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夏至有什么傳說
夏至大家應該都了解吧,夏至是我們國家的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氣,在我們國家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夏至是第一個被我們發(fā)現(xiàn)的節(jié)氣,但是他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排名第十,那么夏至的傳說,夏至有什么傳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夏至有什么傳說,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夏至
夏至的傳說
早先,有一家子,養(yǎng)了一個姑娘。這個姑娘不但是人模樣長得清秀枝桿,人品賢惠明亮,還針線上的工夫也沒人能比。他裁衣服不用量尺寸,只要是穿衣服的人站在她面前,讓她瞅上一眼,不管是裁衣裳,裁褲子,還是裙子,裁袍子,剪子下去,卡嚓卡嚓幾下子,衣裳樣子,褲子樣子,裙子樣子,袍子樣子全剪裁出來了。連廓鞋都不用拓鞋樣子。
裁好了衣坯,縫紉起來,更是麻利無比。只見她照著太陽穿起一根長長的絲線,銀針就牽著絲線在衣料上飛針走線地縫紉起來,只用老漢抽一袋煙的工夫,就能縫成功一件子衣裳。要說是扎花繡朵,那更是了不得。別人繡花還要請人拓花樣子,把花樣子貼在布坯子上,才一針一線地刺繡,她繡花根本不用花樣子,她繡的花樣子全是活的,天上飛的鳥兒,地上跑的走獸,河里的游魚,花池里的鮮花,她只要是看上一眼,就飛針走線地刺繡起來,只用老太太喝一碗茶的工夫,就能把這些畫面繡了出來,繡出來的鳥兒會飛,魚兒會游,兔兒會跑,花兒會開,就像是真的一樣。這個姑娘,心兒靈,手兒巧,爹媽就給她取了個名字叫巧姐兒。巧姐兒嘴一分手一分,遠遠近近出了名,只等巧姐長到一十五歲,求婚的人家就擁了上來,媒人就他來你去,把她家的門坎都踏斷了。家里養(yǎng)下了好姑娘,人家都來說媒,這是人家家里需要一個好媳婦。
巧姐的爹媽是要為自己的女兒在這些說媒的中間選一個好女婿。選擇的標準自然是兩條,一是家庭要好,二是人要好。選來選去,選定了趙財主家。這趙財主家富大貴,騾馬成群,家庭是沒說的;他的兒子人模樣也周正,還能讀書上進。這家庭好,女婿也好,肯定是一門好親事了。
這么,又是相女婿,又是看家庭,又是打聽,又是考實⑤,認為這就是十包九的好主兒了,才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把巧姐出嫁到了趙家。出嫁的第三天,巧姐應該由女婿陪伴著回門去。這回門的風俗,本來就是新婚已經三天,姑娘到了一個新的家庭環(huán)境里,情況如何,是娘家所要關心的需要;婆家呢,對媳婦滿意不滿意,也有個表示的需要,這就形成了這個風俗。不料想,趙家對于兒媳婦回門還有新的要求。當巧姐要上轎車的時候,她禮節(jié)性地問公公:
夏至
“爹爹,對媳婦有啥吩咐?”公公說:“趕太陽下山,做十又襪子帶回來!鼻山銌柶牌牛骸皨寢專瑢ο眿D有啥吩咐?”婆婆說:“趕太陽下山,做十雙鞋子帶回來!鼻山阌謫栒煞颍骸胺蚓有啥吩咐嗎?”丈夫回答:“趕太陽下山,繡十個煙荷包帶回來!鼻山阒坏么饝。她立刻把所需要的布匹和針線刀剪全都帶在轎車上,就在車上開始剪裁,趕到娘家門口,這十雙襪子,十雙鞋和十個煙荷包全都剪裁完畢。到了娘家,她茶沒喝一口,飯沒吃一口,就開始飛針走線地做起活兒來了。媽媽心疼女兒,送來茶水,女兒顧不上喝一口,仍然埋頭做針線;爹爹心疼女兒,端來飯食,女兒顧不上吃一口,仍然埋頭做針線。媽媽要找來左鄰右舍的姐妹姑嫂幫巧姐做針線,巧姐不答應,因為是公婆和丈夫要她自己一個人做的,她就應該一個人做,不能要別人幫忙。
這天的太陽好像跑得比往日都要快,一會兒就從東山頂上跑到了南山頂上,一會兒就從南山頂上跑到了西山頂上,眼看著就要從西山頂上落到西山背后去了。媽媽替女兒數(shù)了數(shù)她做的針線活兒,攏共才做了七雙襪子,七雙鞋和七個煙荷包。剩下的活兒趕到太陽下山,說什么也做不完了。巧姐急得哭了起來,她一邊哭泣一邊還是不停地做針線。這時候,屋里進來了一位頭發(fā)白索索的老奶奶。她問巧姐:“娃,你哭的咋了?”巧姐就把婆家讓她在一天之內做十雙襪子,十雙鞋和十個煙荷包的事情說了一遍。老奶奶聽了說:“娃,你不要著急,我?guī)椭恪D惆涯愕募t絲線借我一根用一下!鼻山銓⒗C花的紅絲線抽出一個線頭,遞到老奶奶的手里,說:“奶奶,要用多少你自己抽吧!崩夏棠探舆^絲線頭兒緊緊地抓在手中,另一只手抓起絲線軸兒向空中一拋,只見那絲線軸兒陵空飛舞起來,飛出了門,飛上了天,帶著一支光線一樣的紅絲線向太陽飛去。
當絲線軸兒飛到太陽旁邊的時候,圍繞太陽繞了一個圈兒,就把太陽牢牢地拴住了。巧姐調頭看老奶奶,老奶奶早不見面了,紅絲線的線頭卻牽在她自己的手中。也就是說,太陽就像一架風箏一樣牽在了巧姐的手中。太陽徐徐地向西方落下,巧姐輕輕一牽絲線頭兒,太陽就像是風箏一樣向東方飄了回來。這樣,人間的傍晚又變成了下午。一天的時間延長了,巧姐有了完成十雙襪子,十雙鞋和十個煙荷包的機會,她仍然飛針走線地趕著做活兒。當巧姐做出第九雙襪子,第九雙鞋和第九個煙荷包的時候,太陽又一次落到了西山邊子上。巧姐輕輕一牽絲線頭兒,太陽又一次從西山邊子上升了起來,傍晚又一次變成了下午。巧姐仍然飛針走線地做活兒。趕到太陽又一次落到西山邊上的時候,巧姐已經圓滿地完成了公公布置的十雙襪子,婆婆布置的十雙鞋和丈夫布置的十個煙荷包的活兒,并且把這些活兒按時交到了公公婆婆和丈夫的手中。
公公婆婆夸巧姐是好媳婦,丈夫夸巧姐是好妻子。他們都希望巧姐為他們做更多更漂亮的針線活兒。可是,當半個太陽落下山的時候,巧姐手里的紅絲線輕輕飄了起來,巧姐自己也像是被一只巨大的手托舉了起來,輕輕地飄了起來。太陽落下山了,西邊的天空布滿了美麗的彩霞。巧姐被紅色的絲線牽引著,向西邊的天空飛去。丈夫最先發(fā)現(xiàn)巧姐飛了起來,忙跑過來拽住了巧姐的裙帶。公公也跟著發(fā)現(xiàn)了,忙跑過來拽住兒子的衣襟。婆婆也發(fā)現(xiàn)了,忙跑過來拽住了老頭子的衣襟。公公婆婆和丈夫都沒能拽住巧姐,反而跟著飄浮了起來?墒乔山愕娜箮е尾涣诉@么多人,嘎蹦地一聲拉斷了,都掉了下來。這就是民間歇后語說的“想上天,屎勾子拽著呢”。而美麗而百靈百巧的巧姐,卻義無反顧地向著彩霞飛去,漸漸地融合在霞光中去了。這一天就是夏至。
夏至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氣,夏至的出現(xiàn)也就代表了白天開始越來越短了,夜晚的主場即將到來,夏至在日常生活與天文學中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jié)氣,值得我們去紀念!
夏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jié)、夏至節(jié)。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吨芏Y·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饑餓死亡!妒酚洝し舛U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夏至作為古代節(jié)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jié)’,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
所謂夏至,就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聽說夏至夜可是有魔力的哦!在仲夏夜12點的時候,所有的精靈都會出來玩,她們如果聽到了人們在那一刻許下的愿望,就會幫助人們實現(xiàn),精靈們還會在你的眼皮上滴上一滴神奇的藥水,它會讓你愛上醒來后第一眼看到的那個人。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個節(jié)氣,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從夏至以后太陽開始由北往南移動,夏至這一天也是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是24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公元前七世紀,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躲∽駪椂瘸尽分姓f: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最為最早被確立的節(jié)氣,被當時的統(tǒng)治者所重視,另外它還是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jié)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吨芏Y·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饑餓和死亡。
夏至從字面解釋的意思就是夏天到了,但是并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恰恰是一年中開始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xù)積蓄,并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qū)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xiàn),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面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煙臺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煙臺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致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游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州粵語地區(qū)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qū)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據(jù)說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說,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習慣延續(xù)到今。
當然除了夏至吃的東西以外還有一些民俗活動,祭神祀祖: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jié)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吨芏Y·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饑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后,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后,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队详栯s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夏至有什么傳說】相關文章:
夏至的天氣有什么特點 夏至氣候有哪些特點04-26
夏至有什么風俗及活動12-14
關于夏至的傳說故事05-09
有關夏至的傳說故事05-03
有關夏至的傳說故事03-08
夏至有什么風俗和講究04-29
夏至有什么風俗和講究實用04-28
夏至節(jié)吃什么05-22
今日夏至吃什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