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知識點歸納之桂花雨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很多人都經(jīng)常追著老師們要知識點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nèi)容,有時候也叫“考點”。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蘇教版語文知識點歸納之桂花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歸納之桂花雨
1.《桂花雨》一文以“桂花雨”為題目,以桂花香為線索,寫出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我”對家鄉(xiāng)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于是父親詩興發(fā)了,即時口占一絕,寫出了桂花給家人帶來的生活情趣。
2.“搖花樂”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這句話中“纏”,寫出了“我”盼望“搖桂花”的急切心情。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這句話表現(xiàn)了“我”“搖桂花”時的興奮和快樂;叵肫甬斈険u桂花的情景,不僅給“我”搖“來了對童年的回憶,還搖來了對親人的思念,搖來了對故鄉(xiāng)的懷念。
3.桂花的用處可多啦!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鹵),還可以(做糕餅)。
4.母親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xiāng)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母親說金桂香,實際上表達了她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和懷念。
【名稱】
學名:桂花。
英文名:SweetOsmanthus
別名:因其葉脈如圭而稱“桂”;因其材質(zhì)致密,紋理如犀,又叫木犀;因其自然分布于叢生巖嶺間而稱“巖桂”;因其清雅高潔,香飄四溢,被稱為“仙友”、“仙客”、“仙樹”;桂花開花時濃香致遠,其香氣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清可蕩滌,濃可致遠,因此有“七里香”、“九里香”的美稱;黃花細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花開于秋,舊說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稱“西香”或“秋香”;桂花的花朵很小,但香氣濃郁,被人稱為“金秋驕子”;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桂花的花朵是管狀的,由幾個小瓣瓣聯(lián)合組成,叫“花冠管”;漢晉后,人們開始把桂花與月亮聯(lián)系在一起,編織了月宮吳剛伐桂等許多美麗的傳說,故亦稱“月桂”、“花中月老”,因此,月亮也稱“桂宮”、“桂魄”.
【產(chǎn)地與分布】
桂花原產(chǎn)我國西南部喜馬拉雅山東段,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也有分布。現(xiàn)四川、云南、廣東、廣西、湖北等省區(qū)均有野生,淮河流域至黃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以北則多行盆栽。比較集中的產(chǎn)區(qū)為江蘇的蘇州光福,湖北的咸寧柏墩、浙江杭州、廣西桂林陽朔、四川新鄉(xiāng)桂朔等處。此外,武漢、南京、重慶、長沙等城市,近期都有大量種植。桂花在日本及印度均有栽培。18世紀70年代由我國廣州傳至英國,英國皇家邱園于1789年開始栽培,以后歐洲一些國家相繼引種。不過,引種成功能夠露地栽培的,還只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國家。
【形態(tài)特征】
桂花是常綠灌木或喬木,野生或地栽的高達15米,樹冠可達400平方米。盆栽的成年桂花高達2~3米,樹冠可達2~3米。樹冠圓球形,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后,則可成明顯主干。掛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葉面光滑、革質(zhì),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4.5厘米,全緣,幼葉邊緣有鋸齒。花簇生,3~5朵,生于葉腋,多著生于當年春梢,二、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香氣極濃。桂花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四種: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呈紡錘形,長1~1.5厘米,俗稱桂子。桂花葉茂而常綠,樹齡長久,秋季開花,芳香四溢,是我國特產(chǎn)的觀賞花木和芳香樹。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歸納之桂花雨】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知識點歸納03-06
人教版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12-18
初三語文的知識點歸納09-28
初三語文知識點歸納10-19
高二語文知識點歸納03-04
語文會考知識點歸納整理03-17
初中物理知識點歸納之汽化和液化11-03
[精品]初三語文知識點歸納12-21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01-25
初三語文常見知識點歸納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