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術工作上保持動力達成目標的方法
出國 2012年09月14日 12時訊 如何在學術工作上保持動力、達成目標?「高教紀事報」徵詢幾位專家,包括寫過40本書的暢銷心理學作家、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教授羅勃史坦柏格,分析箇中秘訣。大部分專家都認為熱情與抗壓性是最重要的特質,一個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很容易妄自菲薄、淺嘗輒止。
自律:堅持原則、了解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知道如何避免誘惑。史坦柏格舉自己為例,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回家看他的三胞胎小孩,但無論如何,他一定會做完備課進度,備完教科書的五章才離開辦公室。紐約大學的彼得戈維澤教授說,這種具體細微的小堅持比設定一個遠大目標(例如「在八月底前備完新學期的整門課」)有用得多。善用"if then"思考方式(「若發(fā)生X,便採取Y行動」),可以想好要達成目標的每一個步驟,遇到障礙時就能有備而來、妥善處理。
毅力:賓州大學教授安琪拉德克沃茲引用約翰韋恩主演的電影「真實的勇氣」(True Grit)來形容這種堅忍不拔的特質。追求目標就像跑馬拉松,當旁人紛紛因為無聊、失敗、災難或遇到瓶頸而半途放棄,有毅力的人才能堅持到最后。
嚴謹:「嚴謹性」是心理學上的五大人格特質之一,多被認為是與工作表現(xiàn)最有關的一項。其他四項是外向性、開放性、神經(jīng)質、親和性。嚴謹?shù)娜送ǔW魇掠袟l理且負責,但也比較傳統(tǒng)、墨守成規(guī)。然而,好的研究往往是要顛覆現(xiàn)狀、創(chuàng)造新知,因此,專家認為,雖然謹慎與責任感都很重要,但對研究工作而言,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性可能又更勝一籌。
創(chuàng)造力:優(yōu)秀的學者大都是靈活、自信、甚至狂妄的人,「創(chuàng)新」常常就是得沖撞體制。
專注:多產(chǎn)的學者通常一次只專心于一件事,搖擺不定只是破壞專心又浪費時間。研究發(fā)現(xiàn),冥想與專注呼吸能讓人更專心于眼前的事務。專家說,工作效率高的人很快就能進入狀況,這些人通常不會讓工作堆在辦公桌上,但也會刻意保持連續(xù)幾個小時專心工作,這段時間不看電子郵件、也不上推1特或臉1書。
史坦柏格教授說,一個成功的學者有創(chuàng)造力、敢于冒險、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強項與弱點。例如,一個對教學充滿熱忱但苦于拿不到研究經(jīng)費的老師,就應該要去一所重視教學的學校,方為適才適所。
「不論是哪一種人,大家都很容易被趕著截稿期限的論文和各種會議吃掉太多時間!故诽拱馗裾f!改憔褪且獩Q定優(yōu)先順序,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做到』,這樣目標就真的會達成!
抗壓性、毅力、責任感、創(chuàng)造力、專注、自律─這些都是成功學者常分享的訣竅。
【在學術工作上保持動力達成目標的方法】相關文章:
關于時刻保持工作激情的方法07-18
工作上吸引貴人相助的方法06-26
保持健身熱情的七大方法09-24
家長與孩子的班主任保持溝通的方法08-11
工作時,10個方法讓你的大腦保持活力09-01
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的方法09-01
父母幫孩子找到目標和動力的方法05-11
保持善良作文10-03
保持距離作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