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角色意識
背景:
《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教育活動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學齡前的兒童對于模仿成人活動、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圍生活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幼兒園角色游戲的產(chǎn)生成為一種必然。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點心店、醫(yī)院等等,所以又稱為主題角色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種游戲。在角色游戲中,小班幼兒特別是初入園的幼兒角色意識弱,或缺乏角色意識,所以他們玩起來難于進入角色,游戲形式單調(diào)、平淡,使角色游戲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意義和目的。
實錄:
今天,我們又要開展角色游戲了,孩子們都找到了自己要玩的區(qū)域,有的孩子來到了娃娃家、有的孩子來到了圖書吧,他們玩得不亦樂乎。
突然,我聽到了佳佳叫我的聲音,于是我走了過去,問到:“佳佳,你叫老師有什么事嗎?”佳佳說:“老師,我現(xiàn)在在玩這個,可是我是誰呀?我不知道我做的是誰?”一聽這個,我一下子就悶掉了,過了一會,我問佳佳:“你知道你在哪里玩呢?”她說:“老師,這個我知道,我現(xiàn)在在娃娃家里玩。”這時,我又追問:“那你在這里做些什么呢?”佳佳回答到:“我在炒菜,我在燒飯,我還在喂寶寶吃飯,我做了很多很多事情!薄皩Π。@些事情一般在家里你都是看到誰在做呢?”佳佳想了想說:“是我媽媽。”“是啊,那你現(xiàn)在知道你是誰了嗎?”佳佳忙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了,我是媽媽!笨吹剿靼琢俗约旱慕巧乙查_心的笑了。
分析:
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小班初期的孩子在游戲中純粹地擺弄著游戲材料,游戲活動是無目的的;顒又泻⒆拥慕巧庾R不清,他們很容易被同伴所扮演的角色所牽引,造成角色混亂。在游戲活動中,孩子的角色職責模糊,不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到底該做些什么事。游戲活動中,孩子與同伴交流的角色語言比較少,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地玩著。
反思: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角色意識,使角色游戲達到其相應的教育意義和目的,我們可以嘗試以下幾個途徑:
一、豐富經(jīng)驗,理解角色
角色游戲的內(nèi)容來自現(xiàn)實生活,是社會性的游戲,只有讓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才能產(chǎn)生玩游戲的愿望。所以必須讓幼兒了解和認識角色的作用與行為,初步建立起角色意識,進而在游戲中自己進入角色。
首先應通過開發(fā)多項主題活動,幫助幼兒初步形成角色意識。如:主題活動“我的家”,要求幼兒回家了解,爸爸媽媽是干什么工作的?他們在家干些什么家務?一家人是怎樣相親相愛,互幫互助的?誰辛苦地把你們帶大?你在家?guī)蛬寢屪隽耸裁词拢客ㄟ^這樣有意的觀察,使幼兒認識了角色的行為,豐富了生活經(jīng)驗,理解了角色的實際意義。然后組織幼兒討論談話,加深對角色行為的理解和認識。其次應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人們的活動,豐富幼兒的認知。此外,還應輔以故事、看圖片、談話等形式,通過文藝作品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
這樣,隨著幼兒觀察的不斷深入,經(jīng)驗的不斷豐富,孩子們玩起角色游戲就不會出現(xiàn)搶占材料、自顧自玩或無所適從的現(xiàn)象。他們能意識到自己在扮演角色,自己的行為必須符合角色的身份,必須大家合作游戲。
二、選擇合適的主題,誘發(fā)興趣
角色游戲是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再現(xiàn),游戲中,幼兒進行社會性的學習,所以游戲的主題內(nèi)容必須是幼兒熟悉的生活內(nèi)容。小班幼兒由于閱歷所限,很多事情他們還沒經(jīng)歷過,很多角色他們無從體驗。因此,我們必須選擇幼兒熟悉的生活主題。熟悉的角色才能激起幼兒扮演角色的興趣,從而使幼兒樹立起角色意識。
首先,應從幼兒熟悉的事物中選擇合適的主題。幼兒無一例外地對“娃娃”感興趣,而生活中和他們關系最為密切的就是爸爸、媽媽。幼兒最豐富的經(jīng)驗也莫過于和爸爸、媽媽的共同生活經(jīng)驗。因此,我們將“娃娃家”作為小班最初開展的游戲主題。
其次,應從幼兒心目中所崇敬的人物去選擇主題。在和孩子們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警察”和“司機”一直是他們所崇敬的人物,孩子們跟著父母外出,車子“嘀嘀”一開就把他們帶到很遠的地方,真是棒極了。還有那警察穿著制服,威風凜凜地指揮交通,在孩子們眼里也是再神氣不過了,他們多么想嘗嘗開開汽車、當當警察的滋味。因此,“公共汽車”游戲深受孩子們歡迎。
第三,從幼兒對新異物的好奇入手選擇合適主題。商店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媽媽常帶孩子到商店買物品,孩子們看到商店里那么多未見過的、琳瑯滿目的誘人物品,他們多么想摸摸、看看、玩玩呀。還有柜臺里忙個不停的售貨員對孩子們也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孩子們是多么想象成人一樣直接參與買賣活動。而“商店”游戲正可以滿足孩子們參與社會活動的這一要求。
三、介入角色,示范引導
角色游戲雖然是幼兒主動、自愿的活動,但不意味教師就可放棄指導。應該說老師的介入指導對培養(yǎng)孩子的角色意識、深入開發(fā)游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游戲之前的談話、討論是不可少的。談話激起了幼兒對已有生活經(jīng)歷的回憶,將原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維,既鞏固了角色意識,又為下一步付諸游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次,在游戲初始,教師應根據(jù)幼兒意愿引導確定主題,也可利用一些玩具材料調(diào)動幼兒游戲興趣,讓幼兒從材料中得到對所扮演角色行為的啟發(fā),增強角色意識。
在指導游戲過程中,老師更應善于啟發(fā)、引導。老師的指導不是強加給幼兒的種種要求,而是老師以角色的身份向幼兒提出一些啟發(fā)性問題、勸告或者建議,從而幫助幼兒豐富游戲情節(jié),明確角色行為,意在培養(yǎng)幼兒的角色意識。老師必須對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和對游戲的不同態(tài)度進行了解和觀察記錄,然后對不同情況進行個別教育。
【如何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角色意識】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05-28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習慣10-05
在常規(guī)培養(yǎng)中該如何發(fā)揮小班幼兒的主動性10-09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07-02
淺析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能力08-03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行為05-30
如何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能力07-20