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
用了好久才把《月亮與六便士》讀完,怎么說呢,感觸挺深的,也或許是因為最近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其實都一樣的,不同的事發(fā)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大家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也許大多數(shù)的人選擇趨于相同,可是也總有一些人會跳出來,怎么說呢,生活也沒有什么法則,所謂道德也不過是人們閑暇時談論時自己定的標準,其實人生也不過短短幾十年,開心就好了。
所以我挺佩服他們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為之努力的。包括斯特里克蘭德和某同學。
就像書里邊說到的”我認清了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看到了它的秩序井然可以給我?guī)淼男腋#俏业难豪镉幸环N狂躁,要求一條更寬闊的通衢,我似乎覺得這樣安逸的快樂中有某種警告的東西。我的心靈渴望過更加危險的生活,我已經有所準備,迎著崎嶇的巖石,迎著暗礁的海灘,如果我的'生活有預料不到的變化的話——無法預見的生活的變化和騷動。“
所以啊,哥們兒這次我看到的你是真的找到了靈魂的伴侶,祝你幸福哦。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2
第一次看毛姆的書,很久前就聽過,看了一下,覺得吸引力不大,也就放棄了。和一個好友聊過,她也說一開始看不了,后來鋪開了,各種爽。亞馬遜的暢銷書真的好便宜,1塊錢,二話不說就買了。
一本關于夢想(月亮)和現(xiàn)實(六便士)的小說: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證券經紀人,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一個漂亮的妻子,兩個女兒,某一天,突然留下一份簡短的書信,然后棄家出走,跑到巴黎,不再回來。沒有工作沒有積蓄,過著落魄貧窮的生活,身體和精神飽受煎熬,卻絲毫不在乎。
“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無關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他接下來的`人生,如同溺水,只有緊緊的抓住畫畫這救命草,其他的一切都無從重要。之前沒有一點畫畫的天賦,逃離前也就是在夜校偷偷上了一年,被周圍人認為是鬧著玩的。最后創(chuàng)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驚的杰作,據(jù)說小說的原型人物是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
不知道 如果是幾年前的我,看到會不會是另外一番想法,一腔熱血,高歌夢想,為了夢想故,一切皆可拋。
現(xiàn)在覺得,人還是要現(xiàn)實起來了,夢想雖好,但是也要兼顧著現(xiàn)實,很多時候,現(xiàn)實的經濟基礎,決定了夢想上層的堅固程度。這也注定,我就是平平凡凡大眾中的一位吧。
會覺得,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算是一個自私的人,為了理想也好,拋棄了一切,特別是家人,完全不顧他們的感受,還好沒有了父母,不然怎樣去報答其中的養(yǎng)育之恩。
沉迷上畫畫,也絲毫不是投機取巧準備被畫商看中出畫展成名賺錢,對待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不展示出來,逝世之前,也命令同居女子在他死后把住房四壁創(chuàng)作的畫付之一炬。看來,天才總是內心強大的,兒女私情,道德倫理,才是吾等凡夫俗子要考慮的問題。
雖然對于整個社會,他留下了藝術的財富,但是對于他個體來說,其實和沉迷游戲不顧一切沒啥區(qū)別。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幻夢中,完全脫離了現(xiàn)實,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畫畫(游戲),絲毫不通人性,比如對待老好人XXX。
有時就像小說中的其他人物一樣去同情他,不是他選中了夢想,而是夢想選中了他,成為夢想的俘虜,去放棄了其他的一切。
月亮和六便士的取舍程度,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把秤,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3
第一次讀毛姆的小說,想讀《月亮與六便士》起源于一位我喜愛的網絡寫手有這樣一句話: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但愿你的生活中同時擁有月亮和六便士。大概六便士代表了金錢,而月亮則代表了某種圣潔的難以企及的事物吧。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如果金錢和圣潔同時得到,是再好不過的了,不過,是不是有些貪心?
然而,看完了月亮和六便士的全文,卻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一個“我的世界你不懂”的故事。
故事以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為原型,講述了一個富裕的證券經紀人,放棄自己的社會地位,放棄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四十幾歲高齡,跑到法國去畫畫去了,貧窮、潦倒、疾病,也都沒有動搖他畫畫的決心和熱情。如果你認為這是一個堅持自己的夢想而同現(xiàn)實決不妥協(xié)的故事,聽起來像是雞湯一般,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與其說是他堅持了自己的夢想,倒不如說這是種生命的召喚,按照作者的話說:他也由不得自己。
當然,這位夢想的召喚者,一生窮困潦倒,一幅畫都沒有賣不出去,他也一幅畫不想賣,卻又如所有的奇跡藝術家一樣,在死后名聲大噪。聽起來像是一個在現(xiàn)世社會得不到認同卻在死后能夠終于獲得榮譽的故事,不不,作者完全就不是這個意思。對于畫家自己,完全沒有想得到現(xiàn)世社會的認可,而對于作者對畫家的態(tài)度,始終游離在“這真是一個混蛋的人”和“這個人真是個天才的瘋子”之間徘徊。說到底,還是“我的世界你不懂”。
看看這個畫家是多么的混蛋吧。拋棄妻子,沒有留下一毛錢給未成年的孩子和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妻子,幾乎是讓他們自生自滅了,而他對自己的行為只留下了一句:他們會想到辦法的,而絲毫沒有丁點兒的內疚。在窮困潦倒幾乎要病死的時候,一位萍水相逢的畫家因為欣賞他的畫而將其接到自己家中養(yǎng)病,對此他不僅不表示感激,還勾引了畫家的妻子,在完成了自己的情欲之后,又將畫家的妻子拋棄,直至她為他自殺他都沒有丁點兒的遺憾,只是一句:這是她自己的選擇。說的輕描淡寫好像這事兒跟他半點關系都沒有。
流落到小島上,同當?shù)氐耐林私Y婚生子,當被問及可否與妻子有共同語言時,他說:她滿足了我對女人所有的要求,洗衣做飯生孩子。這要是讓女權主義者聽到,真真的是要拿起大刀砍人了。所有的這一切,在世俗的人看起來,都是不折不扣的混蛋,不僅沒有血性,甚至壓根沒有人性。
然而,好像這些混蛋的事情在他的天才的繪畫面前都被原諒了。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我也由不得我自己。他像是被蠱惑了一樣,為了畫畫可以忍受任何屈辱、忍受任何低賤的工作就為了掙的最低的生活費和畫畫需要的顏料和畫布、忍受別人的白眼而伸手向人借錢并壓根沒有打算還、在病痛中依然毫不懈怠的畫畫,一切都像著了魔一樣。除了畫畫,沒有什么事情能讓他感興趣,甚至情欲都不能吸引他哪怕一丁點兒的注意力。如果說畫畫真的是為了將心中的欲望和才情表達出來,那好歹要把這些畫出的成果展示給世人看才行。
然而在畫家看來,這些完全不是他的目的,他完全沒有想到拿自己的畫來換取財產,但是他卻著實知道這些畫是偉大的,帶有一種絕對的在外人看起來卻是可笑的自信的認為,這些畫是偉大的。也不能說他完全不盡人情,他也會偶爾在別人幫助他的時候,隨手扔一副畫給他們,同時伴隨一句:以后你會用得著的。這種在外人看來盲目無比甚至自大的行為,在日后被證明畫家是如何自知自己的`偉大的。如果這個自大的畫家不是在死后要求土著妻子將自己最偉大的壁畫全部燒毀而不留在世上,我完全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混蛋無比而恃才傲物的人,這樣我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有才的人都是有脾氣的,有才的人行為就是怪誕的,那樣我真會好受的多。
確實,他的世界我不懂。
有沒有這么一種可能,真的如畫家所受到的昭示一樣,有一種使命,一種召喚,召喚一個人,拋開所有世間的俗世,無論受多少苦、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要去做的事情?我沒有把“要做的事情”寫作“夢想”,我想,畫家受到的昭示不同于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夢想”這類東西。夢想,往往是人們心心念念想要實現(xiàn)的東西;夢想,一般都需要千錘百煉才能實現(xiàn)。而畫家,沒有人知道他什么開始想畫畫,也沒有曾經顯示有過畫畫的才能,好像突然開竅一樣,拋家舍業(yè)的就去畫畫去了,任誰勸說都毫不動搖,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想著的是畫畫。某種意義上來說,高更是幸福的吧,這種沒來由的召喚,更像是上帝的旨意一般,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身體上是痛苦的,但是當他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大概也達到了某種精神上的自由吧。
不過,盡管這個人看起來這么混蛋,又是這么有才,有件事情他卻說對了。他覺得他的妻子離開他會想到辦法生存的。確實如此,在那個所有體面的女人應該靠男人養(yǎng)活的時代,她的妻子竟然能夠體面的生活下來,并把自己的兒子送進了劍橋大學,女兒養(yǎng)的漂漂亮亮并嫁給了一個軍官。沒有他,他的家人也好像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生活。看來,一個人只要想做自己的事情,好像也不必顧忌所謂的責任。因為責任,其實也是無能的人強加在他身上的任務罷了,離開依靠,無能的人,也會變的有能起來的。那,這是不是也算一個,個人獨立的故事呢?
不過,這種生活,他的世界,我還是不懂。因為,我,目前,還是沒有接到類似的召喚,能讓我義無反顧的去做。這點上來,我這樣的塵世間的塵埃,也是悲哀的吧。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4
“你能夠畫了嗎?”
“還不成。但是我將來能夠學會的。正是為了這個我才到巴黎來。”
“你認為像你這樣年紀的人開始學畫還能夠學得好嗎?大多數(shù)人都是十八歲開始學。”
“我必須畫畫兒!
這段對話發(fā)生在克里舍林蔭路的街道上,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遇見了故友,彼時距離他拋棄光鮮亮麗的銀行工作、背井離鄉(xiāng)在小旅館中過著黑暗壓抑的逐夢生涯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
誰也沒有想到,誰也沒能預料,這個年近四十的男人,會突然放下一切、一聲不吭地拋妻棄子,來到一個破舊旅館,蓄滿絡腮胡子,開始一心一意地學畫畫。即便在旁人看來,他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學習時機……
一直對這本書心馳神往,終于這個寒假我捧起了它,而它亦沒有辜負我……
查理斯追逐夢想的路和之前的康莊大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了,妻子的一封封來信、故交舊友的`職責也好、勸告也罷,他都悉數(shù)放到耳后、置之不理。他像是心中突然有了信仰,然后覺得自己是時候去走這條路了,就這樣帶上簡單的信仰瀟瀟灑灑地走下去了……
也許在他的眼里,開始追逐夢想的這一刻才是生命真正的開始,他這一生也算做過許多荒唐之事,但他還是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拋棄親友的陳念,執(zhí)著醉心于自己的夢想,他的腦海中有一幅畫,一幅他拼了命想要表達出來的畫,逼迫著他不停地向這個方向去努力!
想要追求美好的月亮?還是拾起腳邊的六便士?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都是一道相當難做出抉擇的選擇題,尤其是在你長大之后,選擇會受到越來越多因素的干擾。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保留一份追求月亮的初心,在夜深人靜的夜晚悄悄拿出來再看看自己對于美麗夢想的念念不忘,然后繼續(xù)對夢想開始執(zhí)著的追求。對我而言,走上教育之路就是追求自己美好的月亮,生活和工作的些許繁雜雖然會給我的月亮帶來陰影,但我動搖的時候查理斯給了我動力和堅持的理由。
查理斯這突然而瘋狂的舉動也許并不適合每一個人,但是年過四十還對最初的夢想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激勵我繼續(xù)堅持下去!愿我們這一生既可仰望星空、瞻視夢想,又可俯瞰生活、執(zhí)著奮斗!愿這月亮照著我,也照著你,我們一起攜手追求!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5
第一次讀《月亮和六便士》還是十年前,當時讀到這位令人窒息的畫家思特里克蘭德,破壞了曾照顧重病中他的老好人施特略夫的家庭時,我簡直怒不可遏。這就是真實的,西方版農夫與蛇的故事。我不能理解一個正常的人,怎么忍心傷害那個善良的老好人施特略夫,盡管他看起來單純、愚蠢,但他是第一個欣賞思特里克蘭德畫畫才能的人。
并且,這位天才畫家俘獲了人家妻子的芳心,令她愿意不惜一切代價追隨他左右,最后又被他無情地摒棄。可憐的女人最后一死了之,也沒能換來畫家的一絲同情與追悔。
誠然,毛姆筆下的夸父逐日般追求“月亮”的畫家是面目可憎的。用毛姆自己的話來形容:盡管他令人討厭,卻仍然很偉大。一個不顧一切拋棄舒適生活,而孜孜不倦追求夢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克蘭德在四十歲之前,過著令所有人都看起來很美滿的生活。他兒女雙全,又有一個八面玲瓏的太太,如毛姆所言,他想象著他們一家人這樣繼續(xù)生活下去,一定會一直和睦體面?墒,生活的溫水,常常會煮熟那只忘記跳出鍋灶的青蛙,就算你在夜深人靜時,會感覺欠缺了些什么生活之外的追求,你也鮮有勇氣會打破這一切平靜,令自己重新陷入一種混沌追求理想的狀態(tài)。
生活會馴化每一顆不羈的種子,它像一只無形的手,將暗涌毀滅于無形。毛姆的敘述像是上帝視角,他以第一人稱穿梭進故事里,又隨時隨地能夠抽離出來去評價自己筆下的人物,將自己想詮釋的人物一一剖析,讓人振聾發(fā)聵。
我常常被毛姆自言自語式的敘述打動,內心常常充滿驚嘆,他對人性的分析多么透徹,透徹到不屑于用文字來隱藏,他的睿智,覺醒時時刻刻都要跳出字里行間,讓人拍案叫絕。
毛姆對于克蘭德受虐般追求理想的行為完全理解,甚至感同身受。他說創(chuàng)作的欲望會以毀滅的形式而噴薄而出,對于有些人來說,需要經歷災變,像洶涌的山洪一下子把巖石沖擊成碎片;對有些人,則是通過潛移默化,就像滴水穿石那樣。當然,克蘭德屬于前者,所以他成了眾矢之的,然而他毫不在乎。他像一只熊熊燃燒的.巨燭,以粉身碎骨的姿態(tài)來追求思想境界的永恒,他是值得敬佩的天才。
小說中的那個被克蘭德無情諷刺的三流畫家施特略夫,也引起了我很深的思考。從毛姆的敘述中可以看出,他是個不被人尊敬的人,但他又是個善良的鑒賞家。他被克蘭德?lián)寠Z了妻子,還愿意繼續(xù)供養(yǎng)他,欣賞推崇他的畫作,在常人看來簡直是愚蠢透頂?墒亲詈笏麉s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來,他說這個世界是殘酷的,艱難的,生活的智慧正來自于謙卑、平和的內心。他雖然是一個普通人,但卻能夠看清自己的內心。他雖然沒有過人的天賦和令人傾慕的氣質,但他一刻也沒停止過對藝術的追求。他是值得人愛的,他的妻子辜負了他。
拋開讀者對小說中人物的憎惡,這本小說探討的是生活中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如何像個殉道者一樣前赴后繼地去追求夢想。夢想這東西很奇怪,它虛無縹緲,卻又總讓人有奮不顧身的勇氣。
只可惜絕大多數(shù)人,連夢想這兩個字真正的含義是什么也搞不清。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6
其實讀到一半差點讀不下去了,就停下來過了個年,對斯特里克蘭的性格實在是捉摸不透又無法理解,對關心自己的人熟視無睹,對無視自己的人反而更加親近,雖然這種性格也不是不常見,但他確實把自己的這種“烈性”發(fā)揮到極致。迪爾克對他那么容忍,他不僅不心存感激,反而放任自己作出傷害其之事。
后來也是對這只神奇的人的結局好奇才繼續(xù)讀下去,后來發(fā)現(xiàn)是我狹隘了。我在試圖用我的想法我的.思維來理解斯特里克蘭,是我用我的小格局鎖住了他。是我對他不夠寬容,而不是他不美麗。斯特里克蘭是一個極其理想主義的人,他只對自己理想,從不牽涉任何人。其實不管是迪爾克的妻子布蘭奇還是阿塔,都是自愿被他吸引并自愿陪伴他的。
在那個讓他幸福的遙遠的塔希提島上,他可能依然自私無情,依然特立獨行,但他的古怪在這里不受排斥,他依然可以自由著自己的古怪,而這里的人們也對他見怪不怪。“世間充滿了種種稀奇古怪的人,他們做種種莫名其妙之事。也許島上的居民都懂得,人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人,而是自己必須做的人!痹谶@里,任何奇異的榫頭都能各得其所,任何古怪的人都能被包容同情。這是一個多么理想主義的小島,現(xiàn)實生活可能并不存在,但正是因為藝術創(chuàng)作中對這種理想主義的描寫,我們在生活當中不能完成的某些人生、不能踏足的某些仙境才能通過對某一個人的塑造解脫出來。
最后,“做你最想做的事,生活在你喜歡的環(huán)境里,淡泊寧靜自得其樂。你的成功取決于你對人生意義的理解,對社會義務的承擔,以及個人追求如何!边@也是現(xiàn)階段最想送給自己的話。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7
這是一本不知道該留下什么評論的書!
于我而言,最開始的斯朱蘭,壓抑著自己內心的欲望,過著和世俗之人沒什么區(qū)別的生活。但突然有一天,他不再希望,自己成為六便士的奴隸,他內心的野蠻,一下子釋放出來,離開世俗,去追尋月亮!
最后的斯朱蘭,在追尋月亮的這條道路上,他也許一直在冷嘲熱諷他自己,同時也赤裸裸地傷害著別人。但是沒有辦法,為了追尋夢想,就是要付出,為藝術獻身。他也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為藝術奉獻一生,留下了世人瞻仰的'藝術佳作。
我總想著,我該對斯朱蘭持積極評價多一些還是消極評價多一些?
作為個人,我是討厭且看不起他的,一次次地傷害,都是他撇掉責任的一種表現(xiàn)。不管是對把他當成珍寶的朋友,還是一任妻子,一任情人,他總是在享受情欲之后逃脫,打著追求夢想的幌子,去過著自私的生活。
上升到思想層次,我又是欽佩他的,至少在中年,他還能放下一切,去追尋心中的月亮。他可以脫離復雜紛繁的人情世故,可以拋下不值錢的物欲,活出真正的自己。
上帝的磨子轉的很慢,但磨的很細。有的人,游必有方,有的人,不忘初心。月亮不比六便士好,自己選擇的生活,才能活出想要的模樣!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8
難道做自己想做的事,住在令你感到幸福的地方,過著內心安寧平和的日子就一敗涂地了嗎?當個出色的醫(yī)生,年收入一萬英鎊,娶個如花似玉的嬌妻,就是成功的人生嗎?我想這要取決于你如何理解生活的意義,對社會要做哪些貢獻,以及你對自己的要求。
藝術最吸引人之處莫過于藝術家獨特的個性。有了這個,其他的無數(shù)缺點我都樂意原諒。
把藝術僅僅看做是一門匠人才能通曉的手藝是個可笑的誤解——藝術乃是情感的流露,而情感所訴諸的語言世人皆知。不過,有一點我是贊同的,即缺失實際的繪畫技巧知識的評論家,很難對作品真正的價值發(fā)表出什么真知灼見。
一個人每天都應當做兩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對靈魂大有好處。
鐘擺搖過來又蕩過去,時間的循環(huán)無止無休。
那些蕩氣回腸的話語在說的人看來是獨領風騷,事實上卻早已是陳詞濫調,就連口吻都是大同小異的。
我想,曾經的我們總是羞于流露情感,因害怕遭人嘲笑而不敢過分張揚。
他們的生活就像一曲田園牧歌,美得獨一無二。
美是世界上最曼妙最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必須經歷靈魂的折磨才能從紛繁世界中將它采擷出來。
蒙受苦難可以提升人的品格,此話有假;能使人高貴的有時是幸福,大多數(shù)的苦難只會使人心胸狹小,報復心強。
現(xiàn)在無法忍受的悲傷,我希望終有一天會被時間撫平,遺忘具有一種慈悲的力量,會幫他重新拾起生活的重擔。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9
初識毛姆,在我大四的時候,不是因為《月亮與六便士》,而是他的《面紗》,慢慢才對作者有所了解,包括這本耳熟能詳?shù)闹,還是去年加入讀書打卡活動才真正讀下來。
毛姆真是一個好啰嗦的人,看到一半仍然不知道想表達什么,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粗魯、孤傲、自私無情、嘲弄簡直讓我可恨,而對遭拋棄的熱愛藝術的斯特里克蘭太太產生好感。不過,越讀下去越為他的那股為無以名狀的激情追求所打動,盡管他冷酷無情,盡管他摒棄所有道德,然而與之相比,我們都是俗世之人,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此茻o關緊要的很多配角人物,畫家迪爾柯·斯特曼伊夫、布蘭奇·斯特曼伊夫、尼克爾斯船長、鮮花賓館的約翰遜太太、布魯諾船長、庫特拉斯醫(yī)生、他的土著妻子愛塔,一個個雖然筆墨不多,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每個人的故事都能成為獨立的故事,形象令人深刻。
一直覺得人生行走于天地間,猶如逆旅。最讓人惱恨的是,世界之大,道路萬千,但我們只有一個身體,一次只能走一條道路。選擇了A,就不能擁有B;選擇了B,就得放棄A。就像《月亮與六便士》的書名一樣,選擇了月亮,就撿不到六便士;要想得到六便士,就得低頭不見月。也正因為人生的這種妙不可言,才能在每個人的選擇上看出人本身的屬性。
有的人選擇了月亮,比如斯特里克蘭。人到中年放棄優(yōu)渥的生活,拋棄妻子,跟隨了自己的夢想,開始學習畫畫,矢志不渝,更多的人選擇了六便士,以獲得金錢和名譽為榮。人不怕做選擇,選擇從來沒有優(yōu)劣之分,好的選擇就是做完選擇能堅定走下去的.選擇。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就有失。大部分人的痛苦根源都在于選了A,念念不忘B;選了B,又覺得A更好。讀后感·放不下對當下無意義的質疑,卻又舍不得當下生活的穩(wěn)定和安全,不敢做出實際行動去改變。心態(tài)的左右搖擺,對生活的憤憤不平,對眼前人的不珍惜,對未來的空想主義,造就了各種不甘又不敢的擰巴人生。
人永遠只能走一條道路。喜歡月亮,就放下六便士,專心看月亮;低頭撿著六便士,便放下對月亮的空想,專心來撿六便士。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都得不到。最后感謝這本書給我的勇氣讓我相信當你下定決心想去做一件事,那么它的價值就無關才能、無關前途、無關一切,只與你去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做你想做的事有關,愿我們都能有勇氣做出自己的選擇,活出自己的人生。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0
這本書的思想高度,我難以企及,只能談談我的簡單的認識。
關于理想
理想就像天上的月亮,遙遠而明亮,源源不斷的吸引著很多人慕名而來,但現(xiàn)實又有太多的六便士的誘惑。
放棄月亮追尋六便士,內心卻還是不安穩(wěn),有一種莫名的沖動想去追尋月亮。就像斯特里克蘭,雖然有著幸福的家庭以及體面的,收入豐厚的工作,但月亮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以至于他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棄六便士。
但僅僅靠一腔熱情和一時沖動是否能夠追尋到月亮呢?我想答案大部分時候是否定的。斯特里克蘭雖然辭了工作,去了巴黎學習畫畫,卻經常處在沒有六便士的困窘之中。對畫畫的.堅定信念以及堅強的意志力是斯特里克蘭成功的重要因素。
月亮和六便士的問題或許伴隨著每個人的一生。
關于人性
人性是一個很復雜的東西,正如書中的一句話:“卑鄙和高尚,兇惡和仁慈,憎恨和愛戀是能夠并存于同一顆人類的心靈的”。
關于斯特里克蘭,我不能簡單的說他是個好人或者壞人。他是自私的,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從未顧及過別人的感受;他又是偉大的,為了理想放棄了一切。
對于斯特里克蘭太太,她確實值得人同情,但骨子里卻又有著大量的虛偽。面對斯特里克蘭的離開,她痛苦的不是她失去了他,而是外面的人怎么說。
關于愛情
愛情的主體不在乎男人和女人,可是這兩個物種面對愛情的態(tài)度卻截然相反。女人很容易將愛情看作生活的全部,而男人卻將愛情當做生活的調味品。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1
等順風車的間隙,這本書也翻到了末尾,蘇州的夜有點涼,站臺空曠,車燈閃爍。
28歲之前我長久的待在一個城市,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28歲以后,去了云南、上海、蘇州。工作、生活、拍照。算不得顛沛流離,也稱得上朝云暮雨。閑的時候也反思這樣的生活模式正確與否?無解。
《月亮與六便士》第五十章開篇這樣寫道:“我總覺得有些人沒有出生在正確的地方。偶然的命運將他們丟到特定的環(huán)境里,但他們總是對某個不知在何處的家鄉(xiāng)念念不忘。
他們是生身之地的過客,從孩提時代就熟悉的林蔭小徑,或者曾在其中玩耍過的熱鬧街道,都無非是人生路上的驛站!
整本書下來,這句話是真正感同身受的。終于不必覺得自己是個異類,因為心里那些荒誕不經的想法,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人追逐向往并付諸行動了。
書是藩籬,讓你與世界融為一起,卻保持相互獨立。因為這份獨立,你可以允許自己與別人不一樣。哪怕看起來,你們都一樣。
書不很長,故事本身的.矛盾性是最大看點。像嘴里含了一口酒,舌尖抵顎就夠了。不需要掰開了,嚼碎了看。
讀過金庸和紅樓就覺得有些書不禁讀了,無論是篇幅還是內容,它們太厚重了,承載了豐盛飽滿的中國文化。一個是園子里寫盡天下事,一個是江湖中寫盡天下事。
后期會申請公眾號,主題就叫:
快劍江湖酒
旅行攝影詩
因為,每次寫完都要屏蔽領導和同事,太麻煩了。
愿你們在俯身拾便士的時候,也能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哪怕,只有一眼。
感謝一路關懷與鼓勵的朋友們!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2
可能人物傳記太難寫畢竟用再多的事例也很難描繪出一個豐滿的形象而讀者總是很任性地只選擇記住那個讓她印象最深刻的事例以及由此表現(xiàn)的形象所以作者再怎么花心思也事倍功半就像股票大作手好像一直以來都沒有遇到能讓我很欣喜的人物傳記尤其毛姆還時不時透露出來的對女性的蔑視簡直讓我無數(shù)次想打人
所以讀完了這本書印象最深的只有毛姆對于“愛情”的描寫簡直入木三分
“在愛這種感情里,溫柔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愛需要有自甘示弱的姿態(tài),有保護對方的'愿望,有樂于奉獻的精神,有取悅別人的心理——總而言之,愛需要無私忘我,或者至少需要把自私隱藏得不露痕跡,而且愛也需要矜持!
“愛是全心全意,只有全情投入才能成為合格的愛人;戀愛中的人頭腦再清楚也不會承認——盡管他可能心里也明白——他的愛終有一天會結束;愛需要山盟海誓,盡管知道一切無非是鏡花水月,但他迷戀這種海市蜃樓,而對現(xiàn)實視若無睹。愛使他變得更加高尚,也使他變得更加卑賤!
這不就是——有了鎧甲也有了軟肋么
但是
“愛”這種東西總體上還是很美好噠祝你我都能擁有~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3
不知道為什么會買來這本書,可能是當當搞促銷活動,為了湊金額——這種名著一般都不貴。
作為一個理工男,從小就沒正經讀過幾本名著,更別提外國名著啦。所以,現(xiàn)在也算是惡補。
這本書陪著我度過了整個二月,從冰天雪地到大地回春,從室外寒冷的北國到屋里陰冷的南方。
所謂良藥苦口,這種書讀起來完全沒有暢銷小說那么有趣,那么容易進入情節(jié)?梢哉f,前五分之一的篇幅都讓我很難沉浸其中,繁復,瑣碎,如同流水賬一般在交代敘述者和主人公之間的關系,以及一次又一次的相遇。
直到故事的大幕逐漸拉開,一個別有洞天的舞臺終于呈現(xiàn)了出來。終于明白作者想說的.是什么。以及,為什么小說的名字叫做“月亮和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4
在初見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都會不經意給他一個標簽。比如他看起來很幽默,或他很善良這種類似的評價。
但斯特里克蘭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當你認為你了解他,他又會做出在你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
曾經的'他是一個老實的經紀人,你看到他就會覺得無趣,仿佛無趣這個詞就足以貫穿他的一生。
可他偏偏不是這樣。在四十七歲的年齡,他選擇放棄所有去追求他的夢想。
你會覺得他很過分,他的人性中有太多丑陋:他拋妻棄子,在他的世界里沒有責任,有的是自私;他從不會感激幫助過自己的朋友,甚至還搶了人家的心愛的女人;他出口成臟;他的生活一團糟;他粗鄙不堪。
但同時,他對藝術的追求到了極致。在他看來,什么都是不重要的,他可以什么都沒有,只要他有畫筆和顏料。他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想法,他可以自由做自己。
我發(fā)現(xiàn)你很難對他有一個定性。他多變,又同時擁有最丑陋的性格和充滿神性光輝的理想與追求。
他的后半生用潦倒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饑餓病痛都伴隨著他。但是直到死,他都在尋找自己一生中的伊甸園。
最后,他是找到了吧。所以,他滿意的死了,而后又輕蔑的摧毀了它。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5
孤獨的靈魂懷著不為人知的幻想,終于向他夢寐中的島嶼進發(fā)。我喜歡他四十七歲奔赴新世界的場景,多數(shù)人在這年紀已經安享天命。
藝術家用于追尋自己的內心,不顧一切,只求內心。
她的沉靜是颶風摧殘過的小島上籠罩的死寂,她的愉快是絕望的慘笑。“女人能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無法原諒他為她所做的犧牲。”世界照常運轉,悲劇過后,別人一毛錢損失都沒愿今日似乎難以承受的.痛楚能隨著時間的流逝淡化,愿老天慈悲為懷讓他逐漸忘卻,再次挑起生活的重擔。他還年輕,過幾年回想這場悲劇,憂傷中未必不夾雜某種愉悅。他心懷羅密歐的激情,卻生著貝奇爵爺?shù)能|殼。
幸福的家庭都很溫馨愉悅,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女主遭受著丈夫的叛棄,作為母親對兒女的愛,對丈夫不理解而給自己造成的痛苦,她依然執(zhí)著,依然懷有愛。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08-03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09-28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07-15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5篇)07-17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5篇08-12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5篇10-06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通用15篇08-17
月亮與六便士心得體會09-27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