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知識點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一些?嫉膬(nèi)容,或者考試經(jīng)常出題的地方。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guān)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力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jié)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二、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艜r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潜容^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分類:(根據(jù)運動路線)
(1)曲線運動
(2)直線運動
、駝蛩僦本運動:
A、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
B、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m/s運輸中單位km/h兩單位中m/s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
、蜃兯龠\動: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性質(zhì):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4、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5、力的測量:
(1)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彈簧測力計: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四、慣性和慣性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排nD第一定律內(nèi)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慣性:
、哦x: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
、普f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五、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3、力和運動狀態(tài)的關(guān)系:
物體受力條件物體運動狀態(tài)說明
力不是產(chǎn)生(維持)運動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為0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六、壓強
1、壓力:
、俣x: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②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 =物體的重力G
、垩芯坑绊憠毫ψ饔眯Ч蛩氐膶嶒灒
課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guān)。
2、壓強:
、俣x: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谖锢硪饬x: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酃絧=F/ 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軌簭妴挝籔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
、菰龃蠡驕p小壓強的方法:改變壓力大小、改變受力面積大小、同時改變前二者
七、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nèi)部產(chǎn)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⑴液體內(nèi)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圃谕簧疃龋鱾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巧疃仍龃,液體的壓強增大;
⑷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3、液體壓強公式:p=ρgh
、拧⒐竭m用的條件為:液體
、、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Pa;g:N/kg;h:m
、、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而與液體的質(zhì)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guān)。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4、連通器:
、哦x: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⑵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菓茫翰鑹、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jù)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1、大氣壓的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艑嶒炦^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內(nèi)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圃矸治觯涸诠軆(nèi),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
、墙Y(jié)論:
大氣壓p0=760mmHg=1900px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日f明: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jié)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 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nèi)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2、標準大氣壓——支持1900px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760mmHg=1900px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約10.3m
3、大氣壓的變化
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在海拔2000米內(nèi)可近似地認為高度每升高12米大氣壓約減小1毫米貢柱,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是不均勻的,低空大氣壓減小得快,高空減小得慢,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jié)、的變化有關(guān)。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4、測量工具:
、哦x: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品诸悾核y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5、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水泵。
八、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
1、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2、浮力的大小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
3、公式:F浮= G排=ρ液V排g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而與物體的質(zhì)量、體積、重力、形狀、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guān)。
九、浮力的應用
1、物體的浮沉條件: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當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上浮;當它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下沉;當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時,懸浮在液體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2、浮力的應用
輪船:采用空心的辦法增大排水量。
潛水艇:改變自身重來實現(xiàn)上浮下沉。
氣球和飛艇:改變所受浮力的大小,實現(xiàn)上升下降。
十、功
1、力學中的功
、僮龉Φ暮x: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②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③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2、功的計算:
①物理學中把力與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诠剑篧=FS③功的單位:焦耳(J),1J= 1N·m 。
、茏⒁猓孩俜智迥膫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
、诠街蠸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diào)對應。
、酃Φ膯挝弧敖埂(!っ=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っ祝荒軐懗伞敖埂)單位搞混。
十一、機械效率
1、有用功和額外功
、儆杏霉Χx:對人們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須要做的功
例:提升重物W有用=Gh
②額外功:
額外功定義: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例:用滑輪組提升重物W額= G動h(G動:表示動滑輪重)
、劭偣Γ
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的和叫做總功。即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W總=FS
2、機械效率
①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②公式:η=W有用/W總
、厶岣邫C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苷f明:機械效率常用百分數(shù)表示,機械效率總小于1
、傥锢硪饬x: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诙x: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③公式:P=W/t
、軉挝唬和咛(W)、千瓦(kW) 1W=1J/s 1kW=103W
十二、動能和勢能
1、動能
、倌芰浚何矬w能夠?qū)ν庾龉?但不一定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趧幽埽何矬w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③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大。
2、勢能
、僦亓菽埽何矬w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
物體被舉得越高,質(zhì)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勢能也越大。
②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
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
、蹌菽埽褐亓菽芎蛷椥詣菽芙y(tǒng)稱為勢能。
十三、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
1、機械能:動能與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
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機械能的總和不變,或者說,機械能是守恒的。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zhuǎn)化規(guī)律:
、儋|(zhì)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谫|(zhì)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zhuǎn)化規(guī)律:
、偃绻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
②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大,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則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拓展:初中物理力教學反思詳情參考
一、新課改觀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
由于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初中物理教學對學生的教育模式往往停留在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中。但是,自從近年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國的初中物理教學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新課改理念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起來,更加注重物理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注重學生的發(fā)展,提倡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此外,新課程改革也對當前的初中物理教材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教材根據(jù)初中生的認知特點,采用了大量生動形象的插圖,這就時初中物理教學更加的生動,也更具趣味性。在新課改的理念學,教師的“教”以及學生的“學”較之以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教師的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學生的學習也更具獨立性和主動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更加頻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相互啟發(fā)、相互溝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二、力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探析力學不僅是物理學中的經(jīng)典學科。
也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初中物理的力學學習是力學基礎性教學,可以為學生高中、大學的力學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初中物理的力學教學為學生傳達一些牛頓運動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等一些力學的基礎性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和原理便是力學中最為基本的概念,學生只有全面的掌握力學中的基礎規(guī)律,才能學好后續(xù)的物理學知識。
三、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力學教學改革
1.初中物理力學教學要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物理的力學教學是物理教學的基礎性教學,也是教學中難點和重點的集中所在。在試卷中,力學題目占的分值比重也是最大的。在初中物理力學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對力學學習的興趣不高,甚至出現(xiàn)了逆反心理,雖然教師努力的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但是仍然難以解決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學得辛苦、教師教得辛苦,確都無法達到目標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應該是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素養(yǎng),讓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態(tài)度和價值觀都能夠得到本質(zhì)的發(fā)展和提高,即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從生活中的力學出發(f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2.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出學生的提問意識
為了更好的完善物理力學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必須要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是激發(fā)學生提問意識的重要方式之一,提問則是搭建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和互動的平臺。因此,教師在設置課堂內(nèi)容時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提問空間,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促進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主動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幫助學生解答問題的過程之中,一定要在學生的思維角度進行思考,根據(jù)學生對力學掌握的實際水平來解決問題,努力促進學生對力學知識的思考和領(lǐng)悟。此外,教師在解答學生問題的同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針對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和容易出錯的部分向?qū)W生提問,根據(jù)力學教學的側(cè)重點將其設計成問題,運用變題和組題的提問形式,給學生搭好臺階,問題的提問應當由淺入深,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力學中的難點、重點。與此同時,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也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索時間,保障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時間來思索答案,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啟發(fā)學生力學思維活動,實現(xiàn)自我探索和發(fā)現(xiàn)。
3.運用課堂中隨處可見的道具,提高力學教學的效果
力學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點,是整個初中物理的基礎,并與電學、原子物理、氣體等知識相結(jié)合貫穿于整個初中物理課程中,如果學生力學知識掌握的不好,基礎沒有打好,對以后物理知識的學習也會難以理解,造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為此,教師可以將課堂中隨處可見的道具利用起來來提高力學教學的效果。例如,可以將課堂中常用的工具“粉筆”全面的利用起來,粉筆是教師與學生最為重要的溝通工具,除了書寫功能以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粉筆的其他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消化抽象的知識,增加力學教學的趣味性和科學性。例如,要幫助學生理解自由落體運動中空氣阻力、物體 量與物體下落速度的大小就可以利用粉筆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取一張紙和一只粉筆,在一樣的高度釋放令其自由下落。這時,發(fā)現(xiàn)粉 筆的下落速度比紙要快,教師向?qū)W生提一定的問題,自由落體不是不論物體質(zhì)量,下落速度都是一樣么,怎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由學生思考后回答問題,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再將紙揉成紙團,與粉筆一起放在同樣的高度釋放,這個時候粉筆和紙團就是同時著地的,這樣就很好的讓學生理解了自由落體運動,并把空氣阻力對自由落體運動的影響很直觀的展現(xiàn)出來,從而印證教材上的結(jié)論。另外,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慣性定律,教師可以采用粉筆和紙相結(jié)合的方式跟學生演示,首先準備一張平整光滑的桌子,將幾支粉筆壓在白紙的一端將白紙的三分之一固定在桌子上。由教師演示,迅速的將紙抽離,這時候紙抽離出來,但是粉筆還是屹立不倒的,這就是慣性定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隨后,教師可以由學生自愿上臺的形式讓學生來自己實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慣性定律的概念和意義。
【初中物理力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初中物理力的知識點09-02
初中物理力知識點2篇01-26
初中物理常見的力知識點總結(jié)11-01
初中物理力的復習要點12-06
必修一物理力知識點09-16
中考物理知識點:運動和力04-13
初中物理知識點大全12-14
【精】中考物理知識點:運動和力01-06
必修一物理力知識點3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