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五年級奧數(shù)比和比例應(yīng)用題
無論是在學(xué)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試題了,通過試題可以檢測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那么一般好的試題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奧數(shù)比和比例應(yīng)用題,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奧數(shù)比和比例應(yīng)用題 1
某車間要加工2220個零件,單獨做,甲、乙、丙三人所需工作時間的比是4∶5∶6。現(xiàn)在由三人共同加工,問完成任務(wù)時,三人各加工了多少個?
錯解由甲、乙、丙三人單獨做所需工作時間的比是4∶5∶6,推出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5∶4,用按比例分配的思路解。
評析上述解答錯在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看成是6∶5∶4。誠然,如果甲、乙二人工作時間的比是4∶5,那么,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就是5∶4,這是正確的。但是,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時間的連比是4∶5∶6轉(zhuǎn)化成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連比是6∶5∶4,那就大錯了!不錯,工作效率的比等于工作時間比的反比。從已知條件看,甲、乙二人工作時間的比是4∶5,所以,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5∶4;乙、丙二人工作時間的比是5∶6,所以,乙、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5。這里的“5∶4”表示甲5份,乙4份,“6∶5”表示乙6份,丙5分,兩個比都是兩重相比,其中同樣表示“乙”有幾份的數(shù)在前后兩個比中并不相同,我們怎么能將這兩個比直接變成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連比呢?顯然,上述解答中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連比看成是6∶5∶4,是錯誤的。
容易看出,因為5∶4=15∶12,6∶5=12∶10,所以,由上述“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5∶4,乙、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5”,也可以得到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是是15∶12∶10。
五年級奧數(shù)比和比例應(yīng)用題 2
有兩瓶同樣重的鹽水,甲瓶鹽水鹽與水重量的比是1∶8,乙瓶鹽水鹽與水重量的比是1:5,F(xiàn)將兩瓶鹽水并在一起,問在混合后的鹽水中鹽與水重量的比是多少?
錯解認(rèn)為在甲瓶鹽水中,鹽的重量是“1”,水的重量是“8”,在乙瓶鹽水中,鹽的重量是“1”,水的重量是“5”,于是,將兩瓶鹽水并在一起,便得到鹽的重量是(1+1=)2,水的重量是(8+5=)13。
。1+1)∶(8+5)=2∶13
答:在混合后的鹽水中鹽與水重量的比是2∶13。
評析上述解答的主要錯誤是把兩種物質(zhì)重量的最簡比,看成了就是兩種物質(zhì)具體重量的比。甲瓶鹽水鹽與水重量的比是1∶8,不等于說在這瓶鹽水中鹽的重量是1千克,水的重量是8千克,乙瓶的情況也是一樣。從已知條件可以看出,在甲瓶鹽水中,鹽有1份,水有8份,鹽和水一共有(1+8=)9(份),在乙瓶鹽水中,鹽有1份,水有5份,鹽和水一共有(1+5=)6(份)。因為兩瓶鹽水是“同樣重”,但甲瓶有9份,乙瓶只有6份,所以,可見兩瓶鹽水中每“1份”的重量有多少是不相同的。上述解答簡單地將兩瓶鹽水中每份重量不同的鹽和水的份數(shù)分別相加,然后再將兩個“和”組成一個比,便造成了解答的錯誤。
正確的解答是:1∶8=2∶16,2+16=18;
1∶5=3:15,3+15=10。(2+3)∶(16+15)=5:31
答:在混合后的鹽水中鹽與水重量的比是5∶31。
五年級奧數(shù)比和比例應(yīng)用題 3
(1)一幅地圖,圖上的4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00千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2)在一幅的平面圖上,量得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的底是12厘米,高是10厘米,這塊菜地的實際面積是多少公頃?
(3)甲、乙兩地相距240千米,畫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圖上,長度是多少厘米?
(4)在一幅地圖上,用3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600千米。在這幅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的距離是4.5厘米,甲、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5)甲地到乙地的實際距離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圖上,應(yīng)畫多少厘米?
(6)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 的地圖上,量得東、西兩村的距離是12.3厘米,東、西兩村的實際距離是多少米?
(7)在比例尺是15000000 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的距離是9.6厘米。甲、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8)甲地到乙地的實際距離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圖上,應(yīng)畫多少厘米?
(9)一幅地圖,圖上的4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00千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10)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 的平面圖上,量得一塊三角形的菜地的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這塊菜地的實際面積是多少公頃?
(11)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的距離是12厘米,它們之間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如果改用1∶500000的比例尺,甲、乙兩地的距離應(yīng)畫多少厘米?
(12)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3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3)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64千米,5小時到達(dá)。如果要4小時到達(dá),每小時需行駛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4)修一條公路,原計劃每天修360米,30天可以修完。如果要提前5天修完,每天要修多少米?(用比例解)
(15)修一條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150米,可以提前幾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
(16)修一條公路,總長12千米,開工3天修了1.5千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路還要多少天?(用比例解答)
(17)修一條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多修30米,幾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
(18)小明買4本同樣的練習(xí)本用了4.8元,138元可以買多少本這樣的練習(xí)本?(用比例解答)
(19)工廠有一批煤,計劃每天燒2.4噸,42天可以燒完。實際每天節(jié)約1/8,實際可以燒多少天?(用比例方法解)
(20)兩個底面積相等的長方體,第一個長方體與第二個長方體高的比是7:11,第二個長方體的體積是144立方分米,第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用比例方法解)
(21)解放軍某部行軍演習(xí),4小時走了22.4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又行了6小時,一共行了多少千米?(用比例方法解)
(22)一對互相嚙合的齒輪,主動輪有60個齒,每分轉(zhuǎn)80轉(zhuǎn)。從動輪有20個齒,每分轉(zhuǎn)多少轉(zhuǎn)?(用比例方法解)
(23)6臺榨油機每天榨油48.6噸,現(xiàn)在增加了13臺同樣的榨油機,每天共榨油多少噸?(用比例方法解)
(24)一某工廠要生產(chǎn)一批機器零件,5天生產(chǎn)410個,照這樣計算,要生產(chǎn)1066個機器零件需要多少天?(用比例方法解)
(25)某工地要運一堆土,每天運150車,需要24天運完,如果要提前4天完成,每天要多運多少車?(用比例方法解)
(26)用一邊長為30厘米的方磚鋪地,需200塊,如果改用邊長為20厘米的方磚鋪地需多少塊?(用比例方法解)
(27)種農(nóng)藥,藥液與水重量的比是1:1000。
(1)、20克藥液要加水多少克?
。2)、在6000克水中,要加多少克藥液?
。3)、現(xiàn)在要配制這種農(nóng)藥500.5千克,需要藥液和水各多少千克?
(28)一種稻谷每1000千克能碾出大米720千克。照這樣計算,要得到180噸大米,需要稻谷多少噸?
(29) 某工程隊修一條公路,已修了1200米,這時已修的未修的比是3:2,這條公路全長是多少米?
(30)園林綠化隊要栽一批樹苗,第一天栽了總數(shù)的15 ,第二天栽了136棵,這時剩下的與已栽的棵數(shù)的比是3:5。這批樹苗一共有多少棵?
(31)一輛汽車三天共行720千米,第一天行駛5小時,第二天行駛6小時,第三天行駛7小時,如果每小時行駛的路程都相同,這三天各行多少千米?
(32) 甲、乙兩地相距350千米,一列快車和一列慢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3.5小時后相遇。已知快車和慢車的速度比是3:2,這兩列火車的速度分別是多少?
(33) 甲、乙兩堆煤原來噸數(shù)比是5:3,如果從甲堆運90噸放入乙堆,這時兩堆噸數(shù)相等,甲、乙原來各有多少噸?
(34)園林綠化隊要栽一批樹苗,第一天栽了總數(shù)的15% ,第二天栽了136棵,這時剩下的與已栽的棵數(shù)的比是3:5。這批樹苗一共有多少棵?
(35)生產(chǎn)一批零件,計劃每天生產(chǎn)160個,27天可以完成,實際每天超產(chǎn)20個,可以提前幾天完成?(36)用邊長15厘米的方磚鋪一塊地,需要2000塊,如果改用邊長為20厘米的方磚鋪地,需要多少塊?
(37)一堆煤用載重4噸的汽車運需20輛才能一次運完,如果改用載重5噸的汽車運,需要幾輛才能運完?
(38)學(xué)生參加搬磚勞動,6人搬磚162塊,照這樣計算,再增加432塊,需要學(xué)生多少人?
(39)一捆鉛絲重520克,剪下20米,這捆鉛絲少了130克,這捆鉛絲還剩多少米?
(40)運來一批紙裝訂成練習(xí)本,每本36頁,可訂40本,若每本30頁,可訂多少本?
【五年級奧數(shù)比和比例應(yīng)用題】相關(guān)文章:
奧數(shù)和倍應(yīng)用題蘑菇數(shù)量07-07
奧數(shù)專題比例之比07-08
五年級奧數(shù)應(yīng)用題07-07
關(guān)于行程的奧數(shù)應(yīng)用題07-07
六年級比和比例奧數(shù)題07-06
比例分魚問題的奧數(shù)題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