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數學教學高效
小學數學教學一
了解學生個性。
大多數學生在學習中很高興得到老師的夸獎,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識,讓其在競爭中前行。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式的競爭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讓全體學生能夠共同進步。
了解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能擴大課堂教學容量,又能減少課堂上的無效時間,減少學生的學習障礙。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是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
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fā)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fā)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教師要擅長接學生投過來的每一個球,特別是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這是其自身專業(yè)素質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最好表現(xiàn)。
小學數學教學二
一、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最好老師。因此,老師在打造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條件和借助一些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發(fā)現(xiàn)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自覺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的進程中。教學方法對于教學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好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和小學生心理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改變小學課堂沉悶的氣氛,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增強教學有效性。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所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相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開教學。如在學習“總價等于單價乘以數量”這一關系式時,由于學生的閱歷并不豐富的原因,可能學生對于“單價”這一概念還不是很理解。因此,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這一關系式,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如“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去集市賣東西,就賣我們文具盒里面的'鉛筆。
大家都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鉛筆定一個你希望賣出去的價錢,然后我們再開始做生意”這樣的情境,然后再讓幾個同學上講臺上說說他們鉛筆的價錢和文具盒里鉛筆的數量,讓其他同學都算一下,如果這位同學文具盒里的鉛筆都賣光的話,他可以得到多少錢。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地理解關于總價的關系式了,知道要算某一事物總的價錢,就可以通過每一個事物的價錢乘以事物的個數就可以了。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可以將原本抽象的知識通過生動的情境展現(xiàn)出來,便于學生理解記憶,而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此外,老師也可以采取一些小游戲的方法來開展課堂教學。比如,在鍛煉學生口算和心算能力時,老師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如“一只蛙幾條腿”的游戲,老師可以讓學生坐著圍成一個圈,然后從一個學生開始,他答完就旁邊的同學接下去。這樣的小游戲,不僅可以調動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復習和鞏固原來所學過的一些數學計算的原理,寓教于樂,而且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和反應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二、在交流中分享快樂數學
新課程目標中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與人合作,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在交流思維的過程中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從而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得到進一步開發(fā)。例如在教學“統(tǒng)計”時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記錄數據,有人用畫“#”等圖形作記錄;有人用寫數字記錄;用人用打“”的方法記錄;有人用畫“、、”等各種符號記錄。于是我就把不同的方法張貼在黑板上,問:“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組織學生在全班交流各種記錄方法的優(yōu)缺點。有人先說畫圖形好,是什么圖形就畫什么圖形,很清楚;馬上就有人質疑:“如果統(tǒng)計的不是圖形而是別的物體,也畫圖不是太麻煩了嗎?”
于是有人提議:“寫數字好,什么都能統(tǒng)計!庇钟腥搜a充到:“而且最后不用數看看最后的數字是幾,就知道一共是幾個?很簡單!”馬上又有人反對:“可是寫數字各個數字都不一樣,要反復想下一個該寫幾了?容易出錯!”也許受前面的啟發(fā),有人說打“√”好!代表正確好看!而且寫起來簡單方便等等,就在學生之問的你一言我一語中,學生之間相互啟發(fā),相互指正,相互學習,真理往往就在這看似毫無秩序的交流中得出的。而且學生們因為有人聆聽自己的見解,有人和自己爭論,有人認可自己的學習方式,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之間增加了相互了解,互相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共同分享著自信的快樂。數學思想、數學思維、數學精神等一些數學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因此在教給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重視揭示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通過創(chuàng)設知識產生的歷史背景、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家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盡力向學生展現(xiàn)數學知識的產生、發(fā)展的過程,使學生在追尋數學發(fā)展的歷史足跡的過程中,能夠看到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和發(fā)展的趨勢,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正體會到數學本身的需求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數學發(fā)展的原動力,逐步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小學數學教學三
為尋求課堂教學更高效,教師在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質疑是深入思考的結果,也是自主學習的表現(xiàn),讓學生圍繞學習內容大膽質疑,提出自己不理解或有異議的地方,逐漸學會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學會自我評價。教師只有徹底摒棄應試教育的傳授、灌輸教學模式,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才可能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2.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要保證合作學習較高的實效性,首先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優(yōu)化學生組合,懂得學習中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其次,教師要善于把握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交流在教學重、難點處,交流在學生迷惑時,交流在出現(xiàn)分歧、矛盾時,交流在需要協(xié)作、繁忙時。當然,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及時監(jiān)控和適時指導也是十分重要的,絕不能袖手旁觀。
3.倡導學生探究學習。學生是探究學習的主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新課程改革中,雖然大力倡導探究學習,但并不意味著對接受學習的徹底否定,而是強調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過分注重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突出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和能力,探究學習和接受學習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
1.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是不是有效教學,并不是看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是不是認真,而是看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得好不好。也就是說,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不管教師教得多么刻苦、多么踏實,也不管學生不想學還是學不會,只要學生沒有達到“預期應有的進步和發(fā)展”,就不是有效的教學。
2.關注教學效益。我們對于教學效益的關注,就是要求教師有教學時間與效益的觀念。但這并不是要求教師在最少的時間內傳授最多的教學內容,而是要減少教學中少、慢、差、費的低效或無效現(xiàn)象,它決定于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好結果。
3.講求因材施教。教學的有效性體現(xiàn)在學生主體性發(fā)揮和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教學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分類指導,調動各層次學生行動起來,心動起來,滿足他們的需要。
小學數學教學四
精心設計練習內容
1.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練習
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不同教學內容,設計不同形式的習題。概念、性質、定律、公式等基礎知識教學的習題設計,要把練習的重點放在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溝通知識之間相互聯(lián)系和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上;解決問題教學的練習設計要把重點放在訓練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上;計算教學的習題設計要突出計算法則,在計算的關鍵處、計算過程的易錯處、計算方法的合理與靈活上下功夫;空間與圖形教學的習題設計,要把練習重點放在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和形成上,使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解題活動;統(tǒng)計與概率教學的習題設計,要注重讓學生在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強調過程性目標的達成。
2.依據教學的實際需要設計練習不同的練習其功能也不一樣。目的明確、深度適中、數量適當的練習,才能真正為教學服務。如為了突出教學重點或突破教學難點,可設計單項練習, 把學生的精力集中到最主要的一點上去;為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的本質,充實和豐富新知識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可從不同的角度設計變式練習;要讓學生進一步辨清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促進知識之間的“貫通”與“分化”,提高知識的清晰度和穩(wěn)定性,可設計題組形式的辨析練習;為使新舊知識溶為一體,更新原有的認知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設計綜合練習。
依據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設計練習
(1)練習要具有多樣性。新穎多變的練習形式,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引發(fā)練習興趣,而且能變被動做題為主動參與,提高解題能力,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如,教學“9加幾”后,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實物學具、課件、練習卡為載體,采取操作學具、提出問題、看圖列式、說思路、找朋友、奪紅旗、對號碼、舉牌判斷等多種練習方式,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練習興趣。
(2)練習要具有趣味性。寓教于樂,練中生趣,可減輕學生練習的心理負擔,提高練習效率。如一位老師教學“搭配中的學問”時,在課末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根據下表提供的詞說一句話,說出誰乘什么交通工具去哪兒,并想一想,一共可以說出多少不同的句子?
【如何讓數學教學高效】相關文章:
如何高效預習數學09-01
如何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教學06-15
初中數學教師如何高效教學06-19
如何使數學課堂教學更高效06-21
如何高效學習初中數學06-17
如何讓數學教學工作更加高效04-07
初中數學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01-20
如何構建高中的高效數學課堂教學05-25
如何高效讓學生學好數學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