是郁悶,看來我是太把事情當回事了,老老實實地瞎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