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風箏》語文的教案設(shè)計
【教材分析】
《風箏》是一篇思想內(nèi)涵很深邃的文章,由于經(jīng)歷和文學底蘊不同,不同的人對它的主題有著不同的解讀,文章中疑難問題也較多。這樣的文章對于第次接觸魯迅先生文章,且不了解他的寫作風格的初一學生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正因如此,它又是一篇研究性學習的理想教材。所以這堂課適合干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一、導入
上節(jié)課,讓同學們進行自學,要求大家將自己在閱讀中的疑問寫下來。為了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我們一起再讀一遍課文,只有將課文讀透了,問題才容易得到解決。
二、合作探究
1、教師(配音樂)朗讀課文。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 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文章說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意,行為十分粗暴。等到明白游戲?qū)和囊饬x,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為,簡直是對于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件事?請從文中找到依據(jù)。
提示:
① 親情。
、 自我解剖。
、 封建教育。
、 科學思想。
、 寬恕別人。
、 兒童教育。
。、教師點撥:
點撥: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個主題,且都圍繞著這一主題選材。但文學作品是一種形象性的語言,有的作品包容性很強,就不只一個主題了,尤其是大作家高水平的作品。如《虹樓夢》的主題就有多種解讀,因為個人的經(jīng)歷不同,讀解出來的主題也不盡相同。有的可能和作者當初寫作的初衷是一致的,有的可能是不一致的,這是正常的,所以我們分析文章也可以從多角度來分析理解。
3、探究問題。師生一起探討學生提出的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 為什么說不允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于精神的虐殺?
、 文中所說的對于精神的虐殺的一幕具體指什么內(nèi)容
、 看到遠處有一;風箏浮動,為什么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 然而我的懲罰終于輪到了,這里面的我的懲罰具體指什么?
⑸ 我討弟弟的寬恕,弟弟全然忘卻了,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著。
⑹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椋婢呤莾和奶焓。他看到的是真理,為什么說是不幸呢?
⑺ 對于早年的過錯,我的心情為什么如此沉重,為什么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
、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有什么意義?
、 為什么說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有什么含義?
三、歸納總結(jié)
《風箏》中包含著兄弟之間的親情,也表現(xiàn)了作者嚴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同時也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對兒童天性的扼殺,啟發(fā)人們用科學來改變?nèi)藗兊乃枷。這篇文章是不能只用一種思維來解讀的。其實這篇文章要探究的問題很多,它不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語言也別具特色,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閱讀中再深入探究。
四、作業(yè)
研討與練習之三。
【《風箏》語文的教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風箏的優(yōu)秀教案設(shè)計09-06
《紙船和風箏》教案設(shè)計09-15
《放風箏》教案設(shè)計08-31
大班音樂教案設(shè)計:放風箏07-30
《白鵝》語文的教案設(shè)計10-30
語文《燕子》教案設(shè)計05-11
語文趙州橋的教案設(shè)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