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數學應試的策略和技巧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數學應試技巧
經過緊張有序的高中數學總復習,高考即將來臨,有人認為高考數學的成敗已成定局,其實不然,因為高考數學成績不僅僅取決于你現(xiàn)有的數學水平,還取決于你的高考臨場發(fā)揮,所以我們要重視高考數學應試的策略和技巧,這樣有利于我們能夠“正常發(fā)揮”或者“超常發(fā)揮”。
一、考前各種準備
1、工具準備:簽字筆、鉛筆、橡皮、角尺、圓規(guī)、手表、身份證、準考證等。
(注意:高考作圖時要用鉛筆作圖,等確認之后也可以用簽字筆描)
2、知識準備:公式、圖表強化記憶,查漏補缺
3、生理準備:保持充足的睡眠、調整自己的生物鐘、進行適度的文體活動
4、心理準備:有自信心,有恰當合理的目標
二、臨場應試策略
1、科學分配考試時間
試卷發(fā)下來以后,首先按要求填涂好姓名、準考證號等欄目,完成以上工作以后,估計還未到考試時間,可先把試卷快速瀏覽一遍,對試題的內容、難易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考試開始鈴聲一響,馬上開始答題。120分鐘的時間里面爭取得160分,這是一個效率的競爭,因此時間分配相當重要.
高考試題設置的時候是14道填空題、6道大題。
填空題(用時35分鐘左右)1-6題防止犯低級錯誤,平均用時在2分鐘左右,7-12題防止犯運算錯誤,平均用時2.5分鐘左右,13-14題防止犯耗時錯誤,平均用時在4分鐘左右。
解答題(用時在85分鐘左右):15-16題防止犯運算和表述錯誤。平均用時10分鐘左右。17-18題防止犯審題和建模錯誤,平均用時在15分鐘左右,19-20題防止犯第一會而不做和以后的耗時錯誤,平均用時在17分鐘左右。
另外,理科班加試題前三題不會難,第四題有難度。能拿到30分就算成功。前兩題用時在10分鐘左右,確保不差,第三題用時在8分鐘左右,確保不差。第四題用時12分鐘。加試題評分標準只有兩步5分與10分。故要突出關鍵步驟。
2、合理安排答題順序
解題的順序對考試成績影響很大,試想考生如果先做最難的綜合題,萬一做不出,白白浪費了時間,還會對后面的考試產生不良的影響,考試時最好按照以下的順序:
(1)從前到后.高考數學試卷前易后難,前面填空題信息量少、運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輕易放過,解答題前三、四道也不太難,從前往后做,先把基本分拿到手,就能心里踏實。穩(wěn)操勝券.
(2)先易后難.先做簡單題,再做綜合題,遇到難題時,一時不會做,做一個記號,先跳過去,做完其它題再來解決它,但要注意認真對待每一道題,力求有效,不能走馬觀花,有難就退,影響情緒.
(3)先熟后生.先做那些知識比較熟悉、題型結構比較熟悉、解題思路比較熟悉的題目,這樣,在拿下熟題的同時,可以使思維流暢、達到拿下中高檔題目的目的
3、爭取一個良好開端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考試心理角度來說,這確實很有道理.拿到試題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題,在通覽一遍整套試題后,穩(wěn)操一兩個易題熟題,讓自己產生“旗開得勝”的感覺,從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以振奮精神,鼓舞信心,很快進入最佳思維狀態(tài),之后做一題得一題,不斷產生正激勵,穩(wěn)拿中低,見機攀高.
4、要控制好解題節(jié)奏(審題要慢,答題要快)
考場上不能一味地圖快,題意未清,條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容易失誤。應該有快有慢,審題要慢,解答要快.題目中的一些關鍵字可以用筆圈一下,以提醒自己注意。審題是整個解題過程的“基礎工程”,題目本身是“怎樣解題”的信息源,必須充分搞清題意,綜合所有條件,提煉全部線索,形成整體認識,為形成解題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據。而思路一旦形成,則可盡量快速解答。
5、確保運算準確,立足一次成功
在120分鐘內要完成20個題,時間很緊張,不允許做大量細致的檢驗工作,所以要盡量準確運算,關鍵步驟,寧慢勿快,穩(wěn)扎穩(wěn)打,不為追求速度而丟掉準確度,力爭一次成功。
實現(xiàn)一次成功的一個有效措施是做完一道題后如果覺得沒有把握隨即檢查一下(例如可逆代檢驗、估算檢驗、賦值檢驗、極端檢驗、多法檢驗)。做完當即檢查,思路還在,對題目的條件、要求等依然很熟悉,檢查起來可以省時間。
6、講求規(guī)范書寫,力爭既對又全
卷面是考試評分的唯一依據,這就要求不但會而且要對、不但對面且要全,不但全而且要規(guī)范。會而不對,令人惋惜;對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規(guī)范,處處扣分。要處理好“會做”與“得分”的關系。要用心揣摩閱卷時的得分點步驟,得分點步驟不能漏掉,一定要寫好,寫清楚。例如立體幾何論證題,很多人條件不全被扣分;例如概率題,很多人只有公式和結果,被扣分。
7、面對個別難題,爭取部分得分
高考成績是錄取的重要依據,相差一分就有可能失去錄取資格。因此,考生必須每題必答,每分必爭,如果是填空題,全然放棄,得零分,但只要填上答案,就有可能得5分;而解答題多呈現(xiàn)為“一題多問”、難度遞進式的“梯度題”,這種題入口寬。入手易,看似難做,實際上也有可得分之處,所以面對“難題”不要膽怯,不要簡單放棄,應冷靜思考,爭取部分得分。那么面對不能全面完成的題目如何分段得分,下面有兩種常用方法.
、偃辈浇獯.對難題,啃不動時,明智的解題策略是:將它劃分為一個個子問題或一系列的步驟,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能解決到什么程度就解決到什么程度,能寫幾步就寫幾步,每寫一步就可能得到一定分數,如:把文字語言譯成符號語言,把條件和目標譯成數學表達式,設應用題的未知數,設軌跡題的動點坐標等,都可能得分,還有象數學歸納法的第一步,分類討論中的個別簡單情形.
高考數學應試技巧解讀
1、講求規(guī)范書寫,力爭既對又全
考試的又一個特點是以卷面為唯一依據。這就要求不但會而且要對、對且全,全而規(guī)范。會而不對,令人惋惜;對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規(guī)范、字跡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數學試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為字跡潦草,會使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不良,進而使閱卷老師認為考生學習不認真、基本功不過硬、“感情分”也就相應低了,此所謂心理學上的“光環(huán)效應”!皶鴮懸ふ砻婺艿梅帧敝v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2、面對難題,講究策略,爭取得分
會做的題目當然要力求做對、做全、得滿分,而更多的問題是對不能全面完成的題目如何分段得分。下面有兩種常用方法。
。保辈浇獯。對一個疑難問題,確實啃不動時,一個明智的解題策略是:將它劃分為一個個子問題或一系列的步驟,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即能解決到什么程度就解決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幾步就寫幾步,每進行一步就可得到這一步的分數。如從最初的把文字語言譯成符號語言,把條件和目標譯成數學表達式,設應用題的未知數,設軌跡題的動點坐標,依題意正確畫出圖形等,都能得分。還有象完成數學歸納法的第一步,分類討論,反證法的簡單情形等,都能得分。而且可望在上述處理中,從感性到理性,從特殊到一般,從局部到整體,產生頓悟,形成思路,獲得解題成功。
3.跳步解答。解題過程卡在一中間環(huán)節(jié)上時,可以承認中間結論,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確結論,如得不出,說明此途徑不對,立即否得到正確結論,如得不出,說明此途徑不對,立即改變方向,尋找它途;如能得到預期結論,就再回頭集中力量攻克這一過渡環(huán)節(jié)。若因時間限制,中間結論來不及得到證實,就只好跳過這一步,寫出后繼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題目有兩問,第一問做不上,可以第一問為“已知”,完成第二問,這都叫跳步解答。也許后來由于解題的正遷移對中間步驟想起來了,或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經努力而攻下了中間難點,可在相應題尾補上。
4、以退求進,立足特殊,發(fā)散一般
對于一個較一般的問題,若一時不能取得一般思路,可以采取化一般為特殊(如用特殊法解選擇題),化抽象為具體,化整體為局部,化參量為常量,化較弱條件為較強條件,等等。總之,退到一個你能夠解決的程度上,通過對“特殊”的思考與解決,啟發(fā)思維,達到對“一般”的解決。
5、執(zhí)果索因,逆向思考,正難則反
對一個問題正面思考發(fā)生思維受阻時,用逆向思維的方法去探求新的解題途徑,往往能得到突破性的進展。順向推有困難就逆推,直接證有困難就反證。如用分析法,從肯定結論或中間步驟入手,找充分條件;用反證法,從否定結論入手找必要條件。
6、回避結論的肯定與否定,解決探索性問題
對探索性問題,不必追求結論的“是”與“否”、“有”與“無”,可以一開始,就綜合所有條件,進行嚴格的推理與討論,則步驟所至,結論自明。
7、應用性問題思路:面——點——線
解決應用性問題,首先要全面調查題意,迅速接受概念,此為“面”;透過冗長敘述,抓住重點詞句,提出重點數據,此為“點”;綜合聯(lián)系,提煉關系,依靠數學方法,建立數學模型,此為“線”。如此將應用性問題轉化為純數學問題。當然,求解過程和結果都不能離開實際背景。
【數學應試技巧】相關文章:
高考文科數學應試技巧05-25
gre數學應試技巧有哪些09-27
考研數學三有哪些應試技巧09-12
高考數學應試的策略和技巧分06-08
中考應試技巧11-19
2017年MBA數學應試的6大技巧07-25
GMAT數學數據填充題的應試技巧10-17
GMAT數學考試中有什么應試技巧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