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合理化建議
財務工作合理化建議
一、新財政體制下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體制不順
在現行會計管理體制下,行政單位的財務人員在業(yè)務上受財政部門領導,在行政上受本單位領導,產生不少弊端。會計人員有的隨領導意志而變換,導致財會隊伍不穩(wěn)定和會計人員業(yè)務水平不高。會計人員在行政權力的壓力和一些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增加不必要費用支出等違反財經紀律的事。財政部門對會計人員不能進行有效的考核和監(jiān)督,致使有些會計人員沒有壓力,沒有責任心。
(二)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長期以來,行政單位習慣于基數遞增的預算,預算觀念不強,即使在近幾年新財政體制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大部分行政單位的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還是粗放型的,行政單位的理財意識普遍缺乏,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較為薄弱。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強。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一般都過于籠統(tǒng)、定義較為模糊,執(zhí)行制度的人員往往無所適從。比如行政單位往來款清理時,有一些確實不能收回的壞賬如何確認,無法辦理產權證的房子入賬問題,等等。隨著財政體制的改革,職能分工的細化,財務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直接影響到管理目標的實現、財政資金使用效果的提高,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財務公開度不夠
統(tǒng)計表明,新財政體制推=后,財政對行政單位的監(jiān)控加強了,行政單位的公用經費預算使用定額標準,下屬單位、專項經費支出成了新的“挖掘點”。一些行政單位專項經費支出隨意性較大,經常有行政單位將正常的公用經費放在專項經費中開支,核算中心由于不熟悉單位業(yè)務,區(qū)分不了哪些是專項經費,哪些是正常經費,也無法達到監(jiān)督的目的。
(四)財務分析缺乏
新財政體制要求行政單位加強本單位的財務分析,通過分析發(fā)現行政單位財務管理中的一些問題,衡量現在的財務狀況,預測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調查表明,目前行政單位普遍缺乏適合本單位的財務分析制度,財務人員往往用會計報表和年終決算的編報說明來代替行政單位的財務分析報告。有的單位的編報說明也就只有寥寥幾百字,不能客觀、深入地反映單位的財務收支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導致財政部門和單位決策者不能全面了解單位的財務運行狀況。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人力資源方面的缺陷
由于行政事業(yè)單位財務管理在人事上缺乏真正有效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財會人員既要聽從部門領導的指揮,又要接受單位領導的任免,這就決定了財會人員無法有效實行其對領導進行財務監(jiān)督的職權,從而造成單位領導在財務管理上往往出現“以權代法”等問題。
(二)管理職能的缺陷
=
【財務合理化建議】相關文章:
財務公司工作合理化建議范文08-03
對企業(yè)財務提出合理化建議08-04
財務工作方面的合理化建議10-20
對財務部提出合理化建議范文09-06
財務工作合理化建議書范文08-04
對財務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范文08-04
財務人員合理化建議及施工企業(yè)的財務管理目標08-03
財務管理合理化建議書范文模板08-03
對企業(yè)財務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08-04
合理化建議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