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的策略
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中考高考、還是更高一級的英語測試,英語閱讀都是重頭戲。英語閱讀既是英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
(一)整體閱讀,預測主旨
通過預測文章的主旨,學生能迅速有效地整體理解全文,教學中我們要幫助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策略預測文章主旨。學生可以借助修辭圖式來順利地完成預測主旨的任務,因為一般閱讀材料文章體裁、篇章結構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例如有標題文章,學生要學會從標題入手進行預測。新聞報道文章大多有標題,標題又常常是全文的中心、主題,是文章內(nèi)容的高度濃縮的精華,學生可通過閱讀標題得到啟發(fā),能準確預測出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徹底理解全文做好鋪墊。如果沒有標題,讀者可快速瀏覽全文,從整體入手了解內(nèi)容大概,尤其關注文章首尾句,以便迅速抓住文章主旨,有時文章段落較多內(nèi)容復雜,學生可跳讀每段首句或找到中心句(有一些文章的中心句或主題句在文章的中間),聯(lián)系文章的首尾段,也可很快獲得文章主旨。如一些記敘文、議論文就可通過該方法快速預測文章主旨。有些文章附有圖表,此類文章多半可從說明、標注著手,按以上方法進行預測文意,要處理具體細節(jié)時再結合圖表。
(二) 把握文章脈絡,掌握主要信息
根據(jù)圖式理論,閱讀能力取決于三種圖式,即語言圖式,內(nèi)容圖式和修辭圖式。因此,閱讀理解文章就是經(jīng)過讀的行為,主動的“猜測——證實”,來激活、同化、具體自己已有的各類圖式。要把握文章脈絡,必須做到通過快速通讀全文激活自己記憶中適合該文的修辭圖式。例如,學生閱讀一篇新聞報道,經(jīng)過對該文的預測——閱讀——證實——再預測——再閱讀——再證實,學生就可逐漸激活自己大腦中已有的修辭圖式,這篇文章符合“線性原則”,結合相關的內(nèi)容圖式,可以明確該文是新聞報道,其脈絡是標題——精要——事件過程。再如學生閱讀議論性文章,可通過閱讀——預測——證實,再閱讀——再預測——再證實,很快就能激活他們已知的修辭圖式,文章脈絡也清晰可見,即提出觀點——論證、說明——重申觀點,或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結論,同時也激活、具體了相關的內(nèi)容圖式,獲得了證明、說明的主要材料信息,能夠大體上理解文章。又如,許多敘述性文章,可一邊讀一邊畫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when, where, who, what, why)等要素或做一些必要的簡易的筆記,學生很容易就能回憶起已有的某些圖式,把握住文章的脈絡,并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即明確事件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局,基本能夠理解文章的重要內(nèi)容。較為復雜的文章會有時間、地點變化,學生激活這樣的圖式,(時間1/事件1)——(時間2/事件2)——(時間3/事件3),或(地點1/事件1)——(地點2/事件2)——(地點3/事件3),當然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也就一目了然。如有很多人物傳記,脈絡是(現(xiàn)在/事件1)——(過去/幾件事)——(現(xiàn)在/感受)。學生要想準確把握文章脈絡,捕捉住重要信息,關鍵是平時閱讀實踐時要不斷豐富、儲存足夠多的相關圖式在大腦中。
(三)弄清結局、明確結論
很多文章結尾非常精彩,目的是為了讓閱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修辭圖式的一種。如有的文章結尾幽默;有的文章結局發(fā)人深思、給人啟迪;有的文章令人意外卻又在情理中;有的文章得出一些結論,或有一點點感受?偠灾,文章的結尾也很重要,有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弄清結局或結論對于理解全文當然也具有關鍵性的功效。弄清了文脈(修辭圖式),把握住了主要信息(內(nèi)容圖式)之后,結合細節(jié)進行分析、推理、歸納,緊密聯(lián)系結尾的語句提示,可徹底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和外延。
(四)讀懂題意,選擇答案
做了以上的準備工作,可以開始讀題答題。但是無論是哪一個題目,學生選擇時必須以確定的主旨為統(tǒng)率。選擇前一定確保理解出題的意圖。表層的問題可迅速選定,對于那些較深層次的題目,選擇一定要有根據(jù),一定要將相關原文找到,并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分析、推理,然后再確定。
【英語閱讀的策略】相關文章:
英語閱讀能力訓練策略10-12
英語閱讀策略有哪些10-07
考研英語閱讀理解復習策略09-02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復習策略07-14
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隨筆05-19
2017年考研英語閱讀的備考策略06-19
2017考研英語閱讀理解復習策略10-16
2017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解題策略與技巧09-09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07-16
2018年在職博士英語閱讀復習策略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