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訓練模擬卷
一、單項選擇題
1.“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是( )的重要主張。
A.實踐教育學派
B.實證教育學派
C.傳統(tǒng)教育學派
D.實用主義教育學派
2.遺傳素質是人身心發(fā)展的( )
A.主導因素
B.決定因素
C.物質前提
D.內部動力
3.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是( )。
A.面向全體學生
B.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C.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D.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4.個體身心發(fā)展有兩個高速發(fā)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fā)展( )規(guī)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5.“教師中心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夸美紐斯
C.華生
D.赫爾巴特
6.教學的基本任務是( )
A.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科學基礎知識
B.促進學生智力與能力的發(fā)展
C.培養(yǎng)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D.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7.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這一原則是( )。
A.導向原則
B.疏導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教育的一貫性原則
8.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包括( )。
A.人本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素質教育理論
B.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建構主義理論
C.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合作教育學理論、建構主義理論
D.人本主義理論、合作教育學理論、素質教育理論
9.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是( )。
A.常規(guī)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標管理
10.下面情況發(fā)生了學習的是( )。
A.小李從亮處走進暗室.視力顯著提高
B.小名喝酒后脾氣變得暴躁
C小張服用興奮劑后百米賽跑奪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餅干
11.學習活動中最穩(wěn)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動力是( )。
A.學習動機
B.認知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附屬內駔力
12.從規(guī)則到例子的學習實質上是一種(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發(fā)現(xiàn)學習
13.能鑒別學業(yè)水平高低、能力強弱的測驗表明其( )很高。
A.難度
B.信度
C.效度
D.區(qū)分度
14小明既想?yún)⒓友葜v比賽鍛煉自己。又怕自己講不好被人譏笑,他面臨的心理沖突是( )。
A.雙趨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雙重趨避沖突
15.“學會如何學習”實質上是指( )。
A.培養(yǎng)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B.會在適當?shù)臈l件下應用適當?shù)恼J知策略
C.掌握系統(tǒng)的科學概念與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語信息
16.我國當前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體育、( )。
A.美育
B.勞動教育
C.愛國主義教育
D.美育、勞動教育 17問題解決的“試誤說”是由( )提出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
18.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是( )。
A.中等教育
B.幼兒教育
C.高等教育
D.義務教育
19.課堂導人方式多種多樣。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已知的知識素材為出發(fā)點,教師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以引起回憶,自然導人新課,鼓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A.直觀導入
B.經(jīng)驗導入
C.事例導入
D.懸念導人
20.下列選項屬于條件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信號反射
二、簡答題
1.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是什么?
2.影響創(chuàng)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3.使用談話法進行教學應注意什么?
4.簡述班級授課制的優(yōu)缺點。
5.簡迷小學教學的基本方法。
三、材料分析題
1.以下是一位教師教學《烏鴉喝水》總結全文時的片段: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
生:它很聰明,自己想辦法喝到水了。
生:烏鴉愛動腦,他想的辦法挺巧妙。
生:烏鴉很勤快,渴了的時侯到處找水喝。
生:烏鴉不講衛(wèi)生。小石子多臟呀!
生:烏鴉不太會動腦筋,挺愚蠢的。
生:烏鴉不會唱歌,叫聲很煩人……
(教師對每種答案都點頭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別對后四種意見大力贊賞) 問題:
你認為這個片段的教學中有哪些優(yōu)點?存在什么問題?試加評述。
2.一位教師在教學冀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遙遠的恐龍世界》一課前,請學生回家搜集恐龍的相關資料。下面是開始上課時的一個片斷:
老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遙遠的恐龍世界》,老師課前讓你們收集恐龍的資料。你們收集了嗎?
生(齊答):收集了。
師:請同學們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誰先來?
生(一男生):老師,我收集的是三角龍的資料。
接下來,這個男生手捧著搜集來的一張張資料,讀起來。剛讀幾句,遇到生字,讀不下去了。
課堂上頓時沉寂了,教師只好信手拿過來資料開始進行講解。
問題:
你認為上課一開始老師這樣處理搜集的資料可取嗎?為什么?
四、教學設計題
請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編寫教學設計。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解析:“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是美國教育家杜威的思想.他是實用主義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
2.【答案】C。解析:遺傳素質為人的身心發(fā)展提供了物質前提。
3.【答案】D。解析: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教育作為國力競爭的基礎工程,必須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4.【答案】B。解析: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中一個方面就是某一方面的發(fā)展速度在不同年齡階段變化是不平衡的。
5.【答案】D。解析:赫爾巴特提出了傳統(tǒng)三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和教材中心。 6.【答案】A。解析: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科學基礎知識。
7.【答案】B。解析:此題考查疏導原則的定義。疏導原則也就是循循善誘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8.【答案】B。解析: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建構主義理論都是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
9.【答案】C。解析: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
10.【答案】D。解析:其余項都屬于本能。
11.【答案】B。解析:奧蘇貝爾等人將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三個方面。認知內驅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需要。在有意義學習中,認知內驅力是最重要而穩(wěn)定的動機。
12.【答案】c。解析:并列結合學習是指新的命題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特殊觀念既不能產生從屬關系,又不能產生總括關系,但在橫向上存在吻合或對應關系時所進行的學習。從規(guī)則到例子是一種橫向的知識對應.屬于并列結合學習。
13.【答案】C。解析:效度是指測驗的有效性和準確度。
14.【答案】C。解析:趨避沖突是指對同一目的兼具好壞的矛盾心理。
15.【答案】c。解析:學會如何學習的最實質內容是掌握系統(tǒng)的科學概念與原理。
16!敬鸢浮緿。解析:我國當前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17.【答案】C。解析:在學習認知理論中,桑代克提出了試誤說。
18.【答案】D。解析: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是義務教育。
19.【答案】B。解析:考查經(jīng)驗導入的含義。
20.【答案】D。解析:條件反射是后天獲得的經(jīng)學習才會的反射,是后天學習、積累“經(jīng)驗”的反射活動。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間接經(jīng)驗與直接經(jīng)驗相結合的規(guī)律。
(2)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3)掌握知識和發(fā)展智力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4)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2.【答案要點】
影響創(chuàng)造性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智力高智力是高創(chuàng)造性的有利條件,但創(chuàng)造性與智力的關系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兩者既有獨立性.又在某種條件下具有相關性。即高智商雖非高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條件,但卻是高創(chuàng)造性的必要條件。
(2)個性
個性通常是指個人具有比較穩(wěn)定的、有一定心理傾向的心理特征的總和。
一般而言,創(chuàng)造性與個性二者之間具有互為因果的關系。綜合有關研究,高創(chuàng)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個性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負和強烈的動機;③能夠容忍模糊與錯誤;④喜歡幻想;⑤具有強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獨立性
(3)環(huán)境
家庭、學校和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 (4)知識原有知識的激活和運用在創(chuàng)造性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不管是對問題的分析、推理,還是類比聯(lián)想。這都離不開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因此,要想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知識學習的深度和靈活性以及良好知識結構的建立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3.【答案要點】
(1)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對提的問題,提問的對象,學生可能回答的情況,應如何進一步做好啟發(fā)引導。談話所需的時間,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2)提出的問題要明確、簡潔,使學生能理解。
(3)提出的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全班同學都能積極準備.然后再點名某個學生作具體回答。以利于全班同學積極思維,發(fā)展智力。不同程度的問題,可考慮給不同能力的學生回答。
(4)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盡可能不提暗示性的問題,多提能讓學生開動腦筋自己去思考的問題。
(5)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提出難易適度的問題。過易不利學生思考,學生感到乏味;過難則學生無法回答。要提一些經(jīng)過學生想一想能夠回答的問題。
(6)提問后要注意聽取學生的回答,并做出相應的評價,對回答有困難的學生,可提一些輔助性的問題啟發(fā)誘導他.不能表現(xiàn)出不耐煩的樣子,更不能諷刺挖苦。對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同學要及時加以表揚.鼓勵學生提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4.【答案要點】
班級授課制的優(yōu)點:
(1)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和達到一定的質量。
(2)有利于大面積的培養(yǎng)人才。
(3)有利于系統(tǒng)地傳授知識。
(4)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班級授課制的缺點:
(1)強調系統(tǒng)書本知識的學習,容易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
(2)強調教學過程的標準同步、統(tǒng)一,難以完全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
5.【答案要點】
(1)語言性教學方法:①講授法;②談話法;③讀書指導法。 (2)直觀性教學方法:①演示法;②參觀法。
(3)實踐性教學方法:①實驗法;②實習法;③練習法。 (4)研究性教學方法:①討論法;②發(fā)現(xiàn)法。
三、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優(yōu)點:上述片斷中,教師重視喚起學生生活的回憶,引領學生親近文本,并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在教師、文本、學生之間建立了意義對話的橋梁。師生對文本的作用是積極的。獲取的信息是個性化的。學生的表達是發(fā)自內心的,整個學習活動是學生反復接觸課文語言.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和同學對話,實現(xiàn)了多元對話的過程。
缺點:片斷中教師不管學生的答案與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是否--一致,只要與眾不同,教師就給予表揚。甚至是大力贊賞,容易引起了學生的誤解。新課程追求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對改變唯一答案的弊端無疑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我們應該明確,這里追求的并不是違背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的個性閱讀。當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與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發(fā)生矛盾沖突時,作為教師應及時發(fā)揮引導作用,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以上片斷中,后三位學生的回答明顯已經(jīng)偏離了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教師應及時引導:這些只是烏鴉的幾個小缺點,我們應該充分看到別人的長處。有了這樣的提醒,學生們就不會造成價值觀的混亂了。對于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理解應該以不違背文本和社會的主導價值為前提,應該合情合理。我們要尊重學生,但絕對不能丟棄正確的價值引導而是非不分。
2.【答案要點】明顯是不合理的。資料的收集和利用在新課程中作為拓寬學習課程的一種方式。為老師和學生所歡迎。它是一種輔助的手段。但是,上述案例中,課一開始就交流,學生在沒有很好地了解課文的基礎上。就像是一個個被架空了的高樓,立足不穩(wěn),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是很正常的。學生收集到的資料應該讓學生自己展示給大家,這個分享的過程是一種成功的體驗.學生從中體會成就感.能有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位老師在學生的表述出現(xiàn)困難的時候應該向他提供及時地幫助和鼓勵。而不能越俎代庖。像案例中的做法只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四、教學設計題
【參考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學會在給定的條件下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通過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小組合作的精神,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目標1,2,3
教學難點:目標1,2
教學用具:CAl,學生每組一張校園平面設計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人新課
1.恩施有哪些旅游景點:誰能向老師介紹一下?
2.學生可能回答下列景點:連珠塔、大觀園、龍鱗宮、梭步石林等(學生每說一處,教師用 CAl播放畫面,配以輕音樂)。
3.小結:同學介紹了這么多旅游景點,有時間我們一同去玩玩好嗎?
4.大觀園這么好玩.請你指給我看看它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5.學生回答(略)
師:現(xiàn)在,我知道三(6)班的許多同學都和東、南、西、北交上朋友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位置和方向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活動體驗、學習新知
1.辨別方向
(1)學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會辨別方向嗎?你是怎樣辨別的?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生:我看太陽辨別方向:面對太陽升起的一方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而是南。 師:這個辦法真好,請你把這個方法教給同學們好嗎?
(全班師生邊說邊做動作)
師: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別方向呢?
生:我是用指南針辨別方向的:指南針紅色的指針指向北,另一邊指向南。
師:你是哪里知道這個方法的?看來自然課上也有我們的數(shù)學知識。
生:如果是在雪地還可以觀察積雪辨別方向:積雪化得快的是南,化得慢的是北。
生:在深山中可以觀察樹葉來辨別方向:樹葉稠的一面是南,樹葉稀的一面是北。
生:如果是晚上,還可以用北極星辨別方向:面向北極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師:這些方法都很棒。我們一起來跟著后面這位同學說的邊說邊做動作好嗎?
(師生邊說邊做動作)
(2)學生介紹班級情況
師:同學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又自己體驗了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F(xiàn)在,誰能用這些方位詞介紹一下我們這個教室的情況嗎?
生(站在教室中間介紹):教室的東邊有一排窗戶,西邊有藍色的玻璃門,南邊有屏幕,北邊是學習園地。
(3)游戲活動:聽口令做動作活動①:老師叫口令。師生做動作
師:請坐在教室東邊的同學起立,我們一起跺跺腳;請坐在教室西邊的同學起立,我們一起拍拍手;請坐在教室南邊的同學起立,我們一起摸摸臉:請坐在教室北邊的同學起立,我們一起揮揮手。
活動②:學生幫助老師叫口令
(三)實踐運用、發(fā)展新知
1.解決實際問題
(1)CAl出示:--(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請問他放學回家時怎么走?
市政府宿舍北市計委二實小
(生:先向西走到市計委,再向北到家)
(2)CAl出示:如果二實小三(6)班的同學到市地稅局花園看一看,應該怎么走?
二實小北市地稅局花園車站
(生:先向南走車站,再向西到市地稅局花園。)
(3)CAl出示:胡老師從二實小出發(fā),先向南走到車站,再向東去交手機話費,胡老師要到聯(lián)通民族路營業(yè)部還是移動公司?
二實小北車站聯(lián)通移動
生:胡老師可能到聯(lián)通民族路營業(yè)部,也可能到移動公司。
師:真的猜對了,請大家用掌聲鼓勵他。
2小導游模擬走風景點:
師:課開始同學們介紹了恩施旅游景點,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大觀園看看好嗎?哪個同學愿意當小導游帶老師和同學走一走.
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同學各站一隊,老師站在最后)大家好,我是小導游某某,歡迎你到恩施來,F(xiàn)在.我們一起從學校出發(fā)……
【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訓練模擬卷】相關文章: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08-10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模擬習題及答案09-12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模擬試題及答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