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樂器教學 百文網(wǎng)手機站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2-10-24 11:12:20 樂器教學 我要投稿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學設(shè)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shè)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shè)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精選6篇)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 篇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根據(jù)研究的成果自己制作一個能夠發(fā)聲且具有一定音調(diào)的小樂器。

  2.通過制作小樂器,加深對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等問題的理解。

  教學重點:怎樣利用身邊的材料進行制作小樂器。

  教學難點:能找出自己制作的樂器的優(yōu)缺點。

  教學準備:

  師備:

  各種樂器的實物或圖片,各種樂器聲音的錄音帶。

  生備:

  雞蛋殼、瓶子、橡皮筋、樹葉、紙張、鉛筆、硬質(zhì)管子、貝殼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我們研究了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和傳播的,也探究了怎樣控制物體發(fā)出的聲音。我們能不能自己制作一個能發(fā)出美妙聲音的小樂器呢?”

  二、探究內(nèi)容:

  1. 研究樂器的發(fā)生方式。

  聽聽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說說樂器分為幾部分,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2. 收集身邊的材料自制小樂器。

  說說自己打算怎樣用準備的材料制作小樂器,打算做成一個什么樣的樂器,為什么要這樣設(shè)計。

  學生自己或小組制作小樂器。

  介紹自己制作的小樂器。

  3. 怎樣使樂器發(fā)出不同的音調(diào)?

  了解什么是音調(diào)。

  說說為什么樂器會發(fā)出不同的音調(diào)。

  做實驗研究怎樣使發(fā)出的聲音高、怎樣使發(fā)出的聲音低。

  調(diào)試自己制作的小樂器。

  4. 研究怎樣放大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說說樂器的音箱有什么作用。

  說說各種樂器的音箱在哪里。

  5. 召開自制小樂器演奏會。

  用自制樂器獨奏或合奏一段簡單的樂曲。

  大家一起評選最佳演奏獎,最佳樂器制作獎。

  6. 評價小樂器。

  自己評價或小組評價自制小樂器,可以從樂器發(fā)出的音調(diào)、樂器的外觀和性能方面進行評價。

  找出自己制作的小樂器的不足。

  說說與自己制作的小樂器相比,真正的樂器的優(yōu)點是什么。

  三、全課總結(jié)。

  四、課外拓展:

  針對自己找出的自制樂器的不足,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修改和進一步加工。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敲打小樂器,知道不同樂器會發(fā)出不同的音色,并讓幼兒辯聽音色。

  2、學會為畫面配音響。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能跟著節(jié)奏打節(jié)拍。

  活動準備:

  三幅畫面、小樂器。

  活動流程:

  認識小樂器→聽辯音色→為畫面配音響

  活動過程:

  1、認識小樂器。

  師出示各種小樂器,讓幼兒說說小樂器的名稱及特征。

  小鈴、三角鐵、串鈴一組;木魚、圓舞板一組;沙球、鈴鼓、大鼓一組。

  2、引導幼兒聽辯不同樂器的不同音色。

  請幼兒逐一探索小樂器的敲擊方法,并請幼兒說說小樂器的聲音,請幼兒閉上眼睛猜一猜是哪種小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3、引導幼兒為畫面配音響。

  師出示三幅畫面:一幅是旭日東升,一幅是電閃雷鳴,另一幅是小雨沙沙,引導幼兒選擇適合畫面的打擊樂器配上音響。

  活動反思:

  打擊樂器演奏是具有很強操作性的活動。由于幼兒好奇心強,自制力差,拿起樂器就喜歡敲敲搖搖,因此打擊樂器演奏活動比舞蹈、唱歌等其它教學活動更難組織。幼兒注意力的養(yǎng)成,對其形成具有專注品質(zhì)的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幼兒有集中的注意力,促其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記憶更牢固,在求學做事方面,成功就更有保障。因此,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嘗試在幼兒喜愛的音樂教育活動中,從打擊樂活動入手,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 篇3

  一、課程目標

  知識與目標

  1.認識一些樂器,并自己動手制作一些簡單的小樂器。

  2.會改變樂器聲音的大小高低。

  能力與過程

  1.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練習的比較選擇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鍛煉學生勤于動手,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品質(zhì)。

  二、教學重點

  選擇材料,制作小樂器。

  三、教學難點

  改變樂器聲音的大小高低。

  四、教學用具

  一些常見的小樂器、一些制作樂器使用的材料。

  五、教學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制作小樂器和學生嘗試自己設(shè)計制作。

  六、教學過程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了解了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聲音是噪音,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的;有的聲音是優(yōu)美動聽,我們都非常喜歡聽,大家說這種聲音叫什么呢?

  (學生)音樂。

  (教師)音樂是由各種樂器所發(fā)出來的。今天老師也帶來一些樂器,你們認識這些樂器嗎?

  (展示)一些樂器。在展示的同時可以讓有能力的學生進行演奏。

  (學生)活動。

  (導入)大家都感受到了,樂器可以演奏出我們喜歡的美妙音樂,這些音樂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彩。那么,大家有沒有興趣自己來制作一件屬于自己的樂器呢?我想,自己做出來的樂器演奏出的音樂肯定別有一番情趣。

  (講授新課)

  活動1:做小鼓

  1.先拿出一個鼓給學生看,并問:做一個小鼓需要什么材料?

  2.討論:桌子上的材料能否制成一個小鼓?

  3.能行,請同學試著做一做,把老師準備的鼓面材料都試一試,比較不同材料鼓面產(chǎn)生的效果,找出最合適的材料。

  4.討論:敲擊不同材料的鼓面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哪種材料更適合做鼓面,為什么?并說出自己的理由。通過討論讓學生說一說,用身邊的什么材料可以制作什么樂器、為下次活動做準備。

  5.教師講解:制作樂器一般分為三步進行:

  根據(jù)樂器的特征選擇合適的材料,如鼓的形狀大小各異,但它們都由鼓體和鼓面兩部分構(gòu)成,鼓面都是圓形的并且有彈性。從這一特征出發(fā)來準備制作小鼓的材料。

  根據(jù)樂器的構(gòu)造進行制作,重點組裝好發(fā)聲部位的材料。如小鼓的鼓面一定要繃緊。

  敲擊小鼓,比較不同材料制成的鼓面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6.演示、改進提高質(zhì)量。

  活動2:制作自己的小樂器

  活動目標:

  1.能與小組其他同學制定設(shè)計制作小樂器的計劃。

  2.能按計劃制作自己的小樂器。

  3.能說出聲音的大小、高低與物體的振動有關(guān)系。

  4.能說出本組和其他組制作的小樂器的優(yōu)缺點,并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小樂器。

  實施過程:

  1.以小組為單位,活動時間為一課時。

  2.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形式設(shè)計制作小樂器的計劃,提示設(shè)計有困難的學生參考教材中的內(nèi)容。

  3.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計劃用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幾件小樂器。

  4.試一試,讓小樂器發(fā)出大小、高低不同的聲音。引導學生鞏固前面所學的有關(guān)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認識聲音有大小、高低之分。

  5.通過演奏會的形式,一方面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交流讓樂器發(fā)出不同聲音的做法;另一方面讓學生對本組或其他組制作的小樂器進行評價。

  評價:

  從以下幾方面對自己的小樂器進行評價:

  1.用來制作樂器的材料:

  2.樂器的外觀和性能:

  3.如果重新樂器會有什么變化:

  4.如果可得到一件真樂器,它與你制作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5.對自己制作的樂器的自我評價:

  三、拓展

  1.教師帶領(lǐng)學生學習教材P16上的關(guān)于聲音的擴展知識。

  2.依據(jù)擴展知識,學生嘗試改變自己制作的樂器的聲音的高低大小。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目標:

  1、能通過實驗探究哪種材料適合做鼓面。

  2、能按照書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樂器的小組計劃。

  3、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制作簡單的小樂器。

  4、能對自己和別人設(shè)計、制作的小樂器進行客觀評議。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在制定小組制作計劃的過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2、愿意與小組其他成員分工完成小樂器的制作任務(wù)。

  (三)、科學知識目標:

  能說出聲音的大小、高低與物體的振動有什么關(guān)系。

  (四)、科學、技術(shù)、社會、環(huán)境目標:

  能用自制的小樂器演奏兒童歌曲。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制作簡單小樂器。

  難點:知道聲音的大小、高低與物體的振動關(guān)系。

  三、教具學具:

  塑料杯3個、牛皮紙1張、塑料布1張、氣球薄膜1張、橡筋3根、小鼓、排蕭、飲料吸管4支、塑料堵塞8個、塑料固定架2個、剪刀。

  四、教學課時: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 引入

  1、播放一段音樂,問:這是什么聲音?是用什么奏出來的?(樂器)。

  2、板書課題:

  (二)探索研究

  1、指導學生認識各種各樣的樂器。

  (1)、什么是樂器?

  樂器是一種可以發(fā)出樂音,供演奏音樂使用的器具。

  (2)、出示各種各樣的樂器樣圖,問:你認識這些樂器嗎?會彈奏嗎?

  (鋼琴、笛子、板鼓、古箏、小提琴、二胡、音叉等)

  (3)、老師出示幾個用不同材料做鼓面的小鼓。并演示,講解制作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2、指導學生制作小鼓活動。

  (1)、制作材料:牛皮紙1張,塑料布1張、氣球薄膜1張,橡筋圈3根,紙杯或塑料杯3個(自備)

  (2)、制作方法:

 、、分別用提供的鼓皮材料蒙在杯口上,并用橡皮圈繃緊固定。②、試試敲擊不同材料的鼓面,仔細聽聽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3、討論:

  ①、敲擊不同材料的鼓面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

 、、哪種材料更適合做鼓面,為什么?(彈性好的材料)

  4、課堂小結(jié)。

  (三)、板書設(shè)計

  牛皮紙

  鼓面 塑料布 發(fā)出聲音不同

  氣球薄膜

  第2課時

  (一)、引入

  1、出示幾種同學做的小樂器:盒做的琴弦,玻璃杯小樂器,瓶搖小樂器,排蕭小樂器等。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同學們自制的小樂器。

  2、板書課題:

  (二)、探索研究

  1、指導學生以小組形式設(shè)計制作小樂器的計劃。

  2、指導學生運用配套材料制作排蕭樂器。

  (1)、排蕭制作材料:

  塑料固定架2只,飲料吸管4根,塑料堵塞8只。

  (2)、制作方法:

 、、把兩個塑料固定架對插扣住。

  ②、把4根吸管分別按下列數(shù)據(jù)截成兩段:125和36、110和43、95和58、88和73。

 、、每段吸管的一端用堵塞堵住,并不能漏氣,把8根及管開口向上,由長到短整齊排列插入固定架中,這樣排蕭就做好了。

  (3)、使用方法:

  用嘴分別在吸管開口旁向內(nèi)吹氣,看看能不能吹出1、2、3、4……7、i八個不同的音階,你能用排蕭吹出簡單的樂曲嗎?

  3、同學們討論交流:

  讓樂器發(fā)出不出的聲音的做法:試一試,怎樣讓自己制作的小樂器發(fā)出聲音?怎樣讓小樂器發(fā)出高低大小不同的音?

  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強弱有關(guān);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guān)。

  4、組織學生對各組制作小樂器進行評價。

  5、課堂小結(jié)。

  (二)、板書設(shè)計

  5、自制小樂器

  聲音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強弱有關(guān)

  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guān)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 篇5

  課程分析

  這是一節(jié)實踐課,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應(yīng)用和拓展。利于學生檢驗所學知識,提高動手技能,啟發(fā)應(yīng)用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小樂器的制作鞏固前面所學聲學知識,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精神、啟發(fā)學生的應(yīng)用意識。過程與方法;通過認識、演奏一些樂器,使學生感知到不同樂器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再通過自制小樂器的過程,使學生對樂器的不同聲音產(chǎn)生更豐富的感性認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愿意與小組其他成員分工合作,完成小樂器的制作任務(wù)。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小樂器的制作。教學難點:小樂器的制作。

  教具

  多媒體、鼓、交響樂和音樂資料。

  學具:

  碗、、飲料筒每人一個,20cm*20cm牛皮紙、塑料薄膜、橡膠薄膜各一張、橡皮筋數(shù)條、膠帶、啤酒瓶數(shù)個、玻璃杯數(shù)個、硬紙盒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曲優(yōu)美的音樂片段。

  問:你認識這些音樂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嗎?你會彈奏嗎?再讓學生認識圖中有哪些樂器,并簡要說出一下這些樂器怎樣演奏,那部分發(fā)聲,其他部分有什么作用。(也可以用帶來的樂器進行簡短的即興演奏)營造氛圍,引起注意、激發(fā)嘗試動機。探究新知

  1、嘗試活動:做小鼓。

  師:剛才播放的一段音樂很美,你想聽自己制作的樂器演奏的音樂嗎?我們先試著做一個小鼓吧,你能說一下做小鼓需要那些材料嗎?簡單交流制作方案,然后演示方法圖片。

  2、小組制作,用圓形的容器(碗)做鼓身,選擇一種材料(如:橡膠薄膜、塑料薄膜、、牛皮紙)做鼓面,用橡皮筋(或膠帶、膠水)將它繃緊在鼓身上,教師指導學生將鼓面繃緊。鼓就做成了。敲擊鼓面,仔細聽聽發(fā)出的聲音。

  3、小組討論:敲擊不同材料的鼓面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那種材料更適合做鼓面,為什么?

  4、交流完畢,給每個小組一份簡單的鼓譜,指導演奏一下。教師巡視指導盡量讓所有學生體驗成功,獲得經(jīng)驗,充滿信心。制作自己的小樂器。

  剛才我們制作了小鼓,同學們制作的很用心,很成功。你還會制作別的樂器嗎?先讓學生設(shè)想自己準備制作什么樂器,學生小組討論制作什么樂器(引學生進行可行性分析如材料來源、技術(shù)難度、樂器質(zhì)量、需要時間)。演示教材中學生制作的小樂器供學生參考。

  小組討論制作計劃,給每個小組發(fā)一份計劃格式紙,引導學生學習制定簡單的工作計劃。格式如:

  第( )組制作計劃

  1、樂器名稱:

  2、打算選用材料:

  3、制作方法:

  4、預計完成時間:

  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設(shè)計出新穎的獨特的樂器,并指導他們制作成功。

  師:試一試,怎樣讓自己制作的小樂器發(fā)出聲音?怎樣讓小樂器發(fā)出高低大小不同的聲音?讓學生演奏自己的樂器體驗出問題的答案。即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強弱有關(guān);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guān)。

  交流制作樂器的收獲,學生演示自己的樂器,也可演奏學生喜歡的熟悉的童謠,師生共同評價。多鼓勵,給制作演奏成功的同學小紀念品。

  用自己制作的小樂器組織一次演奏會吧。教師根據(jù)學生制作的樂器給予建議,支持學生演奏取得成功。

  五、課外拓展

  生活中的許多材料都可以用來制作樂器。請同學們尋找生活中的材料來制作一件小樂器吧!

  六、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課學習,我們知道了各自美妙的音樂都是由樂器演奏出來的,不同的樂器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還自己親手制作了小鼓,愿同學們每天都有新的收獲。

  七、板書設(shè)計制作小樂器

  活動:制作自己的小樂器。

  自制小樂器:計劃——制作——試用。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 篇6

  設(shè)計思路:

  竹是自然界的一種植物,但它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我們中班區(qū)域活動鄉(xiāng)音坊中各種各樣的竹制音樂器具已經(jīng)成為孩子眼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為幼兒的學習帶來了樂趣。每次區(qū)域活動時鄉(xiāng)音坊總是熱鬧非凡,在那里幼兒們會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竹制樂器朋友感受聲響,敲打出節(jié)奏,因此我設(shè)計了中班音樂活動——竹樂飄飄。整個活動我通過歌曲讓他們借助身體動作、鄉(xiāng)土器材感知節(jié)奏,再進行合作演奏,從而促進幼兒聽音樂、看指揮、合作演奏等多方面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感知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體驗表達的快樂。

  2、嘗試用不同竹樂器對歌曲進行分段演奏,初步學會聽音樂,看指揮演奏。

  活動準備:

  1、利用鄉(xiāng)土材料,自制竹樂器:“雙響筒”、“三角鐵”、“搖鈴”;

  2、錄音磁帶,節(jié)奏譜,一名伴奏的老師。

  活動重難點:

  學會聽音樂,嘗試用不同竹樂器看指揮演奏。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做律動進入,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復習歌曲,感知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1、感知旋律,復習歌曲。

  2、再次感受音樂,聽音樂邊拍手邊演唱歌曲。

  3、幼兒嘗試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

  4、初步感知節(jié)奏圖,進行徒手合奏。

  三、嘗試用不同竹樂器,初步學習聽音樂、看指揮演奏。

  1、看圖譜,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樂器拍打歌曲的節(jié)奏。

  2、幼兒邊唱歌歌曲邊用竹樂器敲打節(jié)奏。

  3、幼兒嘗試看指揮、用竹樂器完整輪奏音樂。

  4、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四、給不同的歌曲伴奏,將興趣延伸到區(qū)域。

  1、彈奏旋律、出示圖譜,嘗試給其他歌曲伴奏。

  2、我們的鄉(xiāng)音坊里還有許多竹樂器,讓他們也來給我們會唱的歌曲伴奏。幼兒邊聽熟悉的歌曲音樂邊敲打手中的竹樂器出活動室。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制作我們的小樂器》的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教學設(shè)計:我們的小制作11-27

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教學設(shè)計07-13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的教學計劃12-05

教科版《父愛的高度》教學設(shè)計03-14

教科版《家》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06-17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我們知道的磁鐵》的教學設(shè)計03-22

教科版黃山奇石教學設(shè)計04-13

教科版獵人海力布教學設(shè)計07-16

教科版《難忘的故鄉(xiāng)》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