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能力
在我們上學期間,很多人都經(jīng)常追著老師們要知識點吧,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何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閱讀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重要條件,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孩子入小學做好準備。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豐富閱讀環(huán)境
在班上開辟圖書角,添置構圖新穎、顏色鮮艷、趣味性強的圖書,每周保證一定時間輪流供幼兒自由選擇閱讀,定期進行讀物更換。教室里的桌椅門窗、活動區(qū)的物品、自然角的植物、動物,我們把文字卡片懸掛或張貼于材料物品上,使幼兒一一對應,墻面上及閱讀角把閱讀活動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字及在生活中的常見文字,也制成卡片圖文對照。關注孩子感興趣的新聞,剪輯下來,粘貼在孩子方便看到的地方,提醒幼兒利用休息時間去看看。發(fā)展幼兒閱讀能力,并促進幼兒社會發(fā)展,擴大知識面。其次在班級中定期開展小舞臺交流活動,共同協(xié)商制作表演道具。幼兒將閱讀內容通過情景表演、講故事、續(xù)編故事、創(chuàng)編故事等形式表現(xiàn)。給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愉快、和諧的閱讀環(huán)境,讓他們能無拘無束,大膽自主地學會選擇,培養(yǎng)自主意識,享受個性自由的快樂。同時,也是培養(yǎng)他們將圖畫符號轉化為語言符號的能力并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維護幼兒良好的閱讀心態(tài)
幼兒對某一事物的情感往往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是維護幼兒良好閱讀心態(tài)、提高幼兒閱讀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們讓幼兒處在安靜、明亮、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里專心閱讀,并常帶幼兒到閱覽室看書,感受和模仿成人的閱讀方式;在班級中開設圖書角,讓幼兒隨時閱讀;為幼兒提供的書籍分為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種層次,以滿足不同水平幼兒閱讀的需要。
三、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把閱讀活動建立在他們感興趣的基礎上,這是指導閱讀的關鍵。
。ㄒ唬┬D書閱讀活動幼兒對文字、書畫符號特別感興趣。因此,我們在講述故事、詩歌時多以圖畫、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引起幼兒對圖書的興趣和聯(lián)想,同時,還讓幼兒知道老師講的故事都是從書上學來的,書里有許多知識,激發(fā)他們閱讀的愿望。
(二)與幼兒交流幼兒的行為充滿情緒色彩,極易受成人感人。實踐證明,成人與幼兒共同閱讀,交流各自感受,談論情節(jié),回答幼兒的提問,可使幼兒在交流過程中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能啟迪思維,積累語言,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ㄈ┕膭铋喿x中的操作,為幼兒主體性發(fā)展提供可能排圖活動:教師為幼兒提供一套打亂順序的圖片,鼓勵幼兒在看懂每幅圖意的基礎上,根據(jù)故事內在的邏輯規(guī)律、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分析,將圖片按序排列。
圖片制作活動:讓幼兒嘗試做小畫家、小作家,把自己想說的事畫成一頁一頁的故事,或從廢棄圖書上剪下自己需要的圖片,幼兒口述后,請教師或父母幫忙配上文字,加上封面、封底,然后釘成一本圖書,同伴間相互介紹、交流自己的作品。
四、訓練良好的閱讀習慣是維護幼兒良好閱讀心態(tài)的基礎和前提
帶幼兒參觀圖書館,感受安靜氛圍,了解一些圖書館借閱方式,教育幼兒在看書時不大聲喧嘩,不隨便打擾別人,不折書、不搶書、不在書上亂涂亂畫,看了書要放回原處。關注閱讀中家長的配合,為幼兒主體性發(fā)展形成合力。幼兒的良好發(fā)展,只有在老師和家長共同督促教育下才能形成。定期在家園聯(lián)系欄上登載有關早期閱讀的文章,教給家長一些指導孩子閱讀的正確方法,并教給家長為孩子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如設置小書柜、小抽屜,每天抽時間為孩子朗讀故事,和孩子共同閱讀。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觀看幼兒在園開展閱讀活動情況,交流探討聽取家長反饋意見。
五、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會幼兒閱讀技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兒閱讀活動的前提,也是閱讀得以深化的基礎。
。ㄒ唬⿲W習按頁碼順序看書。由于幼兒已認識1-10的阿拉伯數(shù)字,因此,先教他們按頁碼順序翻閱圖書,使他們掌握看書方法并養(yǎng)成習慣。
。ǘ⿲W習按從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順序看書。在看書過程中,幼兒親自感受到圖書是一頁一頁組成,故事是一幅畫一幅畫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內容。
。ㄈ┨岣哂變旱睦斫饬。指導幼兒學會觀看每幅圖畫上的人物、動物現(xiàn)象,理解前后畫面的聯(lián)系。
。ㄋ模﹦(chuàng)設和利用各種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各種條件,讓幼兒將已獲得的閱讀經(jīng)驗運用于新的情景之中。如春天到了,帶幼兒到園外欣賞春景,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讓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用規(guī)范、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將這些感受用圖畫故事書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以達到經(jīng)驗遷移的目的。
我認為,作為幼小銜接重要內容的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必須從啟蒙教育階段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注意循序漸進。只要教師增強訓練意識,實事求是,講究閱讀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幼兒的閱讀興趣、方法和習慣就能得到訓練,閱讀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大能力
通過學習“現(xiàn)代幼兒教育要重視幼兒大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其“大能力”的含義:
“大能力”就是比一般能力 “大” 的能力。信念,動機,努力,責任,誠實,毅力,關懷,團隊合作,常識,解決問題,專注這11個方面構成了我們的“大能力”。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結果!按竽芰Α彼茉煸皆,對個體的影響也就越大!按竽芰Α笔侨税l(fā)展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無論家庭幼兒園都要注重幼兒“大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要有“大能力”觀,而不是“知識”觀。不是用知識創(chuàng)造能力,而是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的幼兒才是將來社會的贏家。
培養(yǎng)原則:
第一,同時性原則。同時性原則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這 11 種能力的學時 是同時進行的, 沒有主次之分,它們在兒童的成長中同等重要。 另一方面,兒童大能力培養(yǎng)的主體為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方并重,均擔負著培養(yǎng)兒童大能力的重任。
第二,小步子原則。 兒童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依照兒童的步調走、不能揠苗助長。這些能力開始表現(xiàn)出來強度較小,不過只要堅持下來就會養(yǎng)成一種習慣,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兒童的行為。
第三,生活性原則。 美國教育思想學家杜威提出教育的三個命題,其中一條就是“教育即生活”。這個命題告訴我們教育離不開生活,教育為了生活而存在。它指導著我們將教育貼近生活,讓教育的外延與生活相等。我們的幼兒學園也遵循著這條原則,在日常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或機會,譬如我們舉行了“學走長征路”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親身體會到紅軍戰(zhàn)士在長征途中的艱苦。同樣,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不失時機的抓住生活的事件,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能力。
第四,鼓勵性原則。 幼兒大能力的培養(yǎng)要進行積極的鼓勵,但是這種鼓勵不要常以物質形式來做誘因,多次的物質獎勵,會激發(fā)幼兒的外在動機。多次強化之后,幼兒就會在獎品與成績之間建立聯(lián)結。如果沒有物質獎勵,幼兒就會缺乏做事的動力。因此,鼓勵幼兒是必須的,但是鼓勵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它既需要物質獎勵,但更多的是要給予精神嘉獎。
如何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
一 、適當表揚培養(yǎng)幼兒自信
幼兒是非觀念模糊,不會正確評價自己,只能通過成人的評價了解自己的情況,特別是父母-家人和教師對他的評價至關重要。因此,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閃光點和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使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以激發(fā)幼兒的榮譽感,強化成功感。這樣,幼兒就會自信地參與各項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教師的言行對幼兒自信的程度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首先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信任幼兒,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方法,經(jīng)常以肯定的口吻,對幼兒說: “我相信你能做好,”“你肯定行”等等,孩子們就從成人肯定的態(tài)度中獲得巨大推動力,并轉化為自身的內軀力.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克服他們生活上.學習中的困難,使信心得到增強。
二 、適時鍛煉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要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集體是鍛煉幼兒最好時機,使幼兒能夠經(jīng)常獲得成功的體驗。不同層次的幼兒對成功的體驗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教師要各項教育活動中兼顧不同層次的幼兒使其增強自信心。如在美術活動中,對待能力差的幼兒,教師可協(xié)助其共同完成;對待能力一般的幼兒,教師只需要在難點處幫助一下;對待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議其豐富畫面等。這樣,三個層次的幼兒都獲得了成功感。同時集體生活也是鍛煉幼兒的好時機,讓每個幼兒在全園年級或班集體面前展示特長和優(yōu)勢,可以滿足和發(fā)展他們的表現(xiàn)欲,提高他們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因此,所有的活動就應面向全體幼兒,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對能力差的幼兒更要多給予關注。要讓每個幼兒都在活動中得到鍛煉。
三、從成功到自信
能力強的幼兒往往比較自信,在教師和同伴面前敢說敢唱,相比之下,能力差的幼兒就容易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因此,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必須與培養(yǎng)幼兒的多種能力,多種興趣結合起來,使幼兒的自信心建立在實實在在的基礎上。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而對幼兒來說則可能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失敗是失敗之母”。有過成功體驗幼兒才有自信的本錢。成功的實踐活動可以使幼兒獲得自信,特別是聽了北京專門搞學前教育的陳教授的演講,我深受啟發(fā):一個孩子在班里學習成績一直倒數(shù),每次考試后不是爸爸打就是媽媽罵,有時候還來個男女混合雙打。后來,這位爸爸反思,是不是方式不當,終于有一天他看到孩子考試得了三十六名(全班共有三十六名學生)的時候,他想該換一種方式試試,輕輕地坐下來對兒子說:“孩子,你考的不錯,再也沒有人能超過你了,”當時兒子的眼淚嘩嘩的流。又過的一段時間,兒子考試得了三十五名,爸爸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鼓勵兒子說:“孩子祝賀你比上次有進步了,”再后來……兒子考試得了全班第九名,爸爸又鼓勵兒子說:“孩子你是最棒的”這位父親讓孩子找到了自信。成功的實踐活動可以使幼兒獲得自信,失敗的實踐活動則可能給幼兒失敗的教訓,幼兒更不敢在集體中有自信的表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說,幼兒的第一次單獨表現(xiàn)很重要。有些家長認為:只要有機會就讓自己的孩子表現(xiàn),好不好沒關系,讓他試就行了。其實這樣做是有風險的。如果說自信心與能力是密切相關的,那么,知識是獲得能力的源泉之一,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教師應啟發(fā)幼兒多想多問,鼓勵幼兒能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大膽表現(xiàn),逐步增強自信心。我們讓幼兒表現(xiàn)主要是要讓他從成功的喜悅中增強自信,失敗對幼兒的影響是長遠的,下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可能就再也沒有信心了。因此,我們可以對幼兒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任務和要求,讓每個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經(jīng)過努力都能獲得成功。
此外,在日常生活活動中,開展各種活動,如:故事大王.今日小明星.小能手.小畫家.等,請有不同專長的幼兒進行表演.示范,還可以通過幼兒獨立完成一件手工.美術作品等,使幼兒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的同時,獲得自信心。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班里的幼兒都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幼兒都非常樂意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與特長,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何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04-10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03-15
淺析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能力02-18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習慣02-23
早期閱讀興趣培養(yǎng)須知01-31
如何培養(yǎng)感悟能力02-27
怎么培養(yǎng)孩子閱讀能力02-15
如何培養(yǎng)兒童交際能力05-17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速算能力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