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斜坡的啟示教學設計模板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1單元《神奇的機械》中的第3課的內(nèi)容。斜面是學生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簡單機械,本課重在提出斜面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了解斜面中所蘊含的科學道理,使學生能初步了解家庭、學校和社區(qū)周圍的各種斜面及其器械的性質與功能,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科學。本課結構遵循科學探究活動的一般步驟,經(jīng)歷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行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交流數(shù)據(jù)、獲得發(fā)現(xiàn)、拓展運用這幾個階段,使學生認識斜面,了解斜面。
教學目標
1、知道斜面是簡單機械之一,了解它的結構特征及組成。
2、能夠就斜坡角度的大小與拉力大小的關系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記錄,分析并得出結論。
3、知道斜面及其變形——螺旋、楔形的功能及作用;
4、了解斜面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5、通過科學實驗活動,體驗和感受科學探究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發(fā)現(xiàn)斜面可以省力,并通過實驗驗證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難點:理解螺旋和盤山公路是斜面的變形。
教學準備:
實驗器材:小車、塑料板、支架、測力計、直角三角形、試驗報告單。 教學課時
共1課時
教學設計
(一)課前小游戲
師:上了兩節(jié)課,同學們都累了,讓我們上課之前先活躍活躍腦筋,做幾個腦筋急轉彎。不過今天的腦筋急轉彎有一個要求,
就是它的答案都應該與科學知
識有關。
(1)小明的爸爸經(jīng)常去口腔醫(yī)院,但他的牙齒很健康,這是為什么呢?生:他是牙科醫(yī)生
(2)什么東西天越熱,爬的越快?
生:溫度計
(3)什么路不能走?
生:電路
同學們的腦筋轉的真快。同學們科學學的也不錯。大家準備好了嗎?我們要開始上課了,希望同學們上課時腦筋轉的更快。
(充分利用課前尷尬的兩分鐘,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設置情境,引入課題
師:今天一上課,我們先來玩?zhèn)游戲,讓老師看看誰的眼睛亮。這個游戲的名稱叫《大家來找茬》。
(PPT展示圖片)誰發(fā)現(xiàn)了它們的不同之處?
生:第一幅圖中間是臺階,第二幅圖是一個一個斜坡。
師:眼力真棒!像這樣的斜坡我們叫做斜面,斜面跟我們前面學習的杠桿一樣,也是一種簡單機械。(ppt出示什么是斜面)
師:如果老師想把電動車停放在車棚,你會建議我從那邊上呢?為什么呢? 生:從第二幅圖有斜坡的地方上去,因為那可以省力。
師:不錯的選擇,這樣老師可以很輕松的把車子推上去。也就是說,斜面是一種能夠省力的簡單機械。(ppt出示)
(創(chuàng)設情境,直接引入主題)
(三)搭建斜面,加深認識
師:前面我們認識了什么是斜面,知道了斜面的特征,那你們會利用材料籃里的材料搭建一個斜面嗎?
(學生搭建斜面,老師指導)
師:那么現(xiàn)在請每個組的代表上臺展示你們搭建的斜面。
師:各組搭建的斜面都很漂亮。
(通過動手操作,更好地認識什么是斜面)
(四)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斜面省力的規(guī)律
1、提出問題
(留下坡度不同的三個斜面)
師:你們發(fā)現(xiàn)這三個斜面有什么不同?
生:三個斜面的坡度不同。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斜面可以省力。那么坡度不同的斜面,省力情況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坡度大的斜面更省力,還是坡度小的斜面更省力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究(ppt出示)斜面的坡度對小車的拉力有什么影響呢?
2、進行預測
師:下面,請大家大膽的猜測一下吧
生:我認為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費力。
生2:我覺得是斜面的坡度越大越省力。
師: 作為科學家,我們應該大膽猜測,能不能隨便猜測?我們要怎么樣? 生:通過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測)
3、設計實驗
師:趕快動動腦,商量你們組的實驗設計吧。
(小組合作進行實驗設計,老師指導)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的實驗設計。
生:搭建不同坡度的斜面;用測力計測出小車的重量;然后測出不同斜面上拉小車所需要的力;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師:設計的不錯。這個實驗中,需要改變的量是什么?不變的量又是什么? 生:改變的是斜面的坡度,不變的是小車的重量和斜面的長度。
師:考慮的很周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實驗要求。
(ppt出示實驗要求,學生讀)
實驗要求:
1.一個實驗員按順序搭建不同的斜坡。
2.另一個實驗員準確測出小車上坡所需的拉力。
3.記錄員仔細做好記錄。
4.組長組織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什么結論?證明你的預測對不對。
5.組長收拾好實驗器材。
師:為了實驗更加的科學,數(shù)據(jù)更加的準確,我們還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注意測力計的使用,在使用測力器前,看一看指針是否對準0刻度。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測力計所指的刻度持平。
師:你的實驗一定會很成功。誰還有補充?
生:用測力器測量小車拉力時,要順著小車的運動方向 ,慢慢拉動。為了數(shù)據(jù)更加準確,每個實驗進行三次。
師:做三次試驗可以使數(shù)據(jù)更加準確?最后的數(shù)據(jù)我應該選擇哪個呢? 生:選擇三次的平均值。
(ppt出示實驗注意事項)
4、進行實驗
師:設計好了實驗步驟,趕快動手去尋找答案吧
小組合作實驗,老師指導
5、實驗結果分析
選擇兩組的實驗結果,全班交流分析。
組1:我們預測的是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試驗中,我們測得小車的重量是0.80N,當斜面坡度小時,拉力為0.11N,坡度適中時拉力0.25N,坡度大時,拉力為0.41N,經(jīng)過分析,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費力。
組2:我們的預測是斜面的坡度越大越省力。試驗中,我們測得小車的重量是0.80N,當斜面坡度小時,拉力為0.12N,坡度適中時拉力0.23N,坡度大時,拉力為0.39N,經(jīng)過分析,我們的預測是錯誤的,應該是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費力。
6、得出結論
師:由此,我們得出結論,是什么?
生: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費力。
(實驗探究過程經(jīng)歷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行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交流數(shù)據(jù)、獲得結果等階段。整個過程由學生自主思考,老師起著引導的作用。)
(五)認識變形的斜面。
師:我們已經(jīng)找出了答案。讓我們休息一下,、一起來爬山吧。(ppt出示圖片)這是一座山,你想怎么爬?
生:我選擇從前面爬,因為前面的斜坡坡度小,比較省力。
師:山爬累了,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活動。看誰眼疾手快。拿出材料籃里的直角三角形,找出它最長的一條邊,這條邊呢,叫做斜邊,現(xiàn)在呢,拿出一支筆,將這個三角形最短的一條邊按在筆上,然后繞啊繞。
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們繞出了一個螺旋。
生:這個螺旋想螺絲釘上的螺旋
師:這個螺旋跟斜面有關系嘛?
生:是變形的斜面
師:(ppt出示螺絲釘)螺旋也是斜面的變形。
(利用爬山活動,再次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讓學生了解變形的斜面)
(六)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
1、小組討論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斜面和螺旋,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2、小組匯報。
3、教師利用PPT展示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
板書設計
斜坡的啟示
斜 面 坡度越小 ,越省力 變形
螺旋、盤山公路
【斜坡的啟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斜坡的科學教學設計與反思07-21
《釣魚的啟示》的教學設計03-13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8-08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1-31
釣魚的啟示的教學設計02-14
生物的啟示教學設計07-22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2-07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5-28
教學設計《釣魚的啟示》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