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課堂實錄
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課堂實錄1
一、教師導入
。ㄒ粚W生例行課前三分鐘演講——“我喜愛的名著”)
師:謝謝這位同學,我聽出了她的那個片段的主要信息是——“收藏美麗”,那么我們今天是不是可以用這樣的理念來學習我們的課文了,我想是可以的,學習《濟南的冬天》,收藏她的美麗好,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您好!
師:請坐
師:先看背景材料,老舍,讀(幻燈片放映作者簡介)
。ㄉR讀作者簡介)
師:這是文學常識,要知道,這一篇精美文章的作者是誰?
生齊答:老舍
師:齊讀這則材料:
生(讀):老舍(1899—1966),現(xiàn)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等
二、板塊一(品析1)
師:好,謝謝我們這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就是訓練我們的閱讀品析能力(師放映“課文品析”)什么是“品析”呢?——品味欣賞我們有三個學習活動,都是讓同學們進行閱讀能力的歷練的(師出示幻燈片)看,請你看課文,把“寶地”、“溫晴”、“奇跡”、“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圈出來,然后聯(lián)系全文內容來證明哪一個詞最適合于概括濟南的冬天的特點,開始獨立思考
。ㄉ毩⑺伎2分多種后)
師:好的,我們來試一下用概述的方式來表述你的觀點,發(fā)言的層次是,大致上兩個層次,第一,你認為哪個詞,然后闡述你的理由可以舉手發(fā)言了
。ㄉ1舉手)
師:好,謝謝你
生1:我覺得應該是用“溫晴”這個詞,因為課文的開頭就是用濟南的冬天來作對比,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并以此為課文的主線,貫穿全文接著就先總后分的聊起了濟南的冬天的山頂和水色,最后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尾,從而點題
師:好的,聽她的發(fā)言,關鍵詞咬的很準,文章的首段開頭,然后文章的結構,然后文章各個部位之間的關系,都點到了,表揚好,繼續(xù)來
。ㄉ2舉手)
師:好,請你來
生2:我認為應該是“理想的境界”這個短語因為除了濟南,在我們這邊,我們這里的冬天是寒冷的,是刺骨的,是凜冽的,而濟南的冬天卻十分溫暖,不怎么刮風,所以在濟南的人們和我們都夢想著有這樣一個冬天,能夠很暖和地很舒適地度過一個本應該寒冷的季節(jié),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的一個理想,然后濟南的冬天為我們實現(xiàn)了
師:恩,好!有那么溫熏的陽光,有那么溫馨的水色,怎么不是“理想的境界”呢?續(xù)
(生3舉手)
師:請你來
生3:我也認為“理想的境界”應該是最能概括濟南的冬天的特點因為第二段的第一句就提到了“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說明即使只有“溫晴”,而沒有山水的襯托,說明這個冬天也不是最理想的只有有山有水有陽光,還有溫暖的懷抱,真是給人一個最值得在寒冷的季節(jié),不僅是有氣候的溫暖,而且有溫暖在心里流淌
師:啊,是的'是的有山有水,而且氣候是那樣的溫暖,讓每個人心里都有笑意,怎么不是“理想的境界”呢?好,繼續(xù)
。ㄉ4舉手)
師:好,請你來
生4:首先,如果我覺得,它說概括全文一個大體寫的東西的話,那么,“理想的境界”可以用來概括,但它這個問題是說概括濟南的冬天的特點,特點不一定要那么大體,而“理想的境界”這個詞顯得有些太統(tǒng)一了,很多地方都可以成為理想的境界,而它說是濟南冬天的特點,所以,在文章的開頭,老舍先生就把濟南的冬天和倫敦,北平還有熱帶進行了比較,從而突出了濟南是個溫晴的地方,所以我認為,這篇《濟南的冬天》,它的特點應該是“溫晴”
師:謝謝她的分析思路是:先從一般事物的角度來分析“理想的境界”到處都有,然后從特別的環(huán)境的角度來肯定“溫晴”在這篇課文中可能就是濟南的冬天的特點謝謝你!繼續(xù)來
(生5舉手)
師:好,請你來
生5:我覺得應該是用“奇跡”,因為“溫晴”、“寶地”或者“有山有水”,在江南的一些地方都是比較的常見的,只有在北方才是用“溫晴”的,如果光用“溫晴”、“寶地”、“有山有水”,不足以概括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正因為它“溫晴”,所以才讓人感覺這是一種奇跡,也正因為它讓人感覺非常的奇妙,所以人們才認為它是一種“理想的境界”,我覺得“奇跡”是最能概括的
師:恩,你是從邏輯關系的角度來逐步地進行推理的,只有“溫晴”才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因為“奇跡”而形成“理想的境界”,好,謝謝你!再來說
。ㄉ6舉手)
師:你來說
生6:我認為應該是“溫晴”,因為在第一段,作者就說“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說明作者認為濟南之所以是個寶地,是因為濟南有“溫晴”的天氣,那么我認為“溫晴”是濟南冬天的主要特點
師:正是因為“溫晴”所以才是“寶地”,正是因為“溫晴”所以才是“奇跡”,這又是一番道理還有嗎?
。ㄉ7舉手)
師:好,請你來說
生7:我認為應該是“慈善”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因為在別的地方的冬天,花草都凋謝了,樹葉都凋落了,而濟南的冬天,人們會感到很溫暖,人們心里有一種安慰,就覺得也許春天就要到了,就給他們的心靈上帶來了一次安慰
師:恩,這樣的慈善吶,小山是那樣的美,水色是那樣的俊,怎么不讓我們感到這樣的地方時慈善的呢?好,還有兩位同學要發(fā)言你先說,他再說,我們再來看怎么樣請你來(請生8說)
生8:我認為是“慈善”,因為濟南的冬天是有溫晴的天氣,是慈善的,因為是一個理想的境界,給人很溫暖的感覺,所以它是慈善的,前面的詞都可以用來看出濟南的冬天是一個很慈善的季節(jié)
師:恩,是。〈笞匀痪拖衲赣H,大自然的造化使?jié)线@座老城就像安適地躺在一個小搖籃里,這樣的冬天怎么不慈善呢?
。ㄉ9舉手)
師:好,你來說
生9:我覺得濟南冬天的特點應該是“寶地”,因為從氣候特點上來說,它與北京比是沒有風聲的,與倫敦比是沒有霧的,與熱帶比是沒有毒日的;從景色特點上來說,它有山有水,才像一塊空靈的藍水晶,所以說是一塊寶地
師:寶地適合于我們居住啊,這個寶地是那樣的慈善,這個寶地是理想的境界,這真讓我們費解!
。ㄉ10舉手)
師:好,說一下
生10:我認為是“寶地”,因為濟南下雪的時候就像是一幅水墨畫,而且冬天下雪的時候,水面上不結冰,這種種跡象在我們看來都是很寶貴的,都算是一種奇跡,所以我認為應該是“寶地”
師:因為有這樣的奇跡,所以才算是寶地,哎呀,我覺得我很難說服你們了我認為這個問題,當然,如果我們說,你自由地選用文中的這些詞語來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大概每一個都可以用一下但是,我們是在全文的基礎上來進行分析的首先我們注意課文第一段的兩個關鍵詞:“溫晴”,“寶地”可以這樣說,濟南是溫晴的寶地,因為溫晴才是寶地,這是一;第二,再從全文看,因為溫晴才創(chuàng)造了許多自然的跡,因為溫晴才有那樣的山、水,和人們的心理感受我想,溫晴這個詞,還要從其他的角度來看下面,我給你們再逐條地、仔細地分析一下(邊放幻燈片邊講解)全文是扣著“溫晴的天氣”這條主線來寫的,所有的景物描寫都要突出“溫晴”兩個字:正因為扣住“溫晴”描繪著濟南的山和水,作品才鋪展出一幅幅淡雅秀美的畫面;第二個道理,看順序,繪天繪地,寫雪寫水,由暖陽描畫到暖城、暖山,描畫到不結冰的水,表現(xiàn)的都是“溫”和“晴”繼續(xù)看第二段,全景;三段、四段,雪中山色;五段,水上美景沒有哪一幅是寫陰冷的,都是“溫晴”因此,這些畫面在“溫晴”的基調上統(tǒng)一起來,給人和諧一致的美感還有理由,即使是寫雪景,也在表現(xiàn)“溫晴”,
因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啊”;因為晴朗,所以“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晴朗的天氣,晴空下的雪上好,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他幾個短語或詞,它們往往在一個段落里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概括這一段的大意或者集中表現(xiàn)作者贊嘆的情感
三、板塊二(品析2)
。ㄟM入課文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放幻燈片品析二)
師:好的,謝謝同學們,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很好的到課文里來了,我們的思緒很活躍,下面的內容就比較的容易了第二次品讀欣賞,劃出“小搖籃”,它在第二段;劃出“帶水紋的花衣”,它在第三段;劃出“小水墨畫”,它在第四段;劃出“藍水晶”,它在第五段如果說作者使用了高妙的修辭技法,在每一個段落里都用了一個關鍵的比喻來寫美麗的濟南的冬天的話,那么這四個比喻在每一段里面的作用都值得我們欣賞注意老師的表述,老師沒有說“你最喜歡欣賞的是哪一個”,老師說的是“你最能夠欣賞的是哪一個”,那么,也就是說,你要欣賞,還要講出你的欣賞的內容出來好的,開始思考
。▽W生思考2分多種后)
。◣熭p聲詢問學生是否可以了,再等會)
師:是不是可以講述觀點了?(有學生舉手)好,兩位,那邊,好,我們試一下
。ㄉ1舉手)
師:請你來
生1:我認為我最能欣賞的應該是空靈的藍水晶,按照課文里的說法,就是從“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一直到“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從這樣的描述里看的話,水晶給人的感覺本身就是很玲瓏,剔透的,而空靈意思就是說很清凈,這樣的話,就可以感覺到這塊水晶從內到外是沒有一絲雜質的,而課文里生動的描寫就覺得這是一個春天的景象,萬物都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但這明明就是濟南的冬天,而這樣更能襯托出濟南冬天的“溫晴”,而且它語言非常的生動,“藍水晶”、“澄清的河水”,這樣很貼切的比喻更讓我們感受好像看到一幅風景秀麗的畫卷一樣
師:恩,分析得多么的好!“空靈的藍水晶”表現(xiàn)的是一種純凈的美
。ㄉ2舉手)
師:好,請你來
生2:我最能欣賞的是第二段的把小山比作一個搖籃,首先,這個比喻很生動,因為有了小山,所以人們感到心里有了依靠,有了安慰,而且它人們感到舒適,感到暖和,也體現(xiàn)了濟南的冬天的溫晴
師:恩,對,不僅表現(xiàn)了“溫晴”,還表現(xiàn)了另外一個“溫情”,情感的情繼續(xù),哪一位?(有同學第二次舉手)
師:你說了一次了,還有沒有沒說過的
(生3舉手)
師:好,來試一下,先來試一下
生3:我更能欣賞的是“帶水紋的花衣”,因為課文前面一句話寫的是“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說明雪沒有完全把山給覆蓋著,所以是帶水紋的花衣,這個比喻形象又準確地寫出了雪草覆蓋的狀態(tài),進一步說明了濟南的冬天的溫晴
師:恩,美麗,山色的美麗,這個比喻還讓我們展開思緒,想到“帶水紋的花衣”,
它的整體的美可能就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
(生4舉手)
師:試一下,試一下
生4:我最能夠欣賞的是第五段的“空靈的藍水晶”,大家都知道,水晶給人以純潔的感覺,藍水晶能讓人身心舒適,而濟南呢,就像一塊空靈的藍水晶,純潔得讓人不愿意去碰,就好像是個奇跡,在這一段中,作者用大量的綠來襯托,放眼望去,滿眼都是盎然的綠,連水都不忍得凍上,更何況是人呢?綠水與藍天應和,它們相得益彰,即使之間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也是那么地融為一體
師:啊,這樣詩意的表達呀,太讓我驚嘆了!而且我還建議你,如果還加上一句話的話,就是“美麗的色彩,那么藍汪汪的”好,謝謝
。ㄉ5舉手)
師:你來
生5:我最能理解的也是“帶水紋的花衣”,因為從這一句話看出山的色彩美,黃白相間,并不像其他地方,冬天的山總是嶙峋的,死氣沉沉的,從中也能看出濟南冬天的溫晴并且,風兒吹過,那些沒有被雪覆蓋的草在風中搖擺,也能看出這座山很生機勃勃
師:恩,給我們一種美麗的動感,好,謝謝還有一個地方?jīng)]說到吧?
。ㄉ6舉手)
師:好,你的小手高高舉起(生笑)
生6:我覺得“小水墨畫”這個比喻最好,因為它后面加了一句“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這張小水墨畫肯定是非常賦有詩意的,這就更襯托出濟南的山景的美
師:好,如果說把你的“唐代的名手畫的吧”再引申一下,就是古樸啊,這個冬天,這種色彩顯得很古樸,那種畫面的構圖顯得很古樸好,謝謝你幫了我的忙剛才我還是于心不忍(師準備結束這一環(huán)節(jié),又有學生舉手)
師:還是讓你說一下(大家笑)
生7:我也認為“空靈的藍水晶”,因為天上和水中都是藍顏色的,這藍顏色融為了一體,仿佛讓我們置身于一個畫中,所以我認為“空靈的藍水晶”是很好的
師:恩,好的,你要感謝我滿足了你的愿望(眾人笑)好,小結一下,做記錄(邊放幻燈片邊小結)搖籃太美了!寫出了秀美的山形地貌、舒適的冬暖環(huán)境(給時間讓學生記錄);帶水紋的花衣,表現(xiàn)的是雪后山色的斑斕和大自然的、小山的飄逸美好的情韻(給時間讓學生記錄);小水墨畫,凸顯的是山村的疏朗點綴,山村點綴在小山上,遠遠看去,那樣的美麗,而且因為是冬天,所以它的色彩是古樸淡雅的,這足見作者用小水墨畫來比喻冬天的濟南的城內的小山的精致之美;空靈的藍水晶,則顯示了天光水色的清凈和溫暖泉城的亮麗(給時間讓學生記錄)總的來看,這篇文章表現(xiàn)手法最高妙的地方就是——以小喻大,以小繪大,以小描繪大,從而表現(xiàn)出景物的畫意詩情
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課堂實錄2
整體感知
1、讀課文
2、提到冬天,你會有什么感覺?會想到些什么?
3、但是濟南呢?“
4、那誰說說濟南冬天最大的特點?
5、能說一下為什么會“溫晴”嗎?理由是什么?
與北平相比無風聲,與倫敦相比無重霧,與熱帶相比無毒日
6、這是寫作方法:對照比較法。
7、我想請個同學來讀一讀第一段,那位同學勇敢站起來呢?
師:很好,聲音很洪亮。
8、老舍先生想告訴大家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那么作者是選取了哪些具體的景物來描繪濟南特有的動人冬景的呢?
生:山、雪、水
生:陽光、村莊。
師:不錯,老舍先生在描繪濟南冬天這幾種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時,巧妙地運用人的感官角度的詞語和生動的修辭手法,描繪出了濟南冬天的景色,抒發(fā)自己的喜愛之情。你能找到嗎?
生: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銀邊”、“藍天”、“草色”、“白”、“暗黃”、“微黃”、“粉色”
生:還有“銀邊”“草色”
師:很好!這些詞語色彩鮮明艷麗,修辭有嗎?
生:比喻、擬人
生:“日本看護婦”,“露出肌膚”
師:貼切的景物描寫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濟南依然溫暖如春。在這段景物描寫中,抒發(fā)了作者對濟南無比熱愛的真摯情懷。
師:在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后的山景?
9、以前我告訴大家,寫景的方法大家還記得有哪些?
生:從遠到近
生:寓情于景
生:借景抒情,還有移步換景
師:我們在記敘文中,寫景物可以按方位寫,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從前至后,可以按時間的順序寫,可以依據(jù)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的先后順序來寫,也有的按春、夏、秋、冬的季節(jié)變換順序來寫。還有,要充分運用修辭手法!稘系亩臁肥前凑湛臻g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師:我們中國人就是喜歡山水,只要一提到山,那么肯定要談一談水,老舍先生呢,也是一樣,濟南有山有水,前面大家分析了山之美,那水呢?水有什么特點?哪位同學能用同樣的方法來分析一下?
生:“綠”就一個字。
師:不錯,歌曲改編。他說的沒錯,濟南的冬天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這是人的感官中的?
生:視覺角度。
10、是啊,我們學習就是要學以致用,以后談到景物描寫的時候像數(shù)學公式一樣套一套很多問題就好解決了,寫景除了視覺外還要注意運用什么?
生:老師,我認為運用修辭方法。擬人,使水有了人的感情。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無比的熱愛之情。
師:我們這個單元是有關于四季的文章,寫景其實有很多共同之處,例如,朱自清?
生:《春》“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師:同學們分析的都很好。陽光也很有特色,老舍先生是結合什么來寫的?
生:山。
師: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比喻和擬人。
師:這一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來描寫,同時又可以寫的生動形象。大家來總結一下吧。
生:老師,我認為最重要是要抓住特點;二要運用修辭手法。
生:老師,我覺得一定要流露感情。
生:感官
師:非常好!方法要有,也不能少了寓情于景。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四、布置作業(yè)
仔細觀察自己家鄉(xiāng)冬天的景色,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的無限熱愛,借鑒本文的寫法,將最有特色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限。
【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濟南的冬天》教學實錄03-13
《濟南的冬天》讀后體會03-12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05-12
濟南的冬天課文原文05-27
七年級上冊《次北固山下》課堂實錄09-25
七年級上《道德與法治》課堂實錄03-12
七年級《天上街市》課堂實錄03-13
《理想》課堂實錄(人教版七年級必修)03-13
《夜色》課堂實錄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