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與生活選擇題知識歸納
在化學高考試題中,選擇題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備考的時候將知識點都鞏固好了,記熟了,選擇題的正確率也就高了。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學必備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考化學選擇題知識
1.Li是周期序數(shù)等于族序數(shù)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價等于最低負價絕對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最內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內電子數(shù)的1/2的元素;
5.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內層電子數(shù)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元素;
7.Na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層數(shù)相等。
9.He、Ne各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都滿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數(shù)與周期數(shù)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等于電子總數(shù)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等于電子總數(shù)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數(shù)是周期數(shù)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數(shù)是周期數(shù)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代數(shù)和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價不等于族序數(shù)的元素。
17.子核內無中子的原子 氫( H)
18.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 碳
19.地殼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O、Si、Al
20.大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21.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2倍的元素(或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最外層1/2的元素)C
22.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3倍的元素(或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最外層1/3的元素) O
23.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4倍的元素(或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最外層1/4的元素)Ne
24.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電子數(shù)1/2的元素Li、Si
25.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電子數(shù)1/4的元素 Mg
26.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數(shù)多5個的元素 F
27.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數(shù)少3個的元素P
28.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數(shù)多5個的元素 Al
29.核外電子總數(shù)與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比為3:2的元素C
30.內層電子總數(shù)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2倍的原子有Li 、P
高考化學知識重點
1.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水浴加熱,其優(yōu)點:溫度變化平穩(wěn),不會大起大落,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2.需用溫度計的實驗有:
(1)實驗室制乙烯(170℃)
(2)蒸餾
(3)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4)制硝基苯(50-60℃)
〔說明〕:
(1)凡需要準確控制溫度者均需用溫度計。
(2)注意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
3.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4.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HI、H2S、H2SO3等)
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的物質有:烷烴、環(huán)烷烴、苯、乙酸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遇溴水褪色
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三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含醛基物質(氧化)
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堿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H2S、H2SO3等)
【2】只萃取不褪色:液態(tài)烷烴、環(huán)烷烴、苯、甲苯、二甲苯、乙苯、鹵代烴、酯類(有機溶劑)
7.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烴、大多數(shù)酯、一氯烷烴。
9.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10.不溶于水的有機物有:烴、鹵代烴、酯、淀粉、纖維素。
11.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shù)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濃硫酸(H2SO4)、加熱條件下發(fā)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水解反應。
13.能被氧化的物質有:
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的不飽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酚
大多數(shù)有機物都可以燃燒,燃燒都是被氧氣氧化。
醇(還原)(氧化)醛(氧化)羧酸。
14.顯酸性的有機物有:
含有酚羥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生成某酚納
(2)羧酸:
(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
(5)蛋白質(水解)
16.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
(1)苯酚與三氯化鐵溶液反應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單質變藍色。
(5)蛋白質遇濃硝酸呈黃色(顏色反應)
17.有硫酸參與的有機反應:
(1)濃硫酸做反應物(苯、苯酚的磺化反應)
(2)濃硫酸做催化劑和吸水劑(乙醇脫水制乙烯或制乙醚、苯的硝化反應、酯化反應)
(3)稀硫酸作催化劑(酯類的水解)
高中化學選修基礎知識
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1)金屬腐蝕內容:
(2)金屬腐蝕的本質:都是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而被氧化的過程
電化腐蝕 |
化學腐蝕 |
|
條件 |
不純金屬或合金與電解質溶液接觸 |
金屬與非電解質直接接觸 |
現(xiàn)象 |
有微弱的電流產生 |
無電流產生 |
本質 |
較活潑的金屬被氧化的過程 |
金屬被氧化的過程 |
關系 |
化學腐蝕與電化腐蝕往往同時發(fā)生,但電化腐蝕更加普遍,危害更嚴重 |
(3)電化學腐蝕的分類:
析氫腐蝕——腐蝕過程中不斷有氫氣放出
、贄l件:潮濕空氣中形成的水膜,酸性較強(水膜中溶解有CO2、SO2、H2S等氣體)
②電極反應:
負極: Fe – 2e- = Fe2+
正極: 2H+ + 2e- = H2↑
總式:Fe + 2H+ = Fe2+ + H2↑
吸氧腐蝕——反應過程吸收氧氣
、贄l件:中性或弱酸性溶液
②電極反應:
負極: 2Fe – 4e- = 2Fe2+
正極: O2+4e- +2H2O = 4OH-
總式:2Fe + O2 +2H2O =2 Fe(OH)2
離子方程式:Fe2+ + 2OH- = Fe(OH)2
生成的 Fe(OH)2被空氣中的O2氧化,生成 Fe(OH)3,F(xiàn)e(OH)2 + O2+ 2H2O==4Fe(OH)3
Fe(OH)3脫去一部分水就生成Fe2O3·x H2O(鐵銹主要成分)
規(guī)律總結:
金屬腐蝕快慢的規(guī)律:在同一電解質溶液中,金屬腐蝕的快慢規(guī)律如下:
電解原理引起的腐蝕>原電池原理引起的腐蝕>化學腐蝕>有防腐措施的腐蝕
防腐措施由好到壞的順序如下:
【高考化學與生活選擇題知識歸納】相關文章:
高考化學與生活知識要點歸納12-01
高考化學選擇題必備知識點歸納12-01
高考化學與生活必備知識點歸納01-26
高考化學與生活選擇題知識點08-12
高考化學知識點歸納03-09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要點歸納01-26
上海高考化學知識要點歸納01-09
高考化學實驗知識要點歸納01-09
高考化學必考的知識要點歸納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