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五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要求:
1 學習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體會含義深的句子。
2 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挑山工認定目標、堅持不懈、腳踏實地的精神。
4 讀寫結合,練習做讀書筆記卡或寫簡短的讀后感。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開始學習《挑山工》,通過初讀課文,我們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挑山工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誰來說說看?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挑山工》。(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悟。
1 現(xiàn)在請你自己再輕聲地讀課文,把含義深刻但不容易理解的句子劃下來。
2 生朗讀,師巡視。
3 交流。
(三)引導感悟,體會。
1 估計學生劃的句子是:
。1)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位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你能告訴大家,你什么地方不理解?點出包蘊、意味深長、哲理。)
(2)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你什么地方不理解?點出需要它。)
2 同學們提出的這兩句句子的意思含蓄、深刻,作者沒有直接點明,需要我們細細地體會。怎么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呢?導讀中已經告訴,我們常用的方法就是聯(lián)系上下文。(出示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句子的含義。)
3 我們用這樣的方法自己嘗試先理解第一句,你看看該聯(lián)系課文的哪些句子或段落來理解?
。1)自讀、自悟。
。2)交流。(你讀懂了么?你是聯(lián)系哪些內容讀懂的?)生:挑山工的話。師:是呀,要讀懂這句話(指卡片)必須聯(lián)系上文挑山工那幾句樸素的.話來理解體會。(出示挑山工的話)
。3)請這名學生朗讀。誰也是聯(lián)系這段話來理解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完后)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可能會說)我體會到做什么事都要腳踏實地。師: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學生讀)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我們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師劃。師:挑山工就是這樣步步踩實,不耽誤工夫,一個勁兒往前走,而游人師引讀:游人肩膀上沒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生: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嘛!
。4)現(xiàn)在我們再來聯(lián)系上下文,看看課文中哪些地方寫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走走停停,而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所以常常跑到游人的前邊去了。請你自己好好讀一讀,找一找。
。5)交流。
1 或者或者或者
這里列舉了游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的三個情形:他們或者在什么地方飽覽壯麗的山色,或者在道邊誦讀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題句,或者在喧鬧的溪流邊洗臉洗腳,是多么的逍遙,多么的自在。那么怎么讀才能表達出游人游山賞水時的悠閑和輕松呢?試著再讀一讀。請幾名學生讀。
挑山工呢?生讀。他們一個勁兒往前走,時間長了,就走到游人前邊去了。讀好游人和挑山工的不同表現(xiàn)。同組讀。男女生讀。
2 三次相遇。
(1)山下相遇,很快超過他。(練習朗讀)
(2)回馬嶺舒展(練習朗讀)
(3)五松亭(練習朗讀)
3 還有句子么?
在前邊的山道上,我們又幾次超過了他;但是總在我們流連山色的時候,他又悄悄地超過了我們。練讀。
。6)讀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正因為我親眼看到挑山工幾次與我們同時起程,每次都是我們先超過他,可每每被他趕上,甚至超過,所以聽了挑山工的這段話,我心悅誠服。(點出)
。7)讓我們再來讀讀挑山工的話。你從挑山工的話中還體會到了什么呢?
a 我們做什么事都要認定目標。
b 我們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練讀)
c 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d 我想到了我們學校門前的一幅壁畫。(可出示,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
(若生講不出認定目標)師可引:游人與挑山工登山時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或換一種說法,挑山工和游人登山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認定目標或有明確的目標)請生在黑板上隨意書寫。
師總結:你看,挑山工認定目標,決不三心二意,堅持不懈,決不信步游走,堅韌不拔,決不半途而廢。這就是挑山工話中包蘊著的意味深長的哲理。
。8)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
4 挑山工的樸素的話語包蘊著如此深刻的道理。我想,同學們也肯定能從這兩句話中體會出這句話(指需要)的含義。作者需要它,你需要它嗎?人們都需要它嗎?同學們,你能看著這幅圖,把你的理解、體會用筆表達出來嗎?
(四)交流讀后感。
(五)小結。
同學們通過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看來,聯(lián)系上下文是理解閱讀內容的好方法。以后我們還要經常運用。
(六)引起深思,激發(fā)閱讀。
挑山工就是挑貨工,那作者為什么不稱他們?yōu)樘糌浌、運輸工或別的什么名字,而叫挑山工呢?這個問題留給你課外去思考。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病⒀芯勘疚闹蟹磫柧,理解其語氣強烈的作用。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人
當你為宇宙的神秘而驚異,為人類的智慧而自豪時,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無與倫比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這一切,你的心靈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類卻妄圖面對充滿了母性關懷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說:我要征服你!快看看這篇文章,望我們保持理智的清醒和靈魂的溫情吧。
二、整體感知
學生反復閱讀課文,然后圍繞問題: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么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進行思考,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第1段:人類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錯誤的。
第2段:大自然竊笑人類。
第3段:人類發(fā)明的工具可能是人類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級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遠勝于人。
第6段:人類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認識的工具。
第7段:人類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碩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質的另一種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處處都是人類的兄弟。
第11段:我們應當視其他生物為我們平等的生命,敬畏它們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們自己。
三、語言品讀
本文語言充滿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讀一讀,并說說其中包含的深意。(以課后研討與練習二為例)
四、反問
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fā)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這比用一般判斷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語氣更強烈,意思更肯定。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并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然后比較一下,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如:
。、我們有什么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誰說大自然是沒有生命的?那永恒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xiàn)嗎?如果宇宙沒有生命,怎么會從中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
。、難道你沒有聽到石頭里也有生命的吶喊嗎?
5、你難道沒有用心靈聽到從那遙遠的星系里傳來的友好問候嗎?
五、質疑
充滿思辨的智慧是世間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處處洋溢著思維的火花,那么你敢對本文作者的觀點進行質疑嗎?
1、如果說至今人類的作品(一萬年后)還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作者有沒有否定現(xiàn)今人類科學的成就?
3、我們對自然正確的看法應當怎樣?
。础⒆髡哒J為自然創(chuàng)造人類的目的是什么?自然界有目的嗎?
。怠⑷祟愐灿泻糜袎,大自然是否也一樣?那么本文是否也有好壞?
。、人類的科學是人類需要的產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種需要的產物?
六、探究活動
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根據(jù)是什么?
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小組,搜集資料,并出一期人與宇宙之謎的專刊。
七、小結
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對觀點的闡釋是層層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么,人類的許多認識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卻是無與倫比的。接下來作者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系。因此,我們應該敬畏自然。雖然作者的某些說法不無偏激之處,但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使人們對自然存有幾分小心,不敢妄動胡來。科學的發(fā)展使得人們解除了對自然的畏俱,也使人類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類,總是為著自己的私利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同時在文字里我們也讀到了作者一種大生命觀:生命平等,生命尊嚴的理性之美和人文關懷。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之美好境界當是人與自然真正和諧之境界。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認識“畔、兜”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品讀中感受盛夏鄉(xiāng)村的美景及孩子們快樂、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
3、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品讀中感悟鄉(xiāng)村盛夏的“美”和孩子們的“樂”。
難點:讀準文中多音字和兒化音;體會作者的寫法并應用于自己的習作。 教學準備: 課件、麥哨實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鄉(xiāng)下人家》的生活令人向往,《牧場之國》的美景使人著迷,古人描寫的鄉(xiāng)村生活富有情趣。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田園看看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 板書課題:24*麥哨,齊讀
問:讀完課題你想說什么?(麥哨是什么)
出示麥哨,吹麥哨。文中是怎么形容麥哨聲的?(嗚卟,嗚卟嗚??) 過渡:這悅耳的麥哨聲帶給孩子們的是什么呢?讀完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題上面的導語,說說學習這篇課文的方法。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誰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了鄉(xiāng)村哪些地方的美景?孩子們有哪些活動?在自己的書上圈圈畫畫,然后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并說感受
過渡:你能用精彩的朗讀把大家?guī)нM這個美麗的鄉(xiāng)村,讓我們跟這些可愛的孩子一起去玩玩嗎?
三、品讀課文,感受鄉(xiāng)村盛夏的美和孩子們的快樂。
。、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為什么喜歡?請寫出批注。
2、交流、美讀(以評促讀)、感悟寫法
a.交流“美”
(1)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生一種意境的美)
。2)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xiàn)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大屏出示相應圖片
。3)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ā昂喼薄北硎就耆绱,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
b.交流“樂”
。1)吹麥哨 “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
。2)土坡翻跟頭、豎蜻蜓、摔跤
發(fā)散思維:你最想在這個天然運動場干什么?
。3)想象采集茅茅針有什么樂趣?
(4)孩子們的這些活動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歡快)賽讀
c.看板書回顧孩子們的活動,說說孩子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3、體會麥哨的含義
發(fā)散思維:那歡快、柔美的麥哨還會在哪響起來?是呀,盛夏的鄉(xiāng)村如此美麗、和諧,孩子們走到哪兒就會把快樂帶到哪兒。讓我們一起再次吹響這象征著快樂、和諧的麥哨聲吧!
四、拓展:總結寫法
這篇課文生動、有趣,作者用了哪些寫法?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五、布置作業(yè):
1.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
2.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
3、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鄉(xiāng)下玩玩,用相機拍下讓你心動的美景和你快樂的身影。
板書設計:
美樂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概括要點的能力
2、讓學生體會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間的細膩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對北京胡同文化內涵的品讀
2、概括要點方法的概括
三、教學設想
實施“發(fā)現(xiàn)——引導”式教學;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內容,也有助于學生感性理解基礎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學時數(shù)為一課時。
四、教學步驟
1、導入
有人說過:“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今天我們所學課文涉及到的是一種相對古老的建筑——胡同。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壇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給攝影藝術集《胡同之沒》寫的序文——《胡同文化》。讓我們慢慢品讀課文,就象欣賞美妙的音樂一樣去感受它內在的文化氣息吧!
2、解題
讀題,要求學生調動已有經驗,充分發(fā)揮想象,說說題目告訴了你些什么內容?
明確:胡同:小弄(long)堂
(點出了寫作對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無名胡同賽牛毛”
文化:比較下面兩個句子中“文化”的含義
*現(xiàn)在這社會,沒文化是不行的。(知識)
*北京大學有很濃的文化氛圍。(人類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科學等)
屏示——胡同與文化的關系:
“當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時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轉移到曾經共存的物品和環(huán)境中。過一段時間人們就從這器物和環(huán)境中了解感受與認識昔日生活形態(tài)和精神了。這樣,器物與環(huán)境更發(fā)生了質變!
——馮驥才《文化眼光》
3、速讀課文,概括段落要點
圈點每段要點(運用跳讀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師生總結概況要點方法(見板書)
根據(jù)要點理總體思路(運用已學過的第二單元閱讀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過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點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
前后兩部分符合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胡同文化在胡同這種特定環(huán)境中形成的。
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點(方正——封閉)
對文中幾個極富表現(xiàn)力的詞進行揣摩:
*寫北京人易于滿足的六句話,尤其一個“嘿”字
*“睡不著瞇著”
師生概括語言特點(見板書)
4、思考:
根據(jù)課文倒數(shù)第二段的'“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這句話,思考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態(tài)度。
明確:
態(tài)度很復雜既喜歡又否定,結合文章第二部分內容分析。作者畢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對胡同及胡同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但也認識到了這是歷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態(tài)度
“過去的總歸要過去,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在無可奈何之中,總有新的希望在生長!
——汪曾祺《日子就這么過來了》
5、推薦好書:
為擴大學生閱讀量,了解中國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樸素語言里包含的豐富內涵,介紹下列好書。
屏示:
《中國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濟大學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蘇文藝出版社)
《老頭汪曾祺》
(江彬等著
人民大學出版社)
《悠閑的生活藝術》
。ㄍ粼鞯戎
貴州人民出版社)
6、布置作業(yè):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時間,寫下了內涵豐富的《胡同文化》。從你居住的環(huán)境入手,自擬題目,寫一篇短文,但要寫出你對環(huán)境的思考,如《農居文化》、《高樓文化》等。
附板書:
胡
胡同特點:方正
概括要點:
胡同文化特點:封閉
。、化繁為簡,抓總起句、同總結句、主旨句、關鍵詞等語言特點:樸素、口語化。
2、對若干事物從高一層次文有味兒……說明其共同點感情:無奈中有懷念,化汪批判中有失落。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手法。
教學重點:
教學中要體現(xiàn)抓住景物特征和景的變化進行描寫這個重點,同時也要注意有關詞語,特別是形容詞的學習;模仿本文寫法,練寫短文《家鄉(xiāng)的冬天》。
課型:
自讀課。啟發(fā)式,講練結合。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板書:濟南的冬天(寫景散文)老舍
2.簡介作者。
(二)學生默讀課文,同時板書重點詞。
(三)學生查字典。查好的同學上黑板注音。
(四)講析第1自然段。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的提問方式。
1.你對冬天的景色進行過觀察嗎?冬天的氣候特點有哪些?
2.濟南冬天的氣候有什么特點?
3.寫濟南的冬天為什么要講到北平、倫敦的冬天和熱帶地方呢?
教師小結:經過一番比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個結論。點出"氣候溫晴"這一特點。板書:氣候溫晴
(五)講析第2自然段。
1.提出下刻問題。(1)濟南的冬天為什么是溫晴的?(特殊地形引出"有山有水"這一特點,并板書。)(2)為什么要寫濟南人的感覺:"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使學生理解作者通過比較映襯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暖和)
2學生齊讀一、二自然段。
(六)布置課外作業(yè)。
1.背誦1、2啟然段。
2.寫出"慈善""寬敞""澄清"三個詞的反義詞,并造句。
3.預習第3自然段,畫出你認為用得貼切的形容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課外作業(yè)。
(二)講析3、4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朗讀3、4自然段。
2.提問:濟南的冬天除了天氣溫晴、有山有水這兩個特點外,作者說,這還算不上濟南冬天的最大特色,你可以總結出這個特色嗎?(小雪勝景)板書。這個勝景的獨特之處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幻燈打出表格,學生可在書中找答案。答案寫于另片上,或把答案蓋住。待學生回答后再亮出答案。)
描寫對象特征是否用了修辭格
靜態(tài)寫動抒情句及表達的感情
比喻
山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山坡一道白一道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比喻
花衣好象被風吹動,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膚
山腰
日落時,微黃的陽光斜射山腰,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露出點粉色
擬人
3.講述答案時應側重意境的領會,讓學生仿佛看見那種美景,不要止于文字上的答案。
4.學生朗讀第3、4自然段。
(三)講析第5自然段。
1.教師朗讀第5自然段。
2.提問:濟南有山有水,上面寫了山的美,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用四個字概括這里水的特點。(水藻真綠)板書。綠到什么程度?("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這里用了"拿"和"不忍",你認為有什么妙處?(使物都帶上了人的感情,用了擬人修辭格)。以上作者寫出濟南冬天的四個特點,把他對濟南冬天的愛傳遞給了我們。
3.接話競賽:合上課本,請接話,看誰接得最快、最準。
、贊系亩焖拇筇攸c是--②強調氣候溫晴用的方法是--③濟南四周的小山像--④小雪勝景像--⑤水藻真綠,綠的程度--
4.結語:作者寫盡濟南冬天的特點之后,由分到合,發(fā)揮奇特想象,將冬天的濟南包在空靈的藍水晶里,構成一個美的整體。文章到此收筆,讓讀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5.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
(四)課堂練習。
1.板書習作題:家鄉(xiāng)的冬天。
2.教師引導: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xiāng)的冬天》準備抓住什么特點?
3.學生寫簡要發(fā)言提綱,然后口述。
4.教師作綜合評價。
(五)布置課外作業(yè):背誦3、4、5自然段,完成習作《家鄉(xiāng)的冬天》。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8-10
教學設計方案06-21
練習的教學設計方案03-05
《山寨》教學設計方案02-14
《心聲》教學設計方案04-16
《天窗》教學設計方案04-15
《春酒》教學設計方案04-05
畫風教學設計方案04-28
《心聲》的教學設計方案04-30
《稱贊》的教學設計方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