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一步 再走一步 教學設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
作者:倪高華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借助于工具書掌握相關的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準確復述課文內(nèi)容。
3.理解重點語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
4.激發(fā)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感知課文,掌握詳略得當?shù)膶懽骷记伞?/p>
2.學習多角度探究課文內(nèi)容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
3.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論理,使學生感受到正確對待困難,在面對困難時要有不餒不躁,沉著應付的信心和決心。
教學方法:
朗讀復述法:
本文是過來人的經(jīng)驗之談。作者從童年的一次“脫險”經(jīng)歷,感悟到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人生哲理。通過朗讀感知文意,朗讀以“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三點要求給予指導和評價。復述故事情節(jié),體味記敘的周密。
設疑研討法:
通過有創(chuàng)意的設疑,引導學生多角度閱讀、研討,拓展思維空間,提高朗讀質(zhì)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2’)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詩歌《在山的那邊》,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滿了艱難險阻。其實,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處處都會有坎坷。那么,面對困難,我們該怎么辦?是放棄,還是迎上去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難的,并希望同學們在學完這篇文章后,能夠從中受到一些有關人生方面的啟迪。
2.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把握記敘文的六要素。
2. 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體會文中所蘊含的生活哲理,能正確地面對困難和運用恰當?shù)姆绞饺?zhàn)勝困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所蘊含的生活哲理。
難點:品味文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有過緊張害怕的經(jīng)歷嗎?如果有,請你談一談令你緊張害怕的往事。(用提問激發(fā)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好,讓我們一起走進美國作家莫頓·亨特八歲時經(jīng)歷的.一件事,看看他是怎樣戰(zhàn)勝緊張與害怕的。
二. 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1. 小懸崖壁上到底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 從這件事上學到了什么經(jīng)驗?
(先讀最后一段,進一步設疑激趣,讓學生抓住這兩個方面的問題來領略全文)
三. 速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 請學生簡要復述故事。
2. 將敘事部分分成兩個層次。
(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培養(yǎng)學生靜心研讀文本的習慣,訓練學生掌握記敘文的要素,歸納、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四. 請一生讀課文第一層次,其他學生聽讀思考:
1. 為什么小朋友的提議我一時拿不定主意?
2.什么促使我又跟著他們跑呢?
3. 爬懸崖時其他孩子的動作是怎樣的?我又是怎樣的?找出動詞,進行對比。
4. 找出我爬懸崖時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互動,讓學生從文本中搜集信息,整合信息)
五. 表演朗讀父親和亨特的對話。思考:
1.“我”最初是怎樣的心理,隨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為什么“我覺得自己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3.想一想:下來之后,我會對爸爸說些什么?會對杰利說什么?
4.我究竟在“戰(zhàn)勝困難,戰(zhàn)勝自我”時學到了哪些經(jīng)驗?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品讀父親和“我”的對話,讓學生融入故事,品味文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無形之中解決難點)
六. 再次齊讀最后一段,理解這一段所蘊含的生活哲理。
1.“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一句中“巖石”的象征含義是什么?
2.“那最初的一小步”一句中“一小步”的象征含義是什么?
3.“自己所走的路多么遙遠”一句中“路”的象征含義是什么?
七.寫作訓練
將自己生活經(jīng)歷中所遇到的一事寫成小文章。注意刻畫自己的心理活動。
七. 作業(yè)布置。
八. 【板書設計】
【教學小故事】
教學本課時,按預設的引入流程,應該是學生說自己緊張害怕的經(jīng)歷,可當我一走進教室時,發(fā)現(xiàn)教室竟然坐滿了聽課的領導和老師,我改變了主意,把主人公變成了自己,假意說:“今天沒料到教室里多了幾十雙眼睛盯著,老師緊張,請同學們告訴老師怎么辦?”學生們一下子活躍了起來,紛紛給老師支招,氣氛相當熱烈。最關鍵的是解決了本課中的一個重點問題:緊張害怕時,應該用怎樣的心理去面對?有了這樣好的引入,學生們設身處地,結合文本情境回答問題非常到位,思考極為深入,精彩的個性化理解頻頻閃現(xiàn),課后教學反饋證明這堂課確實較成功。
【走一步 再走一步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09-24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04-30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06-2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08-25
人教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04-07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范文08-06
《走一步,再走一步》課堂教學設計10-28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與總結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