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山鬼形象分析
《山鬼》是《楚辭·九歌》篇名。關(guān)于山鬼的身份,中國民間有多種傳說,女神,精怪,山神等。為祭祀山神之歌,所描寫神姿態(tài)和衣飾,系一女性。內(nèi)容多表現(xiàn)離憂哀怨之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山鬼形象分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山鬼形象分析
《山鬼》出自《九歌》的第九首!毒鸥琛肥且唤M祀神的樂歌,據(jù)說是[屈原]在民間祀神樂歌的基礎(chǔ)上加工修改而成的。《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愛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說的山神,因?yàn)槲传@天帝正式冊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稱[山鬼]。
《山鬼》采用[山鬼]內(nèi)心獨(dú)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麗、率真、癡情的少女形象。全詩有著簡單的情節(jié):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約定某天在一個地方相會,盡管道路艱難,她還是滿懷喜悅地趕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卻沒有如約前來;風(fēng)雨來了,她癡心地等待著情人,忘記了回家,但情人終于沒有來;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風(fēng)雨交加、猿狖齊鳴中,倍感傷心、哀怨。
詩的第一節(jié)主要從各方面描繪了[山鬼]的美好!叭粲腥恕币辉~,準(zhǔn)確地傳達(dá)出[山鬼]給人的迷離惝恍、來去飄忽之感。“被薜荔兮帶女羅”以及下文中的“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等寫[山鬼]的裝束,既活畫出[山鬼]這樣一位身為山林之神的自然女兒的形象,又暗示了她外表和內(nèi)心的美好,這也是[屈原]的善于以香草比美好品德的手法的體現(xiàn)!凹群庥忠诵,子慕予兮善窈窕”,[山鬼]的這兩句突如其來的自夸,就好像演員在舞臺上的第一個亮相,其美好形象讓讀者眼前一亮。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沒有仔細(xì)地描摹[山鬼]的外貌,而是借她的愛人之口來贊美她的神態(tài)之美。這不禁令人想到《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對“碩人”的美貌的描寫:“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面幾句窮形盡相的比喻固然煞費(fèi)創(chuàng)作者的苦心,可欣賞者們并不太領(lǐng)情,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能見出“碩人”女兒情態(tài)與生命活力的詩句才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贊譽(yù)!渡焦怼分械倪@句詩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更何況它是出自[山鬼]的愛人之口呢!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山鬼]在赴約途中,想起愛人對自己的贊譽(yù),不禁滿心歡喜,此時更恨不得馬上與愛人見面。為了與愛人見面,她還特意準(zhǔn)備了禮物:“折芳馨兮遺所思!
第二節(jié)寫[山鬼]在約定處焦急等待愛人的情景,見出她溫柔、癡情的性格。天色變了,下起雨來,由于還沒見著愛人,[山鬼]并不甘心就此回家!皻q既晏兮孰華予”一句,寫出古今女子共有的心理:對于時時威脅到自己青春容顏的時光流逝,惟一可令她們感到欣慰和放心的就是愛人對她們的欣賞和寵愛;如果愛人不在身邊呢,自然容顏暗淡,沒有光彩了。這句心理描寫,使[山鬼]形象更多了凡俗氣息,更讓人覺得她的親切、可愛。而類似的表達(dá)在后世詩歌中是屢見不鮮的,如“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里就有“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在長久的等待中,[山鬼]不免要揣想,他到底因?yàn)槭裁床粊砀凹s呢?“君思我兮不得閑”既是為愛人開脫,也是自我寬解之詞吧。
第三節(jié)寫總也不見愛人到來,[山鬼]開始心生疑懼,隨著希望徹底落空,[山鬼]對愛人不禁有所怨憤。“山之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陰松柏”贊美[山鬼]的美好高潔;“君思我兮然疑作”承上“君思我兮不得閑”而來,至此時,[山鬼]的忍耐已到了極點(diǎn),她不由自主地要往壞的方面想;天黑了,雷聲隆隆,雨大起來了,猿狖也凄厲地鳴叫起來,風(fēng)颯颯地吹過樹林,——這一切,讓[山鬼]倍感孤獨(dú)、凄涼,她怎能不抱怨呢?“思念你只會徒然地讓我飽嘗憂愁!”
這首詩情感線索清晰,與此相應(yīng)的是,詩人善于借助景物描寫來烘托、渲染女主人公的情感變化,這在第二、三節(jié)中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第二節(jié)中,看到愛人并沒有如約前來,[山鬼]愉快的心情蒙上了陰影,而天氣也是“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第三節(jié),在愛人終于不至,[山鬼]無限傷心、哀怨之時,風(fēng)雨也更猛烈起來,并夾雜著猿狖的哀鳴。
山鬼的原文以及賞識
原文
作者: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貍,
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
折芳馨兮遺所思。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
路險(xiǎn)難兮獨(dú)后來。
表獨(dú)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
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
留靈修兮憺忘歸,
歲既晏兮孰華予。
采三秀兮于山間,
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悵忘歸,
君思我兮不得閑。
山中人兮芳杜若,
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
猿啾啾兮狖夜鳴。
風(fēng)颯颯兮木蕭蕭,
思公子兮徒離憂。
楊梓卉賞譯:
住在若木神樹下的山妖,生長于山林深處的仙境。
披掛著大葉薜荔的坎肩,纏著柔韌女蘿藤的腰帶。
她神情純潔且天真浪漫,美目流盼時又巧笑倩倩。
無數(shù)多情的少年愛慕她,渴求她婀娜多姿的身材。
趁驅(qū)氣勢他們圍狩赤豹,縱情追擊捕捉斑斕大虎。
給白馬佩紫色的辛夷花,讓熊羆都頭戴芳香桂冠。
裝飾著紫紅石斛蘭披肩,腰間掛香氣四溢的杜蘅。
少年們奉獻(xiàn)最珍貴香花,贈給那令人相思的女神。
我從幽竹遮天的山林來,跋山涉水加入求愛隊(duì)伍。
我不畏艱辛登爬到山頂,宣布世界上唯獨(dú)的最愛。
山嵐和風(fēng)云都來干擾我,紛紛地涌擠到我的腳下。
太陽落下山斂盡了光芒,白晝從遙遠(yuǎn)的天邊昏暗。
東風(fēng)飄蕩起云霧和迷茫,風(fēng)雨之神也都趕來顯靈。
山神啊求你留下靈修吧,讓我安心跟隨不再離開。
就算歲月老去也不離棄,還有誰能令我有此榮譽(yù)。
在深山為女神采摘靈芝,重重疊山石纏纏繞的藤。
誰在埋怨我從此不歸家,是誰在不間歇地想念我。
迷失在繁華山林的人啊,一心只為尋求那叢芬芳。
渴了就掬山澗的甘泉飲,累了就借松柏的樹蔭歇。
那些思念我的人安心吧,不要有滿心牽掛的樣子。
雷聲如霹靂震響在山林,狂風(fēng)暴雨令天地昏沉沉。
耳邊只能聽到猿的哀鳴,更有深夜里慘叫的長尾。
整座山谷轟響妖風(fēng)颯颯,落木蕭蕭春夏秋冬枯榮。
我已然失落得沒有方向,徒有想念和無奈的離愁。
所讀過的,關(guān)于《山鬼》的注解和演譯,得到統(tǒng)一的形像,描述“山鬼”是一個山野里失愛的怨婦。我按這種理解來讀屈原的原作,覺得無比的艱澀難懂。于是,很多年再也沒碰過楚辭。
偶然,我為蔡瀾先生畫漫畫玩,畫了一只粉色小貍。在修改小貍造型的時候,我加了條紋。于是,就想起有文貍一詞。那是接近我本名發(fā)音的詞,忽然就喜歡上了,到搜索引擎上找注解。得到一句楚辭中的美句:“乘赤豹兮從文貍”,第一印象認(rèn)為,文貍是可愛的,類似小狐貍,小浣熊一類的寵物型小生物。卻發(fā)現(xiàn),那個“乘”字和“從”字給我的直覺是一種速度和力量,是強(qiáng)烈的節(jié)奏感。于是,單就這兩個字再上搜索引擎。
果然,“乘”字絕不單指“騎”。早先,每每看到那些畫山鬼騎虎豹的圖畫,我一直覺得滑稽可笑。我認(rèn)為,“乘”字在這里,不該是騎虎坐豹。而應(yīng)該是一種制造聲勢的意義,是乘興,乘勢的意思。那些愛慕山鬼的壯年山民,他們?yōu)榱吮憩F(xiàn)強(qiáng)壯和勇猛,以獲取山鬼青睞。于是,“乘赤豹兮從文貍”一句,就該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捕獵場景。非常壯麗華美,又氣勢恢弘!俺恕弊指m合譯為乘趁,趁興,驅(qū)趕造勢。接下來,“從”字就非常好理解,它明明白白的,就是一個“縱”字。這一整句,就是驅(qū)逐赤豹,追捕斑皮虎的壯觀豪邁駕勢。符合男子們炫耀體魄技能,向“山鬼”邀功求愛的舉動,符合原始的祭祀活動。這樣,我就將文貍譯作斑斕大虎了。
一句解開,醍醐灌頂。原來的那些費(fèi)解,全是人為的作難自己,所謂作繭自縛是也!渡焦怼,就是一出再簡單淺顯不過的求愛故事,它像童話一樣易解,純潔而瑰麗。它也必須是簡單瑰麗的,才有可能在民間不斷流傳,成為經(jīng)典。
回到開篇的第一字,“若”字一直被當(dāng)作語氣虛詞。當(dāng)作“仿佛”解,這很奇怪。因?yàn),如果山鬼這一形像是那么不可確定的話,那又如何接上“子慕予兮善窈窕”這一句呢?所以,她的美好一定是可見的。那么,開篇就要交代她在哪里。一個“若”字,在古代典故中可以很具體,到了文字歷史復(fù)雜的現(xiàn)代,人們就只好取虛化它作為有深度了。其實(shí),“若”字當(dāng)作神樹“若木”來解,它就是令這個故事有了方向的實(shí)證。“若木”是開滿鮮紅繁花的赤色神樹,會發(fā)“若光”的神樹。一個女子,住在這樣的樹上,她無疑就是最高貴,最美麗,和最誘惑了。而且,她所居的山之阿,才有可能成為眾人夢寐以求的仙山之阿。
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每有一個容貌出眾的女子,她身邊一定會聚集很多追求者。追求者要有相當(dāng)?shù)奈镔|(zhì)奉獻(xiàn),才有可能獲得美女的垂愛,這就是自然生態(tài),《山鬼》正是這樣表達(dá)求愛場景的。“子慕予兮善窈窕”之后,正常的描述就應(yīng)該是表現(xiàn)男子們奉獻(xiàn)的場面:
乘赤豹兮從文貍,
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
折芳馨兮遺所思。
從展示體能,到展示權(quán)力及財(cái)富,到展示才華與多情。這一切,都在這四句中了。“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一句,我無法從句子表面得到合理的直觀美感。因?yàn),車和旗如果按現(xiàn)代漢語的意思解釋,那這山鬼顯然就成了宮廷貴婦了,F(xiàn)代意義的車和旗,在那樣的深山老林里,是多么的不現(xiàn)實(shí)啊。我是這么想的,我選擇將“車”作為馬來譯,因?yàn)椋R為“車”,既然“車”是馬,那么“旗”的解釋就要相對配成動物。搜索中得到“熊虎曰旗!稄V雅》”。有實(shí)力的求婚者,跨著裝飾了辛夷花的白馬,獻(xiàn)出戴了桂花冠的熊和虎,這是相當(dāng)豪華的聘禮了。那些沒有資財(cái)?shù)拿郎倌,把自已打扮漂亮,展示出多情的樣子,獻(xiàn)上珍奇的花草。這一切,都是對山鬼的追求場面。有了這樣的前奏作為鋪墊,后面那個從竹鄉(xiāng)遠(yuǎn)道而來的求愛者,就必須死心踏地的為山鬼舍命尋靈芝了。后面一大段的道白,并不是所謂的山鬼的哀怨,而是一個悲情的愛人,死去活來,留連忘返,寂寞尋愛的內(nèi)心獨(dú)白。所以,山鬼的魅力所在,是相當(dāng)于希臘神話中的海妖梅杜莎啊。
有一種說《山鬼》是巫舞,是男女對唱。這個很正常,就像小說和神話用于戲劇的改編一樣。楚辭的實(shí)際功用也該是可說可唱的。另外,我不能接受的是郭沫若的巫山之說,太玄虛了。兮字在辭中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語言的節(jié)奏,用作助詞是次要功用。所以,將“采三秀兮於山間”的“於”字當(dāng)作巫字是很奇怪的。總之,我是把《山鬼》當(dāng)作一篇神話故事讀。一個山之精靈,引誘了多情少年的故事,如同倩女幽魂。辭分上下片,后片是描述山下的親人,為失去的子弟哭泣,以及失魂在山里的孩子,對親人的哭訴。這也符合屈原借代以向帝主表忠誠的意思。
注釋
、倬鸥瑁骸冻o》篇名。原為傳說中的一種遠(yuǎn)古歌曲的名稱,屈原據(jù)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谏焦恚杭匆话闼f的山神,因?yàn)槲传@天帝正式冊封在正神之列,故稱山鬼。
、凵街ⅲèィ荷节瘢降膹澢。
、鼙唬╬ī):通假字,通“披”。薜荔、女蘿:皆蔓生植物。
、莺汉槎暋m╠ì),微視。宜笑:笑得很美。
、拮樱荷焦韺λ鶒勰侥凶拥姆Q呼。窈窕:嫻雅美好貌。
⑦赤豹:皮毛呈褐的豹。從:跟從。文:花紋。貍:狐一類的獸。文貍:毛色有花紋的貍。
、嘈烈能嚕阂孕烈哪緸檐。結(jié):編結(jié)。桂旗,以桂為旗。
⑨石蘭、杜蘅:皆香草名。
、膺z(wèi):贈。
余:我。篁:竹。
表:獨(dú)立突出之貌。
容容:即“溶溶”,水或煙氣流動之貌。
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羌:語助詞。
神靈雨:神靈降下雨水。
靈修:指神女。憺(dàn):安樂。
晏:晚。華予:讓我像花一樣美麗。華,花。
三秀:芝草,一年開三次花,傳說服食了能延年益壽。
磊磊:亂石堆積的樣子。葛:葛草。蔓蔓:連接不斷的樣子。
公子:也指神女。
“君思”句:意謂君子之所以不來相會,是因?yàn)闆]有空閑。
杜若:香草。
蔭松柏:住在松柏樹下。
然疑作:信疑交加。然,相信;作,起。
靁:同“雷”。填填:雷聲。
猨:同“猿”。啾啾:猿叫聲。狖(yòu):長尾猿。
颯颯:風(fēng)吹聲。蕭蕭:風(fēng)吹落葉的聲音。
離:通“罹”,遭受。
賞析
此詩一開頭,那打扮成山鬼模樣的女巫,就正喜滋滋飄行在接迎神靈的山隈間。從詩人對巫者裝束的精妙描摹,可知楚人傳說中的山鬼該是怎樣倩麗,“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個遠(yuǎn)鏡頭。詩人下一“若”字,狀貌她在山隈間忽隱忽現(xiàn)的身影,開筆即給人以縹緲神奇之感。鏡頭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蘿、清新鮮翠的女郎,那正是山林神女所獨(dú)具的風(fēng)采!此刻,她一雙眼波正微微流轉(zhuǎn),蘊(yùn)含著脈脈深情;嫣然一笑,齒白唇紅,更使笑靨生輝!“既含睇兮又宜笑,著力處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卻比《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之類鋪排,顯得更覺輕靈傳神。女巫如此裝扮,本意在引得神靈附身,故接著便是一句“子(指神靈)慕予兮善窈窕”——“我這樣美好,可要把你羨慕死了”:口吻也是按傳說的山鬼性格設(shè)計(jì)的,開口便是不假掩飾的自夸自贊,一下顯露了活潑、爽朗的意態(tài)。這是通過女巫的裝扮和口吻為山鬼畫像,應(yīng)該說已極精妙了。詩人卻還嫌氣氛冷清了些,所以又將鏡頭推開,色彩濃烈地渲染她的車駕隨從:“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這真是一次堂皇、歡快的迎神之旅!火紅的豹子,毛色斑斕的花貍,還有開著筆尖狀花朵的辛夷、芬芳四溢的桂枝,詩人用它們充當(dāng)迎神女巫的車仗,既切合所迎神靈的環(huán)境、身份,又將她手燃花枝、笑吟吟前行的氣氛,映襯得格外歡快和熱烈。
自“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以下,情節(jié)出現(xiàn)了曲折,詩情也由此從歡快的頂峰跌落。滿懷喜悅的女巫,只因山高路險(xiǎn)耽誤了時間,竟沒能接到山鬼姑娘(這當(dāng)然是按“望祀”而神靈不臨現(xiàn)場的禮俗構(gòu)思的)。她懊惱、哀愁,同時又懷著一線希冀,開始在山林間尋找。詩中正是運(yùn)用不斷轉(zhuǎn)換的畫面,生動地表現(xiàn)了女巫的這一尋找過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巔俯瞰深林,但溶溶升騰的山霧,卻遮蔽了她焦急顧盼的視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叢,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間的飄風(fēng)、飛灑的陣雨,似乎全為神靈所催發(fā),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人們祭祀山靈,無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F(xiàn)在見不到神靈,就沒有誰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春長駐了。為了寬慰年華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間采食靈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壽。這些描述,寫的雖是巫者尋找神靈時的思慮,表達(dá)的則正是世人共有的愿望和人生惆悵。詩人還特別妙于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怨公子兮悵忘歸”,分明對神靈生出了哀怨;“君思我兮不得閑”,轉(zhuǎn)眼卻又怨意全消,反去為山鬼姑娘的不臨辯解起來!吧街腥速夥级湃簟,字面上與開頭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還在自夸自贊,但放在此處,則又隱隱透露了不遇神靈的自憐和自惜!熬嘉屹馊灰勺鳌,對山鬼不臨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開口訴說之時,卻又推說是神靈。這些詩句所展示的主人公心理,均表現(xiàn)得復(fù)雜而又微妙。
到了此詩結(jié)尾一節(jié),神靈的不臨已成定局,詩中由此出現(xiàn)了哀婉嘯嘆的變徵之音!办Y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將雷鳴猿啼、風(fēng)聲雨聲交織在一起,展現(xiàn)了一幅極為凄涼的山林夜景。詩人在此處似乎運(yùn)用了反襯手法:他愈是渲染雷鳴啼猿之夜聲,便愈加見出山鬼所處山林的幽深和靜寂。正是在這凄風(fēng)苦雨的無邊靜寂中,詩人的收筆則是一句突然迸發(fā)的哀切呼告之語:“思公子兮徒離憂!”這是發(fā)自迎神女巫心頭的痛切呼號——她開初曾那樣喜悅地拈著花枝,乘著赤豹,沿著曲曲山隈走來;至此,卻帶著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風(fēng)雨中凄凄離去,終于隱沒在一片雷鳴和猿啼聲中。大抵古人“以哀音為美”,料想神靈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在祭祀中愈是表現(xiàn)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惻,便愈能引得神靈的垂憫和呵護(hù)。
作者簡介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戰(zhàn)國時期楚國政治家,中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學(xué)識淵博,初輔佐楚懷王,任三閭大夫、左徒。主張對內(nèi)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后因楚國政治腐敗,首都郢被秦攻破,既無力挽救,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shí)現(xiàn),遂投汨羅江而死。他寫下了《離騷》《天問》《九章》《九歌》等許多不朽詩篇。其詩抒發(fā)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dá)了對楚國的熱愛,體現(xiàn)了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在吸收民間文學(xué)藝術(shù)營養(yǎng)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騷體這一新形式,以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融化神話傳說,塑造出鮮明的形象,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后世影響很大。其傳世作品,均見漢代劉向輯集的《楚辭》。
【山鬼形象分析】相關(guān)文章:
對孟子的形象分析02-28
堂吉訶德形象分析01-28
《高老頭》形象分析11-08
臺階父親形象分析03-21
賈寶玉的形象分析08-10
關(guān)于孔乙己的形象分析03-03
燭之武形象分析08-16
薛寶釵的形象特征分析08-03
賣炭翁人物形象分析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