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復習的疑難問題答疑
我們在進行考研教育學專業(yè)的復習時,需要我們找到疑難問題答疑。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復習的參考資料,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復習疑難問題
一、答題標準、時間分配與格式編排
1、答題標準
關于答題標準問題,不同類型的題目有不同的要求。無論對待何種題型,答題時都要盡量運用教育理論術語及其表達方式,不要給人以門外漢的感覺。
單項選擇題屬于客觀性試題,是試卷中的必考題型,具有概念性、科學性、一定的靈活性等特點。要注意選準答案,并確保答案的唯一性,不要同時選擇兩個以上的答案,也不要出現(xiàn)所有小題全選同一字母的現(xiàn)象。在答案都比較模糊的情況下,要選最貼近的一個,不可亂選。
辨析題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新題型,要求考生對試題所表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正誤進行判斷,進而對其理由作出分析。這類題目的中心話題多是考試大綱所涉獵知識的重點、難點或容易發(fā)生歧義的問題,其觀點正誤混雜,考生解答時往往容易"顧此失彼",這類試題的出現(xiàn)有助于克服考生在學習中的死記硬背現(xiàn)象,突出了對考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但同時也增加了試題的難度。答題時要先明確判定"對"(正確)或者"錯"(錯誤),然后再進行分析。由于題目本身多為判斷句,所以分析時,一般應先圍繞前半句解析,然后再圍繞后半句解析,最后作出結論。
簡答題即簡單問答題的簡稱,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雖為簡答,但作為研究生考試,也要適當展開,最好按照平時答論述題的方式回答。條目要清晰、要點要準確,不過,圍繞要點所作的解說,可以相對自由和隨意一些。
分析論述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類題目出得比較靈活,也不限于書本知識,相對而言,答案也不十分標準。答題時不僅要思路明晰,而且要全面展開,先把理論講清楚后,再聯(lián)系實際作相應的陳述。若給出一定的文本材料,應注意分析文本,盡量順應給定文本的表達方式和風格,并適當引用文本中的語言作答。做分析論述題目,要能顯示自己扎實的理論修養(yǎng)和相對獨特的個人觀點,一般在字數(shù)上答得越多越好,至少不能少于一頁答題紙。
做題的順序并不固定,主要是符合自己的習慣,只要能夠保證按照這種習慣來做,在三小時內可以答完全部試題就行。如果偶爾遇到不太熟悉的題目,那也應是大綱里的內容,冷靜思考一下就可以解答了。即使有不會的題目也要作答,而且要盡量借此顯示自己的知識面和知識積累程度。但無論如何,千萬不能出現(xiàn)漏題現(xiàn)象。
2、答題時間的分配
總體原則是基本按分值分配時間。雖然考試時間達三小時之久,但由于要寫的東西多,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所以一定要加快寫字速度。做45個單項選擇題時一般不要超過35分鐘,若30分鐘完成則更好;3個辨析題對于多數(shù)考生來說比較難,應有一定的審題、思考和判斷時間,可在20~25分鐘內完成;6個簡答題因為要當論述題來答,篇幅不能太短,一般需55~60分鐘搞定;3個分析論述題可能要占據(jù)稍微多一點的時間,因為它分量比較重,希望考生能夠達到60分鐘以上,若能給70分鐘則更為理想;最后要留出3~5分鐘時間,鎮(zhèn)定地檢查考號、姓名是否已填寫完整,題號對應是否正確,卷面是否有錯別字等。三小時對于頭腦里沒記什么東西的考生來說是長了些,但對有很多思想和才華要展示的考生來說,實在是太短了。
3、答題格式注意的問題
主要應注意下列幾點:寫清題號,對應答題;要點明確,陳述具體;書寫工整,卷面整潔。一般要先總體概括、再分析要點(在要點之后詳細陳述),再簡短總結。
二、信息資源的獲取
獲悉考研信息資源的渠道是多樣的。報刊、電視、網絡等大眾媒體是最便捷的渠道,國家有關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政策一般都要通過以上媒體正式公布。招生單位是信息來源的主要渠道,包括研招辦、準備報考的院系以及導師,他們往往會帶給你一些關于考試范圍、錄取情況等方面的更為權威、切實的指導信息。運用這樣的渠道要特別注意禮貌,不要招人煩感。人際關系是輔助性渠道,例如剛剛考取某校該專業(yè)的研究生師兄(姐)、專業(yè)導師等。其他如模擬試題以及命題思路信息、權威的考研輔導班也有一定參考價值。由于2007年為第一年統(tǒng)考,因此往年的做法只具有參考性,關于這一點敬請考生注意。
考研專業(yè)課備考教育學專業(yè)解讀
一、教育學專業(yè)統(tǒng)考概述
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內容結構分為:必答題為270分,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教育學原理(約100分)、中外教育史(約100分)、教育心理學(約40分)、教育研究方法(約30分);必選題為30分,考生必須在兩道試題中選取一道作答。第I道題考查教育心理學的內容,第Ⅱ道題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內容。考生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I道題的成績計入總分。
試卷題型結構如下:
單項選擇(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
辨析題(3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分析論述題(3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二、復習策略和應試技巧
(一)分階段復習 步步前進
教育學專業(yè)只考一門專業(yè)綜合,但是它涵蓋的內容很多,怎樣才能將如此龐雜的知識體系消化吸收,這需要考生制定一個比較全面的復習計劃,然后按照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復習。
第一階段要做的工作是前期準備。首先是購買參考書,查詢教育學專業(yè)考研(微博)相關信息和最新考研信息,隨時關注教育學考研大綱。其次,此階段應該將專業(yè)課所有書目扎實地過一遍,可以不做筆記,但不能蜻蜓點水,可以為每本書粗略地列一個大綱,以便在大腦中加深印象。
第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全面復習專業(yè)課。這個階段大致需要30-50天,考生這段時間一定要心無旁騖,完全進入考研狀態(tài),因為教育學大部分知識需要識記,考生此段時間至少要將專業(yè)課過三遍,第一遍邊看書邊筆記,筆記盡量詳盡,看書不要追求速度;第二遍看著自己的筆記進行背誦,這個過程最艱難,考生不要半途而廢,再難也要堅持下去,比較牢固,但速度較慢,默記的.優(yōu)點是速度快,但容易忘記,兩種方式考生依具體情況而定;第三遍翻開書查漏補缺,看有哪些知識點沒有理解或記不住,就要采取行動解決問題。此外,考生還要分析歷年真題,聽權威老師的講解,不僅要分析每年的出題規(guī)律,找出考試重點,還要知道如何答題、如何分布答案才能取得高分。這一階段考生應該在大腦中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為下一階段做好準備。
第三階段是沖刺階段?忌藭r一方面應該將所有知識梳理一遍,另一方面隨時關注考研最新動態(tài)。梳理知識是在大腦中按照自己的體系快速過一遍,重點記憶遺忘死角。教育教研組老師提醒廣大考生,在復習專業(yè)課過程中要適時關注最新考研動態(tài),尤其是所報院校信息,打好最后一個戰(zhàn)役。
(二)學習建議 各科突破
1.教育學原理
考查目標:
教育學原理的考題越來越靈活,實踐應用性越來越強,這就要求在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理解書中的定義和理論,并學會用理論來分析現(xiàn)實,因為,也要多注意教育實踐的熱點和難點,重視現(xiàn)在教育研究中的熱點和難點。
第一、正確識記教育學的基本事實和基本概念,準確理解教育學的基本問題和基本理論。
第二、能夠把握當前教育理論的發(fā)展動態(tài)和教育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第三、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教育的現(xiàn)實問題,具有分析和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能力。
復習策略:
第一、要識記,識記基礎事實和基本概念。
第二、要理解,理解基本問題和基本理論。
第三、要把握動態(tài)和重難點,把握當前教育理論的發(fā)展動態(tài),把握教育實踐中的重難點。
第四、要會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分析教育的現(xiàn)實問題,具體分析和解決教育實踐問題。這樣層層下來,從最基礎的識記到最后的運用,是逐漸深入的,對考生的要求也是逐漸提升的。在復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這一點,從大綱要求和考查目標出發(fā)有策略地進行復習。
2.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的內容在教育學統(tǒng)考中占100分左右,但是涉及內容眾多,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不可能全部背誦記憶下來,針對2010年教育學大綱的要求,提醒大家:我們繼續(xù)進行重點分析,以幫助大家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和內容,幫助大家提高復習效率。
考查目標:
第一、系統(tǒng)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識,了解教育思想演變、教育制度發(fā)展、教育實施進程的基本線索,特別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第二、準確理解有關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獻,特別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第三、正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評價中外教育史實,總結經驗與教訓,為現(xiàn)實的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啟示。
考研教育學復習的十二字秘笈
1.多搜集
備考時,除了要多搜集針對某一知識點的各家之言外(當然要有自己的鑒別),還要多搜集當前教育理論的發(fā)展動態(tài)和教育實踐中的重、難點問題,現(xiàn)實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中的熱點焦點問題,搜集理論界對這種種問題的分析和探討,并嘗試用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和解析,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
2.多總結
對各科內容進行不同專題、不同
類型的整理和總結,最好能做筆記,把各種觀點融合到一起,這樣既可以擴展知識面又可以邊寫邊記,相對只看不寫而言記憶效果要好得多。此外,還要根據(jù)大綱,在筆記上標明大致的重點和非重點,分清主次,減輕記憶的負擔。整理過后,當然要及時復習鞏固,需要翻來覆去的看,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也可以隨時增添新鮮血液,爭取與發(fā)展同步。
3.多思考
記住≠會用,要想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就需要多多思考,多多分析,多多理解。復習時要吃透課本,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的知識框架和知識結構,該記憶的要記憶,該理解的要充分理解,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單純地熟記課本上的條條框框也不行,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理論結合實際,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當中,才算把知識學活了,才能坦然面對各種考題,才能做到運用自如。
4.多交流
交流才會碰撞出火花,交流才能真正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有些人喜歡閉門造車,自己復習自己的,甚至害怕交流,以為交流之后自己就會少點什么,會吃虧,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了。交流不僅可以鍛煉思維,擴展對問題的思考,加深對問題的理解,還能使自己對該理論該問題產生非常深刻的記憶,從而不易忘記?梢哉f,交流或者辯論是學習的最好方法。
此外,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上一些質量較高的輔導班,在復習過程中思路把握不明確,可以通過輔導班接受比較系統(tǒng)的指導,成功的幾率就會相對加大。
考研是一項艱苦、系統(tǒng)而繁雜的工程,其順利完成不僅要有學習的方法技巧,還要有體能精力的支撐以及良好心態(tài)等。在復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意外的困難,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雖然說堅持不一定百分百成功,但如果放棄肯定會百分百失敗。所以困難面前要及時調整心態(tài),勞逸結合,遇到困難要及時尋求幫助,力求盡快解決問題,以正常的心態(tài)回歸到正常的復習日程。
【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復習的疑難問題答疑】相關文章:
2017年考研復試系列疑難問題答疑11-09
考研數(shù)學備考復習的問題答疑12-01
教育學專業(yè)考研的復習要點11-28
教育學專業(yè)考研復習的建議11-28
考研數(shù)學復習有哪些問題答疑12-22
教育學跨專業(yè)考研的復習攻略11-28
考研復習教育學專業(yè)的備考策略11-28
考研教育學專業(yè)沖刺階段的復習重點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