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教學設計方案錦集5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shù)的產(chǎn)生,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特別是理解單位“1”、分子、分母的意義,學會用分數(shù)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能力和概括能力。
3、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主動參與,在操作體驗中,激發(fā)學習興趣,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分數(shù)的意義,正確認識單位“1”。
教學難點:
單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圖片,電子白板。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 自學、帶著問題學,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復習導入
1、提問:
。1)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
。2)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每人分得這個蘋果的 2/ 1)?
活動二:
1、關于分數(shù),你知道了分數(shù)哪些知識?分數(shù)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能說出幾個簡單的分數(shù)嗎?
2、關于分數(shù),你還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為建立單位“1”打下基礎。
活動三:
探究單位“1”是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的分數(shù)
初步得出: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我們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
活動四:探究單位“1”是許多物體的一個整體。
引導學生說出:原來是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看作一個整體,現(xiàn)在是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
練習:舉例,然后說出各個例子中的單位“1”。
設計意圖:把單位“1”從一個物體過渡到一個整體,初步建立單位“1”概念。
小結:單位“1”可以指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指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能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看作單位“1”?
設計意圖:進一步認識單位“1”,使學生理解單位“1”,不僅可以是一個物體,許多物體也可以看成單位“1”。為充分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基礎。
練習
活動五:歸納分數(shù)的'意義
、盼覀儗W到這里大家能說說什么叫做分數(shù)?(同學試著說說)
、谱x讀書上是怎么說的?
、钦n件出示分數(shù)的意義:讓學生再讀一遍。
、氛J識分數(shù)的各部分名稱
同桌同學說分數(shù),說名稱。
活動六:鞏固應用?? 拓展練習?? 思考題
?課件出示
(五)總結全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什么?
板書設計:
分數(shù)的產(chǎn)生和意義
分數(shù)的產(chǎn)生? 生活的需要
分數(shù)的意義
1/4? 3/4
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都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珍貴的原因,使學生更加喜歡讀書,熱愛學習。
2.學習本課生字,通過,讀準字音,了解詞意,并有感情地讀出人物的對話。
3.默讀課文,找準重點段,試著總結每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閱讀課文中爸爸給我買書經(jīng)過這部分,懂得《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的來之不易和讀書的樂趣。
2.找準重點段,訓練給課文分段及歸納段意。
3.感受走這么長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說這番話時的思想感情。
教學思路
1.以讀為主,讀中悟,悟中讀。
2.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從而體會父親希望子女成為熱愛學習的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ㄒ唬┝私狻痘实鄣谋А愤@本書珍貴的原因,使學生更加喜歡讀書,熱愛學習。
(二),了解字音詞義,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三)找準重點段,總結每段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貌Ⅲw會《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為什么珍貴。
。ǘw會走這么長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說的這番話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三)試給課文分段。
三、教學過程
。ㄒ唬┱n前準備。
1.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讀《皇帝的悲哀》這本書。
2.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3.把不懂或不明白的問題記下來。
。ǘ┌鍟n題:爸爸和書。
導入 新課: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爸爸和書有什么關系?)是啊,爸爸和書有什么關系呢?學習課文后就知道了。
。ㄈ┳詫W課文。
布置預習要求,由學生預習。
1.邊讀書邊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不理解的用△△作上記號。
2.標出序號,找準重點段,試寫各段主要內容。
3.畫出課后思考的句子,想想你是怎樣理解的?
(四)指導閱讀。
1.匯報自學情況:
(1)先由學生匯報自學的收獲或不明白的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自學情況,作進一步檢查。
學生可按自學要求匯報,也可以學懂一點講一點。如懂得題目的意思;知道哪些部分是寫買《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的經(jīng)過。又如學會了哪些生字,學懂了哪些新詞,還有哪些詞不理解等等。教師在檢查過程中,可根據(jù)要求詢問學生是怎樣學的?也可以補充一些學生沒有講到的問題。
總之,教師以指導、點撥為主,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初讀課文。
。2)在字的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字的.讀音和字形。
、僮⒁庀旅孀值淖x音,區(qū)分多音字。
②注意下面字的字形。
纏(ch2n):容易少一筆為緾。
晰(x9):容易多一筆為。
裹(gu%):果字最后一筆不要寫成奈。
2.指導精讀課文:
。1)先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倌x思考:《皇帝的悲哀》這本書對我來說為什么是最珍貴的?這兩段主要內容是什么?
②學生自學討論:
《皇帝的悲哀》這本書對我來說最珍貴的原因是只要一翻開這本書,當年買書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眼前。投影:一就體會出這本書的珍貴與當年買書的情景有關。
總結1、2自然段主要內容:《皇帝的悲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最珍貴的。
。2)學習重點段落3~12自然段:
①請一學生讀文,其他同學思考:
A.爸爸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給我買《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的?
B.你怎樣理解爸爸在給我買書過程中說的那些話?
理解A:爸爸是在公司倒閉,媽媽干零活,我無人照管,家中生活十分窘迫和貧苦的情況下給我買書的。而且買的是舊書,很便宜,還是用乘汽車回家的錢買的,而回去的路又不好走。
理解B:重點體會父子二人買書后在路上的對話。
投影a:怎么樣,乘汽車比買書強吧?
不,買書比坐汽車強!
體會b:在路遠天寒情況下,爸爸用反話激勵我,使我產(chǎn)生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投影b:走這么長的路是很累的。但是不這樣做的話,爸爸就沒法給你買這本書了!
體會b:爸爸的這句話既體現(xiàn)了父親對孩子的理解,同時又講了這樣做是迫不得已的。
投影c:盡管這本書很薄很薄,我捧著它還是像捧著一件珍寶似的。
體會c:爸爸樸實的話語,溝通了父子之間的心靈。爸爸含著熱淚的一番話,使我倍感書來之不易,所以我覺得盡管這本書很薄很薄,我捧著它還是像捧著一件珍寶似的。為此,更加珍惜這本書。
、诜磸屠首x,理解句子含義。
A.再讀重點句,體會句子深刻含義。
B.分角色朗讀,理解人物情感。
C.通讀第3~12段,歸納主要內容。
爸爸給我買《皇帝的悲哀》的經(jīng)過。
。3)學習課文第13至第15自然段:
默讀概括13至第15自然段,概括主要內容:爸爸節(jié)衣縮食,省吃儉用繼續(xù)給我買書以及買書給全家?guī)淼臍g樂。
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體會出:讀書,像吃飯穿衣一樣,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4)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自讀最后一段歸納總結主要內容:我和姐姐的一百來本書是怎樣買來的,指出爸爸買書的目的是希望我們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3.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并試歸納各段主要內容。
。1)老師提問: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講爸爸給我買《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的經(jīng)過的?
。2)學生朗讀全文,找出課文3~12自然段是講爸爸給我買《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的經(jīng)過的。
。3)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
講《皇帝的悲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最珍貴的。
第二段:(3~12自然段)
主要講爸爸給我買《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的經(jīng)過。
第三段:(13~15自然段)
主要講爸爸節(jié)衣縮食、省吃儉用繼續(xù)給我們買書以及買書給全家?guī)淼臍g樂。
第四段:(16自然段)
概括地講我和姐姐的一百來本書是怎樣買來的,指出爸爸買書的目的是希望我們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ㄎ澹┛偨Y全文。
1.讓學生在朗讀全文基礎上,試總結全文主要內容。
2.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老師補充、做小結。這篇閱讀課文,作者懷著深情,通過寫買《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的經(jīng)過,回憶我的爸爸在生活困苦的情況下,節(jié)衣縮食,省吃儉用,為我們買書,給全家?guī)淼臍g樂,表達了爸爸對我們的深切關懷和所寄予的希望,說明這件事對我的童年生活有深刻的影響,使我懂得讀書的樂趣,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3.學習了課文,你覺得讀書有樂趣嗎?
有哪些樂趣?
在學生自己談體會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懂得:讀書能給人帶來很多樂趣,它可以使人增長知識,明白事理,陶冶情操,激發(fā)情趣。所以,我們從小就應愛書,讀書,讓書成為我們的朋友,使自己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jù)提供的信息,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鞏固有關百分數(shù)、折扣、納稅、利率等知識。
2.能根據(jù)計算結果對方案進行合理選擇。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行探索、分析、對比,選擇合理可行的方案;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現(xiàn)實意義,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應用中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鞏固有關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結果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正確選擇。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每當過節(jié)放假,商場里總是有形形色色的促銷活動,說說你都碰到過哪些促銷活動?
2.有時,同一品牌在兩個商場活動不同,需要我們通過對比選擇其中更為劃算的。紅紅媽媽就碰到了這樣的情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怎么選擇更合理。
【設計意圖】對于商場的促銷,學生并不陌生,從生活問題引入新課,讓學生知道今天的學習內容就在身邊,具有現(xiàn)實的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二)展開情境,綜合應用
1.教學教材第12頁例5。
課件出示題目: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打五折銷售,在B商場按“滿100元減50元”的方式銷售。媽媽要買一條標價230元的這種品牌的裙子。(1)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2)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僮x題。說說這兩個商場的活動各是什么?并說說自己對這兩個活動的理解。重點理解B商場“滿100元減50元”的意思。
、谖鲱}:想想按兩個商場的活動,在A、B兩個商場買各付多少錢,該怎么計算。
③解題:獨立完成。
④交流與反饋:集體訂正,并得出結論。
、莼仡櫵伎迹哼@兩個促銷方式,在什么情況下付的錢是一樣的?如果媽媽還想在這個品牌里買一件上衣,你推薦她在哪里買?為什么?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是在之前百分數(shù)的應用上進行的,在分析解答時要有一定的側重。像該例題教學,學生明確“滿100元減50元”的含義后,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行去完成。而在此基礎上增加的思考環(huán)節(jié),則是對百分數(shù)意義的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可以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取舍。
2.嘗試練習教材第12頁“做一做”。
課件出示題目: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按“滿100元減40元”的方式銷售,在B商場打六折銷售。媽媽準備給小麗買一雙標價120元的這種品牌的旅游鞋。(1)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2)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①獨立完成。
②交流反饋。
、鬯伎迹翰挥嬎,你知道哪個商場更省錢嗎?為什么?
3.小結:在商場促銷活動時,咱們通過對比、思考來選擇更省錢的方案。數(shù)學在我們生活中還是大有用處的。
(三)鞏固練習
1.基礎練習
課件出示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14題。
爸爸想在網(wǎng)上書店買書,A店打七折銷售,B店滿69元減19元。如果爸爸想買的書標價為80元。(1)在A、B兩個書店買,各應付多少元?(2)在哪個書店買更省錢?能省多少錢?
、賹W生獨立完成。
、诩w訂正。
2.提升練習
(1)課件出示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13題。
百貨大樓搞促銷活動,甲品牌鞋滿200減100元,乙品牌鞋“折上折”,就是先打六折,在此基礎上再打九五折。如果兩個品牌都有一雙標價260元的鞋,哪個品牌的更便宜?
、僮x題:了解兩種品牌鞋子的促銷活動。
、谖鲱}:想想乙品牌的“折上折”是什么意思?你能舉個例子嗎?
、劢忸}:完成計算。
④反饋:集體訂正,得出結論。
、萃卣顾伎迹合胂胧裁辞闆r下買甲品牌比較便宜,為什么?想一個數(shù)據(jù)驗證一下。
(2)課件出示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12題。
媽媽有1萬元錢,有兩種理財方式:一種是買3年期國債,年利率4.5%;另一種是買銀行1年期理財產(chǎn)品,年收益率4.3%,每年到期后連本帶息繼續(xù)購買下一年的理財產(chǎn)品。3年后,哪種理財方式收益更大?
①讀題:了解兩種理財方案。
②析題:單從“年利率”來看,你認為哪一種理財方式收益更大?想想3年期和1年期在操作上有什么不同?“每年到期后連本帶息繼續(xù)購買下一年的理財產(chǎn)品”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銀行1年期的理財產(chǎn)品在第二年的時候本金可以變更為多少?第三年呢?
③解題:根據(jù)分析獨立完成。
、芊答仯杭w訂正,對錯題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結論。
【設計意圖】適當?shù)卣{整練習的順序,使得練習的設置更具有層次性,更符合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順序。同時教師的指導工作也由放到扶,使學生實現(xiàn)更高的發(fā)展。
(四)回顧全課,總結本課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2.總結:在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會用到數(shù)學知識,我們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進行分析、計算,最終選擇最佳方案。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理解新詞,弄清含義深刻的句子。
。病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相關段落。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邊疆建設者哪兒需要就在那兒扎根作貢獻的崇高品質;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白楊樹有哪些特點;體會爸爸借白楊樹表白自己的心的句子;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戈壁、白楊的錄像。
【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白楊樹是我國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庭前屋后,道路旁邊隨處可見。它既不像松樹那樣四季長青,也沒有柳樹那樣清新嫵媚,更不能與觀賞樹木相提并論。也許, 我們平時根本沒有注意他們,可是假如你在茫茫的戈壁上看到白楊的時候,你會是怎樣的心情?作家袁鷹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為我們寫出了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 《白楊》。
二、播放課件
三、學生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讀前出示思考題:“文中寫了白楊的哪些特點?白楊生長的環(huán)境怎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四、認識白楊樹的外形特點
1、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白楊的語句,比如”高大挺秀”、“衛(wèi)士”,以及哥哥和妹妹的對話。人們描寫樹木一般都用高大挺拔、高大挺直等詞語,本文作 者卻用“高大挺秀”,表達的感情很不一般。“秀”有清秀、秀麗、秀氣、高雅等意思,通過這個詞語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的喜愛之情,尤其是對大戈壁上的白楊樹 的贊美敬佩之情。
2、白楊生長在什么地方?課文怎樣描寫哪里的環(huán)境的?
3、課文為什么要描寫白楊生長的環(huán)境?
為了告訴我們白楊生長的環(huán)境惡劣,白楊的生命力強,以此來烘托白楊的興趣,你想知道2白楊為什么長得這么直,長得這么高大嗎?
4、認識白楊的內在性格:
、 從作者描寫白楊的.外形特點中,引起了我們對白楊的興趣,你想知道白楊為什么長得這么直,長得這么高大嗎?
⑵ 投影爸爸的回答,教師朗讀,學生小聲練習。
、 討論:爸爸為我們介紹了白楊樹的什么特點?
。、分角色朗讀,品味文字。
6、領會白楊的象征的意義:
、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氨戆住笔鞘裁匆馑?
、 默讀課文,思考:爸爸的心是什么?
、 同桌或小組討論。
。、出示提示,點撥題目:
⑴ 爸爸在哪兒工作?那里的條件怎樣?
、 爸爸和白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 爸爸為什么要接孩子到新疆讀書,而且“將來再念中學”?
、 爸爸的“心”是什么?
。浮W生回答。教師小結:爸爸勉勵自己要像白楊一樣,建設邊疆。也希望孩子們像他一樣,就在那里生根。
。埂⒔處熜〗Y。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薄讞钕笳魇裁?
2、討論:爸爸的心愿是什么?爸爸的心愿能實現(xiàn)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提示點撥:
、 爸爸摟著孩子,望著窗外的白楊,沉思什么?
⑵ 爸爸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 “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暗指什么?“幾棵小樹”又指誰?“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的含義是什么?
⑷ 小結:爸爸看到白楊,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到邊疆落戶,于是他想,怎樣才能將孩子培養(yǎng)得像白楊一樣。當他看到幾棵小白楊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時,他欣慰地笑了。因為他看到了建設邊疆后繼有人。他堅信他的孩子也會像白楊一樣,茁壯成長扎根邊疆。
二、總結全文
。、課文中還多次寫到爸爸的神態(tài),請找出這些詞語。
。病职值纳駪B(tài)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聯(lián)系全文,說說他神態(tài)變化時的心里活動。
三、識記生字、新詞
四、總結寫法
借物喻人。
五、延伸探討
1、孩子到新疆后干了些什么?
。、以后新疆會變成什么樣子?
六、播放朗讀錄音,學生小聲跟讀
七、練習朗讀背誦
【練習課】
一、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課文先講大戈壁沒有( ),沒有( ),也沒有( )到處都是( ),又將鐵路沿線的白楊( ),就像戈壁灘上的( ),再講爸爸向孩子介紹白楊不怕( ),不怕( ),那兒需要,他就在那( ),最后講爸爸借白楊樹表達自己( )。
二、寫出近義詞
清晰( ) 表白( ) 沉思( )
挺秀( ) 消失( ) 肯定( )
三、讀下面一段話,做練習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的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他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這段話共三句,介紹了白楊樹的三個特點,請用簡短的句子概括出來:
。、
。病
。、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一、掌握根據(jù)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二、體味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三、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設想
一、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既有一般說明文的平實準確的特點,又有生動活潑的描繪,所以,怎樣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說明語言的準確和生動,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本文的結構比較簡單,只要求學生掌握整體的思路,對課文不作瑣細的分析。
三、運用多媒體作為直觀教具;
四、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能力上的訓練。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明確體裁、教學目標復習、思考、圈畫
2組織學生交流預習情況(字、詞、課文層次結構等)閱讀、交流、思考
3創(chuàng)設問題:為什么說松鼠是一種討人喜歡的小動物?(組織學生朗讀第一節(jié))朗讀、個別發(fā)言
第二塊:理解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各表現(xiàn)哪些方面朗讀、交流、思考、自由發(fā)言
2組織質疑: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能否換位置來介紹?質疑、思考、發(fā)言
3學習評價:說說你最喜歡小松鼠的哪個或者哪些方面?并請說明理由暢所欲言
4思維拓展:放準備好的一小節(jié)松鼠的影片,提出問題“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的特點外,你還認為它具有哪些特點?”欣賞、思考、自由發(fā)言
5組織討論:本文的語言準確、生動,找出相應的句子加以體會分組討論、自由發(fā)言、個別發(fā)言
第三塊: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提供其他一些小動物圖片,讓學生介紹他們印象最深的方面討論、發(fā)言
第四塊:布置作業(yè)
1.把剛才語文活動的發(fā)言整理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
2.課后收集有關松鼠的其他方面的內容,結合課文的介紹,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松鼠的手抄報。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6-21
教學設計方案08-10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10-12
爭吵教學設計方案06-19
夏的教學設計方案09-19
《稱贊》教學設計方案06-25
比尾巴教學設計方案07-04
《林海》的教學設計方案10-03
《種樹》的教學設計方案09-18
《山寨》教學設計方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