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中作原文及賞析
原文:
蒼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
吳姬怨思吹雙管,燕客悲歌別五侯。
千里關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來霜重西風起,隴水無聲凍不流。
譯文
遠望蒼莽迷蒙的寒空秋色令人發(fā)愁,獨上高樓即聽到駐軍嗚嗚的.號角聲。
吳地歌姬為寄托怨思而吹響了雙管,荊軻臨行前辭別燕太子丹大聲悲歌。
千里邊塞山河遼闊暮色蒼茫,山頂燃起如明星似的烽火更顯得秋之蕭索。
入夜之后寒霜濃重西風吹起,隴水悄無聲息地凝凍成了冰導致難以暢流。
注釋
回中:回中道。漢武帝巡幸郡國,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為絲綢之路中的一段。南起干河河谷(今陜西隴縣北),北出蕭關(今寧夏固原東南)。一說指回中宮。秦始皇曾在干河河谷內修造回中宮作為其行宮,故址在今陜西隴縣西北。
蒼莽寒空:一作“莽莽云空”(《文苑英華》)。蒼莽,廣闊無邊的樣子。
戍(shù)角:邊防駐軍的號角聲。
吳姬:泛指吳地歌姬。怨思:怨恨悲傷。雙管:古樂器。
燕客悲歌:用荊軻在易水與燕太子丹、高漸離辭別時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事。別:一作“動”,一作“上”。五侯:泛指權貴豪門。
關山:關隘山嶺。
一星:指山頂燃起的烽火如明星般耀眼。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朔云:北方的云氣。朔,泛指北方。
夜來:入夜。西風:西面吹來的風。此指秋風。
隴水:河流名。源出隴山,因名。在今陜西省隴縣至甘肅省平涼一帶。凍:一作“噎”。
賞析:
此詩當作于溫庭筠西游邊塞之時。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陳尚君在《溫庭筠早年事跡考辨》中根據溫庭筠所作邊塞詩中提到的節(jié)候、地名,考察其出塞路線是由長安出發(fā),沿渭川西行,取回中道出蕭關,到隴首后折向東北。此詩為溫庭筠親歷回中所作。
【回中作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田園作》原文及賞析12-26
《薊中作》原文及賞析10-15
客中行 / 客中作原文及賞析10-17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原文及賞析11-19
虞美人 宜州見梅作原文及賞析10-15
望江南·超然臺作原文及賞析10-18
《卜算子·席間再作》原文及賞析10-17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原文及賞析10-19
鷓鴣天·化度寺作原文及賞析10-15
壬戌清明作(朝作輕寒暮作陰)原文、賞析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