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孔子的故事》有感 推薦度:
- 孔子的故事 推薦度:
- 孔子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合集】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1
我看一本歷史類的書《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介紹孔子生平的書。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一位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史人!犊鬃拥墓适隆分杏性S多故事其中一個關(guān)于孔子有趣的'故事:一次,孔子帶著弟子來到寶地觀賞,看見路上一群孩子在玩耍?鬃颖愠笋R車慢慢行駛過去,別的小孩全都躲開了,唯獨一個小孩一動不動,孔子說:"小孩請讓一下可以嗎?小孩不但不讓還岔開雙眼,咋不行?這里有城池,你的車嗎?怎么過得去。靠追蜃诱f:“咦,這明明有路,哪有城池?我腳下邊就是城池孔子一看,小孩兩條腿岔開像門一樣兩條腿中間放這幾個塊石子,搭了一道城墻。于是孔子像這孩子說:“這個城墻有什么用啊,小孩說:"當然是擋你車馬的,還要防軍隊?鬃泳驼f:“你這那么小的城墻,我車過去又怎樣呢?小孩說不對,這種還是一道城墻,既然是城墻,你的車馬怎么過得去呢?孔子就請教小孩說:"我那該怎么辦呢?孩子就說:“你覺得是躲車馬嗎?還是繞城而走呢?孔子一想只能讓車馬從他旁邊過去。
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我懂了,孔子之所以博學(xué)多才是因為他謙虛好學(xué)的美德之所以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是因為他勤學(xué)苦讀。他也刻苦學(xué)習精神,真值得我們們學(xué)!
孔子的故事2
剛才沒事看了老師讓給孩子買的《孔子的故事》深有體會,我都快40歲的人了都沒有都沒有深入了解孔子的一生,感覺現(xiàn)在的孩子懂得多是有原因的
我都知道孔子是我們河南的,看了書之后我才知道在以前河南分好多小國,孔子祖先原是宋國的貴族,再往元說是殷代貴族?戳恕犊鬃庸适隆肺也胖揽鬃有r候是多么的不幸,孔子三歲父親亡故。母親帶他移居到魯國(現(xiàn)在的'山東泗水縣)。
孔子小時候沒什么玩具玩,只是愛模仿祭祀,學(xué)著行禮玩。
孔子慢慢在魯國的文化洗禮中長大。
孔子是有志氣的。據(jù)他的自述,在15歲已經(jīng)立下了要好好學(xué)習各種知識和本領(lǐng)的志愿。
孔子17歲又死了母親,經(jīng)過這個挫折,孔子更發(fā)奮了。
經(jīng)過了好幾年孔子他的道德修養(yǎng)和各種才能,一天比一天進步。但是他的一生也經(jīng)歷了很多。
孔子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他為我們中國文化做出了貢獻。
我不看這本書不知道孔子一生經(jīng)歷了什么,現(xiàn)在也沒寫完,經(jīng)歷了很多!
現(xiàn)在孩子的聰明是有原因的,4年級都看這些書,我敢說有很多我們大人還沒有看過!
先寫這么多吧,以后想到什么再寫。
孔子的故事3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里面講的是孔子他的一生所經(jīng)歷的事情。其中我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第五章《孔子和老子的會見》。
在這個故事中,孔子被魯昭公建議去洛陽觀光,于是孔子到了洛陽。正好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于是孔子和老子交流了很久。孔子缺少老子的知識廣博,而老子缺少孔子的積極和熱情,于是他們兩個人在一起就成了互幫互助的兩人。老子教給了孔子很多,孔子也學(xué)到了很多,甚至就是孔子所熟悉的禮數(shù)方面,也證明老子比他懂得多?鬃釉诶献舆@兒住了幾天,要離開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給他送行。而且還贈了他一句話:“第一,你所鉆研的大多是古人的東西,可是古人已經(jīng)死了,連骨頭也爛了,不過剩下那么幾句話,你不能把那些話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生的是時候呢,固然應(yīng)該出門坐車闊綽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時候,只要過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聽說有句老話,會做買賣的都不把東西擺在外面,有極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樸實的,你應(yīng)該去掉驕傲,去掉很多的.貪戀,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這對你都是有好處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在家庭里也不合適,在朝廷也不合適!倍鬃右踩滩蛔≠澝懒死献。說:“鳥,我知道它會飛,可是會飛的還是經(jīng)常被射下來。魚,我知道它會游水可是游水的,還是經(jīng)常被人釣起來。獸,我知道他會走,可會走的也經(jīng)常落網(wǎng)。只有一種東西,我們不能控制他。他愛在云里來就在云里來,愛在風里去,就在風里去,他愛上天上天,這就是傳說中的龍。我沒辦法琢磨老子這個人,老子就像龍一樣吧,
我們也要像孔子一樣做一個謙虛的人。
孔子的故事4
老師發(fā)了一本書叫《孔子的故事》,李長之著,他用輕松的文字,把孔子的一生,為我們生動的勾畫了出來?鬃拥乃枷雽笫赖挠绊懞艽,而他求索的一生,被歷代人說了又說。
從30歲左右,就從事教育的孔子,有許多弟子,根據(jù)每個弟子的性格優(yōu)缺點而加以相應(yīng)的教育?鬃幼畲蟮奶攸c注重啟發(fā),他善于選擇容易接受的機會,不斷啟發(fā)思考,努力鉆研,當百思不解,感覺困難的時候,孔子也不會引導(dǎo)他更深入下一層,也就是假如一張四方桌在這里,假使我告訴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點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余的三只角也是方的,我就不會再向他廢話。他常常不斷地求知,用積極學(xué)習的態(tài)度來鼓舞弟子,他最反對在學(xué)習上自以為是的學(xué)生。
其實孔子從小比較窮苦,但是他很會搞生產(chǎn),他的`學(xué)生想跟他學(xué)種田,孔子說:我不如老農(nóng)夫。那個學(xué)生又想和孔子學(xué)種蔬菜,孔子說:我不如種蔬菜的。這就是因材施教,注重啟發(fā),以身作則,踏實心虛。
我們要學(xué)習孔子的兩個方面,第一,是耐心,第二,是追求學(xué)習的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這些方面我們都應(yīng)該向孔子學(xué)習。
孔子的故事5
中國的歷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響史!端臅褰(jīng)》成了學(xué)校的教科書,我們都應(yīng)該熟記,下面是一些關(guān)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和他的弟子,和他的家人,友人,孔子的思想,孔子的佳話向來不斷被傳揚,這些故事既能增長知識也是很好的寫作素材。
1、孔子到廟堂參觀,看到一種傾斜易覆的器皿,守廟的人說是宥坐之器。孔子說:“我聽說宥坐之器,虛則欹(傾斜),中則正,滿則覆。明君常將它放在自己的座右!笨鬃幼尩茏幼⑺,果然如此?鬃訃@道:一切事物哪有滿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問:“敢問有保持滿而不覆的辦法嗎?”子曰:“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道也!
2、晏嬰是與孔子同時代的政治家,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嬰的車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離婚,車夫不解,其妻說,我今天在門縫中看到你駕車經(jīng)過門口,晏嬰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諸侯,還是那么樸實無華、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卻意氣揚揚、傲氣沖天,你這樣沒有出息,所以我要離婚。車夫聽了這番話,就謙虛謹慎、發(fā)奮圖強。晏嬰知道后,也努力培養(yǎng)他,后來車夫官拜大夫?鬃佑绕渑宸套拥慕挥阎,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禮,別人也越尊重他,從而能做到全始全終,所以孔子由衷地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3、孔子弟子公孫赤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谷米。孔子說:“給她六斗四升。”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她二斗四升!比角笳J為太少,給了公孫赤母親更多?鬃诱f:“公孫赤到齊國去,肥馬輕裘,威風凜凜。我聽說過,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睅椭酥芗辈粷唬瑢δ贻p人救急不救窮,這是君子的態(tài)度。
4、孔子說,可以和他人說的事但不說,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說的事,卻和他說了,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鬃釉卩l(xiāng)里間,貌溫恭謙,表現(xiàn)得像個不善言辭的人;當他在祭祀宗廟和議論朝政時很善于明辨,對答如流;與上大夫談話時,中正而有諍辯,敢于說實話;與下大夫交談時,侃侃而談,和氣而又歡樂;君視朝時,恭恭敬敬,但又威儀中適,不張不弛。根據(jù)人的性格特征和場合說話,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氣。
5、孔子離開曹國到宋國后,就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練習禮儀。宋國的司馬桓趔想要殺掉孔子,就把大樹給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說:“咱們快點走吧!笨鬃诱f:“上天既然使我具備圣德之性,桓趔又能把我怎樣呢?”順境不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心存正義、自強不息,感恩桓趔,感恩對手。
6、孔子問禮老子,辭行時,老子對他說:“富貴之人送人以財,仁義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貴,就竊用仁人的名義送你一句話吧:頭腦聰慧、洞察一切反而瀕臨絕境,是因為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為揭發(fā)別人丑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寬則得眾,苛則失人。胸無渣滓自會處世圓明,眼無成見才會學(xué)富五車。
7、孔子向襄子學(xué)琴藝,一連十天都彈同一首曲子。襄子讓他換首曲子,孔子說:“我還沒有掌握彈琴的技法!币贿B三番,孔子都以“沒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為人”為由繼續(xù)彈奏同一首曲子。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終于說“我知道作曲者的為人了,他皮膚黝黑,個頭高挑,目光遠大,像個統(tǒng)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還有誰能這樣呢!”襄子深拜孔子說:“我老師曾說過這首琴曲是《文王操》!笔篱g一切事業(yè)、學(xué)問、技能、德行,如果不能專一堅持,就不會有所作為,所以孔子說“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8、顏淵做人,大智若愚?鬃诱f:“我跟顏淵說一天的話,他也沒有問難的話,好象很傻的樣子。等我回頭暗暗觀察他的行為舉止,發(fā)現(xiàn)他足以發(fā)揮我所教誨的道理,這才發(fā)現(xiàn)他一點兒也不傻。”人往往被小聰明限制住了視野,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總將目光投向他的事業(yè),沉默著奮斗,而不在乎身邊的一些小爭執(zhí)。
9、宰我問道孔子。他說:“對于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里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會跟著下去嗎?”孔子說:“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人,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本幼鍪虑榈臅r候,要從符合理性精神的現(xiàn)實邏輯出發(fā),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決不能被糊弄。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成全別人。
10、孔子在路上聽到有人哭,上前打探,那人說:“我叫丘吾子,我有三個過失,晚年而自覺,追悔莫及:我少時好學(xué),周遍天下,回到家里,父母都去世了,是一失也;長事齊君,君驕奢而失去人心,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離絕,是三失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遂投水而死?鬃痈锌貙Φ茏觽冋f:“你們應(yīng)引以為戒啊!”聽了孔夫子的教導(dǎo),學(xué)生們告辭孔子而回家奉養(yǎng)父母的有十三個之多!墩撜Z》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丘吾子的遺憾警示我們:行孝不能等!
11、子貢去見孔子。孔子說:“我們的學(xué)說難道有錯誤的地方嗎?為什么我們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子貢說:“夫子之道至大也,所以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是否可以降低一點標準呢?”孔子說:“優(yōu)秀的農(nóng)夫耕耘卻不能保證獲得好的收成,優(yōu)良的工匠擅長技藝卻不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夠修明道業(yè),用法度來規(guī)范,用道統(tǒng)來治理,但不能保證你的學(xué)說會被世道所容……”人當盡人事而聽天命,居一求缺,當下不就是自得其樂嗎?今人普遍求全、求滿,古人卻懂得求殘、求缺,天地尚不能久,何況人乎?
12、子路有一次問孔子:“君子也有憂愁嗎?”孔子回答說:“沒有。君子追求道義,有終生的快樂,無一朝之憂。小人汲汲于功利,患得患失,一生都生活在憂慮之中!比收卟粦n,是一門大學(xué)問。君子之所以為君子,在于他的所作所為里,承載了他的人生追求。兼濟天下的人海闊天空,胸懷廣大。小人關(guān)注眼前得失,稍有挫折便怨天尤人,長久以往便“長戚戚”。
13、孔子登上東山感覺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俯覽天下,感覺天下也小了。孟子也曾講“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边@都是說立志高遠,胸襟開闊,才能提升境界?鬃悠鹩诶弁粒罱K居高臨下,有著非凡的氣質(zhì)和自信,其思想境界,超越了蕓蕓眾生,故能擁有“一覽眾山小”的氣魄。
14、孔子困于陳國和蔡國之間,還斷絕了糧食,弟子們都餓得渾身無力,站不起來。但是孔子仍然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很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困厄嗎?”孔子說:“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動搖,小人困厄就胡作非為了!笔б馔魏偷靡馔味际侨说谋撞,古人講“飽暖思淫欲,饑寒生盜心”,無論面對順境還是逆境,能不失所守,這就是一種修養(yǎng),就是一種高貴的心。
15、齊景公和晏嬰到魯國,景公問孔子:“過去秦國很小,位置偏僻,穆公為什么能稱霸呢?”孔子回答說:“秦國雖小,志向遠大,地方偏僻,行為端正,又能重用五張羊皮贖回百里奚。從此來看,稱王是可以的!痹谶@里,孔子解釋了秦國得以稱霸一方的原因。成就一番雄偉的事業(yè),有兩個因素必不可少:志向與人才。但凡有志于成功者,必當會在這兩個方面下功夫。
16、孔子到宋國去,匡人派士兵圍住了他們。子路大怒,舉起戟來便要與匡人格斗。孔子止住了他,說道:“哪里有修治仁義而不原諒世俗之人的不良行為的呢?不研究詩書,不學(xué)習禮樂,這是我的過錯!若把宣揚先王美德、愛好古法作為一重罪責,那就不是我的罪過了,這大概就是命!子路,你來唱歌,我應(yīng)和你!背陰资赘柚,匡人竟自己卸甲而去。面對逆境,卻依舊可以矢志不移,堅持自己的人生追求,真可謂誠心至極了,這種感染力是能征服人的。待人需要真誠,對待自己的理想,更需要有一種正心誠意的心靈支撐。只有如此,方可成就自我。
17、孔子一行“困于陳蔡”脫險之后,子路說:“我們跟隨老師遭此磨難,恐怕一生都不會忘記。”孔子說道:“幸運與磨難是什么呢?遭受陳蔡之厄,這是我的幸運啊,也是你們的幸運啊。我聽說,君王不經(jīng)受磨難就不能成就王業(yè),懷有雄心壯志之人不遭受危難,他的行為就不足以顯明!彼^“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個中三昧,非親身體會,怎可言清?
18、孔子的侄子孔蔑向孔子請教為人處世的方法?鬃诱f:“知而不做,不如不知;親近而不信任,不如不親近。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頹廢!笨酌飭枺骸拔易约簯(yīng)該怎么做呢?”夫子說:“設(shè)法改掉自己的缺點,盡力彌補自己不具備的才能,不要因為自己修養(yǎng)不夠就去懷疑別人,也不要因為自己有才干而看不起別人。每天說話不給自己留下后患之憂;每天一舉一動,也不給自己留下隱患。那只有聰明的人才能夠做到。”如果不培養(yǎng)內(nèi)在的德行,那就是自己的過錯,培養(yǎng)了道德,名聲自然就會樹立起來,不求名利,名利也自在其中了。
19、孔子的弟子澹臺子羽有君子之容,但是他的表現(xiàn)卻比不上他的容貌;宰我談吐文雅,但他的智力卻不能給他的辯才以更大的幫助?鬃诱f:“相馬以輿,相士以居(考察馬的能力要看它拉車的`情況,考察一個人要看他平時的表現(xiàn)),這是不可廢止的。如果以貌取人,那么在子羽身上就會犯錯誤;若憑一個人的話語來選擇人才,那就會在宰予身上出現(xiàn)錯誤!
20、叔孫武叔沒有做官的時候受到孔子的弟子顏回的接待,顏回對手下人說:“以賓客之禮接待他!蔽涫搴芟矚g揭示別人的過失并親自品頭論足,顏回說:“您的這種做法肯定會自取其辱,您應(yīng)該聽從我的勸告啊。我聽孔子說:‘說別人的缺點,并不能因此而美化自己;說別人行為不正,并不能使自己的行為端正!虼司又慌u自己的缺點,不攻擊別人的缺點!毙∪撕冒崤欠,諷人之長,隱己之短;君子善于坦白自己的缺點,批評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只改正自己,正人先正己,為人處世,不可不知。
21、仲孫何忌問孔子的弟子顏回:“如果說一個字,對仁德、智慧都有好處,你能不能說給我聽聽?”顏回說:“說一個字對智慧有好處,莫過于‘預(yù)’字;說一個字對仁德有好處,莫過于‘恕’字。這就是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彼^“預(yù)”就是“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說明未雨綢繆的重要性;所謂“恕”就是包容與豁達,恕可以讓家庭祥和,也可讓社會和諧,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尤其需要我們多多遵循恕道。
22、孔子說:“自從季孫贈送給我千種粟,我又用來送給朋友們后,我跟朋友們的關(guān)系就更加親密了;自從南宮敬叔讓我坐上車后,我的話就更加受歡迎了。所以,道雖然很重要,但也必須等待一定的時機才會被人看重,有了一定的大勢才能實現(xiàn)。如果沒有季孫和南宮敬叔贈送財物給我,我的道幾乎就要湮滅了!薄暗离m貴,必有時而后重,有勢而后行”,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因人因時,借力借勢而行,而不能一味強調(diào)單干,成功也需要別人的支持。時和勢的出現(xiàn),也是一個積跬步以致千里的過程,作為開創(chuàng)者,尤為艱難,但是只要堅持下去,終會看到勝利的曙光。
23、一次,孔子在東游途中,被一位童子擋住了前行的去路?鬃訌能囍刑缴沓鰜,詢問童子姓名。童子答曰:“項橐”?鬃右沧詧罅思议T。當小項橐得知面前這位老先生乃是孔子時,決定出一道題,考一考這位博學(xué)者。項橐問:“夫子可知道,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地上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搖搖頭,說:“實在慚愧,我答不出來!表楅业靡獾卣f:“我來告訴你,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兩根眉毛!笨鬃泳磁逖矍斑@位童子,于是下車向他行了禮。孔子對弟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币粋人,不論位階有多高,學(xué)問有多大,都要時刻保持謙虛,不要因為他人年齡幼小而心存輕視。普通人需如此,管理者和成功者更需如此。
24、一日,孔子弟子子貢與衛(wèi)國大夫棘子成聊天。棘子成說:“君子具有好的品質(zhì)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有什么用呢?”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wù)摼。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本質(zhì)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zhì),兩者同等重要。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是一樣的!比俗⒅刈约旱耐獗,既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是對他人的尊重。這一點,經(jīng)常游走于交際圈的朋友,尤其應(yīng)當注意落實。因為,人的言談舉止,有時可以決定你事業(yè)的大小,功業(yè)的成敗得失。
25、司馬牛問孔子怎樣做一個君子?鬃訉λf:“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彼抉R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君子了嗎?”孔子回答說:“自己問心無愧,那么還有什么憂愁和恐懼呢?”做人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更應(yīng)當做到慎獨慎微,防微杜漸。不僅在公共場合嚴格要求自己,而且還要在無人監(jiān)督、一人獨處的時候,依然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工作也與一個樣。這有如此,方可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無憂無懼。凡人當如此,成功者更應(yīng)當如此。
26、魯國大夫臧文仲曾在家養(yǎng)貴重的動物――玳瑁,孔子批評他玩物喪志,不務(wù)正業(yè)。孔子還曾把臧文仲說成“竊位者”,意思就是在其位不謀其政,身居高位,卻不知提拔有才德的人?鬃优u他:“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柳下惠是孟子眼中的“圣之和者”,懷中摟著女子而沒有產(chǎn)生非分的想法和舉動,被譽為道德楷模。臧文仲明知柳下惠是個賢人,卻不對其提拔重用。一個明智和有度量的管理者,對于身邊有才干的人,不應(yīng)心存嫉妒,要大膽提拔任用,不應(yīng)當壓抑有才干之人。當身邊下屬都非常強大的時候,管理者本身的能力和修養(yǎng)也會得到提升,這是水漲船高的道理。
27、仲弓向孔子問仁?鬃踊卮鹫f:“自己所不喜歡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在朝廷做官的時候不要讓人怨恨,在城邑做官的時候也不要讓人怨恨。”仲弓聽后對孔子說:“我雖然遲鈍,但也一定會按照您的話去做的!笨鬃拥囊馑际牵约翰辉敢獗蝗舜恋酵刺,那么與人交往的時候,也不要對他人毫無顧及。在職場交際中,要避免踏入言語的雷區(qū),避免觸碰到別人的隱私和傷痛。否則,不但交友不成,還可能帶來禍患。
2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笨鬃釉谒螄鴷r,桓趔想要殺掉孔子,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弟子們都想逃避,唯獨孔子非常有魄力地說,天生下了我,要我傳承文德,桓趔又能拿我怎么樣呢?習武之人都知道,如果喪失了自信,功夫再好,也會被打垮。荊軻曾去看一位劍客,荊軻舉起劍來,對方卻巋然不動,只用兩只眼睛盯著他,荊軻還劍入鞘,扭頭就走。原來那人的寧靜、自信、剛毅讓荊軻由衷地佩服了。兩軍對壘勇者勝,士氣低落四海崩,在事情的關(guān)鍵時刻,有時還非得靠自信來取勝不可。所以,在謙虛與自信之間要把握好度。
29、葉公有一天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子路沒有回答?鬃诱f:“你為什么不說:他是一個為了發(fā)憤學(xué)習而忘記飲食,在學(xué)問上有所收獲時就快樂得忘記了憂愁,根本疏忽了衰老到來的人呢?”孔子的人生修養(yǎng)永遠都是年輕的,他的這種為學(xué)的精神,是我們要效法的地方。如果真能做到孔子那樣的發(fā)憤、樂學(xué),又何愁學(xué)識不長、德業(yè)不廣、事業(yè)不成呢?進步永不停息,境界需要超越。
30、子路問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回答道:“君子以義作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一個人崇尚勇敢,這本身并沒有錯,但這種勇敢是有制約、有前提的,其前提就是要符合道義。作為決策者,施展抱負、規(guī)劃宏圖,都必須要符合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堅守道德底線。須知,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上最大的災(zāi)難。
31、一次,孔子與弟子交流?鬃诱劦降木拥淖雠。他說:“圣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君子,就可以了!彼又f:“善人我也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的人,也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于有恒心的!弊鋈,尤其是志在做大事業(yè)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展現(xiàn)自己真實的精神世界,做到始終如一。有德才得,有誠才成。虛榮與欺騙,最后的結(jié)果還是騙了自己!
32、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xué)生中誰是最好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xué)生好學(xué),從不遷怒別人,也從不犯同樣的錯誤,卻不幸短命死了,F(xiàn)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xué)的!笨鬃淤澷p顏回,是因為他不重復(fù)犯錯誤,不把怨氣無謂地施于他人。對于我們尤其是領(lǐng)導(dǎo)者來講,好些時候,錯誤的鑄成,都是由不分青紅皂白發(fā)泄自己的不滿造成的。對待下屬不可輕易動怒,這是一種極高的道德境界。
33、魯國正卿季文子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考慮很久,考慮很多次?鬃勇牭胶螅f:對于一件事情,考慮兩次也就可以了。凡事三思,一般總會利多弊少,然而孔子卻不同意季文子如此去做。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做事過于謹慎,顧慮太多,就會發(fā)生各種弊病。處事多思是好事,但過分了,也不盡善,這與孔子“過猶不及”的思想是吻合的。
34、子貢問孔子怎樣對待朋友?鬃诱f:“忠誠地勸導(dǎo)他,恰當?shù)匾龑?dǎo)他,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痹谌藗愱P(guān)系中,朋友交往講究的是一個“信”字,這是維系雙方關(guān)系的紐帶。對待朋友的錯誤,要開誠布公地勸導(dǎo)他,推心置腹地講明利害關(guān)系,但他堅持不聽,也就作罷,否則就有可能自取其辱。這是交友的一個基本準則,也是一種藝術(shù),同時又是對別人的一種承認和尊重。
35、葉公向孔子請教如何管理政事?鬃颖銓λv:“使近處的人高興,使遠處的人歸附!贝嗽捗菜破降瑓s意義深遠。近悅遠來,最重要的是依靠什么呢?依靠良好的道德修為。對于領(lǐng)導(dǎo)者而言,只有使周圍的人敬佩、開心,使遠方的人歸附你、稱贊你,才是你的真正成功!
36、陳侯建造陵陽臺,還未完工就殺了幾十人,后來又要殺監(jiān)工的三個官吏?鬃优c陳侯上臺上觀看。陳侯問:“周朝建造靈臺,也殺人吧?”孔子說:“文王建廟堂,老百姓像兒子給父親干活似的都來了,哪用殺人呢!”陳侯感到很慚愧,就放了被抓的官吏,停止了工程。用野蠻、暴力的方式對待別人,收獲的只能是敵對,種下的必為仇恨的種子。在人下,要把自己當人;在人上,要把別人當人。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悖逆大眾,結(jié)果慘淡收場。只有贏得人心,才能贏得一切!
37、孔子離開宋國到鄭國去,與弟子們走散了,一個人站在城郭東門下。一個鄭國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人,額頭像堯,脖子像糕陶,肩膀像子產(chǎn),從肩往下比禹矮三寸,狼狽不堪的樣子像條喪家狗!弊迂曊f與孔子,孔子笑著說:“說我長得像古代圣賢,不像吧。喪家之狗,倒是很像的。”敢于正視自己的落魄,敢于正視自己的真實處境,是一種大境界。每個人都應(yīng)當由聞過則喜的胸懷,敢于承認自己,才能認識自己并剖析自己。凡人當如此,成功者更當如此。
38、一次,子夏做莒父的總管,問孔子怎樣辦理正事?鬃訉λf:“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薄坝賱t不達”,貫穿著深刻的辯證法思想,說明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轉(zhuǎn)化。欲成就一番大事業(yè),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則就無法達到高遠的目的;也不可貪求小利,否則也不可能做成大事。一個最終走向成功的人,必定是張弛有度、拿捏有準、冷靜理智而目光犀利的人。
39、有一回,魯國一個簡樸吝嗇的人,用陶器煮食物并自認為很好,就把它送給了孔子?鬃痈吲d得像接收太牢祭品一樣。子路不以為然?鬃诱f:“好吟詩歌的人能想到國君,吃到美食的人能想到親人。我不是注重器物本身啊!”俗語言:雪中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對待不同的人,應(yīng)該用不同的標準。富人幫助你一百元與窮人幫助你一元,盡管數(shù)額不同,其愛心是相同的,不可區(qū)別高下。這個道理,高高在上者,更應(yīng)當清楚。
40、一日,冉求苦喪著臉走到孔子面前,對老師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您所講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夠呀!”孔子聽到這話,對冉求說:“能力不夠是到半路實在堅持不下去才停下來,現(xiàn)在是你自己給自己劃了界限而不思進取,不想前進!”這是一個關(guān)于能力與態(tài)度的關(guān)系問題,冉求對老師的授課內(nèi)容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將學(xué)業(yè)上的差距,歸咎于客觀。我們常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能力固然重要,但態(tài)度在邁向成功中的非凡意義,一樣不可小視。成就一番事業(yè),沒有一股執(zhí)著的“傻勁兒”,很難有成果。所謂“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的故事6
伴隨著夜間來臨的腳步,我讀完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讀完后,我非常敬佩孔子,我敬佩他什么呢?我敬佩他做事認真,用于接受現(xiàn)實。
為什么說孔子勇于接受現(xiàn)實呢?看看下面的故事就知道了。
有一次,孔子的錢財都被花光了,他沒有錢了,孔子的弟子子路,讓大家穿好仆人的衣服。將車上的'布取下來。做成豪華的地毯。然后把凳子擺好。然后叫孔子過來?鬃拥牡茏幼勇芬詾榭鬃訒吲d然后夸獎他。但孔子來看見這樣子的排場,就生氣的說,人要接受現(xiàn)實,不可以這么虛假!
看完這個故事,我掩卷沉思。想到自己前天還幻想自己在云朵屋里當主角,可能這也是幻想吧。所以我不能這樣,我要接受現(xiàn)實,不可以整天沉浸在幻想里。
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收獲。收獲一。人要接受現(xiàn)實,不能沉浸在虛假里。收獲二。做人要謙虛,不能驕傲。收獲三。要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和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意思就是你雖然學(xué)習很好,但是總有人比你學(xué)習更棒,所以要謙虛。
孔子的故事7
“走近圣人的人生歷程,感悟智者的思想精髓”看著這泛黃的書面上的十八個大字,“哼,孔子,還圣人?有什么了不起!”我不屑的翻看了幾頁,漸漸的,十頁﹑二十頁……哦!看了短短幾篇孔子的故事,我便認識到自己是多么的膚淺。
孔子勤學(xué)苦讀,出身貧寒,很早就失去了父親,他過早地擔當起生活的重擔,然而他沒有被壓倒,而是更刻苦地學(xué)習。艱苦的環(huán)境磨練了他的意志,艱辛的勞動結(jié)出了豐碩的果實,孔子成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而我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就退縮了,更談不上樂觀,勇于克服,從孔子勤學(xué)苦讀的一生中體會到,一個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要發(fā)奮努力。孔子那種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會永遠激勵我前進。
如果你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xué)者之一,被尊稱為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你會怎么想?要是我,早不再學(xué)習了!睡睡懶覺,吃吃零食,與人閑聊,出門閑逛……自己這么了不起,不用再努力追求了!而孔子說:“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何有與我哉!比绱说闹t虛,讓人肅然起敬。學(xué)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靜下心來默默堅持的過程,所以要想學(xué)習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能靜下心來?晌覍W(xué)習,越學(xué)越感到厭倦,煩躁,缺少耐心,那次遇到一道數(shù)學(xué)難題,看了遍題目,咬咬筆頭,跺跺腳,用手撐著腦袋,皺著眉拿草稿紙算了幾個步驟,我實在堅持不住了,“煩死了!煩死了!”發(fā)泄地把書往地上一扔:“這題目是人做的嗎!不做了,浪費時間!”我氣紅了臉,不停抱怨,也不再往下做了,我放棄了……現(xiàn)在想來,自己真是太缺乏耐心了,更情不自禁地對孔子發(fā)出由衷的贊嘆,深深地敬佩這位博學(xué)多才的杰出人物。
有一次,孔子和學(xué)生到魯桓公廟里,看到座位上擺著欹器?鬃酉蚴貜R的人問道:“這是什么器具?”“這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笔貜R的人回答?鬃佣嗽斄艘粫䞍,若有所思地說:“我所知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當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裝了一半水的時候就變正了,裝滿了水就會傾覆!闭f完,他要學(xué)生們弄點水來,倒進去試試。果然,欹器里面裝了一半水時就正了,水一盛滿就傾覆了。孔子看后,很有感慨!鞍Γ挠惺M了水而不傾覆的呢!”孔子說。“盛滿后有沒有辦法使它不傾覆呢?”子路問孔子。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然后對學(xué)生說:“絕頂聰明的人,用持重來保持他的聰明;功滿天下的人,用謙遜來保持他的功勞;勇力蓋世的'人,用謹慎來保持他的本領(lǐng)……這就是所說的用退讓的辦法來減少自滿!蔽也唤麘M愧起來,小學(xué)里就學(xué)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边有“半瓶子水嘩啦響,滿瓶子水沒聲響!闭f的都是要謙虛的道理。因為只有謙虛才會讓你保持冷靜平和,正確地認識你自己,也才能進一步地充實和豐富你自己。我這個人就是有點自以為是,那堂語文課,拿到91分語文試卷的我洋洋得意,心里樂開了花,思想早不在課堂,“飛”到了回家要向爸爸媽媽要什么獎賞了,麥當勞?牛排西餐?玩具?……我絲毫不聽別的同學(xué)的發(fā)言,這條我對的,還要聽什么?我瞧不起那些分數(shù)比我低的同學(xué),失去了許多增長見識的機會。為此不知挨了多少批評,但總改不了,影響了自己的進步,別人考的比我好,我只是自大的想:這次一定是沒發(fā)揮好!看了孔子的故事,我恍然大悟,懂得了要真正學(xué)到一點東西,必須抱著虛心的態(tài)度,驕傲自滿是學(xué)習上的最大障礙?鬃又t虛好學(xué)的精神將成為我前進的指路明燈。
讀一本好書就是交了一個好朋友,感謝《孔子的故事》陪我度過美好時光,他是我的良師益友,讓我們像孔老夫子一樣,做一個終身學(xué)習者,勤奮學(xué)習,謙虛學(xué)習,快樂一生!
孔子的故事8
孔子在學(xué)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xué)鼓琴。曲名是《文王操》?鬃涌嗫嗟木毩撕芏嗳兆,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shù)”。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于其數(shù)”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shù)臅r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于是,反復(fù)的鉆研,體會琴曲的內(nèi)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xiàn)出來了,才罷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xiàn)在,孔子的名言“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孔子的故事9
孔子六十九歲那年,帶著弟子到一個名叫緇林的樹林游觀時,碰到一位漁夫并向他請教。這位漁夫直言道:“如今你上無君侯主管的地位,下無大臣經(jīng)辦的官職,卻擅自修治禮樂,排定人倫關(guān)系,從而教化百姓,不是太多事了嗎?你身上的毛病太多,外能迷惑他人,內(nèi)則傷害自己,因而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不會和你交往,圣明的君主也不會以你為臣。如今你不修養(yǎng)自身反而要求他人,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天下愚人不能效法自然而憂慮世人,不知道珍惜真情本性,庸庸碌碌地在流俗中承受著變化,因此總是不滿足?上氵^早沉溺于世俗的偽詐而很少聽聞大道!
孔子聽后,深感羞愧。他對漁夫說:“如今我有幸能遇上先生,是蒼天特別寵幸我。先生若不以為羞辱,并把我當作弟子一樣看待的話,請先生告知你的住處,請求受教于您門下而最終學(xué)完大道”。不料,漁夫扔下一句話:“不能迷途知返者,是不可能懂得大道的。要謹慎小心不要與他交朋友,否則自身將招來禍殃”。于是撐船走了。這使孔子尷尬萬分,丟盡了面子,只好沖著子路發(fā)火:“你這個笨蛋,怎么不把他攔住呢?”把他這個最忠實的學(xué)生臭罵了一頓。
莊子所講的四個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僅僅是為了“詆毀”孔子嗎?其實并不盡然。究其孔子的思想和內(nèi)心,他雖博學(xué)多才,滿腹經(jīng)綸,但心底深處卻充滿著矛盾和迷惘,特別是對他極力推崇的`禮治思想難以得到認同感到非常困惑。在這種矛盾的痛苦中,他想悟出大道以自拔,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實上,孔子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盡管孔子自己說已經(jīng)得道,但他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名利思想?yún)s始終與道水火不能相容。他想把道玩于股掌之間、變成教化他人的法器或成為自己撈取功名的工具,這不正好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了嗎?所以,盡管孔子非常努力,但始終未成正果。
2400多年后的今天,社會歷史已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仍然有一些人,要抬出孔子的理論,裝成圣人和救世主的模樣,來嚇唬人,教化人,這注定是不會產(chǎn)生任何實際效果的,因為這套理論在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成功過。如果認為當代人的智商比2400年前的人還低的話,那么,我們就真誠地奉勸這些人:趕快去神經(jīng)病醫(yī)院找醫(yī)生――吃藥吧!
孔子的故事10
大家好,我是汪梓旭,今天我要講的故事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吧,他是春秋時期美很厲害的著名的文學(xué)家,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它有哪些很好的地方吧。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孔子要收弟子,每一次孔子決定收弟子的時候,第一批弟子里面有子路,還有更多的學(xué)生,并且還有第二批和第三批,并且還有一些掌握著大權(quán)的人,他們臨死前也勸說自己的兒子要去孔子那里學(xué),這本故事真的很有趣,我看著真的.非常的認真,并且我還看完了,當然這本書我也是最喜歡的。
孔子的故事11
魯國有父子兩人打官司,季康子說:“殺掉他們!
孔子說:“不可殺。民眾不知道兒子狀告父親不是好事,已經(jīng)很久很久了,這是上級官員的過錯啊。如果上級官員有道義,那么這樣的人也就不會有了!
季康子說:“治理百姓以孝道為本,現(xiàn)在殺掉一人而懲治不孝之徒,不是也可以嗎?”
孔子說:“不先用孝道來教化就采用殺戮的方式,這是暴虐地殺害無辜。三軍打了敗仗,不可因此而殺掉軍兵;訴訟之事處理得不正,不可因此而用刑罰進行懲罰。上級官員先行教化而能使百姓服從善政,那么,百姓就會順風而從。自身行得端正,然而百姓不順從善道,然后再設(shè)置刑罰來加以懲治,那么,百姓就能知罪了。幾尺高的`墻,百姓不能越過;幾百尺高的山,即使是兒童也可以一步步地登上山頂。這是因為循序漸進。如今的情況是,仁義已經(jīng)衰落很久很久了,百姓怎會不違背仁義呢?《詩經(jīng)》中說:‘使民不會迷心性!敵,君子引導(dǎo)百姓而使百姓不迷失心性,因此可以不用威嚴暴戾之法,設(shè)置了刑罰卻可以不使用!
于是,狀告父親的兒子聽說了此話之后,就請求放棄狀告了。
孔子的故事12
孔子的忠信(1)
有一天,孔子師徒從衛(wèi)國返回魯國,在橋上停車觀賞河上風景。河上的瀑布高懸,水流旋轉(zhuǎn),魚鱉不能游動。這時,他們卻看見一個男子正要從那里泅渡過河?鬃訐模s忙讓人去阻止。男子卻堅持泅渡,最后游了出來?鬃痈械狡婀,問:“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么技巧嗎?”男子說:“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措吾軀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復(fù)出也!币馑际钦f遵循水性,順從水流,沒有任何差池,這就像用“忠信”托著身軀,在急水湍流中平穩(wěn)前進一樣,所以能游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孔子的忠信這一場景,連見多識廣的孔子都感到吃驚。于是,他告訴弟子說:“你們記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來親近水,更何況人呢?”這里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規(guī)律,順勢而為,不可不盡心竭力,不可偏離規(guī)則。這就是“忠信”的本義。
弟子謹記孔子的教誨,并在為政生涯中加以實踐。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后,孔子經(jīng)過那里說:“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誠信!边M入城邑,孔子說:“好啊,仲由忠信而寬厚!笨鬃拥搅俗勇返墓偈,說:“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斷!弊迂暲\繩,疑惑地問:“夫子還沒有看到仲由怎樣施政,就如此稱贊,說來聽聽?”孔子說:“進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溝渠都得到了深挖,這說明他為政恭敬而誠信,因此百姓盡力勞作。進入蒲邑,看到城墻房屋都很堅固,樹木很茂盛,這是因為他忠信寬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進入蒲地,看到官署內(nèi)很清閑,手下人都聽從命令,這說明他明察而果斷!弊勇窞檎浴爸倚拧敝卫砥训兀粌H自己恭敬誠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們毫不懈怠,盡心竭力。
少年孔子的故事(2)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家學(xué)說的創(chuàng)始人。他之所以能成為弟子三千、名揚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勤奮分不開的,也正所謂是“天才來自勤奮”。
史書言,孔子的母親在他剛剛?cè)龤q的時候,就教他讀書識字,到四歲的時候,他已會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媽媽說:“昨天我教你的字會背了嗎?”
孔丘說:“都記住了。”
媽媽說:“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覺,是和哥哥在一起。這天晚上,他鉆入被窩后對哥哥說:“哥哥,媽媽教給你的字都記住了嗎?”
哥哥道:“都記住了。你呢?”
孔丘說:“一我已經(jīng)練了多遍,也許都記住了,可又沒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會的,娘一定非常傷心和難過。不行,我一定要起來再多練幾遍!
哥哥被他這種刻苦學(xué)習、孝順母親的精神所感動,心疼地說:“天氣涼了,別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覺出對錯,也好對你寫的做個檢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寫了起來。每寫一字,就念出聲來?蛇@聲音越來越輕,當他寫完最后一個字的時候,聲音也聽不到了。哥哥驗完他的最后一個字,聽著他那均勻的呼吸,望著他甜中帶笑的睡容,既心疼又愛憐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親考核時,他一遍通過。母親驚喜道:“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過了一天,就如此滾瓜爛熟,將來準能干大事!”
孔丘望著母親欣喜的面容,高興地笑了。然而在這微笑中,卻伴著兩行淚水。
站在旁邊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資背后,更多的則是弟弟那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
孔子改錯(3)
一天?鬃訋ьI(lǐng)著子路、子貢、顏淵等幾個門生外出講學(xué)。師生們來到海州,天空忽然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大作。當?shù)氐囊粋老漁翁把他們領(lǐng)進一個山洞避雨。
這山洞面對著大海,是老漁翁平常歇腳的地方?鬃佑X得洞里有點悶熱,便走到洞口,觀看雨中的海景,看著看著,不覺詩興大發(fā),吟成一聯(lián):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
老漁翁聽了忙道:“先生,你說的不對呀!難道海浪整頭整腦只有千層,沙坑不多不少正好萬點?先生你數(shù)過嗎?”
孔子覺得老漁翁的活有幾分道理,便問道:“既然不妥,怎樣才合適呢?”老漁翁不慌不忙地說,“咱生在水邊,長在海上,時常唱些漁歌。歌也罷,詩也罷,雖說不必真魚真蝦,字字實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傳神。依我看,你那兩句應(yīng)當改成這樣:‘風吹海水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藢訉樱狱c點,數(shù)也數(shù)不清,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沖著老漁翁說:“哎哎,圣人作詩,你怎能亂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無禮!”
老漁翁拍著子路的肩膀說:“圣人有圣人的見識,但也不見得樣樣都比別人高明。比方說,這魚怎么打法,你們會嗎?”
一句話,把子路問了個啞口無言。
老漁翁瞧著子路的窘態(tài),也不答活,飛身奔下山去,跳上漁船,撒開漁網(wǎng),打起魚來。
孔子看著老漁翁熟練的打魚動作,想著他談海水、改詩句、議“圣人”、責子路的情形,猛然間發(fā)覺自己犯了個大錯誤,于是把門生招攏在一起,嚴肅地說:為師以前對你們講過‘生而知之’,這句話錯啦!大家要記。褐疄橹,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說罷,順口吟出小詩一首:登山望滄海,茅塞豁然開;圣賢若有錯,即改莫徘徊!
孔子誤會了顏回(4)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qū),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樹德與樹怨(5)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衛(wèi)國從政期間,曾經(jīng)對一個人用個砍斷腳的刖(yue)刑。
衛(wèi)國君臣發(fā)生動亂的時候,子羔要逃走,來到城門,發(fā)現(xiàn)城門已經(jīng)關(guān)閉了。守門的人就是那個曾經(jīng)被子羔砍斷腳的那個人。
那人說:“在那邊城墻上有個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說:“君子不能從缺口過去。”
那人說:“另外那一邊有個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說:“君子不能鉆洞逃走!
那人說:“這里有一間房子可以躲避!
于是,子羔進入了那座房子。追兵過去之后,子羔要離開,對那個受刑的人說:“我不能損害國君制訂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斷了您的腳。我現(xiàn)在逃難,這是您報仇報怨的好時候,您為什么還會幫助我逃避災(zāi)難呢?”
那人說:“砍斷我的腳,本來就是因為我犯了罪,那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當初您審判臣的時候,一開始先根據(jù)法律尋找減輕臣刑罰的方法,是想要讓臣免于法律的懲罰,這是臣很明白的;在審判完了定罪的時候,要確定刑罰了,您很莊重傷感,都可以從表情上顯現(xiàn)出來,這個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為私情而要對臣徇私舞bi,只是因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會自然而然地這樣做。這是臣要使您逃避災(zāi)難的原因!
孔子聽說之后說:“善于做官吏的人,盡力樹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總是會多構(gòu)成怨敵。用公正之心來指導(dǎo)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說子羔做到了!
虛心接受別人批評(6)
孔子在旅行,經(jīng)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里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么大。孔子以為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xiàn)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蛘唏R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xiàn)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nèi)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么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彼隙ㄓ芯攀畾q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為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才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一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里。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么呢?”
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當你用手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頭腦的影子,一個人保持謙卑、單純、自然。當你使用狡猾的機器時,頭腦就介入了。那些用頭腦工作的人被稱為頭頭:職員的頭頭,老師的頭頭——他們被稱為頭頭。不要做頭頭。即使做一個職員也已經(jīng)很不好了,何況做職員頭頭……那就完了。做一個老師已經(jīng)夠糟糕的了,何況做老師頭頭……要設(shè)法成為“手”!笆帧笔潜慌械,因為它們不狡猾,不夠具有競爭性;它們似乎是原始的。試著多用手來工作,你會發(fā)現(xiàn)那個影子出現(xiàn)得越來越少了。
說明孔子是個虛心接受別人批評和建議的人。
孔子的故事13
我讀了一本有關(guān)政治和思想的書,這本書主要是寫孔子一生所經(jīng)歷的故事,孔子的思想對后世中國的影響很大,他坎坷求索的一生,也被歷代人說了又說。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故事是《孔子和老子會見》故事一開始,南宮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后,曾向魯昭公建議派他和孔子一塊兒去洛陽京城觀光。魯昭公答應(yīng)了。
好學(xué)的孔子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因為那里歷史悠久,還有豐富的文化寶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住在那兒。老子聽說孔子來了,便套上車,到郊外去迎接。又讓僮仆把路打掃干凈?鬃右惨勒债敃r的禮節(jié),把見面禮大雁捧著送給老子。
老子的年紀比孔子的年紀大得多,經(jīng)驗閱歷也豐富的多,他所接觸的文物歷料也遠比孔子這時。所接觸的廣博的多。這一次會見,對孔子來說是極其有益的。老子來說他缺少了什么朝氣似的.,但是和孔子的精神合起來,就構(gòu)成寶貴的一種東西。幾天后,孔子要離開洛陽了。老子依依不舍的送行,并根據(jù)自己的處事狀態(tài)送給了孔子幾句話?鬃由钌畹赝嫖读死献拥亩,懷著感激回到了魯國。它建造自己的弟子時,還不住地贊美老子:“魚,我知道它會游水,可是會游水的還常被人鉤起來。獸,我知道他會走,可會走還常落了網(wǎng)。有一種東西我們不能控制他,他愛在云里來就云里來,愛在風里去就風里去,他愛上天就上天,這就是傳說中的龍,我沒法摸到老子這個人,老子就像龍一樣吧!”
讀完這個故事,我知道了,要像孔子一樣好學(xué)。只要有學(xué)習的機會,他就不會放過。他和老子一樣也是一條龍,我無法摸到他。
孔子的故事14
一頂方帽,長長的胡須,一身簡樸的衣服,雙手攏在袖口里,這就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
孔子謙虛、大膽、聰明、好學(xué)、勤奮。他三歲就沒了父親,十七歲沒了母親,常人恐怕只能變得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更加好學(xué)、勤奮,不懂就問。
孔子周游列國,希望在各國推行他的治國政策——“仁”。由于身處亂世,他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很多權(quán)貴嫉妒他的才能排擠他。經(jīng)過一次次的碰壁,最終孔子回到了魯國,專心從事教育事業(yè)?鬃右簧鷼v經(jīng)磨難,然而他非常好學(xué),終其一生從未停止過學(xué)習的腳步,即使自己已經(jīng)成名,仍然“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學(xué)習,同時,為了推行自己的思想和治國之策,他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不惜犧牲一切,直至暮年。這種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頑強拼搏、樂觀向上的精神同樣值得我們用心學(xué)習。
令我敬佩的還有孔子的謙虛,在故事《兩小兒辯日》中就體現(xiàn)了出來,當時孔子聽了兩個小孩兒的話后,仔細想了又想,覺得兩個孩子的.話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正確答案,于是,他沒有不懂裝懂,而是對兩個孩子說“兩位小朋友,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們讓我回去想想吧!”孔子就是這樣的謙虛,沒有不懂裝懂,他這樣的好習慣在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讓我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正因為這樣,孔子學(xué)到了更多的知識,開闊了眼界,使自己變得更加博學(xué),最終成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正是需要這種執(zhí)著和堅持嗎?但事實上,有些人做一件事,總是只要做了就行了,從來沒有想過把一件事做精、做細,完全不去思考與挖掘事物的深層含意。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巧、做細的人,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能從中看出一個人將來的成功與否。如果一個人,對待任何事都能一絲不茍地完成,認真地對待每一件小事。這樣的人,何愁不會成功呢?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給了我一次靈魂的洗禮,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本書給予我的教誨:“把小事做到極致,把小事做成經(jīng)典!蔽覀円獜纳磉呑銎,做好每一件事,做最好的自己!
孔子的故事15
孔子的思想對后世的中國影響很大,而他坎坷求索的一生,也被歷代人說了又說。
本書作者李長之用最淺顯而輕松的文字,把孔子一生的基本輪廓為我們生動地勾畫出來了。李長之是詩人,又是寫散文的高手,他的筆鋒也帶有濃的抒情意味。在他筆下,兩千五百余年前的孔子栩栩栩如生的面影活躍在字里行間。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章是第二十一章孔子絕糧,這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楚國助陳進行反攻,陳國陷于混亂狀態(tài),楚國的軍隊由楚昭王親自率領(lǐng)著,駐扎在陣國東北部,這時楚昭王病了,楚昭主派人問周的太史,這是什么兆頭,周大史說,這預(yù)兆對楚昭王是不吉利的;但又說可以移在將相身上,楚昭王的'將相便紛紛向神祈禱,希望能代替楚王承受不幸。但楚昭王說:“這不成。將相是我的手足,如何可以代我受禍呢?”他沒有答應(yīng)?鬃勇犝f楚昭王這樣,很佩服楚昭王的開明?鬃酉耄悋热辉诨靵y中,就不如到楚國去。正好楚昭王也希望孔子能到楚國去,并曾派人來迎接。于是孔子決定上楚國去走一趟。有一天孔子被亂兵包圍住,帶的糧食也吃光了,跟從的弟子們又餓又累,有些人已經(jīng)病倒了。但是孔子還照常給弟子們講學(xué),照常彈琴唱,弟子們越來越不安定了,孔子便把子路叫來問道:“古時候的一首詩歌上說:又不是老虎,又不是犀牛,徘徊在曠野,是什么因由?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孔子是一個有哲學(xué)的人,還是個刻苦學(xué)習的人!
【孔子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孔子的故事03-09
孔子的故事06-02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05-30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精選)03-15
有關(guān)孔子的故事06-02
[精品]孔子的故事06-01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03-15
孔子的故事(必備)03-09
孔子拜師的故事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