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1
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選段,回答問題。
(1)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語。
。1)能謗譏于市朝 謗:_______
。2)聞寡人之耳者 聞: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語句。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分別寫出文中表現(xiàn)齊威王納諫后在國內(nèi)和國外產(chǎn)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齊威王和鄒忌個性鮮明,你更欣賞哪一位,說說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錯。(2)聞:使……聽到
2.現(xiàn)在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颍喝缃颀R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重點詞“地”、“方”翻譯正確即可。
3.國內(nèi):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國外: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4.示例1:我更欣賞鄒忌,因為鄒忌能用生動委婉的`方式勸說,我嗯他身上學到了與他人交往的藝術。
示例2:我更欣賞齊王,他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規(guī)勸。我看到了他寬廣的胸懷。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2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關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1.下面哪兩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相同?()
A.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能謗譏于市朝 百里奚舉于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聞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小石潭記》)
E.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廣故數(shù)言欲亡(《陳涉世家》)
2.下面句中加粗詞語的古今意義哪一項相同?()
A.今齊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C.可以一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D.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從文中看,齊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種諫,《曹劌論戰(zhàn)》中的'“忠之屬也”也是一種諫,《捕蛇者說》中的“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可以認為是另一種形式的諫,進諫者都關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對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C
2.D
3.燕圖、趙國、韓國、魏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4.“蔽”,指受蒙蔽。從文中看,齊威王除“蔽”的效果:在內(nèi),“雖欲言,無可進者”;對外,燕、趙、韓、魏“皆朝于齊”(“戰(zhàn)勝于朝廷”)。
5.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考生的回答言之成理即可。《鄒忌諷齊王納諫》“王之蔽甚矣”要求齊王廣開言路、聽取民聲、關注民意,《曹劌論戰(zhàn)》“忠之屬也”要求魯莊公取信于民,《捕蛇者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是希望統(tǒng)治者關注百姓的疾苦。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3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ā多u忌諷齊王納諫》節(jié)選)
【乙】及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①。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②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③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庇谑桥婀z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
酈生因言六國從橫④時。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酈生曰:“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天下之沖⑤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⑥足下。即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nèi)應。”于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
(節(jié)選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有刪減)
[注釋]①酈生:酈食(yì)其,本為監(jiān)門吏,后來成為劉邦的謀士。沛公:即漢高祖劉邦。②倨:通“踞”,叉開雙腿坐著。③且:還是。④從橫:從,同“縱”,合縱、連橫。⑤沖:要塞。⑥下:投降、歸降的意思。
18. 下面句子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臣之妾∕畏臣 B.今齊地方∕千里
C.使人∕召酈生 D.何謂∕助秦攻諸侯乎
19. 解釋下面加點詞語。(4分)
。1)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 (2)時時而間進 ( )
。3)于是沛公輟洗 ( ) (4)延酈生上坐 ( )
20. 把甲文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
21. 下面對乙文畫線句子意思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2分)
A.如果您一定要聚合民眾,召集義兵來誅殺暴虐無道的秦王,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傲慢無禮的態(tài)度來拜見長者。
B.如果您一定要帶領徒弟們,召集義兵來誅殺暴虐無道的秦王,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傲慢無禮的態(tài)度來接見長者。
C.如果您一定要聚合民眾,召集義兵來推翻暴虐無道的'秦王朝,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傲慢無禮的態(tài)度來接見長者。
22. 通讀甲乙兩文,回答下面問題。(6分)
。1)齊威王發(fā)布的命令中 “三賞評選標準”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攻打陳留一役中,酈生給劉邦出了怎樣的計策?(3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4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題。(16分)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ü(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三年,勾踐聞吳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報越,越欲先吳未發(fā)往伐之。范蠡①諫曰:“不可,臣聞兵者兇器也,戰(zhàn)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痹酵踉唬骸拔嵋褯Q之矣。”遂興師。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棲②于會稽,吳王追而圍之。
(節(jié)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注】①范蠡【lǐ】:人名,越國大夫。②保棲:守衛(wèi)居住。
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2)時時而間進 間:______
(3)且以報越 且: ______ (4)戰(zhàn)者逆德也 逆: ______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B.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C.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D.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3分)
(2)越欲先吳未發(fā)往伐之。(2分)
9.簡要分析鄒忌和范蠡勸諫的方式和結果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
(二)(16分)
6.(4分)(1)偏愛 (2)偶然(偶爾)(3)將要(4)違背
7.(3分) C
8.(5分)(1)(3分)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1分),傳到我耳朵里的(1分),可得下等獎賞(1分)。(意思正確,句子通順即可)
(2)(2分)越國打算在吳國未發(fā)兵之前去攻打吳國。( “伐”翻譯正確1分,句意正確1分。)
9.(4分)甲文中鄒忌委婉勸說,齊威王樂于納諫,齊國大治(2分);乙文中范蠡直言勸諫的方式,越王不聽良言,越國大。2分)。
參考譯文:
越王勾踐三年,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士兵,將報復越國,越國打算在吳國未發(fā)兵之前去攻打吳國。范蠡進諫說:“不行,我聽說兵器是兇器,攻戰(zhàn)是違背道德,爭先打仗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陰謀去做違背道德的事,喜愛使用兇器,親身參與下等事,定會遭到天帝的反對,這樣做絕對不利!痹酵跽f:“我已經(jīng)做出了決定。”于是舉兵(進軍吳國)。吳王聽到消息后,動用全國精銳部隊迎擊越軍,在夫椒大敗越軍。越王只率領五千名殘兵敗將退守在會稽,吳王乘勝追擊包圍了會稽。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5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9 ~12題。(12分)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ㄟx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靖郭君將城①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②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本腹蛞娭?挖叾M曰:“海大魚!币蚍醋。君曰:“客有于此!笨驮唬骸氨沙疾桓乙运罏閼颉!本眨骸巴觫郏灾!睂υ唬骸熬宦劥篝~乎?網(wǎng)不能止,鉤不能牽,蕩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④,奚以薛為?失齊,雖隆薛之城到于天,猶之無益也!本眨骸吧啤!蹦溯z城薛。
。ㄟx自《戰(zhàn)國策》)
【注釋】①城:修筑城墻。②謁者:主管傳達通報的小吏。③亡:不。這里指(我)不怪罪你。④陰:通“蔭”,庇護。
9.選出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 )(3分)
皆以美于徐公 聞寡人之耳者
A. B.
客有于此 君不聞大魚乎
雖欲言,無可進者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C. D.
雖隆薛之城到于天 靖郭君謂謁者無為客通
10.將選文中畫線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2)鄙臣不敢以死為戲。
11.【甲】文中齊王強國的原因有哪些?(2分)
12.鄒忌和齊客分別是針對什么問題勸諫的`?他們共同采用了怎樣的勸諫方式?(3分)
答案:
9.C【解析】A.于:比/在;B聞:使……聽說/聽說。C.雖:均為“即使”的意思。D謂:叫作/告訴。
10.(1)幾個月以后,還偶爾有人來進諫:
(2)我不敢用性命來開玩笑。
11.齊王是一個賢明的君主,善于納諫;國內(nèi)有善于勸諫的大臣。
12.鄒忌是針對“王之蔽甚矣”勸諫的;齊客是針對“靖郭君將城薛”勸諫的;都是委婉勸說。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6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10分)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ㄒ遥┬鹾蒙,說①人之謂己能用強②也,其實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中關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悅之,然則宣王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三石實也③;九石名也。宣王悅其名而喪其實。(選自《漢書·宣公好射》)
【注釋】①說(yuè):同悅高興,喜歡。②用強:使用強弓。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虛名。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
⑴臣之妻私臣。()
⑵期年之后。()
、欠谴笸跏肽苡檬牵浚ǎ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谱笥医砸囍。
8.從上文兩個語段中你得到了哪些為人處世的.啟示?(答出2點)(3分)
參考答案:
6、(3分)(1)偏愛(2)滿一年(3)誰
7、(4分)(1)臣子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2)大臣們都拉弓試了試。
8、(3分)(答出一點得1分,兩點得滿分)答題要點:①做人要真誠,要敢于說真話,并要講究方法。②做人要注重實際,不能愛慕虛榮。③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7
、汆u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眨旃珌,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弁踉唬骸吧!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瘢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苎唷②w、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A.忌不自信小信未孚B.朝服衣冠朝暉夕陰C.聞寡人之耳者雞犬相聞D.時時而間進又何間焉
【小題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翻譯:________
。2)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翻譯:_______
【小題3】從文中找出能表現(xiàn)鄒忌自省心理歷程的語句。(2分)
答:________
答案
【小題1】B (共2分)
【小題1】(1)我的妻子認為我漂亮,是偏愛我。
。2)從這些看來,大王你受蒙蔽很深了。
【小題1】“忌不自信” “自以為不如” “又弗如遠甚” “(暮寢而)思之”
。ü2分。每兩點1分)
解析【小題1】B二者都是“早晨“。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diào)整。(共4分。第一句2分,重點詞語“美”、“私”;第二句2分,重點詞語“蔽”、“甚”)
【小題1】學生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學會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內(nèi)容。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8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題。(10分)
【甲】
、汆u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谟谑侨氤娡酰唬骸俺颊\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弁踉唬骸吧!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④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發(fā)政舉事,無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數(shù)百人、被服以立、無不曰:‘吾君麗者!’內(nèi)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皆以美于徐公 是以至此 B、吾妻之美我者 由宋君觀之
C、至于鄙 皆以美于徐公 D、暮寢而思之 宋昭公亡而能悟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2)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
11.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甲】選文第③段寫齊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獎賞進諫的群臣吏民,從“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響來看,齊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B、【甲】選文第④段寫燕、趙、韓、魏皆朝于齊,作者以夸張之語收束全文,意在從正面突出鄒忌的治國之才。
C、【甲】文中“諷、刺、諫、謗、譏”幾個詞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詞。
D、【乙】選文“宋昭公亡而能悟”可見宋昭公有著冷靜、清醒的頭腦,這也是他后來能夠“反國”的原因之一。
答案:
9. D
10.(1)滿一周年之后,即使想要進言,也沒有什么可以進諫的內(nèi)容了。(其中,“期”“雖”各1分。但如句子整體不通暢,扣1分。)
。2)通過宋君看來,做君主的與國人離心最終亡國的原因,就是因為阿諛奉承的人太多了。(其中,判斷句式1分,“所以”解釋1分。但如句子整體不通暢,扣1分。)
11.B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9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題。(15分)
【甲】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A)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B)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齊景公①好弋②,使燭鄒③主④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惫唬骸翱!庇谑钦俣鴶(shù)之公前,曰:(C)“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D)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罪已畢,請殺之!惫唬骸拔饸ⅲ」讶寺劽。”
。ㄟx自《晏子諫殺燭鄒》)
注解:①景公:春秋后期齊國國君,齊靈公之子,齊莊公之弟。②弋(yì):系著繩的箭,此處名詞作動詞,指捕鳥。③燭鄒:齊景公的臣仆。④主:掌管。
8.按要求作答。(6分)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燕、趙、韓、魏聞之 勿殺!寡人聞命矣
B.魚我所欲也 公怒,詔吏欲殺之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使燭鄒主鳥而亡之
D.吾與徐公孰美?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2)與“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一句中 “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以其境過清 B.策之不以其道
C.皆以美于徐公 D.俯身傾耳以請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10.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B.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C.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
D.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
11.下列對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齊威王虛心“納諫”,積極“除弊”,使得齊國內(nèi)政修明,吸引了各諸侯國前來朝見。
B.甲文按三問答、三類比、三賞賜、三變化來展開,活潑生動、水到渠成,藝術效果強烈。
C.晏子從維護齊王根本利益出發(fā),指出狂殺無罪之人會帶來嚴重后果,從而達到勸諫目的。
D.兩文都啟示我們說話要達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對象尊重對方,直截了當指出對方不足。
答案:
8.(1)【文言詞語理解】(3分)B.想要(A.聽到明白,接受 C.出使命令,派遣(上級對下級) D.誰同“熟”,仔細)
。2)【文言詞語理解】B.按照(A.因為 C.認為 D.來)
9.【文言翻譯】 (3分) 命令剛剛下達,許多大臣進諫,門口和庭院熱鬧得像市場一樣;幾個月后,偶爾才有人進諫。
10.【文言斷句】(3分) D (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
11.【文意理解】(3分)D (不要直截了當,要委婉)
.
譯文:
.齊景公喜歡捕鳥。(有一次,他捕到了一只漂亮的鳥,)就命令燭鄒管理鳥。不久,鳥逃跑了。齊景公氣壞了,下令官吏想殺了他。晏子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請讓我列數(shù)他的罪狀然后按照罪行殺掉他!饼R景公說:“好的!庇谑钦僖姞T鄒,在齊景公面前列數(shù)他的罪行,說:“燭鄒!你是我們君王的養(yǎng)鳥人,卻讓鳥逃跑了,這是第一條罪行;讓我們君王為了一只鳥就要殺人,這是第二條罪行;讓諸侯聽到這件事,認為我們的君王看重鳥而輕視手下的人,這是第三條罪行。燭鄒的罪已經(jīng)列舉結束,請殺死燭鄒!本肮f:“不用處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10
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完成后面的題。(10分)
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窺鏡,謂其妻曰 窺: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視之孰: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之蔽甚矣 蔽: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1)時時而間進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2)戰(zhàn)勝于朝廷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歸納第一、二段文字的大意。(2分)
第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按要求填空。(2分)
鄒忌的諷諫藝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貼切自然,入情入理,讓人聽得心悅誠服。
參考答案:
小題1:(1)觀看(2)仔細(3)偏愛(4)受蒙蔽
小題2:(1)偶爾有人進諫。(2)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的國家。
小題3:(1)鄒忌與徐公比美以及鄒忌的冷靜思考(2)鄒忌以切身經(jīng)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小題4:把家事和國事緊密結合起來,以切身經(jīng)歷設喻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11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1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誠:確實
B.臣之妻私臣 私:偏愛
C.皆以美于徐公 以:用來
D.今齊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圓
1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2分)
答:
14.選文是鄒忌上朝時對威王說的`一段話,鄒忌要告訴威王的是什么?我們從中可以得到怎樣的啟示?(2分)
答:
答案:
12.C
13.由此看來,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嚴重了。
14.(1)威王(您)受了很重的蒙蔽。(2)示例:一個人位高權重的時候,就有可能受蒙蔽而不明真相。(或:有時候因為種種原因,你聽到的不一定是真話)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12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節(jié)選《鄒忌諷齊王納諫》)
【小題1】解釋加橫線的詞。
。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 ) (2)王之蔽甚矣。(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 (4)時時而間進。( )
【小題2】選擇與例句中以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
例:皆以美于徐公。
A 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B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C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D 成,將以攻宋。
【小題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小題4】閱讀節(jié)選內(nèi)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自己受到的啟發(fā)。
答案:
【小題1】1)確實 2)受蒙蔽 3)指責 4)偶然,間或
【小題2】C
【小題3】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或議論我的過錯,傳到我的耳中來的,授給下等獎賞。
【小題4】要善于勸誡他人,更要善于聽從別人的勸誡。要清醒對待鮮花和掌聲,分清是肯定還是諛辭。不輕易受蒙蔽。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如本題中誠刺間古今意義都不同,要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內(nèi)容,弄清例句中字詞的意思,然后根據(jù)自己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各項中字義,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進行比較。C句中以與例句中的以都是認為的意思。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鍵詞語市朝聞下,最后疏通句子。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根據(jù)文中所說的對于贊美與批評所應持的態(tài)度,結合自己生活實現(xiàn)談認識即可。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13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題目。
。ㄒ唬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1. 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俳砸悦烙谛旃 ②時時而間進
2. 翻譯下面的`句子。
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3. 文中齊威王和鄒忌,你更欣賞那一位?說說你的看法。
(二)
陳曉咨善射,百發(fā)百中,世以為神,常自號曰“小由基”①。及守荊南回,其母馮夫人問:“汝典郡②有何異政?”堯咨云:“荊南當要沖,日有宴集,堯咨每以弓矢為樂,坐客罔不嘆服!蹦冈唬骸叭旮附倘暌灾倚⑤o國家,今汝不務行仁化而專一夫之伎③,豈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魚④。
【注釋】①由基:養(yǎng)由基,戰(zhàn)國時楚國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務。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魚;古人的一種佩飾。
4. 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世以為神(以為:把……當作)
B. 及守荊南回(及:和,與)
C. 坐客罔不嘆服(罔:沒有)
D. 今汝不務行仁化而專一夫之伎(務:致力,從事)
5.翻譯下面的句子。
豈汝先人志邪?
6.陳堯咨的母親為什么杖打他?
參考答案:
1.①比。②間或、偶然。
2.一年以后,即使想說,也沒什么可進諫的了。
3.示例:我更欣賞鄒忌,因為鄒忌能用生動委婉的方式勸說,這是一種智慧。我更欣賞齊威王,因為他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虛心接受他人勸諫。
4.B
5.難道是你死去的父親的心意嗎?
6.陳堯咨的母親認為陳堯咨只圖自己享受而荒廢政事,辜負了父母對他忠君報國的期盼。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14
甲文
鄒忌入朝見威王,曰:“……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文
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闬①謂鄒忌曰:“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zhàn)不勝,田忌不進②;戰(zhàn)而不死,曲橈③而誅!编u忌以為然,乃說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戰(zhàn)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闬,公孫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⑦天下,欲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孫闬因令人捕為人卜者⑨,亦驗其辭⑩于王前。田忌遂走。(《戰(zhàn)國策.齊策一》)
[注]①闬:讀hàn。②不進:指不再威脅到鄒忌。③曲橈(náo):曲橈,這里指混淆視聽、羅織罪名。④說(shuì):勸說,說服。⑤十金:當時齊國二十兩為一金。⑥卜(bǔ):燒灼龜甲,看其裂紋以預測吉兇。⑦威:威懾,使恐懼而屈服。⑨為大事:這里指造反。⑨為人卜者:幫人占卜預測吉兇的人。⑩驗其辭:驗證占卜者講的話。
1.解釋下列詞語。
。1)門庭若市:____________
(2)面刺:____________
。3)期年:____________
。4)不相說:____________
。5)走: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兩個畫線句子的意思。
。1)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鄒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出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
A.甲文中“諷、刺、諫、謗、譏”幾個詞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詞。
B.甲文中“戰(zhàn)勝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證據(jù)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C.戰(zhàn)功可以抹殺,事實可以歪曲。乙文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傳播決定事實,事實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實是由那些有心計的人來設計的。
D.讀史可以使人聰明,是非卻需要明辨。乙文中鄒忌采用公孫闬的伎倆,不惜損害國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禍,甚至欲置對方子死地而后快,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兩個片斷中的齊王表現(xiàn)出的性格特征差異很大,試分別加以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門口和庭院像市場一樣(熱鬧),或“形容很熱鬧”。(2)當面指責、當面挑刺。(3)滿一年,或“一年”。(4)不喜歡對方,關系不好,感情不和。(5)跑、逃走、逃跑、出逃。
2.(1)這就是(所謂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敵國)。
。2)鄒忌認為(公孫鬧的計策)有道理,就勸說齊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國。(意對即可)
3.C
4.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納忠言、決心納諫除弊的賢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將領,被鄒忌、公孫闈所騙而逼走了大將田忌,暴露出偏聽偏信的糊涂一面。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15
(甲)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眨旃珌,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9.《戰(zhàn)國策》一書,是 時期由 (人名)編輯整理的。(1分)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傩薨顺哂杏( ) ②孰視之 ( )
、鬯轿乙 ( ) ④今齊地方千里 ( )
11.鄒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對眾人不切實際的贊美之辭,他為什么能夠做到不受迷惑?(2分)
答:
12.文中齊威王的形象雖著墨不多,僅應答過程中的一個“善”字的語言描寫,便使威王的氣度、神韻盡現(xiàn),這一“善”字表明了什么意思?(2分)
答:
13.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憂,可見進諫并非易事,而鄒忌卻能讓齊威王欣然納諫,令人佩服。鄒忌的進諫頗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齊威王進諫的?(3分)
答:
。ㄒ遥╅喿x下文,回答問題。(5分)
鄧艾字士栽,少孤。年十二,隨母至潁川,讀故太丘長陳寔①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士則”,艾遂自名范,字士則。后宗族有與同者,故改焉。同郡吏父憐其家貧,資給甚厚,艾初不稱謝。每見高山大澤,輒規(guī)度指畫軍營處所,時人多笑焉。
遷汝南太守,至則尋求昔所厚②己吏父,久已死,遣吏祭之,重遺其母,舉其子與計吏③。
。ㄟx自《三國志·鄧艾傳》)
【注釋】①陳寔(shí):字仲弓,潁川許人,東漢名士。②厚:厚待,優(yōu)待。③計吏:官職名。
14.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輒規(guī)度指畫軍營處所( ) ②重遺其母( )
15.鄧艾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在《三國演義》中有精彩的描寫。選文中,他在任汝南太守前,哪些行為體現(xiàn)了他的與眾不同?(2分)
答:
16.文中“至則尋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遺吏祭之,重遺其母,舉其子與計吏”,這句話體現(xiàn)了鄧艾怎樣的性格特點?(2分)
答:
9.西漢(或漢)劉向(每空0.5分)
10.①長,這里指身高②通“熟”仔細③偏愛④方圓(每小題0.5分)
11.略。(圍繞“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頭腦冷靜,客觀分析問題,善于觀察,勇于深思;實事求是;不偏聽偏信,能客觀冷靜地認識自己”回答。答出任意一點,意思對即可)
12.略。(圍繞“接受,認同,贊賞,肯定;③意識到納諫或廣開言路的必要;④能認識到興利除弊的必要;表明改革的決心大”回答。答出任意一點、意思對即可)
13.示例我:鄒忌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喻國家大事,以小見大,自己及君,含蓄委婉。啟發(fā)國君意識到自己受了蒙蔽,從而達到了進諫的目的。(圍繞“設喻說理;類比推理;設喻;諷喻”中任意一點展開回答。意思對即可)
14.①計劃、規(guī)劃、皂片、籌劃 ②給予、饋贈、給、贈給(每小題0.5分)
15.略。(圍繞“讀陳寔的碑文就按碑文內(nèi)容給自己改名,受不馬上稱謝,看到高山大澤就規(guī)劃軍營處所”或用原文回答。(“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世則”。艾遂自名范,字士則”;“ 同郡吏父憐其家貧,資給甚厚,艾初不稱謝。每見高山大澤,輒規(guī)度指畫軍營處所”答出任意兩點即可,意思對即可)
16.略。(圍繞“知恩圖報;懂得感恩”回答,意思對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相關文章:
鄒忌諷齊王納諫【精選】05-30
鄒忌諷齊王納諫02-28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yōu)選】05-29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03-09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12-02
《對岸》閱讀練習07-01
《鄉(xiāng)愁》閱讀練習03-05
《還給誰》閱讀練習12-17
《甘羅》閱讀練習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