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知識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18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知識點
護理學以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預防醫(yī)學、康復醫(yī)學以及與護理相關的社會、人文科學理論為基礎,形成其獨特的理論體系、應用技術和護理藝術,為人們生老病死這一生命現(xiàn)象的全過程提供全面的、系統(tǒng)的、整體的服務。下面是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8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知識點,希望對大家考試有所幫助。
老年鼻衄患者的護理
1.護士應沉著冷靜,穩(wěn)定患者情緒,樹立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老年鼻衄患者本身體質較弱,就診時大多已反復出血數(shù)次,加之老年人在入院前多有慢性或老化性疾病,當其發(fā)病而住院時,各種免疫機能大大降低,他們對自己的病情估計多較悲觀,對痊愈信心不大。故接診護士應小心輕柔地安置患者半臥位,安靜休息;并利用首因效應, 縮短護患距離,溝通護患感情,打消患者的疑慮,指導患者學會自我調節(jié),使其情緒穩(wěn)定,有利于止血,且及時、連續(xù)、系統(tǒng)地觀察患者的全身情況。在為其對癥治療的同時,不能忽略了對原發(fā)慢性病的診治與監(jiān)護,應定期復查心電圖,及時請相關科室會診,并囑其積極預防老年便秘,必要時給予緩泄劑。
2.主動增進了解,加強角色置換,促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隨著護患關系的深入發(fā)展,和藹可親、淳樸可信、精誠可托的護士形象就深植患者心中。我們利用語言暗示的效應,運用自身角色的威信,使患者放棄對疾病的胡亂猜測,緩解患者不適及病重的感覺。對高血壓、心臟病引起的鼻衄患者應嚴格查房制度,經常巡視,并嚴密監(jiān)測血壓的波動,避免使患者情緒波動,防止意外情況的發(fā)生。如發(fā)現(xiàn)患者面色蒼白、出冷汗、煩躁不安、口干脈快、血壓降低等情況,提示患者進入休克前期,應立即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急救措施。對后鼻孔出血已行后鼻孔栓塞的患者更應加強護理。對伴有腦栓塞的鼻衄患者,在行后鼻孔栓塞后,應觀察患者情況,加強巡視,避免患者因咽反射不敏感導致誤咽、誤吸。長時間鼻腔填塞敷料壓迫止血的患者,常常因缺氧導致頭痛,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必要時根據(jù)醫(yī)囑給以持續(xù)低流量口腔吸氧,減輕細胞缺氧,以免加重鼻出血及心腦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囑患者未經醫(yī)生許可切不可自拔紗條。止血后,偶爾有血性眼淚屬正常現(xiàn)象,患者不必驚慌。對流入口腔內的血液盡量吐出,切勿咽下,以免刺激胃粘膜,引起惡心嘔吐。在護理過程中,我們利用護患之間的年齡懸殊,充分運用角色互換,加深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認同感,更進一步加深了護患感情。
3.注意環(huán)境對心理的影響,滿足患者的需要,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護理氛圍。多數(shù)老年人住院后加重了孤獨感和疏離感。由于常規(guī)生活秩序被打亂而極需適應新環(huán)境,常引起焦慮和煩惱。因此,要盡量給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保持病房清潔整齊,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光線柔和,使患者感到溫馨舒暢。重病患者應與一般鼻衄患者隔離救護,以免影響病情較輕或已趨康復的患者誘發(fā)高血壓而再次發(fā)生鼻衄。除常規(guī)消炎、凡士林紗條填塞、硝酸銀燒灼止血外,每晚睡前加服云南白藥0.5g、魯米那0.06g,加強夜間巡視病房,監(jiān)測血壓,日間氯麻液噴鼻1次/h(氯麻液為氯霉素與麻黃素合劑,具有消炎、收縮粘膜血管的作用)。入睡前鼻腔滴復方薄荷油,保持鼻粘膜濕潤。并給患者溫水泡腳,室內保持適宜的濕度、亮度,盡量滿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將患者安排到小房間,并給以精神上的安慰,幫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如夜間患者突然發(fā)生鼻衄,護士應迅速、鎮(zhèn)靜,采用簡便的止血措施,用手指輕壓兩側鼻翼10min,額部、頸部置冰袋冷敷,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并穩(wěn)定患者情緒,迅速通知醫(yī)生處理。我們曾接診過這樣一例典型患者,每日0~3時雙側鼻腔出血,量大,并伴有嚴重失眠、頭暈,達數(shù)十日。我們在連續(xù)凡士林紗條填塞3次無效后,給患者行后鼻孔栓塞。
4.8h后,患者體溫升高,在37~38℃之間,且面部腫脹,患者主訴咽痛、耳鳴。考慮為后鼻孔栓塞時間較長,栓子膨脹,壓迫局部引起。需重新制作栓子,行后鼻孔栓塞。提示護士在患者行后鼻孔栓塞后,注意觀察患者病情,是否有耳鳴、咽痛及體溫升高現(xiàn)象,以便及時作出處理。此外,我們注意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了解到患者患有嚴重的老年性抑郁癥,根據(jù)抑郁自評量表(SDS)確定其抑郁程度,還隨時請神經外科醫(yī)生會診, 給予適量鎮(zhèn)靜劑、抗焦慮藥物;并給患者提供報刊、音樂、電視,轉移其注意力,排除老人的憂慮。入睡前遵醫(yī)囑給予催眠藥等。一段時間后,患者心理負擔減輕,精神放松,睡眠明顯好轉,鼻出血次數(shù)也明顯減少。
體溫測量基礎護理法:
1、檢查體溫計完好性及水銀柱是否在35度以下。
2、口腔測溫口腔測溫口表水銀端置于患者舌下部位,閉口3分鐘。
3、直腸測溫直腸測溫肛表用油劑潤滑水銀端后輕輕插入34厘米。
4、腋下測溫腋下測溫先擦干腋窩下汗液,體溫計水銀端放腋窩深處,緊貼皮膚,屈臂過胸,加緊體溫計,5~10分鐘取出。建議院外用此法。
5、用浸有消毒液的紗布擦凈使用過的體溫計看讀數(shù)。用浸有消毒液的紗布擦凈使用過的體溫計看讀數(shù)。
注意事項:
1、精神異常、昏迷、嬰幼兒、口腔疾患、口鼻腔手術、呼吸困難、不能合作者不可采用口表測溫。
2、進食、吸煙、面夾部冷熱敷后應間隔30進食、吸煙、面夾部冷熱敷后應間隔30分鐘方可用口表測溫。
3、直腸疾病或手術后、腹瀉、心;颊卟灰藦闹蹦c測溫,熱水坐浴、灌腸后須待30min后行直腸測溫。
4、嬰幼兒、精神病患者、躁動病患者測直腸溫時護士需手持肛表,以防體溫計段裂或進入直腸,造成意外。
5、體形過于消瘦者不宜用腋表,患者淋浴后30分鐘方可測腋溫。
洗刷和消毒基礎護理:
1.洗手:護理病人前后,執(zhí)行無菌操作、取用清潔物品之前,接觸污染物之后均應洗手。
方法:用肥皂搓洗手掌、手背、指間、手指及關節(jié),以環(huán)形動作搓擦。而后用流水沖洗雙手,將皂沫全部沖凈,必要時反復沖洗,最后用清潔小毛巾擦干雙手。
2.涮手:即利用機械及化學作用去除手上污物及微生物的方法,是做好消毒隔離、預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方法:取無菌刷蘸肥皂乳(或肥皂塊),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到上臂下1/2段,特別要刷凈甲溝、指間、腕部,無遺漏地刷洗三遍,每遍3分鐘。刷洗時,雙手稍抬高。每遍刷完后,用流水沖去肥皂沫,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最低位,以免臂部的水返流到手。刷洗畢,用無菌小毛巾依次拭干手、臂。手、臂不可觸碰其它物品,如污染必須重新刷洗。
3.消毒手:消毒液泡手能有效地去除手上的微生物。常用泡手的消毒液有:0.2%過氧乙酸、碘伏、洗必泰等。
方法:刷洗后,雙手及上臂下1/3伸入盛有消毒液的桶內,用無菌小毛巾輕擦洗皮膚5分鐘,手不可觸及桶口。浸泡畢,擰干小毛巾,揩去手、臂、消毒液。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知識點】相關文章: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知識點09-01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輔導08-10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考點:護理學07-26
2018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輔導07-17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備考資料09-24
2018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復習11-07
2018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輔導09-12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復習筆記06-19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考點歸納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