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選修三生物知識要點歸納
對于高中選修三的生物內容,很多學生都是不熟悉的,雖然選修三的知識不屬于必修課本,但是多了解一些生物知識對我們的成績提高是有幫助的。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備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選修三生物基礎知識
(一)植物細胞工程
1.理論基礎(原理):細胞全能性
全能性表達的難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細胞>干細胞>體細胞;植物細胞>動物細胞
2. 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
(1)過程: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愈傷組織→試管苗→植物體
(2)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脫毒、制造人工種子、單倍體育種、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3)地位:是培育轉基因植物、植物體細胞雜交培育植物新品種的最后一道工序。
(二)動物細胞工程
1. 動物細胞培養(yǎng)
(1)概念:動物細胞培養(yǎng)就是從動物機體中取出相關的組織,將它分散成單個細胞,然后放在適宜的培養(yǎng)基中,讓這些細胞生長和繁殖。
(2)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流程:取動物組織塊(動物胚胎或幼齡動物的器官或組
織)→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yǎng)瓶中進行原代培養(yǎng)→貼滿瓶壁的細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繼續(xù)傳代培養(yǎng)。
(3)細胞貼壁和接觸抑制:懸液中分散的細胞很快就貼附在瓶壁上,稱為細胞貼壁。細胞數(shù)目不斷增多,當貼壁細胞分裂生長到表面相互抑制時,細胞就會停止分裂增殖,這種現(xiàn)象稱為細胞的接觸抑制。
(4)動物細胞培養(yǎng)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贌o菌、無毒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液應進行無菌處理。通常還要在培養(yǎng)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養(yǎng)過程中的污染。此外,應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防止代謝產物積累對細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營養(yǎng):合成培養(yǎng)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成分。
、蹨囟龋哼m宜溫度:哺乳動物多是36.5℃+0.5℃;pH:7.2~7.4。
、軞怏w環(huán)境:95%空氣+5%CO2。O2是細胞代謝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
(5)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的應用:制備病毒疫苗、制備單克隆抗體、檢測有毒物質、培養(yǎng)醫(yī)學研究的各種細胞。
2. 動物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和克隆動物
(1)哺乳動物核移植可以分為胚胎細胞核移植(比較容易)和體細胞核移植(比較難)。
(2)選用去核卵(母)細胞的原因:卵(母)細胞比較大,容易操作;卵(母)細胞細胞質多,營養(yǎng)豐富。卵細胞的細胞質可使體細胞細胞核全能性得到表達。
3. 動物細胞融合
(1)動物細胞融合也稱細胞雜交,是指兩個或多個動物細胞結合形成一個細胞的'過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來兩個或多個細胞遺傳信息的單核細胞,稱為雜交細胞。
(2)動物細胞融合與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誘導動物細胞融合的方法與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方法類似,常用的誘導因素有聚乙二醇、滅活的病毒、電刺激等。
(3)動物細胞融合的意義:克服了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性,成為研究細胞遺傳、細胞免疫、腫瘤和生物生物新品種培育的重要手段。
高中必修一生物重點知識
一、高倍鏡的使用步驟:“一移二轉三調”
1、在低倍鏡下找到物象,將物象移至(視野中央),
2、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
3、調節(jié)(光圈)和(反光鏡),使視野亮度適宜。
4、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顯微鏡使用常識
1、調亮視野的兩種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鏡)。
2、高倍鏡:物象(大),視野(暗),看到細胞數(shù)目(少)。
低倍鏡:物象(小),視野(亮),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多)。
3、物鏡:(有)螺紋,鏡筒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
目鏡:(無)螺紋,鏡筒越(短),放大倍數(shù)越大。
放大倍數(shù)越大 視野范圍越小 視野越暗 視野中細胞數(shù)目越少 每個細胞越大
放大倍數(shù)越小 視野范圍越大 視野越亮 視野中細胞數(shù)目越多 每個細胞越小
4、放大倍數(shù)=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х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
5、一行細胞的數(shù)目變化可根據(jù)視野范圍與放大倍數(shù)成反比
計算方法:個數(shù)×放大倍數(shù)的比例倒數(shù)=最后看到的細胞數(shù)
如:在目鏡10×物鏡10×的視野中有一行細胞,數(shù)目是20個,在目鏡不換物鏡換成40×,那么在視野中能看見多少個細胞? 20×1/4=5
6、圓行視野范圍細胞的數(shù)量的變化可根據(jù)視野范圍與放大倍數(shù)的平方成反比計算
如:在目鏡為10×物鏡為10×的視野中看見布滿的細胞數(shù)為20個,在目鏡不換物鏡換成20×,那么在視野中我們還能看見多少個細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
科學家根據(jù)細胞內有無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
原核生物:細菌(球、桿、螺旋、弧菌、乳酸菌)、衣原體、藍藻、支原體(沒有細胞壁,最小的細胞生物)、放線菌、立克次氏體
真核生物:植物、動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病毒非真非原。
藍藻:發(fā)菜、顫藻、念珠藻、藍球藻。藍藻沒有成型的細胞核,有擬核——環(huán)狀DNA分子。
藍藻細胞質:含藍藻素和葉綠素(物質基礎),能進行光合作用(自養(yǎng)生物);核糖體。
細菌中的絕大多數(shù)種類是營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異氧生物。
原核細胞具有與真核細胞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沒有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但有一個環(huán)狀的DNA分子,位于細胞內特定的區(qū)域,這個區(qū)域叫擬核。
四、細胞學說
1、創(chuàng)立者:(施萊登,施旺)對動植物細胞的研究而揭示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
2、細胞的發(fā)現(xiàn)者及命名者:英國科學家 羅伯特.虎克
3、內容要點:共三點。其中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應改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4、揭示問題: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高中生物考點知識
1、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其基本組成元素是C、H、O、N
2、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本來就存在著與癌有關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3、肽鍵數(shù)=脫去的水分子數(shù)=_氨基酸數(shù)—肽鏈數(shù)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數(shù)—x水分子數(shù)18
5 、核酸種類:DNA和RNA;基本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的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堿基。
8、DNA主要存在于中細胞核,含有的堿基為A、G、C、T;
RNA主要存在于中細胞質,含有的堿基為A、G、C、U;
9、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直接能源物質是ATP。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屬于單糖;
蔗糖、麥芽糖、乳糖屬于二糖;
淀粉、纖維素、糖原屬于多糖。
11、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種)
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種)
基本元素:C、H、O、N(4種)
最基本元素: C(1種)
主要元素:C、H、O、N、P、S(6種)
13、水在細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結合水。
14、細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紅蛋白中的無機鹽是:Fe2+,葉綠素中的無機鹽是:Mg2+
16、被多數(shù)學者接受的細胞膜模型叫流動鑲嵌模型
17、細胞膜的成分:蛋白質、脂質和少量糖類。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18、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流動性;功能特點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19、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
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核糖體、中心體;
有“動力車間”之稱的細胞器是線粒體;
有“養(yǎng)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之稱的是葉綠體;
有“生產蛋白質的機器”之稱的是核糖體;
有“消化車間”之稱的是溶酶體;
存在于動物和某些低等植物體內、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與植物細胞細胞壁形成有關、與動物細胞分泌蛋白質有關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高中選修三生物知識要點歸納】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選修一知識點總結11-13
初三數(shù)學投影與視圖知識要點歸納05-22
最新小考語文知識要點歸納12-16
地理世界的人口知識要點歸納06-14
初級藥士考試基礎知識要點歸納08-08
高中化學知識點歸納01-20
生物高考重點知識點歸納分享11-08
關于初三物理電阻復習要點歸納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