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平的性格特點形象
《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是一個積極進取,敢于拼搏的青年。生在農村,學習相當艱苦,忍饑挨凍,始終不放棄,反而更加勤奮。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孫少平的性格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孫少平的性格特點
在書中,他是千百個小人物中的一個,與來自農村,家境貧寒的其他農村青年一樣,身上有著鮮明的農村孩子特性:堅韌、拼搏、踏實。但是他又和書中的其他農村青年有所不同:一方面他比其他人多了一些內心的不安分因素;另一方面他比其他農村青年多了一些知識分子式的苦悶彷徨;三是他逐步剔除了自己身上所具有的農民式的局限性和狹隘性。這三種性格首先將他與書中其他農村青年區(qū)分開來,使讀者能一眼在林林總總的人物中找到他,其次從本書的宏觀上看這三種性格推動了他命運的轉變,帶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再者就是這三種性格代表了那個風起云涌的年代中,農村知識青年共有的一種思想現(xiàn)狀。
追本溯源,我們談談是什么形成了孫少平的這三種性格。
首先,孫少平是一個內心不安分的人。他是一個浪漫的理想主義者,精神層面上的追求遠遠大于物質層面上。也許在某個時段,他可能迫于生活壓力,需要暫時犧牲精神向物質妥協(xié),但是縱觀他的生活,主線還是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是一種內心不安分、躁動,這種內心的不安分讓他之后放棄與孫少安合辦磚廠的機會,而寧愿一個人到黃原去攬工;也正是這種不安分,讓他放棄攬工而投身煤礦。他在人生的重大選擇關口,都是放棄了安逸生活而選擇一種在外人看來并不怎么光明的前途。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內心的不安分。他不愿意一輩子終老土地,畢竟“埋骨何須桑梓地”。當然,他的這種不安分性格形成與時代的關系挺大的,正是因為改革開放讓他的這種不安分的性格形成有可能表現(xiàn)出來,也就是說改革開放促使了他內心的不安分因素產生,同時改革中的人口流動又使他的這種不安分想法得以實現(xiàn)。
其次孫少平精神上是苦悶的,這可能與他早年生活條件差,形成內心過于敏感的'性格,加之他喜歡讀書想法較多有關。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改革開放初期,改革中還存在改革不徹底、城鄉(xiāng)差別拉大等問題。農村中的有志青年想要跳出農門,離開農村,但是沒有辦法實現(xiàn),就像在一個黑屋子里,想找到出去的們,卻發(fā)現(xiàn)周圍一片漆黑,只能碰壁,但是卻又不敢停下來,因為停下來就意味著放棄,所以他們在這間黑屋子里摸索著。另外一方面,他在所有的地方都找不到歸屬感,在學校里他是農民,在攬工漢中他是讀書人。他的想法和處境很難被周圍人所理解接受,甚至他的家人也不懂。只有金波和曉霞能懂,因此大多數(shù)時候他的精神是苦悶的。精神層面的苦悶必須用身體層面的痛苦來消解,這也就是他為什么寧愿選擇攬工,包括后來下井的原因。
第三,就是他在精神上徹底背叛了自己身上的農民性,他擺脫了農民身上的局限和狹隘性。他不顧孫家和金家的舊怨,依然給金二錘補課。他沒有因為自己攬工或者在煤礦上掙了一點錢就停止了前進的腳步,他生在農村,但徹底背叛了農村。
孫少平的角色設定
小說中看到的田曉霞、潤葉、少安、紅梅、金波、金秀、孫玉厚等系列鮮活的人物,他們的愛,他們的命運,他們的理想,他們的喜怒哀樂無一不牽動著讀者,正因為這些外延,正因為少平背后的人物群,可以說少平背后有若干個世界。所以當看到少平敢于擁抱曉霞時,就同時想到少安與潤葉的愛情是怎樣結束的;當看到少平做工地背石頭的小工的辛苦時,同時會想到少安做磚窯的熬煎。少平成了大多數(shù)人情感經歷的集大成者,其紛繁的生活環(huán)境,艱辛的奮斗過程,坎坷的心路歷程不正是人物豐富性的體現(xiàn)么?
孫少平,是《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精神的代表,他代表著年輕時的孫少安,他代表著年輕時的田福軍,更代表著世世代代像他一樣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他有年輕而敏感的自尊心,他有積極而遠大的夢想,他不甘于在這個窮山僻壤里度過自己的一生,他渴望的是外面的世界。
盡管孫少平出生在一個爛包光景的家里,但是他卻有不同于常人的眼光和態(tài)度,他能從書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世界,他有更遼闊的眼界。他是不幸的,他內心充滿著矛盾和痛苦,他深切的明白自身條件的限制和他內心所追求的差距,年輕的心只能局限于此。但他又是幸運的,他的大哥少安已經為了這個家放棄了學業(yè),他不能再像哥哥一樣回家務農,家里所有的人都支持他讀書,這也就意味著支持他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的夢想。
“如果你知道往哪里去,全世界都會為你讓步”。果然,他碰到了與他志同道合的田曉霞,若不是有她的激勵,恐怕少平依舊徘徊在去與留的邊緣。正是他的積極、樂觀與不畏艱險,讓他一步步靠近內心最初的夢想。
種種機緣巧合都為少平尋找到了一個他最想要的出路。縱使少平一直走在荊棘叢生的路上,但他從不向命運低頭。他深切地明白,一切屈辱、折磨、磨難,對他來說不僅僅是考驗,而是他通往成功的階梯。他的內心不但不會責怪那些曾經為難他的人,他甚至是感激他們。他驕傲地將此稱作“苦難的學說”。
可是一路走來,少平似乎都在承受與他年齡并不相稱的折磨。當一切重新燃起新生活的生機時,一個突來的噩耗卻給這個年輕人當頭棒喝:曾經給過他最甜蜜愛情的愛人,還沒有跟她好好告別,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少平,這個世世代代年輕人的縮影,又重新背起沉重的行囊,踏上遠方追求夢想的路上。
孫少平的性格分析
少平性格的明確性在于他對理想生活和理想自我的執(zhí)著追求。
少平生在農村,如果說當初的艱苦求學是為了走出農村,尋找出路,這是可以成立的。而后期,隨著年齡的漸增,他已不再只是尋求出路,而是開始構建較理想的生活。同步建設的,更深層次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小說中并沒有讓他過上舒適安逸的生活,而是給他安排了豐富跌宕的情感經歷,濃墨重彩寫少年的心路歷程。在最后的抉擇中,少平選擇回到大牙灣煤礦與那對孤兒寡母互相照顧,不能不說包含了對理想自我的取向。正因為執(zhí)著,他才一路走得那么激動人心,每做一件事都能引起讀者得熱切關注。小說流露出的那么一股昂然向上的精神,在少平的性格中充分地體現(xiàn)。沒有這一性格的明確性,大概難以寫出少平如何挨餓上課,如何奮斗,如何扛起責任走過那么多的溝溝坎坎!
少平的身上也具有著很強的主體性。人的性格不是永恒不變的,是豐富多彩的,變化發(fā)展的。小說把他安排在老實巴交的貧苦農民家庭中長大,成員眾多,有哥有妹,有老有幼,偌大一家子,一起活過這么多年來是因為勇于擔當苦難的責任,學會了彼此照顧,為家人付出。也就從小熏陶了他的品質、性格。這樣的家庭出一個能吃苦、能忍耐、對人真誠的人一點也不突兀,一點也不意外。因為環(huán)境煉就了他的性格,所以面對拋棄自己,偷了手帕的紅梅他反而解救,顯現(xiàn)出了早熟懂事。也正是這么多的苦難給他一種品質并漸化成為性格,一直秉持,發(fā)展著這一性格,帶入生命的每一項活動中。也正是從這些活動中,一次次提高,堅定自己的做法,直至成為他的烙印。小說結尾寫少平回大牙灣煤礦照顧那母子倆時,那是他主動的對自己的要求,我不覺得偉大,而恰恰是感動。當你不覺得是偉大而是感動時,他就是真實的,深入心中的。
【孫少平的性格特點形象】相關文章:
孫少平人物形象分析05-01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形象分析01-21
關于平凡的世界孫少平的人物形象分析05-01
介子推的性格特點形象11-24
小嘎子的性格特點形象01-25
令狐沖的性格特點形象11-09
花榮的性格特點形象分析11-09
賈里的性格特點形象分析11-09
觀音菩薩的性格特點形象分析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