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遺著》讀后感范文
古往今來,只有文化才能促進社會的發(fā)展。這是有史以來,乃至千萬年后,也不能改變而小覷的事實。可在文章濟濟而有志難酬的父親,自稱是孔子的徒弟,也確實稱得不為過。在前看來,他是一心一意地為培育人才而努力。往后一步,在政壇上又是那樣的中庸之行;處處都彰顯他是在仁、義、禮、智、信的大道上,作事看問題的。再往后,就是歷史上的一個轉折,真可謂:滄海桑田。在這里,不可能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命運。還好在,天理昭彰,得享個留下無限生機的機會。
今天我們弟兄有三,都是領著孫子講故事的人了,每每講到父親的事跡時,總是哽咽著講不下去,且涕淚淋漓。想他是多么的光明正直,多么的有才,卻生長在一個清貧的家庭,瞬目即朽而黑暗的社會。好不容易,看著一點光明,卻又成了往日的疑宦。貶回鄉(xiāng)村務農,且戴上一頂受人嘲笑的大帽子。當然,那個時候,國家百廢待興,黨政上的謹慎,勿須去理論。怨就怨自己,會有這一步難運。“巧婦行”的由來,就是那年,政策上確實出了些錯誤;在生產社上,要全憑勞動力打工分分糧食,而取消基本口糧。體弱多病的父親,年紀雖然不高,畢竟也是五十二歲的人。大哥十五歲在大灣上中學,二哥十一歲就當上勞動力,我才五歲,只知道肚子餓,母親手腕又帶傷殘,且一個女工也不濟事,在工分上,直是望洋興嘆。只得將我大哥輟學,好多掙點工分。就這樣,父親聯想到自己,就是被書害了的。所以,他違背著心理,而又違背著圣賢,寫下了其中“巧婦行”這篇怪怪的文章。他在這篇文章上,反顯得自己是一個開天辟地以來的哲學理論家。在那個年年鬧盡饑荒的歲月,對母親的無賴生方是評價得那么神奇,好像此生真遇上了仙女。對人生的評價,是那么的直截了當,真?zhèn)是“民以食為天”。對兒子的教育,不難看出,恐怕是一個看風使舵的現行辦法了?傊黄恼伦x完,人生幸福也不外乎是這么一回事,但是父親不會像他書面上說的這么幼稚……
縱觀他前前后后一部遺著的文采,我覺得父親是一個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君子。
【《惠民遺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國慶周年醫(yī)院惠民策劃方案08-09
惠民服務政策宣傳標語11-02
衛(wèi)生惠民工程材料匯報05-08
惠民幫扶工作宣傳標語09-12
農村科普惠民宣傳標語06-24
惠民醫(yī)院工作總結01-17
惠民政策有關宣傳標語09-11
聽段惠民講座心得體會11-11
民生工程惠民政策宣傳標語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