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容。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1
分數的初步認識
1、 分數的意義: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幾份的數就是分數。
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兩份
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2、比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就大。
3、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4、分母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幾份。
5、在身份證編碼中,第十七位代碼表示性別:單數男性,雙數女性。
6、 A項 B項
只會A C項 只會B
即會A又會B
(1)求總人數: A + B - C
(2)求會A或會B的一共有多少人:A + B – C – C 或 ( A – C ) + ( B – C )
長方形和正方形
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或正方形時,拼成的圖形長和寬越接近(或長、寬相等)時,周長最短。
2、四邊形的特點:有4條直的邊,有4個角。
3、長方形的特點:對邊相等,有4個直角。
4、正方形的特點:4條邊都相等,有4個直角。
5、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6、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7、在一個長方形中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長方形的寬就是這個正方形的邊長。
倍的認識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用除法計算: 一個數÷另一個數=倍數
36是4的幾倍? 36÷4=9
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A,求這個數。 用除法計算: A÷倍數=這個數
已知一個數的5倍數是35,求這個數? 35÷5=7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用乘法計算: 一個數×倍數= 結果
9的6倍是多少? 9×6=54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最大的幾位數和最小的幾位數:
最大的一位數是9, 最小的一位數是0.
最大的二位數是99, 最小的二位數是10
最大的'三位數是999, 最小的三位數是100
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數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數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2、筆算加減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10,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作10,加本位再減;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3、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4、加法公式:
加數 + 加數 = 和
和 - 另一個加數 = 加數
5、減法公式:
被減數 - 減數 = 差
差 + 減數 = 被減數 或 被減數 = 差 + 減數
被減數 - 差 = 減數
6、口算時: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或先算72-30=42,再算42+2=44
7、問題中出現“大約”、“約”、“估一估”、 “估算”、 “估計一下” “應準備”等詞語時,都是用估算。
三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2
第一單元時、分、秒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時針最短,秒針最長)
2、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1)個大格,也就是(5)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走1小格是(1)分鐘;秒針走1大格是(5)秒鐘,走1小格是(1)秒鐘。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分針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時。時針走1圈,分針要走(12)圈。
5、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秒針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
6、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小時)。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分鐘)。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秒鐘)。
7、公式。(每兩個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
1時=60分1分=60秒60分=1時60秒=1分
第二、四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認識整千數(記憶:10個一千是一萬)
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僖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
、傥粩挡煌臄当容^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谖粩迪嗤臄当容^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記憶: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幾位數和最小的幾位數
最大的一位數是9,最小的一位數是0.
最大的二位數是99,最小的二位數是10
最大的三位數是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
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6、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xù)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倭胸Q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跍p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減;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7、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8、公式:被減數=減數+差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差=被減數-減數
第三單元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長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5、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龠M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第五單元倍的認識
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計算方法:一個數÷另一個數=倍數
2、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這個數×倍數=這個數的幾倍
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數的近似數,再進行計算。如497×7≈3500)
2、①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數相乘還得原來的數。
3、三位數乘一位數:
積有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公式: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每節(jié)車廂的人數×車廂的數量=全車的人數
4、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分別去乘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哪一位上乘得的數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與哪一位相乘,積就寫在哪一位下面。
5、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
①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②因數中間有0,用一位數去乘多位數每一位數上的數,與中間的0相乘時,如果后面沒有進上來的數,這一位上要用0來占位,如果有進上來的數必須加上。
6、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計算:筆算時,可以把一位數與多位數0前面那個數字對齊,再看多位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7、(關于“大約)應用題:
問題中出現“大約”、“約”、“估一估”、“估算”、“估計一下”,條件中無論有沒有大約都是求近似數,用估算!ā郑
8、減法的驗算方法:
、儆帽粶p數減去差,看結果是不是等于減數
、谟貌罴訙p數,看結果是不是等于被減數。
9、加法的驗算方法:
、俳粨Q兩個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用和減一個加數,看結果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
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封閉圖形我們叫它四邊形。
2、四邊形的特點: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四個角都是直角,對邊相等。
4、正方形的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
5、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6、公式: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
長方形的寬=周長÷2-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第八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1、幾分之一: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幾分之幾: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幾。
2、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數就越小。
3、比較大小的方法:
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
、诜帜赶嗤肿哟蟮姆謹稻痛,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4、分數加減法:
、偻帜傅姆謹导、減法的計算方法: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和分子相加、減。
、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先把1寫成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分數,在計算。
5、分數的意義: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作分母,所取的份數作分子。
6、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先用這個數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數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幾份是多少)。
第一章分式
1、分式及其基本性質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
2、分式的運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減
加減法法則: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yōu)橥帜傅姆质,再加減
3、整數指數冪的加減乘除法
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數
1、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圖像、性質
圖像:雙曲線
表達式:y=k/x(k不為0)
性質:兩支的增減性相同;
2、反比例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第三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條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四邊形
1、平行四邊形
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推論: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判定: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2)菱形
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
判定: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種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種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同一個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數據的分析
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三年級下冊數學學習方法
回顧和把握平時的困難,注意檢查錯誤,填補空白,合理解決問題。
在實踐中,我們要抓住一個難題。我省高考數學考試的難度在0.65左右,如果命題的方向不偏頗,大多數學生都能減少當前問題的難度。對于優(yōu)等生,要提高難度,靈活運用知識,深入分析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練習的次數應該適度控制,以前做過的問題應該被發(fā)現,特別是容易出錯的知識點。我們應該再看一遍,把概念搞清楚,這樣才能減少類似問題再犯錯誤的可能性。有兩個重要的問題,一個是戰(zhàn)略,另一個是技能。高考就像戰(zhàn)爭一樣,在戰(zhàn)略上要輕視敵人,在戰(zhàn)術上要重視敵人。在策略上,學生應該建立信心。畢竟復習時間已經夠長了,應該掌握知識,這樣答案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就技巧而言,回答問題比回答問題容易。在試卷中,難度一般是分散的:選擇題的難度在后面,填空的難度也是一樣的。大問題一般可以在前面或兩個做,在后面的大問題中,一兩個小問題是比較容易解決的。當你回答一個問題時,你必須先解決這些問題。當你遇到麻煩時,不要花太多時間。只要放棄,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專注于突破?荚嚂r間比較緊,要分配合理的答題時間。當然,這會因人而異。中產階層應該把重心往前移動,在前面選擇,填的時間越多,問題越大,有的由前面的問題比較簡單,就能拿到積分來把握。優(yōu)等生要在掌握問題速度的前提下,在適當的重心轉移的前提下解決問題。
三年級下冊數學學習技巧
學會看題
高中比初中有更多的相關材料。高考是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因此,在高中的實踐尤其多,一些學生購買更多的材料。因此,如何利用主題來掌握我們學習的知識,擴大我們所學的知識是學習的關鍵。我認為我們應該看更多的話題,更多的思考,看看解決材料中問題的方法,思考方法中的原因,這樣我們就可以從更多的方法中學習。
有很多方法來消化它們。因此,我們將不得不選擇去做這個問題,用一半的努力達到兩倍的結果。我建議每天練習一次,每周做一組完整的試題,看2到3組試題,從中找出這段時間數學學習的關鍵知識,這些是我們常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可以用來優(yōu)化解題的方法。
課后鞏固
很多學生在課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注重鞏固,只是覺得課堂上的一些知識就足夠了,其實這是錯誤的。高中數學知識豐富,不像初中數學那么簡單,卻有著豐富的內涵。如果它不能進一步挖掘,那么它只是掌握這些知識的表面。因此,我不知道如何理解,也不能使用這些知識時,我做我的練習。
做練習是必要的,但有些學生只是做練習,而不是鞏固這些知識,把知識擴展到做練習,經常是在練習完成后完成練習。這和中學問題沒有什么區(qū)別。事實上,我們也應該把在這個練習中使用的知識聯系起來,這樣我們才能理解正在使用的知識,并且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也可以發(fā)現知識點是關鍵,也可以發(fā)現如何鏈接相關知識的難題。
【三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數學重要知識點歸納02-14
數學知識點歸納03-13
數學高考精選知識點歸納11-08
高考數學的知識點歸納04-29
數學知識點歸納06-21
數學圓知識點歸納01-20
數學函數知識點歸納07-22
數學矩形知識點歸納04-25
數學小數知識點歸納02-08
數學《質數》知識點歸納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