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nèi)容。你知道哪些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識點1
知識摘要
1.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氣的垂直分層及特征。
2.大氣的受熱過程;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及氣壓帶風帶。
3.大氣運動,大氣運動的基本形式。
4.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副熱帶高壓與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梅雨、伏旱。
知識結構
一、大氣的成分
1、干潔空氣: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氣
3、固體雜質(zhì)
二、大氣圈的結構
1、對流層
2、平流層
3、高層大氣
三、大氣運動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熱不均
2、水平運動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
3、水平運動原動力:水平氣壓梯度力
四、大氣水平運動受力
1、水平氣壓梯度力:決定原始風向、風速
2、地轉偏向力: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
3、摩擦力:改變風向,減小風速
五、大氣環(huán)流
1、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緯、中緯、高緯
2、季風環(huán)流
(1)成因: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
(2)分布:東亞:溫帶季風氣候;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識點2
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fā)育。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fā)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
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1900年以來,中國死于地震的人數(shù)達55萬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數(shù)的53%;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qū)14個省份,造成27萬余人喪生,占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shù)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房屋倒塌達700萬間。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qū)的23條地震帶上。
這五個地區(qū)是:
、倥_灣省及其附近海域;
、谖髂系貐^(qū),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區(qū),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
、苋A北地區(qū),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
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臺灣省位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區(qū)位于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qū)處于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布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jiān)視防御區(qū)的重要依據(jù)。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12-18
地理必修一知識點03-04
高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識點03-04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復習02-27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03-03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精選【五篇】12-19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12-19
高一上冊地理重要知識點歸納整理03-06
語文高一必修一知識點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